1. 大班社會《外出安全》優質教案
1、邊觀看課件(一)邊討論。
(1) 兔奶奶生病了,兔媽媽帶兔寶寶去看望她。半路上,兔媽媽到水果店給奶奶買水果,兔寶寶就跑到了馬路上。她看到花叢中有一隻漂亮的蝴蝶,就去捉蝴蝶玩。蝴蝶飛到了馬路中央,兔寶寶就一路追過去,差點被車撞上。
(2) 為什麼兔寶寶差點被車撞到?
(3) 教師歸納:兔寶寶離開媽媽在馬路上玩耍,差點被車撞上。這樣太危險了,不管什麼情況我們都不能在馬路上玩。
2、邊觀看課件(二)邊討論。
(1) 兔媽媽和兔寶寶繼續往前走。奶奶家就在馬路對面,兔寶寶興奮地想沖過馬路見奶奶,可是被兔媽媽一把拉住了。
(2) 兔媽媽為什麼要拉住兔寶寶?過馬路應該走哪裡?
(3) 教師歸納: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4) 十字路口有斑馬線,行人是不是什麼時候都可以走呢?什麼時候可以走?
(5) 教師歸納:過十字路口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6) 兔媽媽和兔寶寶走到斑馬線前,等綠燈亮時再穿過馬路去奶奶家。
3、小結:兔寶寶在路上遇到了一些危險,你們知道怎樣才能避免那樣的危險嗎?(幼兒回答後,教師用自編兒歌進行歸納:小朋友,要牢記,走路要走人行道,路上玩耍不可以。過馬路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確保安全是第一。)
4、在情景模擬游戲「去春遊」中或到馬路上去實地體驗。
(1) 帶領幼兒一邊走一邊根據場景提問,鞏固對交通規則的認識。
場景一:人行道和車行道
師:前面有兩種道路,行人應該走哪一種路?(人行道。)
師:行人應該注意什麼?(靠右邊走,不能邊走邊玩,特別是不能到車行道上玩。)
場景二:十字路口
師:要過馬路了,我們應該怎麼走?(找到斑馬線,看清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場景三:天橋
師:這是什麼?我們應該怎麼走?(走天橋就像走幼兒園的樓梯,要靠右邊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能推也不能擠。)
(2) 順利到達目的地之後,引導幼兒對剛才的情況進行小結,啟發幼兒把過天橋的要點編到兒歌里去,如「過天橋靠右邊,一個跟著一個走」。
延伸活動:
行人走在馬路上還應該注意什麼?請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然後把它們也編到兒歌里去好嗎?
2. 大班安全教案如何防止溺水
大班安全活動——防止溺水 西點幼兒園 朱曉倩 活動目的: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有關知識。 2、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3、自防自救的知識,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了解自防自救知識,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活動准備: 事先准備事例《水庫摸魚,深水喪命》《深水玩耍,水草纏身而亡》、尋找一些圖片資料 一、活動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暑假快來了,那麼你覺得什麼運動適合炎熱的夏天呢?」 2、教師:「你們喜歡游泳嗎?會游嗎? 二、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收集來的圖片資料請幼兒觀察討論。 2、講述案例《水庫摸魚,深水桑命》請幼兒說說從中知道些什麼? 3、引導幼兒了解水庫的危險性,自己游泳技術不佳時千萬不可逞強下水。 4、教師談談事例《深水玩耍,水草纏身而亡》這個悲劇的事實告訴我們了什麼? (1)、這幾個小朋友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 (2)、我們應如何遵守安全規則? (3)、教育幼兒知道深水中經常有高大水草或大石塊,若有水草纏身或被大石塊夾住腳就會有生命危險。 5、教師向幼兒講幾點防溺水的知識要點: (1)、教育幼兒周末、節假日、寒暑假嚴禁到池塘、無蓋的水井邊等處戲水、游泳。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 (2)、我們還小,很多小朋友都不會游泳,如果發現有朋友不慎掉進河裡、池塘、水井等,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或撥打「110」。 三、活動結束
3. 大班安全教育活動教案瓶子里的水能喝嗎
活動目標:1、認識洗滌劑、消毒液、驅蟲劑等幾種瓶裝「水」,知道這些「水」有不同的作用。2、了解不同作用的瓶裝「水」隱藏著的危險,知道不能隨便喝瓶子里的「水」。活動准備:1、請幼兒自帶喜歡喝的瓶裝飲料。2、洗發水、消毒液、洗滌劑、防蚊水以及沒貼標簽的「水」各一瓶;紙和筆幼兒人手一份。3、幼兒用書第12——15頁。活動過程:1、認識能喝的「水」。請幼兒展示自帶飲料,分別說一說是什麼飲料。2、了解不能喝的「水」。教師一一出示裝有洗發水、消毒液、洗滌劑、防蚊水的瓶子,請幼兒看看這些「水」的顏色,聞聞它們的味道,說說是什麼「水」,有什麼用途,這些「水」能不能喝。小結:飲料是可以喝的,洗滌劑、消毒液之類的「水」千萬不能喝。3、區分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1)教師將各種裝「水」的瓶子混合擺放,請幼兒觀察,說說這些「水」的瓶子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2)請幼兒嘗試把能喝的「水」和不能喝的「水」分類擺一擺。4、出示一瓶沒有標簽的「水」,引導幼兒進一步討論。這瓶水沒有標簽,我們都不知道是什麼水,它的顏色有些像可樂,我們能不能喝一點,嘗一嘗?小結:沒有標簽的瓶子里的「水」時不能喝的。這些特殊的「水」會傷害人,有的「毒水」很厲害,還會傷害生命,如果不小心喝錯了,要馬上告訴大人,還要立刻去醫院。5、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中的《你能分清嗎》《幫爸爸媽媽找錯》,請幼兒觀察:家中的飲料一般放在那裡?其他的瓶子放在哪裡?小結:有的洗滌劑、消毒水是放在櫃子里的,有的洗滌劑放在洗手盆旁邊,洗潔精放在水池旁邊;浴液放在衛生間,香水、護膚液等放在媽媽的梳妝台上;飲料一般放在冰箱里、餐桌上,小朋友想喝飲料時應該問一下家裡的大人,確定能不能喝。活動延伸:1、幼兒以自己的方式設計、製作危險警示牌,回家後標識在特殊瓶裝「水」處。2、請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幼兒認識家中裝在瓶子里的液體,提醒幼兒不喝來歷不明的瓶裝「水」。
4. 大班安全教案吃東西噎住了
[設計意圖]
1、由於吃果凍而卡住氣管造成孩子窒息死亡的案例特別多。內
2、每容到周一時,有的孩子會經常性的鬧肚子。
3、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很喜歡把一些小硬片、碎紙等東西放入口中。
4、進餐時,有的幼兒愛說話,瘋鬧,嘴裡含著飯就去玩了。
5、有的幼兒不生病也硬纏著父母帶葯到幼兒園。
6、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差。
[活動目標]
1、通過真實的案例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引導幼兒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像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動准備]
真實案例《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課件《進餐時》、《肚子為什麼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魚》;
圖片: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干凈的;每組一小筐(內有圖片如:幼兒一邊走一邊喝水;吃飯時在說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鉛筆放入口中等)
[活動過程]
5.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案自己不要到開水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內教案(教容學設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6. 2016年大班健康課的《耳朵進水了》的教案
【活動目標】
1、了解耳朵的功能,知道耳朵能聽聲音,學習保護耳朵的方法。
2、知道「愛耳日」的來歷、意義,學做愛耳宣傳員。
【活動准備】
耳朵模型、請保健醫生進課堂、音樂、繪畫材料。
【活動過程】
一、耳朵的秘密:
1、出示耳朵模型,引起幼兒興趣。請保健醫生給小朋友介紹耳朵的構造,講解保護耳朵的重要性。
2、討論:我們怎麼樣來保護耳朵?
3、小結:我們不能把臟東西塞入耳朵,不能隨便挖耳朵,也不能大聲吵鬧,很大的聲音耳朵聽了會不舒服的,遇到噪音要捂著耳朵張大嘴巴等科學的護耳方法。
4、幼兒一起模仿遇到噪音要捂著耳朵張大嘴巴護耳方法。
5、兒歌:《我是輕輕》
「我是輕輕」的活動,教育幼兒說話輕輕,走路輕輕,搬放東西也要輕輕…,引導幼兒從自身做起,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噪音,保護聽力,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小小耳朵本領大。
1、聽歌曲《聲音的世界》小雨彈琴淅瀝淅瀝,小鳥歌唱嘰嘰嘰嘰,(屈老師 www.qulaoshi.com)聲音的世界是多麼奇妙…讓孩子們感受美妙的聲音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2、游戲體驗:
游戲一:請你猜猜我是誰?
請全部幼兒蒙上眼睛,然後請其中一個幼兒說一句話,其他幼兒猜猜剛才說話的是誰?
游戲二:我是聾人
讓幼兒捂起耳朵,體驗聾人聽不到聲音的感受,體驗耳朵的重要性。
游戲三:小小耳朵本領大
引導幼兒傾聽各種聲音(汽笛聲、動物叫聲、雨聲、風聲),讓幼兒模仿各種聽到的聲音。
3、小結:耳朵是我們身體重要的器官,我們身邊的所有聲音都是依靠耳朵的聽覺來完成的,生活中有各種聲音,我們只要安靜地傾聽就能發現和感受。
三、「愛耳日」里爭做小小「愛耳宣傳員」。
1、教師簡要講解「愛耳日」的來歷及意義。
我們的耳朵本領可真大,小朋友一定要好好愛護我們的耳朵,我們國家還把每年的3月3日定為「愛耳日」,為的就是提高全社會對愛耳護耳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認識,推動大家養成健康用耳習慣,自覺減少雜訊影響,保護聽力健康。
2、爭做小小「愛耳宣傳員」。
我們小朋友都知道保護耳朵的重要性,也學到了保護耳朵的方法,可是還有好多人不知道,我們來做「愛耳宣傳員」,把我們知道的保護耳朵的知識告訴更多的人。
3、師幼共同設計「愛耳日」宣傳海報。
【活動延伸】
3月3日「愛耳日」師幼帶宣傳海報到社區或在幼兒園門口向大家宣傳愛耳護耳的知識。
7. 幼兒園大班教案喝水千萬別著急
教學目標 1、 了解水對人體的重要作用,並知道什麼樣的水不能飲用。 2、 養成喝白開水的好習慣,並注意節約用水。 活動准備 1、 每人一個茶杯。 2、石頭或沙子。 3、幼兒用書。 4、水瓶。 活動過程 1、 教師通過與幼兒之間的談話,激發幼兒的興趣。 如:親愛的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瓶子,小朋友想一想會有什麼東西呢?(幼兒討論)啊!要不我讓一個小朋友過來把瓶子晃一晃,然後讓他告訴我們瓶子里裝的東西,好不好?(幼兒回答:好) 2、 請個別幼兒來操作,然後引出水,教師小結。 如:這名小朋友操作完了,並且他告訴我們大家,瓶子里裝的是水,是不是呢?(教師打開瓶蓋)啊!真的是水,那小朋友在哪裡見過水呢?水是什麼顏色的?水有什麼作用呢?(幼兒討論)啊!原來我們在家裡,在學校里,在河裡都見過水,而且我們見到的水是清澈透明的,味道還甜甜的,水的作用很大,如果沒有水,我們就會渴死,如果植物沒有水,就會枯死,動物沒有水,也會死掉,所以水是不是很重要,它不僅重要,而且它的營養很豐富,長時間喝水,還會讓我們更年輕呢? 3、 再次談話,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 如:那我們什麼時候喝水最好呢?什麼時候想喝水呢?我這有一幅圖,我們來看一看圖上都有什麼?(幼兒觀察圖畫)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麼呢?他為什麼喝水? 4、 教師小結:原來小朋友因為運動流汗而想去喝水,睡醒後起來也想去喝水,喉嚨干也想去喝水,如果渴了不喝水的話,會不會很難受,小朋友有沒有這樣的感覺呢?(幼兒回答:有)在我們的幼兒園里,我們老師每天都為小朋友准備了充足的水,所以就請小朋友一定要每天都喝大量的水,而且喝水的時候要節約用水,不要浪費每一滴水。 5、 教師做實驗,引導幼兒了解什麼樣的水不可以飲用。 如:親愛的小朋友,是不是只要是水都可以飲用呢?我給小朋友做個試驗,我們來看一看,水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這是很乾凈的水,非常地透明,我現在要把沙子和石頭放進這干凈的水中,小朋友們來觀察一下,是不是還是那樣干凈呢?(幼兒觀察後回答:不是) 6、 教師小結:原來臟水是不可以飲用的,臟水裡面有許許多多的細菌,人喝了臟水就會難受,拉肚子,生病,所以我們要喝乾凈的水,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水我們不能喝呢? 7、 出示幼兒用書,讓幼兒繼續觀察。 如:我們再來看一些畫面,為什麼有些水不能飲用呢?(幼兒觀察圖畫並討論)池塘里的水,自來水自來水頭流出來的餓水看上去都是清清的,但是都不能直接喝。因為水裡面有細菌,水燒開後細菌就被殺死了,所以即使很乾凈的水,也要燒開後才能安全飲用,小朋友,記住了嗎?但如果渴了,能不能喝飲料、吃雪糕呢?(幼兒討論)飲料和雪糕都很甜,但是甜對我們的牙齒不好,吃多了會牙疼,所以我們還是喝白開水最健康。 8、 分發幼兒每人一個茶杯,然後引導幼兒排隊飲用白開水。 9、 教師總結:水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很重要,所以希望小朋友們每天都要多喝水,多吃瓜果蔬菜,做個健康的好寶寶,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