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寫大大班美術活動風箏飛說課稿
大班抄學習活動:會飛的風箏
設計意圖:
「柏老師,我們搬新家了,住到臨江佳苑11樓,爸爸說 我可以天天在江邊放風箏了。」我班的小不點恆煜抬著興奮的小臉對我說。「噢!是嘛,祝賀你!」我的話音剛落,航航接上來說:「我的家也住在臨江佳苑,我也可以天天放風箏。」其他的孩子都羨慕地圍了過來問這問那。
第二天,恆煜把他的大風箏帶來了,在孩子們的簇擁下,我們一起在幼兒園的操場上放起了風箏。可是一個難題出現了:「為什麼這只風箏飛不起來呢?」
帶著孩子們生成的問題,我們班的孩子展開了激勵的討
論,積極的探索。於是就產生了今天的活動《會飛的風箏》,通過活動來豐富幼兒對風箏的相關經驗。
活動目的:1、通過對放風箏記錄卡的交流、統計,讓幼兒了解風箏飛上天與風、材料、技能的關系。
......
B. 大班語言藝術教案《熱鬧的天空》
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回所教知識的答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C. 大班語言藝術教案《熱鬧的天空》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是如何將風箏飛上天的過程以及美麗、熱鬧的天空寫具體的。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課文五、六節。
教學准備
多媒體幻燈片(五張)
(1)各式圖案的風箏、說話練習題一道。
(2)兩段對比的話。
(3)風箏隨風飄盪的情景(伴隨優美的音樂)。
(4)輔助背誦的兩段話。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導語: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新詞,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重點學習了課文一、二節,了解到作者從體育場上人很、風箏的樣式多、放風箏前的喜悅心情這幾方面來具體寫的。
2.朗讀一、二節。教師引讀:
到體育場來放風箏的人可真不少……風箏花花綠綠,各式各樣……我跟哥哥說……
3.出示多媒體幻燈片(1)
(1)仔細觀察:除了書上描述的以外,天上還有哪些風箏?
(2)說話練習:
天上有(),有(),有()…就是沒有()。
二、發現學習(一)
1.過渡:望著天上各式各樣的風箏,「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想讓風箏飛上天。課文(三、四節)具體描寫了放飛風箏的經過。
2.出示多媒體幻燈片(2):哥哥拿著線軸,向前跑。我拿著風箏。哥哥收住腳,「大蜻蜓」飛上了天空。
3.這兩段話有哪些不同?課文第三節是怎樣將放風箏的經過寫具體的?
圍繞這兩個問題開展四人小組學習。
要求:
1)每位組員都要發表意見。
2)學習組長組織組員交流。
3)組長最後歸納總結。
4.學習組長交流學習結果,教師適時點撥。
5.朗讀三、四節,讀出高興的語氣。
三、發現學習(二)
1.過渡:成功地將風箏放飛上天,給「我」和哥哥帶來了快樂。欣賞風箏在天上隨風飄盪的情景,更是一種無窮的樂趣。
2.出示多媒體幻燈片(3),隨著優美的音樂欣賞風箏在天空中隨風飄盪的情景。
3.多美麗的天空,又多熱鬧的天空。聽老師讀課文,老師讀得好嗎?為什麼?
一會兒,又飛來幾只小鳥,它們圍著「大蜻蜓」嘰嘰喳喳地叫。我正看得入神,西邊又飛起一隻美麗的「大蝴蝶」。
4.學生評價教師的朗讀。
教師追問:這些語句為什麼不能去掉?體會作者是如何將美麗的天空寫具體的。
5.有感情朗讀第五節。
6.分工讀第六節,在朗讀中體會並總結相似的句式:
什麼,怎樣,好像在干什麼。
7.再次出示多媒體幻燈片(3),用以上句式練習說話:
那美麗的「花蝴蝶」,( ),彷彿( )。
那灰褐色的「蜈蚣」,( ),好像( )。 那碧綠的「大蜻蜒」,( ),猶如( )。
8.有感情朗讀第五、六節。
9.背誦五、六兩節。
(1)出示多媒體幻燈片(4),輔助背誦:
一會兒,又飛來幾只小鳥,它們圍著「大蜻蜒」嘰嘰喳喳地叫( )。我正看得入神,西邊又飛起一隻美麗的「大蝴蝶」( )。
天空中的風箏越來越多,熱鬧極了。那金黃的「小蜜蜂」,( ),好像( )。那鮮紅色的「大金魚」,( ),好像( )。還有那精緻的「小衛星」,( ),彷彿( )……
(2)獨立背誦。
(3)集體背誦。
四、總結全文
1.總結語:「天空中的風箏隨風飄盪,襯著瓦藍瓦藍的天空,顯得更加鮮艷,更加美麗。」多麼美麗的風箏,多麼美麗的天空,多麼快樂的心情。放風箏,其實放飛的更是一種心情:舒暢、滿足、快樂、無憂無慮……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