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奧爾夫音樂樂器演奏教案

奧爾夫音樂樂器演奏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4 18:04:49

㈠ 中班奧爾夫音樂快快起床教案設計意圖

活動目的
1、傾聽音樂,感知行走三拍後會出現鬧鈴的規律。
2、能比較清楚地用相應樂器表現音樂中鬧鍾行走的聲音和鬧鈴鈴聲。
3、在呼喚寶寶起床的游戲中感受音樂歌曲帶來的積極情緒。
重難點
重點:感知行走三拍後會出現鬧鈴的規律,並感受音樂歌曲帶來的積極情緒。
難點:能用相應樂器表現音樂中鬧鍾行走的聲音和鬧鈴的聲音。
隊形及樂器的擺放
隊形:幼兒成半圓形坐在老師周圍。
樂器:將所用樂器擺放在小椅子下方。
活動准備
道具:DVD機、音樂光碟(《1、兩只老虎》《2、滴答滴答》《3、咕咕鍾和鬧鍾》《4、快快起床》《5、咕咕鍾和鬧鍾、快快起床》音樂)、鬧鍾圖片、圖片(小兔、小熊、小貓)、大黑板、粉筆。
樂器:串鈴、響板。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進活動室,播放(《1兩只老虎》伴奏)
來,孩子們伸出你的手,(到老師這來),我們跟著音樂跳支快樂的舞吧。
二、出示鬧鍾圖片,引導幼兒模仿鬧鍾走
1、出示鬧鍾圖片,引出活動
嗯,給你們看樣東西,這是什麼?(小鬧鍾),小鬧鍾走路的時候是什麼樣的?
2、引導幼兒用身體的動作模仿鬧鍾走
誰能用身體的動作來模仿一下?(嘀答嘀答)
3、教師引導幼兒隨音樂用身體動作表現鬧鍾走,播放(《2嘀答嘀答》)
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試試看,站起來吧。(多種走的方式)。
三、聽辯「鬧鈴」、「鬧鍾」聲,播放《3咕咕鍾和鬧鍾》音樂第一遍,聽音樂,舉手。
1、引導幼兒說出小鬧鈴鈴鈴鈴的聲音
小鬧鍾除了會嘀答嘀答地走,它還能幫助我們干什麼?
2、聽音樂,舉手(鈴鈴鈴的聲音)
我這里也有鈴鈴鈴的聲音,待會你聽到鈴鈴鈴的聲音就把小手舉起來,好嗎?
四、進行節奏練習
1、播放《3咕咕鍾和鬧鍾》,老師畫節奏。
2、看圖譜,幼兒找出鬧鈴聲
提問:我有沒有把叮鈴鈴鈴的聲音畫下來?找一找哪裡是叮鈴鈴鈴的聲音?這個像什麼?那麼這個小圓圈代表什麼呀?小鬧鍾在干什麼?(滴答滴答小鬧鍾在走)小鬧鍾走了幾下小鬧鈴就出來了?(三下)

㈡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最突出的貢獻在於用什麼來演奏的樂器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當今世界最著名、影響最廣泛的三大教育體系之內一。由德容國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卡爾.奧爾夫創建。奧爾夫的音樂教育理念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原本性音樂--Eric Lebeau,它通過奧爾夫樂器的演奏,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如:說兒歌、拍手、做游戲、講故事、唱歌等形式,讓孩子們在玩耍中感受音樂,從而提高孩子的語言、理解、表演等能力。在接觸音樂的同時,也完成了對孩子認識、記憶、協調、美術、反應速度、心理、注意力、創造性思維、團隊精神等方面的訓練過程,促進孩子的情商、智商發展。要求10-20個孩子 ,以下是一位接受了奧爾夫音樂教育的母親所感所思,比較生動地反映了這一教育的特點,會對家長了解奧爾夫音樂有一定的參考。

㈢ 打擊樂器奧爾夫音樂,節目串詞,跪求

可以從打擊的內容開展串詞或者打擊的形式。串詞主要是關聯上下節目。

㈣ 奧爾夫音樂教學中除樂器演奏外的其他培養節奏感的方法有哪些

節奏訓練作為音樂教育中最基礎也最重要的部分,我們已逐漸高度重視起幼兒節奏感的培養。因為它不僅在音樂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培養人格素質方面也存在一定價值。什麼是節奏感?如何培養?本文以奧爾夫音樂教學實踐展開,在生活中引導幼兒細心觀察,以熟悉的環境與事物著手,加以誘導教育;在教學活動中探索各種方法,循序漸進,以奧爾夫「原本性」的音樂教育原理,與孩子們一起「玩轉節奏」。

關鍵詞:
奧爾夫音樂 幼兒 節奏感 培養

「節奏」一詞,或許大家聽到它,都會情不自禁與音樂緊密聯系在一起。其實,廣義的節奏可以包括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一切具有規則以及各類變異形態的節奏[1]。是一種客觀存在,如:日落日出、呼吸、脈搏、鍾表等。在音樂中,長短相同或不同的音符(或休止符),按一定的規律組織起來,稱為「節奏」[2]。它是音樂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形容為音樂的骨架。一首音樂,若是沒有了節奏就等於沒有了靈魂,變得散亂無章。
那「節奏感」又是指什麼?從字面上理解:人對於節奏的感覺。通過對節奏掌握的精準度,表現於外在的行為和能力。比如:歡快的節奏讓人產生愉悅、興奮的情緒;柔和、緩慢的節奏使人心態平和,情緒穩定等;不管是唱歌、跳舞還是樂器演奏都離不開節奏感。在音樂教育中,節奏教學可以培養幼兒敏銳的音樂感知能力、增強音樂記憶力、發展音樂表演技能的基礎等。在人格素質培養方面:可以促進身心平衡發展;培養幼兒的創造及自控把握能力、反應能力等。
每個人都有節奏感,但每個人的節奏感又不盡相同,不過根據練習與感覺,節奏感是可以訓練提升的。那麼,該如何培養幼兒的節奏感呢?在培養幼兒節奏感的學習過程中,一定要遵循孩子年齡段的認知與身心發展特點,不可按部就班硬教,要善於創新,從孩子們熟悉的環境與事物入手。
一、善於引導、發現生活中的節奏。
1、感知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節奏。
節奏無處不在。節奏存在於大自然:月亮盈缺、潮汐漲落、雨點落下、鳥兒鳴叫等。節奏存在於生活中:火車的行駛、賓士的馬蹄聲等,甚至於人走路的聲音……只要我們引導幼兒細心觀察,加以誘導教育,便能進而為音樂所用。
2、語言入手,在日常生活中滲透節奏。
語言是人類用來表達與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與生俱來的能力,是最基礎的。利用語言作為培養節奏感的起步,無需經過專門的訓練與技能技巧的准備,從而使孩子們感到非常熟悉、親切;自然在學習中就減少了心理障礙,學起來輕松自如。跟人打招呼、朗誦姓名、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動物名、食物名、交通工具等,各種熟悉的詞、短句都可以進行節奏練習。如:
| | 或 | | ||
早上 好! (姓 名), 早上 好!
回應者根據打招呼者的語言節奏進行回應。節奏可根據個人的需要進行靈活改變,亦可:| | 或 | | ||。無論哪種節奏型,拍子都要穩定且准確。簡單的節奏型幼兒容易掌握;稍微長點或難點的節奏型幼兒較難掌握怎麼辦?可在念語言節奏時加入拍手或拍膝等其他身體部位,跟著邊拍邊念(拍手時,建議左手固定位置,右手拍,這樣有助於幫助孩子穩定節奏)。節奏型選擇的難易程度要視孩子掌握情況而定。也可以用唱歌的方式,用一個八度內的音階即興創造出簡單易哼的旋律打招呼,如:
A:| 1 2 3 4 | 5 — ||
×× ×你 好 !
B:| 6 5 6 5 | 5 4 3 2 | 1 — ||
你好,你好! × × × 你 好 !
或: A:5 ⅰ| 5 5 3 |
早 安 X X X!
B:| 5 ⅰ | 5 5 3 ||
早 安 X X X!
前面以打招呼為例,還有生活中常見的,如:
| |、 | |、| |
小 狗 、 薯條 可樂 木棉 花
這些由語言中最短小的,具有一定音樂意味的字、詞拼成的最小節奏單元稱為「節奏基石」。而節奏短句也可由字詞的幾種小節奏型加以各種組合[3],如:
| | ||、 | | ||
小 鳥 飛走 了 。 游 樂園 真好 玩。
| | ||
小鴨 子 嘎嘎嘎嘎 嘎 !
要注意所創編的短句要念得順口,句子結尾要有結束感。語言節奏練習的詞、句的長短要根據幼兒的接受能力進行適當調整,適度的簡化和增加難度是允許的。
3、隨機發現,「即興」創作。
「即興」是奧爾夫音樂教育中最吸引、最具魅力的地方。在日常中培養節奏感的優勢是:沒有過多的局限性,只要善於觀察發現,可以隨機進行。充分發揮奧爾夫「原本性」音樂教育中的即興(創造)性。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大都可以去挖掘、創作、發揮想像力。杯、碗、筷子、報紙等都能代替音樂進行節奏訓練或演奏。如:准備若干碗、筷子。一隻碗表示(四分音符,念法:ta);兩支筷子表示(八分音符,念法:titi);沒有表示休止。擺放一個四拍節奏型(常用)。例:
1) | :||
念法: 碗 碗 碗 碗
2) | :||
碗 筷子 碗 筷子
3) | :||
筷子 筷子(休止) 碗
除用語言節奏外,還可讓孩子用拍手等肢體動作表現節奏。要注意的是:在節奏練習中,「休止部分」孩子較難掌握,要讓其知道節奏型中空白或有休止符的地方表示休息(停止),不能發出聲音,可以用握拳、點頭等無聲動作替代。教師在擺放節奏型時盡量不要把休止部分放在開頭第一個,幼兒會較難控制拍子的穩定性。
上面例子中是指定一種物品代表一種時值。如都是同一物品,最好有記號、標志將其區分不同時值或進行擺放區分。在節奏型擺放中,通常先擺放時值,逐步加入、常用的四分休止符、甚至是(十六分音符,念法:tiri-tiri或tivi-tivi)時值,從易到難,視情況作調整變化。
以上方法可變化出各種節奏型(也稱基石)。無論哪種基石都應反復多次,基本找到感覺再進行下一項。在練習中,從一開始就要注意培養孩子正確的節奏感,穩定的拍率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豐富節奏教學形式,玩轉節奏。
形式單一的節奏訓練枯燥乏味,無法在教學上吸引孩子學習的興趣,不利於節奏感培養。怎樣讓節奏訓練「活」起來呢?
1、「生動」的言語,「活躍」了節奏。語言進入教學可以說是奧爾夫主張的「適於開端」的教育觀念的體現[4]。在教學活動中,語言中的語調、語氣在某種程度上跟音樂要素中的音長、音色、音量等都是相通的,甚至可以用這些要素進行創造音樂作品。比如前面提到的語言節奏,在朗誦時可以適當變換音色、音量、速度等,如:模仿老爺爺的聲音、媽媽的聲音、小弟弟的聲音念出等。甚至還可以演變成兩個或三個聲部進行朗誦,豐富的形式會增加幼兒參與的興趣。

㈤ 奧爾夫樂器的奧爾夫音樂教學

是將節奏,律動,舞蹈,語言,樂器演奏,歌唱,繪畫,戲劇表演等融合在一起的綜合性教版學。奧爾夫音樂教育權的核心是「元素性」音樂教育,以節奏為基礎,結合身體律動,唱、奏、動、聽綜合教學的音樂教育,喚起兒童對音樂的興趣,激發兒童對音樂的情感,是培養音樂感覺和情感的金鑰匙。

㈥ 奧爾夫音樂樂器照片教案

活動目標:
1.感受的迴旋曲曲式;
2.在情境中感受、辨認主題音樂,感受古典音樂的優美旋律;
3.嘗試多種樂器合奏,感知多種樂器的音效。
活動准備:
農夫、小鳥、小魚流水、雷電圖片;響棒、手搖鈴、沙錘、鈴鼓、三角鐵;配套音樂CD和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師:春天來了,所有的小動物都來迎接春天的到來!(教師出示圖片,根據圖片講故事,感受春天的情境)
二、感受迴旋曲曲式
1.初步感受音樂
師:春天的到來大家都很開心,連森林裡都想起來春天的聲音……(教師播放音樂,隨音樂出示不同動物的圖片)
師:剛才有哪些小動物來慶祝春天的到來了?
2.隨故事情景感受音樂曲式
(1)肢體動作創編
師:小動物們看到春天來了都做了點什麼漂亮的動作?你們來做一下試試……
(2)教師播放音樂,隨音樂講故事,伴隨肢體動作。
3.角色扮演——辨別主題、感受情境
(1)教師和幼兒合作扮演
農夫:學農夫耕田和播種
小鳥:學小鳥捉蟲、戲水、梳理羽毛、飛翔、玩耍
小魚流水:學流水中的小魚戲水
打雷閃電:用手抱住頭或兩人相擁
(2)幼兒自主扮演
三、樂器合奏——分析曲式
1.感受樂器音響效果
師:今天哪些樂器寶寶來了?
(教師分別演奏各種樂器,讓幼兒感受不同樂器的音響效果,了解樂器音響之間的區別)
師:你們來聽一聽,今天來的樂器寶寶像什麼聲音?
(教師一一演奏樂器,請幼兒猜想樂器和動物形象的配對)
2.教師示範樂器操作
教師播放音樂,隨音樂變化操作各種樂器。注重樂器的正確操作姿勢。
3.幼兒分組操作
四、導出活動
——律動結束

㈦ 小班奧爾夫音樂教案幸福的花朵

活動目標1、感受歌曲帶來的快樂。
2、並用演奏和肢體語言來表現歌曲中的應答部分。
3、喜歡歌曲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准備1、 歌曲《幸福拍手歌》。
2、 樂器:沙錘、圓舞板若干。
3、 手偶:小熊、小馬、小兔。
活動過程1、導入活動。
老師:"小朋友們,當你幸福的時候你會怎麼做?讓我們聽聽歌曲中是怎麼做的。"播放歌曲《幸福拍手歌》,諳幼兒欣賞。
2、 通過角色表演的方式練習應答部分的聲勢節奏|××|。
(1)"今天我給大家還請來了三個好朋友.讓我們來問問他們幸福的時候會做什麼。"(老師分別拿出小熊、小馬、小兔。)出示歌曲內容的圖片,引導幼兒理解歌曲的內容,學習有節奏地朗誦詩歌。指導幼兒發音要清晰准確、有節奏感。
幼兒:"(小熊、小馬、小兔)當你幸福的時候你會做什麼?"老師以動物的口吻用歌唱的方法回答。
小熊說:"當我幸福的時候我會拍拍手,請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啊那麼大家都來一起拍拍手。"小馬說:"當我幸福的時候我會跺跺腳,請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啊,那麼大家都來一起跺跺腳。"小兔說:"當我幸福的時候我會拍拍肩,請大家跟我一起做!(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啊,那麼大家都來一起拍拍肩。
(2) 引導幼兒回憶小動物們表現幸福的形式"拍手、跺腳、拍肩",並把這些聲勢動作加入到歌曲中。
老師:小朋友剛才小熊、小馬、小兔幸福的時候它做了什麼動作?(拍手、跺腳、拍肩。)播放歌曲和幼兒一起做聲勢動作|××|,並自願跟唱歌曲。
3、根據已有經驗創編歌詞。
老師:"小朋友們,想一想當你幸福的時候還會做什麼?"如:哈哈笑、聳聳肩、拍拍退、點點頭……把幼兒創遍的歌詞加入歌曲當中,進行表演。
4、用演奏和肢體語言來表現歌曲中的應答部分。
(1)每位幼兒自己選擇一種樂器,並接樂器將幼兒分成兩組,一組沙錘:按照節拍為唱歌詞的部分伴奏;一組圓舞板:按照節奏|××|為應答部分伴奏;進行合作表演。
(2)兩組幼兒交換樂器,進行合作表演。
老師提醒幼兒看指揮。
活動建議活動延伸:可以組織幼兒進行繪畫活動--快樂的笑臉。
區角活動:可在音樂角投放多種樂器,供幼兒自由選擇為歌曲伴奏。

㈧ 奧爾夫音樂課基本都用什麼樂器

上次帶我家孩子去體驗了下,一節課有用到,鼓棒,紗巾,執嚓,還有的忘記了。感覺很不錯啊 。

㈨ 奧爾夫音樂游戲《快樂跳舞草》教案

學前教育:一、本課教學目的:

1、能用肢體模仿出劃船的律動,嘗試用肢體感應復拍子。

2、學慣用樂器演奏。

3、通過游戲增進幼兒的團隊合作精力,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二、教學籌備:

水袖、鈴鼓、圓舞板若干;一面小旗子和大鼓;故事掛圖。

三、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導入。

(出示圖片)師:太陽聽到了小老鼠的呼喚,努力沖出烏雲,又露出金色光芒了!競賽可以繼續了,可以繼續劃船了。

教學反思】:在這個環節中,我以配上圖譜講故事的情勢引出,講述一隻小老鼠呼喚太陽經過。在圖譜的輔助下,孩子們非常自動地與我一同講述故事;給下個環節做了很好的鋪墊。

(二) 、用肢體感應復拍子。

師:老師的身體真靈活,喜歡跟著音樂跳。小朋友認真聽,認真看,老師的身體跟著音樂怎麼跳舞的?一會兒老師請你們的小身體跟著音樂一起跳舞。

第一遍音樂,老師用肢體有節奏的做動作小朋友欣賞。

第二遍音樂,老師請小朋友一起跟音樂模仿做肢體的動作。

1、 肢體劃船

第一段:雙手左右劃船狀。

第二段:雙膝左右搖晃。

第三段:雙手左右劃船狀。

第四段:肩膀左右舉起輪動。

【教學反思】:通過讓孩子們在欣賞、了解劃船的音樂旋律、節奏的基礎上,懂得劃船的動作,幼兒基礎上都能做出劃船的動作。老師激勵、表揚小朋友們的表現師: 老師要考考小朋友,剛才我們是一個人的小身體在跳舞,如果變成兩個人的小身體一起跳舞,應當怎樣跳呢?請幼兒自由討論摸索動作,教師根據幼兒的動作進行小結,並模仿教師分辨隨音樂做動作。

2、 第二遍音樂,雙人劃船律動。

第一段:牽手左右搖晃。

第二段:手掌掌心互貼,前後互推。

第三段:雙腳打開,左右搖晃走步。

第四段:坐下背靠背,前後動搖。

【教學反思】:在這個環節中,我以考考幼兒為引線,激勵幼兒勇敢地進行嘗試。發現孩子們不能很好控制時,我又進行引導。我驚喜地發現,孩子們把雙人劃船的動作表現得淋漓盡致的,很自然、很輕松地就控制了。

(三)、體驗龍舟競賽。

師:老龍舟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參加龍舟競賽,可是我們沒有那麼大的龍舟,怎麼辦呢?教師提醒幼兒可以根據教師籌備的道具進行游戲。

1、 水袖劃船,屁股坐在水袖上。

單人:手抓住水袖或加持一對鼓棒……等道具,輔助作劃龍船狀。

多人:成一直排,雙手抱前者的腰,齊力劃動。師:我們的龍舟造好了,競賽現在開始了。【教學反思】:這個環節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有點困難,幼兒在玩游戲時因為沒有力量,游戲在中途中止。

2、奪標競賽幼兒分組奪標競賽,老師搖紅旗吶喊,增長競賽氣氛。

(四)、樂器分組演奏。

老師介紹樂器,示範操作方式,提出注意事項

師:老師請小朋友一起用樂器寶寶為音樂配上好聽的伴奏。

第一段:鈴鼓/拍點點、拍點點方式演奏六拍。

第二段:鈴鼓/拍搖~、拍搖~方式演奏兩拍。

第三段:圓舞板/拍點點、拍點點方式演奏六拍。

第四段:圓舞板、左拍~右拍~方式演奏兩拍。

【教學反思】:對於孩子們來說,圖譜和故事情節以及游戲的互動,已經使他們控制了節奏及旋律,所以,在演奏律動也就顯得輕而易舉了。

㈩ 奧爾夫早教教案

一、活動目標:
1、聽辯聲音(樂器)
2、認識三角鐵,手鈴,沙錘,雙響筒。
3、熟悉音樂《馬兒來了》。
4、會拍手打簡單的節奏。
二、活動准備:
地墊、樂器、馬的叫聲、馬兒來了的歌曲、馬的教具。
三、活動過程:
☆ 玩樂器:
1、小朋友們,家長們,大家好,歡迎來到奧爾夫音樂課教室,歡迎各位家長的到來。
2、奧爾夫簡單的介紹。
奧爾夫音樂是利用孩子的天性,而設置的一門學科,讓我們寶寶在玩中學,在玩中達到培養寶寶各種能力的目的。今天是第一堂課寶寶有不跟著老師一起做的,也有自己玩自己的,家長也不要著急先做引導,鼓勵和表揚的方式讓他跟著老師一起來,實在不願意的,家長不要強求,等寶寶這段新鮮感過了,習慣啦,寶寶自然就會跟著老師一起來了。
我們的寶寶對我們的新課特別感興趣,都已經有點按耐不住了,我們就開始上課吧,關於奧爾夫音樂的詳細介紹我們安排了家長會來和家長作解釋,請各位家長准時參加我們周五晚上6:30 的家長會。
3、好了,各位小朋友,你們看,我帶了好多好多的小樂器,你們想不想玩啊?(····)好,現在呢,蔡老師就請各位小朋友慢慢的走過來排隊拿樂器,樂器拿到手的小朋友趕緊坐到爸爸媽媽的身邊,我們樂器啊,能不能在地墊上敲啊(···)更不能放到嘴巴里去對不對啊?(...)蔡老師沒說發出聲音的時候,小朋友能不能發出聲音啊?(·····)看到蔡老師這樣的動作的時候小朋友的聲音就沒有啦,課不可以做到?(····)好,真棒,你們都知道了這些紀律,要遵守的哦,不然啊,蔡老師就生氣啦。
4、要跟著老師一起玩哦,不能自己玩自己的。好,現在小朋友慢慢的過來排隊拿樂器吧。
5、聽辯樂器聲音,復習以前認識過的樂器,玩一玩樂器,注意分左右手。
6、沙錘玩過下大雨下小雨後再玩變變變,再伴奏《頭發肩膀膝蓋腳》。
7、樂器回家了。
☆ 新課《馬兒來了(1)》熟悉歌曲、認識樂器

閱讀全文

與奧爾夫音樂樂器演奏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