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育教案
需要哪方面的安全主題?
B. 大班秋季安全教育教案鍛煉時注意什麼
活動目標:1.知道在抄運動前應隨老師做准備活動,並檢查自己著裝。2.懂得在運動後跟隨老師做放鬆活動,不吃冷飲,不大量飲水,並及時添加衣服。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了解運動前的各項准備工作。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思考和討論運動前的准備工作。
(2)教師小結:運動前要整理一下子自己的鞋子和衣服。
2.引導幼兒學習運動前的准備活動。
(1)與幼兒一起討論:准備活動適應活動一下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
(2)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
(3)引導幼兒說一說:跟著老師做完動作後,大家有什麼感覺?
(4)教師小結。
3.引導幼兒懂得運動後的注意事項。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運動前後要注意》第33頁。
(2)教師小結:運動後不要立刻停下來休息,會對身體不利。
教學效果
幼兒懂得在運動前後的的正確做法,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是非常必要的。
C.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怎樣安全過馬路
設計意圖: 城市交通的不斷發展促使我們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讓幼兒了解一些危險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設計這個活動時,我首先根據小班幼兒的已有生活經驗與認知發展水平,將目標定位為:了解行人在馬路上應該遵守的一些交通規則,培養初步的安全意識與自我保護意識。由於小班幼兒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因而活動內容不能過於繁雜,而應簡單明確。為此,我選擇了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幾個場景,教育幼兒不在馬路上玩耍,要走人行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等。我採用多媒體課件、情景模擬游戲等引導幼兒參與活動,並請家長在平時參與教育活動,實現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3、不走斑馬線會肇成事故的危險性。 活動重點:形象地感知交通常識——過馬路要小心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 活動難點:日常生活中,較自覺地遵守交通規則。 活動准備: 紅綠燈圖片、畫有十字路口(有斑馬線)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出示發生車禍圖片,請幼兒觀看。幼兒討論,為什麼會發生交通事故呢?(幼兒回答,主要原因是不遵守交通規則)引出主題。 2、教師出示十字路口的圖片提問: ①這是哪裡?小朋友在什麼地方見過它? ②上面的白線叫什麼?有什麼作用? 3、出示紅綠燈圖片提問:它有什麼作用呢? 4、讓幼兒討論,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怎麼過馬路。 如果沒有紅綠燈,行人怎麼過馬路?(學生表演)總結要做到:一站二看三通過。 5、教師小結 小朋友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要看紅綠燈,綠燈可以走,紅燈不能走,走的時候要走斑馬線,如果沒有紅綠燈的地方,要兩邊看一看,沒有車子才能過,要慢慢走,不能亂跑。要小手牽大手靠右走。 6、游戲:紅燈停、綠燈行 玩法:請一個小朋友當交通燈,一隻手拿紅燈,一隻手拿綠燈。其他小朋友開著車子過「馬路」時看紅綠燈,綠燈往前開,紅燈停下來,如違反罰停玩游戲一次。
D. 幼兒人生安全教育教案大全
活動產生背景:
幼兒一:往瓶子里塞許多東西(塞的進的東西),隨後,仔細觀察瓶中的東西,搖一搖,試圖將瓶中的東西再倒出來。
幼兒二:嘗試用腳踢一下瓶子,見瓶子滾走了,一邊追,一邊再用腳踢,如此重復,樂得不可開交。
幼兒三、幼兒四:手持瓶子當作武器,互相碰撞(指瓶子),聽到瓶子發出聲音,顯得特別興奮。
瓶子在寶寶的生活中多處可見,我常常見到寶寶抱瓶子、滾瓶子、踢瓶子等,他們對用各式各樣的瓶子玩游戲有著特殊的興趣。因此,選擇瓶子來組織本次主題活動,即是貼近
幼兒生活來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給寶寶的學習帶來了很大的樂趣,寓教於樂。
主題目標:
1.引導幼兒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經驗,感受玩瓶子所帶來的樂趣。
2.讓幼兒樂於參與操作、游戲的活動,能大方地與同伴和老師交往,增強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環境創設:.在活動區有目的地投入各種各樣的瓶子,以發展材料的多用性為主旨,挖掘瓶子的多種教育價值。
例如:益智活動《找瓶蓋》見圖
根據托班幼兒的認知特點,2---3種特徵進行壘高活動。
《壘高》見圖
嘗試根據瓶蓋和瓶子的表徵聯系進行配對。
家長工作:在家長了解教師教學意圖的基礎上,得到家長配合,帶領自己的孩子收集各種各樣的瓶子,和孩子一起玩瓶子,在玩中發現幼兒興趣點。
例如:1.孫靜怡的媽媽建議:幼兒用勺子舀豆子喂瓶寶寶,農夫果園的瓶口較適合。
2.吳紫玫媽媽建議:孩子教喜歡用「旺仔牛奶」罐來壘高。
E. 幼兒新學期入園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相關安全防護圖片的展示,使幼兒有初步的認識,從而在日 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自己。
2、引導幼兒辨別哪些行為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並掌握遇到危 險時的簡單自我保護和求救的方法。
二、教學准備 材料准備:
1、安全有關的圖片。
2、水彩筆、記號筆、白紙等。
經驗准備: 了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險的事情和認識生活中的一些標志。 如小心觸電、小心滑倒、小心開水燙、注意安全等。
三、教學重難點 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讓幼兒從心裡明白這么做是危險的。
四、教學過程
(一)、利用身體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教師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安 全圖片上的意識,如小心觸電等。
(二)、利用講故事的形式對故事中出現的安全情況進行分析:
1、小朋友在上下樓梯時,你推我擠的現象,發生小朋友摔下樓 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家裡或者幼兒園的插頭。
3、拿石頭和沙子扔過來,扔過去。
4、將珠子或者筆帽放入嘴裡。
5、在教室里到處亂跑、追追打打。
五、教學反思
圍繞幼兒所需的、感興趣的、急於想知道或解決的,並且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安全自護問題來有目的的開展活動,使幼兒從活動中充分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5)幼兒運動安全教育教案擴展閱讀:
自我保護能力是孩子們快樂健康成長的必備能力。只有學會自我保護,遠離危險,我們的孩子才能擁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家長和老師應該及早教給他們一些必要的安全常識以及處理突發事件的方法,注意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及良好的應急心態。
F. 幼兒園安全教育教案
幼兒園大班安全教育教案:火2008-10-04 23:54幼兒園大班安全教育教案:火 活動分析:大班幼兒 隨著生活經驗和安全知識的不斷豐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護技能,但當意外災害真的發生時,他們會感到束手無策。本活動除了讓幼兒了解有關火的知識處,更重要的是教給幼兒當意外災害真的來臨時,知道自己應該怎樣做,學會自我保護、自救。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燃燒現象,了解火的性質、用途及危害。 2、向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進幼兒安全防火意識。 3、一旦發生火災,要知道如何自我保護和如何自救。 活動准備:紙、蠟燭、火柴、大中小玻璃杯、電話、濕毛巾、毛巾被等。 活動過程: 活動一 1、老師出示一張紙和火柴,提醒幼兒注意觀察紙被點燃後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顏色感知火發出的光和熱,讓幼兒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說說自己的感受。 小結:紙點燃後發出光和熱火焰是紅色的。 提問:火還能燃著哪些東西?(布,木頭、汽油、酒精、蠟燭等) 2、知道了火能發光發熱,組織幼兒討論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火,請幼兒說出火的用途。(燒飯、取暖、照明等) (2)、火對人類有什麼危害?(燒傷皮膚、燒毀財物、房屋、森林等) 3、實驗:火的熄滅 (1)、老師用一個杯子扣住正在燃燒的蠟燭,觀察火焰熄滅的過程,啟發幼兒思考火焰熄滅的原因。(燃燒需要空氣) (2)、老師用大、中、小三個玻璃杯同時扣住三隻燃燒的蠟燭,觀察哪去蠟燭先滅,想一想為什麼三支蠟燭熄滅的時間不同?(杯中空氣的多少,影響蠟燭燃燒的時間) 小結:如果想使火焰熄滅,必須使火和空氣隔絕。 活動二 1、組織幼兒討論: (1)、 發生火災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亂丟火煙頭、在禁放區燃放煙花、用明火照明尋找物品、地地 震、打雷、亂拉亂接電線等) (2)、怎麼樣防止火災發生? (3)、如果發生火災,我們應該怎麼樣做才能實現自我保護與逃生自救? A:如果所在房間有電話,趕快打119報警,並說明著火的詳細地址,什麼街,哪號樓或附近有什麼明顯標志及單位。B:室外著火門已發燙里千萬不要開門,並用毛巾、衣服或床單塞住門縫,以防濃煙跑進來,如門不很熱也沒看到火苗,趕快離開。C: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穿過濃煙逃生里,要盡量使身體貼近地面,並用濕毛巾捂住口鼻。D: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用厚重衣物壓滅火苗。E:遇到火災不可乘坐電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F:若所有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發送求救信號,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樓。 2、逃生演習 老師發出發生火災信號,幼兒自選逃生辦法進行自救
G. 中班安全教育教案《活動時要注意什麼》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活動時要注意什麼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和相應的策略。
2、通過觀察圖片,推測可能發生的事情,了解這樣玩的危險性。
3、積極參與戶外活動,感受自我保護過程中的愉快心情和活動過程中的快樂。
活動准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推測可能發生的事情。
(1)教師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問:請大家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朋友在玩什麼?這樣玩好嗎?為什麼?
(2)鼓勵幼兒觀察並結合自己的經驗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大家猜一猜,如果這些小朋友這樣玩,可能會怎樣呢?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測,並說出後果的危害。
二、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其他比較危險的行為。
(1)教師:你們還知道哪些玩的方法比較危險的?這樣玩為什麼有危險呢?
(2)通過討論幫助幼兒了解幾種不安全的玩法,認識到它們的危害。
三、組織幼兒討論:怎樣玩可以使自己比較安全?
(1)教師:剛才,我們說了許多玩的方法和玩的東西都比較危險,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玩,應該玩些什麼呢?怎樣讓自己比較安全呢?
(2)鼓勵幼兒大膽發言並講述自己的看法。
四、學習自我保護策略。
教師帶領幼兒到教室外面玩大型玩具,讓幼兒在活動中不斷體驗如何進行自我保護,教師也在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示範、提醒幼兒加強自我保護,教育大家如何保護自己,並學習相應的策略。
H. 幼兒園大型活動安全教育教案
教案的形式不拘一樣,內容詳略也不一,有經驗的教師可以寫簡案,新教師要寫詳案.一般說來,教案版包括以下權幾個方面:
(1)教學課題(2)教學目的(3)課時分配(4)授課類型(5)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關鍵(6)教學手段、教具(7)教學主要方法(8)教學過程(9)板書和板畫的設計(10)課後分析及教學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