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學六年級上冊 第八單元作文 學做什麼事 如唱 繪畫等 寫出你學某種藝術過程中發生的故事和感受400字
我從四歲開始就在美術培訓班學習繪畫,當時的我,十分沒興趣,老是畫走了樣,明明是根蘿卜,差點畫成了章魚,明明是條恐龍,卻畫成了什麼的怪物``````於是,老師教我們先起稿, 再畫畫.我按照老師所說的去做,不到一個月,畫畫水平漸漸地提高了,已經是家常便飯了.無論是刮風還是下雨,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從不間斷. 至今已經堅持8年了,現在,繪畫已成了我學習和生活中難以割捨的一部分。在繪畫方面我還取得了不少成績呢,已多次獲得全國市小學生繪畫書法作品比賽美術類比賽一、二、三等獎和其它各類獎項。從油畫棒畫、油水分離畫、線描畫、黑白畫、紙版畫、水粉畫,到現在我學的國畫,我都非常喜歡,從中我不但學到了許多繪畫知識和技能,還學到了許多常識,了解了許多畫家的作品和他們眼中筆下的大千世界。馬上我就又要升班了,開始學習素描和色彩。
在我學過的繪畫方法中,最令我感到神秘的要算是國畫了。簡單的水、墨、筆和宣紙,既能畫花鳥、山水,又能畫動物和人物。一支軟軟的毛筆,配上墨的濃淡就可以把大千世界表現出來,不但可以有形,還可以給人一種神似的感覺。更神奇的是畫在紙上的墨和顏料,遇水不會掉色。國畫真不愧是我國的瑰寶。
國畫不但好看,它的畫法也是多種多樣,變化多端。比如一筆兩色,在毛筆尖上蘸上兩種深淺不同的顏色,通過控制筆的角度和力度,就可以畫出不同意境的畫,畫出來的畫有一種很強的立體感。在工筆畫中,有一種技法叫渲染。它是用筆先蘸上顏色畫在紙上,然後再用一根干凈的筆蘸上清水,把顏色往外帶,根據需要控制渲染的遍數,便會出現一種由深變淺的過度效果,畫面非常自然,這樣畫出的人物、花鳥、山水,給人一種栩栩如生,妙不可言的感覺……。可以說,國畫帶給我的是驚奇和神秘,我願意盡我最大的努力去掌握國畫的精髓。
繪畫已經成為我的一項愛好。每當我高興的時候,我會想起畫畫;每當我累了,我就會畫畫;每當我煩悶的時候,畫畫會使我忘掉煩惱;每當我遇到難以用言語表述的時候,我就會拿起畫筆……。繪畫帶給我的是輕松、喜悅、充實和智慧。
我很開心,無論在什麼時候,繪畫都能陪伴我。無論怎麼樣,我都不會放棄繪畫。
B.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 看畫說故事
設計背景 圖畫是幼兒學習中最喜歡的東西,孩子們的閱讀能力也需要藉助圖畫來發展。因此故事書便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讀物。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並針對我班幼兒特別喜歡聽故事、講故事的習慣,我設計了這個閱讀活動。 活動目標 1、藉助自製圖書,在觀察、想像、表演中,培養幼兒觀察畫面的能力,享受閱讀的情趣。 2、調動孩子豐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 重點難點 說話訓練。 活動准備 自製圖書。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封面 師:「老師自製了一本圖書,這是圖書的封面,看了這個封面你會想到什麼?」 (封面是一個初升的太陽,還有在站在石堆上啼鳴的大公雞。) 二、這些都是小朋友熟悉的想的 並很喜歡的東西小朋友看了很高興,這時讓小朋友把自己看到的給小朋友說,然後再說你還想到了什麼?小朋友很樂意。 三、延伸: 大公雞勤快,起得早,我們應向它學習。學習它勤奮。 教學反思 優秀繪本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圖畫,深受小朋友喜歡。因此,教師往往通過邊深情並茂地講述故事邊適時引導幼兒閱讀圖畫的方法來感受隱藏在圖畫背後的東西,既給以知識技能又調動情感態度,這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我有一下感受 一、適當提問,給幼兒思維的挑戰 提問是集體教學活動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齋滕喜博甚至認為:提問是「教學的生命」,不合理的提問會抑制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降低教學的有效性。孩子們在講到大公雞時還模仿它的叫聲,它飛跑的姿勢。但最後結尾部分顯得輕描淡寫了些,怎樣讓幼兒把體驗到的朋友之間那種互相友愛、互相寬容體諒、分享彼此快樂的純真友情升華,這是值得商榷的。 二、注意傾聽,給幼兒適當的評價 評價是尊重幼兒主體地位、促進幼兒發展的重要環節。有效的評價能強化幼兒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喚醒並激發他們的創新慾望。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做到有效地傾聽才能展開有效的評價。如幼兒在說話過程中聲音洪亮、說話流利就適時給以表揚,孩子們很開心。
C. 美術,四副小圖編成一個故事
這就是四格繪畫
D. 關於繪畫的小故事
1、齊白石小時候,家裡很窮。他八歲就給人家放牛、砍柴。牛在吃草,他就用柴棍(gùn )在地上畫畫。後來,他當了木匠,白天幹活,晚上在昏暗的油燈下學畫。夏天蚊蟲叮咬,冬天兩腳凍得發麻,他都不在乎,一直畫到燈油燃盡為止。就這樣,他畫的畫越來越好了。
白石爺爺家裡種著許多花草,招來許多小昆蟲,水缸里還養著魚和蝦,他每天仔細地觀察它們。他要畫蚱蜢,就跟在一隻蚱蜢後面滿院子跑,一直到看清蚱蜢跳躍時雙腿的動作為止。別人勸他把蚱蜢拴住,他說拴上繩子蚱蜢不舒服,動作不自然,那就畫不準了。
2、徐悲鴻是一位舉世聞名的畫家。他為了畫好奔跑的馬,常常跟在馬車後面,仔細觀察馬跑動的樣子。有一次,他只顧觀察,沒有注意腳下的路,結果摔了一跤,滿身塵土,手、腳、臉都擦破了。他爬起來,又繼續追趕。
徐悲鴻畫馬入了迷,整天沉浸在馬的世界裡。他幾乎每天都要畫馬,他小屋的牆上,貼滿了駿馬圖。
功到自然成,徐悲鴻終於獲得了成功。他畫的駿馬成了世界公認的藝術珍品。你看《奔馬圖》中,那氣勢雄壯、四蹄生風的駿馬,奔騰在一望無際的原野上,顯示出一股巨大的力量。那強勁的鐵蹄,彷彿發出「嗒嗒」的蹄聲,催人向上。
3、達·芬奇十四歲那年,到佛羅倫斯拜著名藝術家弗羅基俄為師。弗羅基俄是位很嚴格的老師,他給達.芬奇上的第一堂課就是畫雞蛋。開頭,達·芬奇畫得很有興致,可是以後第二課,第三課,老師還是讓他畫雞蛋,這使達·芬奇想不通了,小小的雞蛋,有什麼好畫的。
有一次,達·芬奇問老師:「為甚麼老是讓我畫雞蛋?」老師告訴他:「雞蛋,雖然普通,但天下沒有絕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個雞蛋,角度不同,投來的光線不同,畫出來也不一樣,因此,畫雞蛋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練到畫筆能圓熟地聽從大腦的指揮,得心應手,才算功夫到家。」
達.芬奇聽了老師的話,很受啟發。他每天拿著雞蛋,一絲不苟地照著畫。一年,二年,三年……達·芬奇畫雞蛋用的草紙,已經堆得很高了。他的藝術水平很快超過了老師,終於成為偉大的藝術家。
4、展子虔擅畫青綠山水,其作品中山石樹木雖然空勾無皴,然全以色渲染。山水以青綠設色為主,山頂以青綠敷之,山腳則用泥金;樹葉設色,或以色染,或以色填,或點以白粉桃紅,松樹不寫松針,直以深綠點之。
全圖在青綠設色的統一格調下,顯得瀲灧而生拙,豐富而單純,富麗而古艷,充分展示出我國早期山水設色那種「青綠重彩,工細巧整」的樣式,標志著山水畫的創作,已從原先設色古艷而富有裝飾意味的圖式,向較為完整的山水畫創作過渡,自此始開青綠山水之源。
5、吳道子去訪問某僧人,欲討杯茶喝,但此僧對他不太禮貌。他很氣憤,即請來筆硯,迅即在僧房牆壁上畫了一頭驢,然後離去。不料一天晚上,他畫的驢變成了真驢,惱怒異常,滿屋地尥蹶子,把僧房的傢具等物都給踐踏得亂七八糟,十分狼藉。
這僧人知道是吳道子所畫的驢在作怪,只好去懇求他,請他把壁上畫塗抹掉。以後則相安無事了。畫上的驢變成了真的,固然是一種神奇的傳說,但卻反映了吳道子畫動物具有傳神之筆。
E. 一個故事繪畫本怎樣做
一,根據你需要復畫的故事風格選制定繪畫本的紙。例如:素描風格就選素描紙,水彩風格就選水彩紙,需要單行線作低紋的風格就選單行本的紙,或自己畫單行線。
二,視乎你需要多少頁紙,單面畫還是雙面畫,定好頁數。
三,把准備好的紙在一個邊緣處量好位置,釘孔機釘孔,用粗一點的線穿孔綁緊,多綁幾圈。A:准備一張能包住書皮紙質堅韌有彈性且花紋好看的紙,把裁剪好尺寸作為書皮的硬卡紙包上並且與硬卡紙接觸的面用膠水粘好,用乳膠把此書皮黏上書肉。B:在電腦繪圖軟體里打開一個新的圖紙格式為自定義模式,設置該自定義圖紙的尺寸剛好能做書皮的大小,做好書皮封面的圖片在此電子畫紙里,把該圖片列印在硬卡紙上,裁剪書皮,用乳膠粘合書皮和書肉。【書皮粘合處至少能包住之前的釘孔,這樣以後打開書皮時就不會看到釘孔了。】
四,用乳膠粘合好的繪畫本記得要被很重並且接觸面平整的物體壓著。至少壓住一天一夜。(選擇B步驟做書皮的話,建議後期加個書套。)
五,打開繪畫本,根據露出來的畫紙尺寸,在上面畫上你喜歡的圖畫。
F. 我學畫畫的故事(小學六年級8單元作文)
在我五歲的時候。有一天,媽媽帶我上街去買東西,遇到一位阿姨在發送宣傳彩畫,我很好奇的湊過去看了看,彩畫上面有許多密密麻麻的文字和五顏六色的圖案。我就問媽媽:「這是什麼東西?」媽媽笑著說:「是兒童畫,和你差不多年齡的小朋友畫的。」看著這些畫,我的好奇心被勾起了,我想:「如果我也能畫出那麼好看的畫那該有多好啊。」回到家後,我找來在幼兒園用的彩筆和鉛筆,開始臨摹彩畫上面的圖畫。畫了一會,媽媽看到我畫的畫,說:「畫的不錯,你也想學畫畫嗎?」我大聲說:「想!」不久,媽媽把我送到兒童繪畫培訓班。就這樣,漸漸地,我對繪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不斷了解了更多的繪畫知識。
學習繪畫到現在,我學過了兒童畫、卡通畫、素描,在這些學習繪畫的日子裡,好多事情依然記憶猶新。
記得第一次去上素描課。老師和藹可親,對我很關照。老師說:「學習素描,練線條是基礎。」我想:「這真是輕而易舉。」剛開始,線條畫的還可以。可是時間一長,線條的粗細開始不一致了,線形也彎彎曲曲了,落筆還有「小尾巴」。老師點評我的線條時說:「一開始的線條很好,到了後面有點粗糙了。要想練好線條必須靜下心來堅持不懈才行。」我聽了老師的話,下定決心,一定要畫好線條,就這樣只要一有時間,我就練線條。一直練的手都發酸,畫紙用掉了無數張。經過我的不懈努力,素描繪畫一天天有了進步,在一年之後我順利的通過了素描六級考試。
雖然我的繪畫技能有所提高,但還有很多繪畫知識和技巧,需要不斷學習和訓練。我會繼續認真學習和刻苦訓練,准備將來進入更高的藝術殿堂。
望採納!
謝謝!
祝你學習進步!!
G. 怎樣畫二年級美術課本上的大樹的故事
大樹的故事
課型:造型表現
教材分析:
本課是「造型表現」領域的一個內容,由於孩子們從小就喜歡在大樹底下玩耍、乘涼,因此,這個課題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可以為學生提供很大的想像空間。通過引導學生對各種情景進行豐富的聯想,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造型表現能力,使學生初步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達到教學目標的多元化。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觀察,了解大樹的基本結構(樹根、樹干、樹枝、樹杈、樹葉等)。
2.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兒童畫創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學生在小組學習氛圍中,相互交流,資源共享,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4.通過學生活動,引導學生初步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綠色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圍繞大樹的特點進行充分的想像和表現
教學難點:畫面構思和組織
教學准備:繪畫紙、勾線筆、課件、音樂等
課前准備:學生了解有關大樹的資料、課前聽故事《大樹傘》
教學過程:
一、教學組織與導入
1.組織教學、穩定學生情緒
2.導入:故事《大樹傘》
3.討論大樹對我們的作用。學生介紹自己課前收集的資料,談談對大樹的認識。4.出示課題:《大樹的故事》
二、研究大樹的基本機構和特點。
1.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不同形態的樹。你還知道有哪些種類的樹,它有什麼特點?
2.了解大樹的基本機構(樹根、樹干、樹枝、樹葉樹洞等),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板書。
三、學生想像大樹身邊發生的故事。
(1)你知道大樹上、大樹下、樹洞里都會有誰?(根據學生的回答展示一些動物、人物的形象)他們會發生怎麼樣的故事呢?
(2)學生觀察畫面中的內容講故事。每個小組的小朋友選擇一幅作品來講,看哪組講得最精彩。
(3)利用學生作品分析畫面構圖。
1.你們是通過哪些形象看出來故事內容的呢?
2.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出示表現大樹的局部的范畫,分析畫面構思和組織。(4分鍾)
五、師生美術創作實踐活動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有趣的故事。那你們願意把剛才編的故事在畫面中展現出來嗎?
學生作畫,教師巡視輔導。
六、展示學生作品,
每組推薦一幅最好的作品上來展示,講一講畫面中發生的故事,學生評價畫面好在哪裡?講得好在哪裡?教師進行獎勵。
七、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表現都很出色,想像出了好多有趣的故事還用我們靈巧的小手把故事畫出來,再讓我們來看看黑板上這些有趣的故事吧!怎麼樣能讓畫面更漂亮呢?下節課讓我們一起用五彩的畫筆來美化我們的畫面好嗎?
H. 《繪畫的故事》
網上查一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