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園大班科學鏡子教案反思怎麼寫
一、充分詮釋了科學活動的價值
《鏡子的秘密》這個活動充分詮釋了幼兒科學活動的價值與使命,那就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所指出的:「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首先,為了「激發探究興趣」。「真好玩、特有趣!」是現場參與活動的每個幼兒、每個教師最真切地感受,觀摩的教師常常有忍不住想嘗試的願望。
活動開始,老師出示了一張印有一半螺絲刀的圖片,並問「這個圖片上是什麼東西呢?」有的孩子說「像把刀」,有的說「是一根羽毛」……順著孩子的多樣回答,老師又以「它到底是什麼東西呢?」這一問題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隨後,老師馬上以「讓我們請鏡子來幫忙」拋出了本次活動的核心探索對象「鏡子」。當孩子運用一面藍色鏡子照著圖片發現「原來那是一把螺絲刀」時的驚訝與喜悅,自然會對「鏡子成像」產生濃厚的興趣。打鐵趁熱,教師又跟進提問:「透過鏡子看,『半個』變成一個,如果透過鏡子看『1個』,又會變成幾個呢?會不會變成3個、4個,或者更多呢?」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有趣」才能激發主動探究的好奇心。活動中,老師步步設疑,層層激趣,有效激發了孩子進一步了解的興趣。而每一次有趣、奇特的現象,都讓幼兒沉浸在濃濃的探究氛圍中。我想,這份被激發的興趣背後,也許會衍生出更多對周圍事物、現象,對各種自然、社會問題的好奇、持續與持久的探索,這就是這個活動的價值所在,也是科學活動需要的、追求的核心價值。
其次,為了「體驗探究過程」。活動中,沙老師一個讓幼兒開展了三次「實驗」:第一次,單面鏡子的操作活動,發現單面鏡的成像規律;第二次操作,探索兩面鏡子不同的成像情況;第三次,進行三面鏡子的成像實驗,自製簡易的萬花筒。孩子親自動手操作、動腦發現,體驗著探究的樂趣。
再者,為了「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活動中,幼兒能通過觀察、比較與分析,發現並描述觀察到的「鏡子成像」情況;能用一定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測;能看懂圖示要求,並能較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察與理解。這些初步的探究能力與學習能力,在活動中得以發展。這種能力的獲得也必然有助於促進幼兒後續的學習,以至終身的持續學習與發展。
二、充分反映了教師設計與組織科學活動的智慧
首先,選材的獨特。這個活動的內容選自一個兒童科學游戲書。沙老師獨具慧眼,將生活中司空見慣的鏡子與彩色紙片小圖形這兩個元素巧妙融合,以「鏡子的秘密」為探究視角,讓幼兒在不斷地猜測、實踐中,發現「1面鏡子、2面鏡子、3面鏡子」不同成像效果,感受和體驗玩鏡子的意外、驚喜、好奇和挑戰。內容和教學具的獨特,給教學活動帶來了別樣的精彩。
其次,精心的設計。
具體明晰的目標定位。活動目標引領著整個活動的設計與開展,本次活動的目標:
⒈觀察鏡子成像的各種現象,知道鏡子成像的多少與鏡子的數量和鏡子間的角度有關。
⒉鏡子成像的操作活動中,能夠積極探索,並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
⒊激發進一步探究鏡子成像規律的慾望。
充分體現了教師對「幼兒已有經驗和教學生長點的把握」和對大班幼兒學習特點的考慮與能力的培養。
層層遞進的環節設計。本次活動,從「單面鏡子的操作活動,發現單面鏡的成像規律→探索兩面鏡子不同的成像情況玩→找找萬花筒里的秘密,猜測萬花筒里有幾面鏡子→進行三面鏡子的成像實驗」從每一次問題拋出與探究總結,都為下一個環節做了鋪墊和准備。由淺入深的逐步推進,保證了每個環節的有效。
第三,有效的互動。
「目標的有效是核心;設計的有效是根本;互動的有效是關鍵。」一個優質的集體活動除了「選材好、選點妙、角度巧」之外,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對集體教學的駕馭能力是活動真正成功的關鍵。這個活動讓我們領略了沙老師——蘇州市學科帶頭人的教學智慧和教育風采,提問具有開放性,能夠聆聽、接納孩子的信息,並能進行及時地梳理、提升。如,在每次實驗前,教師都能將實驗要求清晰表達。如,「在你的桌上有一面藍色的鏡子,請你讓它站在黑線上」、「先拿出有蝴蝶的紙片放在桌上;然後拿出連著的兩面鏡子,讓它站在紙片的蝴蝶前,注意保持一定的角度;再試著讓兩面鏡子打開或合起來,仔細觀察,數數鏡子里和鏡子外一共有幾個蝴蝶。」……精煉、清晰的語言要求,有助於傳遞「實驗」中的科學態度,並幫助幼兒集中對實驗問題的關注。又如,在現場互動中,教師對不同個性幼兒的鼓勵、對幼兒整理物品習慣的評價等,都體現著教師在互動中對每個幼兒的關注,以及對幼兒全面發展的關注。
本次活動,從內容的選擇、環節的設計、教學策略、活動成效來看體現了「好課」的特質,發揮了「好課」的引領價值。學習分享之餘,有兩點建議:
⒈如果在教學活動結束前,教師激發幼兒後續探索的意識更強一些,探究的任務更明確一些,如「如果有更多面鏡子,看出去的彩色紙片會有區別嗎?」「哪些地方利用了鏡子的成像效果?它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什麼好處?」……這樣,也許集體學習活動與個別學習活動的連接就更有價值,幼兒繼續探索的目的性會更強,以致引發幼兒到生活的更大空間里去探索、發現更多有趣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這也許是我們更在乎的真正的發展意義。
⒉可以給予幼兒更多觀察、思考與表達的機會。尤其是「觀察圖示,表達對圖示要求的思考與理解」時,可以讓更多的孩子來說一說「哪裡看懂了?哪裡沒看懂?」,第三張圖示的角度需要調整,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理解。
㈡ 幼兒大班美術課教案《我長大了做什麼》
活動目標:
1.鞏固表現不同人物的技能。
2.體驗想像未來帶來的內樂趣。
活動容准備:
幼兒畫紙人手一張,油畫棒,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聯想談話。
1.指導語:你長大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你想變成什麼樣子?)長大以後想做什麼工作?為什麼?你會穿怎樣的服裝,工作的地方會是什麼樣子的?
2.欣賞各種職業人物的照片。
(1)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上人物的服裝及他們周圍的環境,說說他們是干什麼工作的?
(2)引導幼兒觀察不同人物的職業特徵。重點講解職業特徵較突出的。如:醫生、解放軍等。
二、討論要點。
師:未來的你發型是什麼樣的?會穿什麼樣的服裝?有什麼標志?會怎麼做事?
(請幼兒討論)
三、幼兒繪畫。
1.突出未來的"我"的主體形象。
2.大膽選用多種色彩表現合適的背景,塗色均勻。
3.教師巡迴指導,肯定幼兒的獨特表現。
四、相互交流、欣賞和鼓勵。
1.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或請幼兒猜猜:"同伴長大後在做什麼?"
2.互相肯定和鼓勵,從中獲得喜悅。
結束:小朋友都把自己長大的樣子畫出來了,我們小朋友只有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能夠實現。
㈢ 幼兒園泥兒大變身小班教案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游戲活動。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
活動准專備:
1、小貓、屬小狗、小羊、小白兔,小鴨子的頭飾若干個。
3、小魚、骨頭、小草、蘿卜,蟲子的圖案若干個。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動物頭飾,帶領幼兒學做動物的樣子。
我是小花貓,喵喵喵(小狗,小羊,小猴)教師帶領幼兒跑一跑,跳一跳)
2、教師引導幼兒幫小動物找食物。
小動物們肚子餓了,我們來幫小動物找東西吃好嗎?小花貓要找什麼食物呢?小狗呢……
3、邊找食物邊念兒歌:
小花貓喵喵喵,抓到老鼠喵喵喵。
小花狗汪汪汪,肯肯骨頭汪汪汪。
小鴨子嘎嘎嘎,吃到小蟲嘎嘎嘎。
小綿羊咩咩咩,來吃小草咩咩咩。
小白兔蹦蹦跳,拔起蘿卜跳跳跳。
4、教師給幼兒帶上頭飾,讓小朋友們扮演小動物找食物。
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找食物。
5、活動反復進行,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動物找食物的了解。
6、教師鼓勵幼兒找對了食物。
教師小結:
謝謝小朋友幫小動物們找到了食物,你們真棒!
㈣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一個變許多個
【教學目的】 1、了解人有開心和悲傷兩種不同的情緒,懂得一些讓自己的心情快樂的方法。 2、製作開心罐頭,圍繞「我最快樂的……」主題開展裝飾繪畫活動,體驗製作的快樂。 3、能用流暢的語言將自己開心罐頭里的故事講給大家聽,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快樂。 【教學准...備】 1、開心,悲傷娃娃各一個,開心罐頭一個。 2、幼兒人手一個罐頭,各色顏料及棉簽。 【教學過程】 一、快樂和悲傷 師:看,班裡來了誰?(娃娃) 師:呀,小娃娃怎麼了?(觀察娃娃的表情了解開心和悲傷兩種情緒)可能發生什麼事了?(猜測) 師:你什麼時候也會有和他們一樣的心情?(鼓勵幼兒回憶講述) 師:當心裡很難過甚至想哭的時候,你有什麼好辦法讓自己的心情變好?(幼兒可討論後回答) 二、我的開心罐頭 師:老師也有一個好辦法,你們看,這是一個開心罐頭,裡面藏著許多開心的故事,每當我不高興的時候,只要拿它出來,看這上面的許多開心的故事,所有的傷心和難過都會趕走了。(讓幼兒觀察開心罐頭上的畫面) 師:猜猜我的開心罐頭上有什麼開心的事情?(引導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講述) 三、製作自己的開心罐頭。 講解製作要求:給開心罐頭裝上底,在罐頭表面畫上自己最開心的事情。 幼兒進行製作教師巡迴指導,對能力比較強的幼兒鼓勵其豐富畫面內容,對能力較弱的幼兒可鼓勵其繪畫一些自己喜歡的物品。 四、開心罐頭的故事。 師:小朋友的開心罐頭上的開心事可真多,誰願意來把你的開心事講給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媽媽聽?(請個別幼兒講述畫面內容) 師:讓我們把自己最高興的事都畫下來或請爸爸媽媽幫我們記錄下來,把他們都放到罐頭里,讓自己每天都開開心心的,好嗎? 活動延伸:讓幼兒將自己的開心關頭的故事講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聽。(幼兒教育)
㈤ 瀘州瀘縣幼兒園中班美術《漂亮的我》教案
目的:1、學慣用手指塗抹顏色表現紅暈
2、初步培養相互合作的能力
准備:胭脂若版干盒、磁帶、錄音機權
重點:學慣用手指塗抹顏色表現紅暈
難點:把顏色抹勻
過程:一、引題
今天老師要帶小朋友去做客,不過去之前老師要給小朋友打扮一下,變的更漂亮些。
二、教師示範
請一個小朋友上來,打開胭脂盒,用手指蘸上胭脂,然後在小朋友的臉上塗抹。重點提示:畫個圓圈抹一抹。
三、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找個好朋友相互合作。我給你擦胭脂,你給我擦胭脂。也可以到大鏡子面前來擦。教師個別指導。
四、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小朋友到鏡子前來照一照,自己變漂亮了嗎?打扮好了,就可以和老師出發,去做客了。帶領小朋友離開活動室。
㈥ 幼兒園大班鏡子探路教案的活動反思
更多幼教相關知識:點擊「中國幼兒教育網」即可進入
這個活動教案做完後,收集現場孩子們的表現,看看哪方面做的不夠好,然後聯系教案,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㈦ 幼兒園教案我和鏡子做朋友該怎樣上
可以上網路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