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班藝術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活動延伸—日常生活活動怎麼寫》
教案二:粗心的小畫家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自然音進行唱歌,掌握附點音符的唱法。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活動准備:
圖片,磁帶,錄音,鈴鼓,附點節奏圖示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誰也來和大家一起做游戲了?(出示丁丁)
這個小朋友的名字叫丁丁,你們知道他最喜歡做什麼了?
丁丁今天還帶來幾張圖畫,請小朋友幫忙看一下,畫得怎麼樣?
二、通過圖片理解歌詞。
1、幼兒觀察後集體講述 「請你們看一下,畫了些什麼?畫得怎麼樣?(引導幼兒用歌中的句子來回答。)
2、幼兒回答後,教師說:「我們把丁丁的故事編成幾句話來說一說吧!」(引導幼兒按歌曲節奏來學說歌詞。)
三、學唱歌曲。
1、練聲: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丁丁,現在我們一起來相互問候一下吧,我是中二班的蔡老師。(小朋友們好,你好你好,蔡老師你好)
2、節奏練習
A、幼兒聽辨老師拍的節奏並拍出。
(1)××××│×××│
(2)××××│×××│
出示兩條節奏的卡片,幼兒找出不同之處。
B、幼兒做節奏的游戲:把節奏卡放在不同的歌詞下面,幼兒聽老師彈的琴聲是哪一條節奏,如果是符點的就站起來拍手。
3、欣賞歌曲(教師范唱一遍)
現在我們就把丁丁這個故事,配上音樂一起來聽聽,感覺怎麼樣?
4、幼兒學唱歌曲。
現在我們一起來跟著唱一唱,唱的時候注意音樂中的符點。
四、在學唱基礎上提高演唱要求。
1、給音樂起名字。
小朋友我們把這個故事變成了好聽的歌曲,可是它還沒有名字呢?你想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呢?(幼兒討論後起名字)
剛才小朋友都說了丁丁是個粗心的人,那麼你們說做事粗心馬虎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對了,那麼在這首歌曲中,丁丁有沒有被別的小朋友笑呢?我們再來聽一遍,請你聽到是小朋友笑丁丁的地方,舉手錶示。
2、幼兒聽歌曲舉手錶示笑聲。
除了笑聲,老師還聽到一個聲音,是什麼?為什麼要加這個聲音?(是「咦」。它表示奇怪的意思。)
對,就象我們小朋友看到了這樣的畫也會覺得很奇怪,所以要說「咦」,你們能不能來學學它的口氣?能不能吧後面的笑聲一起加上嗎?
3、幼兒練習唱最後一個樂句。(提出要求:有表情的來唱,表現出既奇怪又好笑的情緒)。
4、幼兒完整演唱歌曲,變換多種形式教幼兒演唱(如:拍手、拍腿、分大小聲、集體演唱等)。
小朋友,你學了這首歌後,你會不會象丁丁那樣粗心?哦,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不會象丁丁那樣的,一定會做個做事情細心,認真的小朋友的。
四、找個好朋友,去幫助丁丁修改圖畫。(找朋友音樂結束活動)
『貳』 幼兒園中班識字《變裝秀》教案
我可以給你個建議,詳案你自己根據實際添補。不知道你是給中班還是大班上課,就以大班為主說一下。由於大班的孩子各方發展相對來說比較成熟。對一些新奇的東西很願意去學,好奇心特別強,所以他非常想要弄明白是怎麼回事。所以說,老師你可以從這出發設計,利用故事、情節、角色扮演、實際的動手演示。以便他更順利的理解字詞。例:認識動物的名字有斑馬、金絲猴等等,可以與美術聯系起來。讓他動手畫,不但鍛煉了會話能力還加深了記憶。
『叄』 誰那有完整的幼兒園美術教案,推薦一下 謝謝
活動二:藝術活動——迎春花(繪畫)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迎春花,感受春天的美麗,激發幼兒對春天的喜愛; 2、讓幼兒練習使用棉簽,顏料畫迎春花,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棉簽、換色顏料、大白紙一張; 2、教學掛圖《迎春花》 3、幼兒用書第1頁; 活動過程: 1、觀察活動:迎春花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教師提問:「小朋友仔細看一看,這是什麼花,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它在什麼季節開放?」 2、教師小結:「這是迎春花,它通常在春天開放,它的花是小小的,黃黃的,花有六個瓣,葉子是綠色的,枝條向下垂,很美麗……」 3、教師示範作畫 教師向幼兒出示棉簽,黃色顏料,大白紙等作畫材料,現場示範用棉簽畫迎春花,講清楚蘸顏料時不能蘸得太多,以免顏料流走,弄臟畫面。畫花時要畫好花瓣,三五一叢,錯落有致。 4、使用幼兒用書第1頁,引導幼兒添畫迎春花,教師分別進行指導; 5、教師引導幼兒互相欣賞彼此的作品,說一說畫畫的感受,比一比誰畫得更好看; 6、教師引導幼兒念兒歌《迎春花》: 迎春花,開黃花 朵朵花兒像喇叭 我用棉簽蘸黃色 點出黃色迎春花 活動二:藝術活動--------------《熊貓竹石圖》(繪畫) 活動目標: 1、欣賞熊貓竹石圖,感知作品中熊貓活潑、憨態可掬的姿態。 2、願意說說作品中的故事。 3、學習使用水墨創作熊貓,感受水墨交融的和諧之美。 活動准備:Ppt課件,電腦,墨汁、宣紙、毛氈等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回憶作品,激發興趣。 開場儀式:領略大師風采,感受名畫魅力。 師:我們的藝術創想活動又要開始了,在以前的活動中,我們領略過哪些大師的風采,欣賞過哪些名畫呢? 小結:是呀,我們欣賞過這么多的名家名畫,有中國畫、油畫、水彩畫、剪貼畫、蛋彩畫等等,真是讓小朋友大開眼界。 二、欣賞熊貓竹石圖。 1、整體感知作品。 師: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幅作品,想看一看嗎?(課件出示作品) 提問:這是一幅什麼形式的美術作品? 在作品中你看到了什麼? 小結:是呀,在作品中有章、題字,還有竹子、熊貓、岩石等圖形,所以這一這幅作品的名字就叫熊貓竹石圖。 2、欣賞作品的內容,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說說對作品的理解。 (1)師:那我們來仔細地看看這幅熊貓竹石圖,畫面上有幾只熊貓? 這兩只熊貓給你什麼樣的感覺?他們長得怎樣?(毛茸茸、胖乎乎、黑白相間、憨態可掬) 重點豐富詞彙「憨態可掬」,並鼓勵幼兒用動作學一學熊貓憨態可掬的樣子。 (2)這兩只熊貓在干什麼?他們是朋友嗎?他們會想寫什麼?說些什麼?還可能會做些什麼? (3)請幼兒用語言講述作品中的有趣故事。 師:其實,這兩只熊貓之間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你想來講一講嗎?你可以為這兩只熊貓起一個名字,然後說說他們來到了什麼地方?看到了什麼?想了些什麼?然後又做了什麼?你可以一個人講述故事,也可以找個好朋友,兩人分別扮演兩只熊貓,合作講述。(幼兒先自由講述,然後請個別幼兒講述。)(放音樂:熊貓咪咪) 3、欣賞作品中的繪畫特色。 師:是呀,作品中藏了這么多有趣的故事,我越來越喜歡這幅作品了,你們喜歡嗎?為什麼? 除了熊貓形象,還有畫家使用的墨色你喜歡嗎?這幅作品中用到了哪些墨色?什麼地方是濃墨?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小結:是呀,畫家爺爺用淡墨勾畫了熊貓的輪廓,擁抱站濃墨的畫筆畫出了熊貓的四肢、耳朵、眼睛,毛茸茸的,黑白分明,是熊貓看起來非常的可愛。背景則用疏密相間的竹子襯托,在安靜的竹林間,兩只憨態可掬的熊貓在自由的覓食、嬉戲,使畫面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三、欣賞畫家的其他作品,介紹畫家及他的熊貓郵票。 1、欣賞其他熊貓圖。 看,我這兒還有熊貓圖呢,這些作品中的熊貓又在干什麼?(課件同時呈現其他三幅作品) 2、介紹畫家及他的熊貓郵票。(課件展示) 師:想知道這些熊貓的作者是誰嗎?瞧就是他,吳作人老爺爺,它是我國現在著名的國畫大師、油畫家、藝術教育家。吳爺爺從小學畫畫,畫了許許多多有名的作品,他還特別喜歡畫一些動物的小品(介紹什麼叫小品),有駱駝、金魚、黑天鵝,還有我們欣賞的熊貓。在1963年,他的作品還被印製成熊貓郵票公開發行,被很多喜歡他作品的人收藏。(課件展示熊貓郵票) 四、想像創作造。 1、教師示範畫熊貓。(淡墨中鋒構線,濃墨側鋒畫四隻、眼睛、耳朵,用濃淡不同的墨畫上竹林作為背景) 2、幼兒創作。教師指導幼兒處理好濃淡墨之間的關系。 五、作品賞評。 展示幼兒的作品,說說自己的熊貓在干什麼 活動二:藝術活動——《飛機》(折紙) 活動目的: 1、製作飛行玩具,樂於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發現和作品。 2、探究不同紙質和折疊方法對自製飛機飛行的影響,初步嘗試探究解決建構、製作和試飛中的問題。 活動准備: 1、知識經驗准備:教師事先練習折疊飛機,並進行試飛比較,發現難點與可能存在的問題,選擇合適的紙張。 2、物質准備:教育掛圖《領域活動 ●科學 ●飛機折疊步驟》、2~3種不同質地、大小相同的長方形紙若干。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在折疊飛機前,先觀看教育掛圖《飛機折疊步驟圖》,關鍵步驟教師示範與指點。 2、先學第一種折法,比較不同質地的小飛機哪種更容易飛得平穩、飛得遠;然後再學習第二種折法,比較不同質地的小飛機哪種更容易飛得平穩、飛得遠;最後再用同一種質地的長方形紙按不同折法進行折疊,比較哪種折法的飛機更容易飛得平穩、飛得遠。 2、讓折好的幼兒先自由試飛,體驗玩和成功樂趣;然後再指導幼兒進行比較探究,做觀察記錄。 4、引導幼兒發現試飛中的問題,鼓勵幼兒通過調整紙張或某處的折疊來解決問題,使飛機飛得平穩、更遠。 5、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自製小飛機的飛行比賽。 活動延伸: 鼓勵和指導幼兒嘗試用其它材料製作飛機玩具。 活動二:藝術活動——劃船(韻律) 活動目標: 1、感受具有勞動號子的音樂風格,學慣用雄壯有力的歌聲、動作來表現歌曲的內容; 2、體驗劃船比賽時你追我趕的氣氛; 活動准備:准備劃船比賽的VCD、游泳圈、紗巾、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VCD導入: 幼兒觀看劃船比賽的VCD,初步認識音樂背景; (2)理解歌曲: 1、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電視上的叔叔在做什麼,他們在劃船的時候唱了一首什麼歌?這首歌聽起來感覺怎樣?為什麼他們在劃船的時候要唱歌? 2、教師彈奏《劃船》樂曲和另一首溫柔的曲子,引導幼兒聽辨:哪一首曲子聽起來是雄壯有力的,像是叔叔在劃船; 3、給樂曲配上好聽的歌詞,幼兒用有力的聲音有節奏朗誦歌詞; (3)學唱歌曲: 1、教師引導幼兒結合音樂,學唱歌曲; 2、幼兒自由創編動作,教師對幼兒自編的動作進行指導; 活動延伸: 玩游戲《劃船比賽》。玩法:幼兒分組比賽(幾組同時進行),兩個幼兒套一個游泳圈,手持紗巾當船槳,比一比誰先到達終點,當觀眾的幼兒在一旁唱歌、加油; 活動二:藝術活動——《小烏鴉愛媽媽》(欣賞)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優美的旋律,樂意用表演、繪畫等形式來表現對歌曲的感受; 2、萌發愛媽媽的情感,學習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重點:感受歌曲的美,喜歡用各種形式來表現對歌曲的感受; 活動難點:大膽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 活動准備: 1、事先讓幼兒觀看有關烏鴉的錄像,了解烏鴉的生活習性; 2、事先請兩個大班幼兒學會情景表演; 3、准備烏鴉頭飾、音樂磁帶、錄音
『肆』 急急急求:大班美術公開課《多變的顏色》課件!
《多變的顏色》課件
《多變的顏色》教學設計;蘇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美術第13冊;一、教材分析:;《多變的顏色》是蘇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二、學生分析:;七年級學生通過小學六年的美術學習,對色彩的基礎知;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色彩現象和學習掌握色彩的;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模仿和協作練習初步掌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會運用色彩
《多變的顏色》教學設計
蘇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美術第13冊
一、教材分析:
《多變的顏色》是蘇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美術第13冊的教學內容。「設計.應用」領域中「設計」是基礎,「應用」是學習的主旨所在。初中階段的「設計.應用」與小學相比,教學目標遞進為「進行創意和設計」,去掉了「簡單」二字,指向了思維活動和操作實踐全過程的要求——形成設計意識。從牛頓揭開光色之謎作為切入點,讓學生了解色彩基本常識,多方位、多渠道地啟發和引導學生觀察與嘗試,合理利用各種材料進行色彩構成練習,感受設計為人們帶來的美,享受藝術創造的樂趣。這課的教學,不僅為今後的「設計.應用」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也為「造型.表現」中色彩語言的運用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二、學生分析:
七年級學生通過小學六年的美術學習,對色彩的基礎知識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與感知,如三原色,三間色及三要素等基礎知識,但對色彩知識的了解不全面、不系統。如學生在運用色彩進行設計時缺乏主動意識,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對色彩知識進行重新整合。教師通過和學生的問答,幫助學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觀認識發展到具象的理性認識,抓住色彩的三原色、三間色等已有知識點拓展開去,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探究和協作練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大膽創新。
三、教學目標與重難點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色彩現象和學習掌握色彩的三原色、三間色及三要素等基礎知識,能應用明度或色相漸變的方法進行色彩創意
和設計。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模仿和協作練習初步掌握色彩漸變的方法,培養學生對色彩的實際運用能力和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會運用色彩的漸變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情感;培養學生大膽創新的意識和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在了解色彩基本常識的基礎上,應用明度或色相漸變的方法進行色彩創意和設計。
教學難點:利用媒材進行設計和表達。
四、教學理念:
色彩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傳遞著視覺信息,每個人都積累了獨特的對色彩的感知能力。本課採用直接感知的方法,通過大量色塊、實物及多媒體的展示,充分調動學生視、聽等感官,利用形象性、直觀性、真實性等優勢,體現美術教學以視覺教育為中心的理念。本課的教學流程為:感知色彩導入課題——觀察比較導思學習——協作體驗創意設計——交流評價情感表達——課後拓展知識延伸。課堂層層推進,使學生自覺地將學習與生活經驗相結合,從而應用色彩進行創意設計,表達情感。學法方面遵循「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盡情表達情感,學會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
五、課時和課前准備
課時:一課時,本節課為《多變的顏色》的第一課時。
課前准備:課前按十人一組圍坐分組。
教具:15*15厘米的各種色塊120張左右;光的色散實驗裝置;臉譜設計線描稿;各種顏色的卡紙;水粉工具材料;多媒體課件等。
學具:水粉工具材料,雙面膠、固體膠、剪刀、鉛畫紙等。
六、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課前場景布置:
教師提前5分鍾在教室內布置豐富多彩的色彩作品,張貼在教室牆壁或懸掛在黑板兩側
(二)感知色彩,導入課題
1、從老師和自己喜歡的顏色導入。
師:猜一猜老師最喜歡的顏色有哪些?
生:綠色,因為常看到你穿綠色的衣服、還有鞋;
很民間的顏色,如藍色和白色,你有很多藍印花布、蠟染之類的民族味很濃的服飾
白色、黑色……(笑聲)
師:現在請同學們談談自己最喜歡的色彩,說明原因。
生:天藍色,寬廣,象天空的顏色,又象大海的顏色,我喜歡; 粉色,很女孩,很青春,也很雅緻;
黑色和白色,簡單,樸素大方,永恆的顏色……(不時地發出一些議論的聲音)
【設計意圖】 引出色彩這個主題,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形成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
2、學生感知無光的盲人世界(通過多媒體播放夜晚的情景)
師:色彩是光的特性,也就是說在無光的地方就看不到色彩,假設你在一個漆黑的屋子裡,伸手不見五指,你會看到什麼?
生:眼前漆黑一片
師:那你會怎麼行走?
生:摸著走,慢慢的走,小心翼翼的走,
師:這樣走路舒服嗎?
生:不舒服!
師:現實生活中有沒有生活在黑暗中的人?他們是什麼人?
生:有,盲人。
師:但,他們依然堅韌不拔的活著,做出了常人無法做到的事情?誰能說出他們的名字?
生:盲人二胡家阿炳,星光大道中的楊光,外國作家海倫凱樂.....(多媒體展示)
師:是啊!同學們我們生活多麼幸福啊!除了這些令我們佩服的盲人,還有很多很多人殘志不殘的人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誰還能說一說?
生:張海迪、貝多芬、邰麗華、霍金、金睛、桑蘭等
【設計意圖】身臨奇境,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感受殘疾人人殘志不殘的精神,與學生本身幸福的生活展開對比,學生會從心理升起一種鬥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學生感知色彩活動。
師:在每一組的桌上有近二十張的各種顏色的色塊,選擇自己喜歡的貼在黑板的左側白卡紙上,反之貼在右側。
生:每組由幾位同學爭著把色塊貼上了黑板。
師:感受由這兩組顏色組合成的畫面。整個構成傳遞給你什麼樣的視覺感受?
生:左側構成的感受是鮮艷、絢麗、熱情、活潑……
右側構成的感受是樸素、穩重、平凡、復雜……
師:我很強烈地感受到同學們關注色彩、熱愛生活的情感,真好!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的參與,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並
通過對兩幅色彩構成的感受,意識到不同的色彩對人的心理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不同的生活經驗會對色彩產生不同的情感。
3、引導學生賞析。
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色彩喜好,不同的色彩給人的感覺不同。色彩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傳遞著各種信息,我們生活在一個繽紛的色彩世界裡。老師這兒有幾組圖片,想看嗎?(播放媒體圖片,展示日常生活中繽紛的色彩,配以背景音樂)
師:你們為什麼會驚呼?
生:多、美!
師:原來你們驚詫生活中的色彩這么豐富、多姿與絢麗。有些是造物主的傑作,更多的是藝術大師們的創作。那麼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研究「多變的顏色」。導出課題:多變的顏色(板書)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增強視覺印象,感受自然界中豐富的色彩和大自然的美。培養學生以審美之心關注自然,感受生活。
(三)觀察比較,導思學習
1、是誰揭開了光色之迷。
生:牛頓。
師:展示三棱鏡折射光譜實驗。
生:感嘆光的神奇。
師:自然界中什麼現象印證了三棱鏡折射的光譜現象?
生:彩虹、水面的油污、泡泡、太陽下的水霧噴泉……(多媒體展示)
2、認識牛頓色環。(多媒體展示)
『伍』 幼兒園中班美術《甜甜的西瓜》教案怎麼寫
小班美術活動《甜甜的大西瓜》 活動目標: 1.初步發展幼兒觀察能力。 2.學習畫西瓜的方法,以及使用棉簽。 3.喜歡參與美術活動。 活動准備: 1.素描紙若干、黑色水彩筆、棉簽、准備好的深綠與淺綠顏料。 2.多媒體課件、視頻《豬八戒吃西瓜》、輕音樂1首。 3.教師范畫1張、食物西瓜一個。 活動過程: 1.引入語:今天老師請來一位神秘的客人,小朋友們閉上眼睛猜一猜他是誰呢? 2.出示孫悟空圖片問道:「看這是誰!」「孩子們你們好,你們認識我嗎?」「你們喜歡我嗎?」「為什麼喜歡我」 3.孫悟空的本領很大但是呢今天他遇到了一個難題請小朋友看一看他遇到了什麼難題(觀看視頻豬八戒吃西瓜)引出問題: (1)這個故事的名字是什麼? (2)豬八戒把西瓜切成了幾塊? (3) 最後誰吃了西瓜? 4.提出問題引導幼兒學習畫西瓜。 5.觀察西瓜圖片認識西瓜知道西瓜的特點、顏色、花紋。 6.幼兒畫西瓜: 7.小朋友邊說兒歌邊畫大西瓜。 8.復習畫西瓜的步驟,教師講解畫西瓜輪廓用黑色水彩筆,引導幼兒為西瓜塗色時如何使用棉簽。 9.聆聽輕音樂孩子們開始畫大西瓜。為幼兒製造良好的氛圍。 四、拓展:切開的西瓜:遙遠天邊,半個月亮,變成小船,星星來坐。 五、評價與鼓勵: 小朋友們畫的真棒呀。快快讓客人老師看一看我們小朋友們畫的大西瓜吧。
『陸』 大班藝術教案片片雪花不相同
幼兒園教案:雪花
教師:屈老師
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感受而各種雪花飄落時優美的情景。
2、引導幼兒在學習散文詩的基礎上創編散文。
3、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精神。
准備:
1、課前觀察過下雪的圖片和圖書。
2、幻燈片(雪景)。
3、課件:歌曲《小雪花》
4、《小雪花》音樂磁帶。
過程:
一、開始部分
引出課題,與幼兒進行談話《雪花》
孩子們,冬天來了,感覺冷么?那我們一起來運動運動吧。
播放小雪花歌曲,師幼共同進行歌表演。
二、基本部分
(一)引起興趣
小朋友們表演的真好,你們知道剛才我們表演的歌曲名字么?(小雪花),你們見過小雪花么?我們什麼時候才能看見小雪花呢?對了冬天很冷很冷的時候天空會下雪,你們喜歡下雪么?為什麼?小雪花是什麼顏色、什麼樣子的?雪花是從哪裡落下來的呀?誰來用動作表演雪花飄落的樣子?我們也來學學。
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小雪花飄落的情景,並用動作表現出來。
"雪花飄落下來的時候真美,你知道它都會落在哪兒?擴散幼兒思維,鼓勵幼兒大膽的想像並表述出來。老師這里有幾幅很美的雪景圖,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並播放雪景圖的幻燈片,幼兒欣賞。邊看邊提問:雪花飄下來像什麼呀?飄在了哪裡呀?好看么?
小雪花可真調皮,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兒歌--小雪花,我們一起欣賞一下,聽聽看兒歌中的小雪花都飄落到哪兒了,好么?
三、欣賞兒歌
播放幻燈片,欣賞兒歌。
兒歌的名字叫什麼?兒歌中的小雪花都飄到哪兒呀?為什麼雪花飄在手裡會不見了呢?(幼兒回答後,教師點擊相應的幻燈片,讓幼兒加深印象)鼓勵幼兒大膽想像。
四、學習兒歌《小雪花》
播放完整兒歌帶領幼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再次播放完整兒歌幼兒自由用動作表現出來。
五、創編兒歌
小朋友們,雪花美么?那你們說說雪花飄落下來的時候還會飄在哪裡,變成什麼呢?
幼兒回答問題進行創編,把幼兒創編的兒歌打在屏幕上,並有表情的朗誦一遍。
六.游戲:雪花飄飄
雪花真美,我們也來表演美麗的小雪花吧
歌表演:小雪花
附:小雪花小雪花飄在空中像朵花
窗上變窗花
手裡不見啦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柒』 求篇大班美術活動的教案+范畫
卡通畫
課題名稱∥卡通畫(大班美術欣賞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粗淺了解動畫片知識,知道卡通畫形象誇張、色
彩鮮艷的特徵。
2.啟發幼兒用動作、繪畫表達自己對誇張的感受。
活動准備
1.影碟機、碟片、一組連續的畫面。
2.卡通圖片和其他圖片若干,紙、水彩筆、油畫棒若干。
3.活動室內布置一個卡通城,內有各式卡通畫。
活動過程
1.導人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放碟片,提問:剛才放的是什麼?它是一部什麼片子?
(動畫片)它還有一個名字叫什麼?(卡通片)卡通片是怎樣拍出來
的?
2.引導幼兒粗淺了解動畫片知識。
教師:大家看一看一組畫里的人在干什麼?(跑步)你是怎
么知道的?(幼兒討論,我是看到大頭兒子的手和腳在來回擺動。)
小結:動畫片是由一個一個連續的畫面組合起來的,它還有一
個名字叫卡通片。卡通可以分為人物卡通和動物卡通,一幅一幅
的畫就是卡通畫。
3.通過啟發引導,讓幼兒知道卡通畫的主要特徵:形象誇張、
色彩鮮艷。
(1)小朋友你們喜不喜歡看卡通片?為什麼?
(因為卡通片很好笑,色彩很美,上面的形象很滑稽……)
(2)師幼共同分析一幅畫: 現在老師畫一幅畫給大家看一
下,你們告訴我畫的是誰? 他和我們小朋友有什麼不同?(頭大
大的,眼睛很大,身體一點點小等。) 我們有沒有這么大的頭?
這兒就是運用了誇張的方法畫出來的。誇張就是指把某個特點誇
大了。 小朋友再找一找,這個小孩還有哪兒運用誇張的方法?
(鼻子太小,手很小,鞋子太大。) 剛才大家看到畫就笑了,為什麼
會覺得好笑? (幼兒討論他的臉都變形了,眼睛都凸出來了。)
這幅畫中的表情和動作是運用了什麼方法畫出來的?(誇張)用
誇張的方法來畫卡通畫,是卡通畫的一大特點。
(3)在我們生活中也經常會出現一些誇張的動作,下面老師說
一個詞,請小朋友做出誇張的動作。(癢、辣、哈哈大笑)
(4)剛才小朋友說動畫片中的色彩很美,因此,色彩鮮艷也是
卡通畫的一個特點,老師這里有幾幅畫,請小朋友找一找哪些是卡
通畫?你是怎麼知道的?
4.小結:人物卡通畫和動物卡通畫都一樣,形象很誇張,而且
304
幼兒教師繼續教育叢書
。色彩鮮艷,是我們喜愛的一種畫。
活動延伸
教師:我們的卡通城快要開放了,但卡通畫還太少,讓我們大
家一起來畫卡通畫吧!(根據幼兒的能力將活動分成兩部分,一部
分是直接畫卡通畫,第二部分是給畫好的卡通形象上色。)
(金壇市建委幼兒園 湯雪雁韋旭芳)
課題評價
效果分析
1.能選擇幼兒感興趣的卡通畫題材,讓幼兒了解有關卡通畫
的簡單知識,這對幼兒探索精神的培養是一個好的途徑,能激發幼
兒熱愛科學,勇於創新的精神。
2.教師在活動中始終能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從具體事物
(卡通畫的主要特徵)的感知中獲得經驗,再加上幼兒自己的模仿,
進一步加深對卡通畫的了解。
3.整個活動設計較新穎,幼兒很感興趣。
專家點評
美術欣賞是幼兒園美術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美術欣賞的素
材來源於幼兒熟悉的生活。美術欣賞的方法應該讓幼兒通過看一
看、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即通過多種感覺器官的參與、體驗和
感受美術作品的形式美、內容美。幼兒對美的欣賞、感悟和表現需
要教師進行點撥。因此,教師首先應提高自己的美術鑒賞能力,且
應從幼兒的角度去體驗美,並逐步探索適合幼兒特點的欣賞方法.
提高美術欣賞活動的實效。
反思與討論
教師自身的哪些素質會直接影響幼兒美術欣賞活動的效果?
『捌』 幼兒園教案美術粘貼畫有趣的瓜子
活動設計背景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每一次都是教師示範畫幼兒學畫,怎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幼兒的興趣愛好,改變美術課傳統的授課模式呢?一次在我教小朋友用各種圓形畫了一頭大獅子的時候,突然想到何不把美術課變成美工課,讓小朋友利用各種顏色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來做創意粘貼畫?於是,我設計了本節課「有趣的圖形拼貼」 活動目標 1.能大膽地、創造性地用幾種圖形拼拼、貼貼、說說。 2.體驗圖形組合變化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能用各種幾何圖形創意拼貼成圖畫 活動准備 1.白紙每人一張,各種大小形狀不一的彩色圖形紙若干,膠棒2.幾何圖形拼貼的範例圖。 活動過程 一、和圖形寶寶做朋友 1、出示大信封,小朋友們今天來了神秘的小客人想和你們做朋友玩游戲,小朋友想知道是誰嗎? 2、游戲:「郵遞員」,請小朋友上前面來摸一摸分別拿出來展示在黑板上和小朋友一起說出幾何圖形的名字、顏色等 二、圖形的拼貼組合 1、小朋友們看到這么多的圖形寶寶你們會聯想到什麼呢?可以分別以圓形為例,如;太陽氣球等 2、啟發幼兒這么多漂亮的圖形寶寶,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把它們組合在一起,能拼貼出什麼圖案呢? 3、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可上前操作。 三、圖形拼貼畫欣賞 1、今天老師帶來了圖形拼貼畫請小朋友們欣賞 2、請小朋友們說一說老師用了哪種圖形,拼貼出了什麼畫? 四、幼兒拼貼畫創作 1、請小朋友說一說自己想拼貼一幅什麼畫! 2、小朋友想不想自己創作一幅神奇漂亮的拼貼畫呢? 3、幼兒選擇自己所需的圖形寶寶擺一擺。教師幫助幼兒合理安排畫面 4、幼兒作品粘貼 活動延伸: 展覽幼兒作品欣賞 幼兒相互講述畫面內容,體驗圖形的組合變化樂趣。
『玖』 誰有大班美術活動《鋪首銜環》的教案啊啊啊😱跪求
藝考優選美術優質課教案——少兒創意美術鋪首銜環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傳統門的類別及門飾特點。
2、通過對門飾的觀察、欣賞,初步學習運用剪紙、繪畫形式,創作門飾。
3、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繪畫、剪紙的形式表現中國傳統的門飾。
難點:創作的作品表現出傳統的裝飾風格。
三、教學准備:
學生:彩紙、紙碗、剪刀、勾線筆、雙面膠。
教師:課件、動畫、視頻、范畫若干。
四、課前預習:3分鍾
老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同學們先進行3分鍾的課前預習,現在老師把預學單發下去,可以小組合作討論。
五、教學內容:
1、導入
老師:同學們,看過《爸爸去哪》這個節目嗎?
學生:看過
老師:節目中村長給孩子們布置任務,大家團結合作才能取得勝利。今天我們美術課也有任務需要合作完成。
下面老師邀請你們參加《老師去哪兒》到底去哪呢,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去古代欣賞《中國傳統門飾》,什麼叫中國傳統門飾?你在預學單上了解了哪些知識?(PPT欣賞)
2、了解門飾
學生:有很多裝飾、是古代的、顏色很豐富、是木質結構的,南方以鏤空雕和浮雕為主,北方以彩繪為主,門有拱形、圓形、方形......
老師:同學們,恭喜你們通過觀察、討論初步了解了傳統門飾的一些特點,現在請組長過來領取《老師去哪兒》任務卡,做任務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大門的各部分結構?(門頭、門楣、門檻、門枕石、門框、門扇)指一指在哪?
學生說,教師點擊課件出現相應的結構名稱。
老師:圖片中的這個門枕石也叫抱鼓,相傳古時候打勝戰歸來的武官門口就會放置這種門枕石,點擊出現系列圖片,師介紹,這是武官門口的上面有獅子造型,而文官的則是方形,普通人家的木質結構的。
在古代大門上的裝飾也很多,點擊PPT,出來門神,提問這叫什麼?為什麼畫門神?是守衛大門的神靈,也起到納福迎禧的作用。
除了這些門上還有一些細節的裝飾,你瞧這張圖片,這個叫門簪,造型像古代女人頭上的發簪,一般有2個,起固定作用,後來增加到4個,更具有裝飾性,通常會雕刻花紋或以文字進行裝飾。
點擊門釘,提問,門上為什麼要裝門釘?門釘起固定作用也是權利的象徵,古時候門釘的安裝個數非常講究,權利越大,門釘就越多。
老師點擊門鈸,我們的門上都有把手,古代的門上也有,左右兩邊各一個,知道這叫什麼名字嗎?師介紹:因為長相像一種叫「鈸」的樂器,所以取名叫門鈸。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研究它。
六、任務激趣,團隊合作
請隊長打開第一個任務卡,要求小組合作共同尋找答案,時間是3分鍾,看看哪組率先完成。
任務卡1(3分鍾)重點分析門鈸的形狀特點,裝飾方法,請學生討論之後回答,教師總結
1、了解門鈸的小知識
門鈸有以動物頭像為造型的,形象兇猛威嚴,具有驅鬼僻邪的功能,這種門鈸也稱之為「鋪首」,是達官貴人家的門飾,到了漢代平民百姓家也流行起來了,但是形狀發生了一些改變,這時候稱之為門鈸。
2、這些門鈸哪裡吸引你?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板書形狀:圓形、六邊形、八角形,
3、板書紋樣:
老師:門鈸上的花紋在排列上有沒有一些規律呢?
學生:重復排列的方式圍繞一圈。
4、為什麼在門鈸上刻上這些圖案,有什麼寓意嗎?
(動物頭像、銅錢)有辟邪驅魔的作用,畫上銅錢希望能夠發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