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班安全教案《蟲子進耳、鼻》
一、活動目標: 1、知道鼻腔進入異物的正確做法。 2、知道鼻子對我內們的重要性以及怎容樣保護鼻子。 二、活動准備: 演示儀、情景表演、一杯醋。 三、活動課時:1 四、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遇到險情不慌張。 難點:會看圖說話以及記住簡單的自救辦法。 五、活動過程: 1、導入語: 教師端著一杯醋讓孩子們聞聞看,猜猜是什麼?引導幼兒是用鼻子問出來的。那麼老師給你講一個小小的故事,仔細聽哦。講訴幼兒用書P6故事。 2、看圖說話。 引導幼兒根據每幅圖畫用自己的語言簡單的敘述下來。然後老師再做一個小結,領著孩子們集體學習這個故事。 3、安全預防很重要。知道鼻子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它呀!然後引導孩子做幼兒用書P8(看看哪個小朋友做得對?給做的對的小朋友塗個紅蘋果。 4、大家健康又快樂。學習兒歌《保護鼻子》。 六、活動延伸 情景表演讓孩子辨別對錯。
⑵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育活動鼻子出血怎麼辦教案及反思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鼻子出血怎麼辦 活動目標: 1、知道在鼻子出血時不要慌亂,不害怕。 2、學用正確的方法自我救護或幫助 活動准備 知識經驗:已認識過鼻子的特點和功用 教育掛圖:《鼻子剖面圖》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左一孔,右一孔,是香是臭它最懂 2、小實驗:介紹鼻子的作用 請小朋友用手捏住鼻子,閉緊嘴唇。提問:有什麼感覺? 鼻子還有什麼用? 3、師小結:鼻子可以幫助我們呼吸,可以聞出各種氣味 4、學習鼻子出血的急救方法 出示鼻子剖面圖,引導幼兒觀察,使幼兒知道鼻腔內有許多細細的血管,如果經常挖鼻孔或被撞,鼻子會出血。 5、請幼兒模擬操作 觀察並討論鼻子出血了怎麼辦?用手捏住鼻子上方,用冷毛巾敷,用棉簽填塞,嚴重的要到醫院治療 6、請幼兒說說:「怎樣保護我們的鼻子?」
⑶ 安全教育教案 鼻子出血了怎麼辦
抬高另一側手臂,即左鼻子流血抬高右手臂,然後用冷水拍在額頭上
⑷ 幼兒園安全活動不要挖鼻子記錄
情況記錄:
晨間談話時,我覺得鼻子有點難受,就習慣性地用手指去挖。突然一聲「何老師,不要挖鼻子,要出血的」。聽到這喊聲當時我尷尬死了,馬上靈機一動說:「黃戴祺說得對,不能挖鼻子,要出血的,如果鼻子癢了,也只能揉揉。」邊說邊自己的揉起鼻子來。這時,看到下面有的孩子也跟著揉鼻子,這件事我並沒有擴展下去,我又繼續著我的談話……
反思:
挖鼻子的風波雖然過去了,但孩子的話語常常在我的耳邊回響,使我油然想起興國公園游覽之事,卞心月小朋友在興國公園遊玩時,用手指挖鼻孔,不小心鼻子出血了,當時我幫她止了血,回來後我對孩子們進行了這方面的教育,不料黃戴祺小朋友對我的話還是記得牢牢。我覺得:小班孩子年齡雖小,但他們的眼睛卻像一台監視器。老師的一言一行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蘇聯教育家加里寧說過:「一個教師也必須好好檢點自己,她應該感覺到,她的一舉一動都處在最嚴格的監督之下。須知天地間再也沒有什麼東西比孩子的眼睛更加精細,更加敏捷。」平時我們往往要求孩子們做到如何如何,卻忽視自己在一些細小環節上言行的一致,孩子的心靈是純潔的,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我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以後一定要謹言慎行。我覺得:老師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老師的縮影。
⑸ 中班安全教案東西不塞耳鼻口
活動目標:1、初步了解鼻子的功能。
2、不把異物塞人鼻孔或耳朵里。
3、樂意保護自己的五官。
活動准備:幼兒用書:《翹鼻子嚕嚕》
活動重點:保護自己的五官。
活動難點:了解鼻子的功能。
活動過程:
1、猜謎引出鼻子,了解鼻子的功能。
謎語:左一洞,右一洞,有它能呼吸,有它能聞味。
請幼兒用手捏住鼻子,閉緊嘴巴,說說有什麼感覺。(注意捏住鼻子的時間不能太長)
教師小結:鼻子可以幫助我們呼吸,讓我們辨別氣味。
2、講故事《翹鼻子嚕嚕》,了解將異物放到鼻子里的危害。
邊看幼兒用書邊講故事。
教師:小豬將什麼東西放到鼻子里去了?小豬有什麼感覺?結果怎樣?
繼續看幼兒用書討論:耳朵喜歡這些東西嗎?為什麼?
教師小結:我們的鼻子、耳朵都有自己的用處,它們不喜歡有東西打攪它們,因為這樣會影響它們的工作,鼻子和耳朵會很難受的,所以說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小朋友千萬不能這樣做。
3、向幼兒介紹一些意外發生後的自救方法。
教師:如果有東西在鼻子里,應該趕快告訴大人,讓他們按住沒有東西的鼻孔,幼兒用力往外擤,決不能用手挖或往裡吸。
教師:如果有小蟲飛到自己的耳朵里,應該趕快告訴大人,到暗處,用燈光把小蟲引誘出來;或滴幾滴油(3~5滴甘油或食油),過2~3分鍾,把頭歪向患耳一側,小蟲會隨油滴淌出來。
⑹ 幼兒園小班安全教育活動鼻子出血怎麼辦教案及反思
健康教育是幼兒教育整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我們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健康常識,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身體器官,懂得保護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是非常重要的。而且秋季氣候很乾燥,小朋友容易鼻子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發現孩子會用手去摳鼻子,或是碰到哪裡了,有的小朋友鼻子會留血,看見鼻子流血,他們也是...不知道怎麼辦,會很害怕。也是根據以上這些現象,我們設計了活動。旨在通過談話交流、講解示範、感知體驗、討論評議等形式使幼兒了解鼻子的功能和保護鼻子的方法。同時通過激發幼兒交流、表達、模仿,發展他們大膽自信表達和與同伴交往的能力。 3--6歲的幼兒正是身心發育的階段,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常常不能預見自己的行為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不知道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有時偏偏喜歡做一些危險的嘗試,為此,教育孩子樹立安全意識十分有必要。針對幼兒中鼻子易出血的現象,我們設計了「當鼻子出血 了」的健康教學活動,目的在於讓幼兒學會保護鼻子,在鼻子出血時,遇到問題時,不慌亂、不害怕,會用正確的方法自我救護或幫助他人。活動中通過形象的語言和生動的課件,讓幼兒了解摳鼻孔、鼻子強烈碰撞引起鼻子出血的道理;而有趣的小實驗,使幼兒在輕松愉快中獲得知識,了解鼻子的用處;再如請受了傷的孩子談談自己的感受,當孩子們聽到同伴的痛苦經歷時,自然就會懂得不要輕易讓鼻子受傷。 可以說整個活動,幼兒是比較感興趣,真正地學有所獲!不足之處就是活動中沒有現場的案例接觸和當場操作。如果以後有出現小朋友流鼻血,我們可以在幫助他止住鼻血的同時當場就可以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