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浮雕藝術》
《世界浮雕藝術》
當我們在進行藝術鑒賞的時候,很少會想到浮雕和圓雕究竟有多大區別,甚至從空間形式和材料的運用手段來看也不會認為它們之間的區別究竟有多大。相對繪畫,浮雕是立體的凹凸的,而相對圓雕,它又是平面的,或者用一位著名雕塑家的話說,浮雕是「二維半」體積的,它是立體化的繪畫而言,是壓扁的圓雕。其實,最最核心
的還是在於浮雕的存在特徵決定了浮雕的文化承載方式,這才是浮雕藝術最大的魅力所在。閱讀過《世界浮雕藝術》(江西美術出版社)之後,這種感受愈發鮮明。
就浮雕的主要作用來說,是附屬於建築物上的裝飾藝術,它的空間方式與建築的立面、室內的裝飾有著緊密的關系,所以它是與建築物聯系最為緊密的一種藝術形式。這個約束是浮雕的局限,也進一步推動了浮雕藝術在民族集體智慧上的表達深度。
美國著名的人類學家本尼迪克特·安德生曾經有這樣精闢的分析:每一個民族都有一個對自身民族進行想像的文化建構物,它不是一種自然的本質存在,而是一種象徵層面的社會建構物,它存在於建設這個圖像的人民心底,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具體的體驗和感受。假如說建築藝術特別是宗教性和民俗性的建築是這種建構物的節日盛典的象徵,那麼浮雕便是這種精神價值的生活化和日常化的象徵。
你看古希臘時期的浮雕的大理石的斷片,雖然是某某神人與巨人,或者是彈琴吹笛的美女,其實都是古希臘人的日常夢想。超人的諸神賦予了人的情感慾望,實際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人對超人的人性化擁有的渴望。悠遠的歲月一去不返,而這些浮雕卻向我們講述著昨天的「民族的想像」。它對我們是確確實實的夢的確證物。
我們再看以基督教為內容的浮雕,可以非常明確地感受到從起初的重要宗教的說教,偏重於宗教的訓誡,逐漸發展成為人倫禮俗的日常生活的描繪。看來,上帝對人類慈愛的最大獎賞便是日常生活的康樂。
為了全面地展示這種民族的夢想方式,編者把古埃及、馬里、扎伊爾、巴布亞紐幾內亞、利比亞、奈及利亞、印度、柬埔寨等國家的浮雕匯編在一起。埃及人對永生的渴望,對用文字的圖符所打通的永恆的時間隧道的信以為真;巴布亞人把生命和植物看成同一個生命體的圖騰;剛果人的木偶和神靈的鑲板刻畫;印度人的那種把生命的慾望的洶涌奔騰和宗教的虔誠祈禱矛盾而又和諧的糅為一體……凡此種種,都不可能用一個詞,一個概念,一句格言加以概括,但它卻讓我們感受到一顆永動之魂的崇高魅力。
如果說,上述是本書的主要內容,雖然正確,但是並不全面。因為編者在其中的意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方面,即怎樣把時代的風潮和當代文化的精神與語言的拓進,一同融入民族夢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換句話說,民族夢想的主要方面表現在民族的集體精神訴求,而時代風潮和文化創新體現更多的是知識精英的成就,他們代表特定時代的人文精神的最高價值理念。
這可以以兩個例子加以說明,一個是法國大革命時代的浮雕《馬賽曲:1792年的出發》,它們成了這個開辟人類新紀元的物質史詩和人文主義的最高價值體現。另一個例子是有一些現代藝術作品的樣式進入浮雕藝術。從浮雕藝術的總量來說,這個數量少之又少,但它在某種意義上表明了編者的渴望。
以上更多地是從內容和感受方面的閱讀體會。下面我想指出比較專業的編輯用意。一個是編者的時間對比,古與今通,以古觀今,以今釋古;另一個是編者取捨方面,結論是沒有高低之分。
先說第一個在對比方面的用心:從體例上說基本是用圖例來劃分。但細心瀏覽會發現,這種同一圖例的浮雕選取,造成時間延續上的巨大落差,這正好可以用來對比每一個重要時期的代表性作品所表現的民族想像方式。這是各個時代的人們用浮雕對他們的生活和夢想進行詮釋的物化見證。讓讀者通過數十幅圖片達到古與今匯,可謂不經意處見慧眼。
第二個特點是編者的取捨。這里有美術史上非常著名的作品,也有很難進入美術史的作品,但也非常重要。這里有主流文化圖示的作品,也有非主流甚至在文化上根本就不重要的作品。但是,我們得到的結論是:就表達民族的自身想像方式和所達到的程度上,以及它們對我們的感染上是沒有區別的。它告訴我們,地域文化不可取代的價值是藝術的永恆之魂。▲
2. 浮雕和繪畫的意義是什麼
在佛廊,佛殿和佛亭上都飾有精美的浮雕和繪畫。浮雕和畫面上的佛像、神怪、異獸形態各異,或肅穆端莊,或猙獰可怖,展示了緬甸人高超的藝術水準,更顯示了宗教藝術獨有的魅力。
3. 美術基礎高浮雕,淺浮雕,圓雕怎麼區分啊
圓雕又稱立體雕,是藝術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面。它要求雕刻者從前、後、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雕刻。
由於圓雕作品極富立體感,生動、逼真、傳神,所以圓雕對石材的選擇要求比較嚴格,
從長寬到厚薄都必須具備與實物相適當的比例,然後雕師們才按比例「打坯」。
「打坯」是圓雕中的第一道程序,也是一個重要環節,
特別是大型的圓雕作品,還需要先在泥土上「打坯」,訂完「泥稿」後,
再正式在石材上「打坯」。
「打坯」的目的是確保雕品的各個部件能符合嚴格的比例要求,然後再動刀雕刻出生動傳神的作品。圓雕一般從前方位「開雕」,同時要求特別注意作品的各個角度和方位的統一、和諧與融合,只有這樣,圓雕作品才經得起觀賞者全方位的「透視」。
浮雕,是在平面上雕刻出凹凸起伏形象的一種雕塑,是一種介於圓雕和繪畫之間的藝術表現形式。區別:壓縮空間的不同程度,形成浮雕的二種基本形態——高浮雕和低浮雕。 高浮雕由於起位較高、較厚,形體壓縮程度較小,因此其空間構造和塑造特徵更接近於圓雕,甚至部分局部處理完全採用圓雕的處理方式。高浮雕往往利用三維形體的空間起伏或誇張處理,形成濃縮的空間深度感和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使浮雕藝術對於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種特別的表現力和魅力。法國巴黎戴高樂廣場凱旋門上的著名建築浮雕《1792年的出發》,是高浮雕的傑作。藝術家將圓雕與浮雕的處理手法加以成功的結合,充分地表現出人物相互疊錯、起伏變化的復雜層次關系,給人以強烈的、撲面而來的視覺沖擊感。
4. 亞美美術浮雕藝術的特點
亞美美術浮雕藝術的特點?要定製製作雕塑網路一下我名字吧,我們現貨有一千多個款式,並且可以按您要求量身定製。
5. 七年級下冊美術書第二頁的三個浮雕怎麼介紹
話說當初我上初一的時候我們美術老師也要求我們介紹的
我們當時都結合書上專注釋隨便屬說說的
呵呵,你是個好孩子啊
話說我是08界的現在都上高二了
我們那個時候書開始循環使用了。。。
呵呵所以幫不了你啦
不過你看看書上注釋,問問同學,在結合一下你自己的美術知識,沒有大問題啦
關鍵你沒有圖。。。實在是讓人幫不了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