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正月十五月兒圓小班音樂教案

正月十五月兒圓小班音樂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3 10:29:15

❶ 正月十五月兒圓,海外遊子吟誦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❷ 正月十五月兒圓作文700

正月十五月兒圓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回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答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等是元宵節里幾項重要的民間習俗。
在元宵節這一天,我們學校舉行了猜燈謎活動。每班選10名同學參加,共分兩輪,我被選中了。走進猜謎現場,已經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這瞅瞅那瞅瞅,嘿,還真讓我瞅到了一個自己會的。它的謎面是「兩個胖子」(打一個城市名),那不就是「合肥」嘛!我的心裡美滋滋的,急忙跑到領獎的地方,可他們說這個謎語已經被人猜過了。唉,真是讓我白高興一場。
我繼續瞅,不一會兒又看到了一個。這個謎面是「二小二小頭上長草」,我仔細想了想,然後一拍腦袋,不就是「蒜」字嘛!我趕緊興高采烈地跑過去說出謎底,嘿嘿,這回我總算是第一個猜出來的了!
我又四處張望尋找,無意中看到了一個謎面:《聊齋志異》。咦,這是啥意思?也沒個提示。我對這道謎語很感興趣,不覺冥思苦想了很久。哈,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成語——鬼話連篇!這《聊齋志異》豈不就是全篇講鬼故事的嘛!我過去一試,哈哈,居然又被我答對了!

❸ 正月十五月兒圓

八月十五月兒園啊,爺爺為我打月餅啊!

❹ 歌詞中有:正月十五月兒圓,滿街滿夜滿是歌,燈火掛滿天,猜對了誰家的謎面請問這首歌的名字是什麼

正月十五是元宵-洛天依
詞:冥皇
曲:毛毛蟲
編曲:毛毛蟲
我來研磨你來寫
正月十五月兒版圓
滿街滿眼滿權是客
燈火掛滿天
猜對了誰家的謎面
紅娘子登高樓
心裡疼吶眼淚流
金箍桶銀箍桶
打開來可箍不攏
莫笑莫笑真是惱
啊就屬你知得早
燭兒短蛇兒長

❺ 正月十五月兒圓作文

正月十五月兒圓
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回中第一個月圓之答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不盡相同,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等是元宵節里幾項重要的民間習俗。
在元宵節這一天,我們學校舉行了猜燈謎活動。每班選10名同學參加,共分兩輪,我被選中了。走進猜謎現場,已經有好多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我這瞅瞅那瞅瞅,嘿,還真讓我瞅到了一個自己會的。它的謎面是「兩個胖子」(打一個城市名),那不就是「合肥」嘛!我的心裡美滋滋的,急忙跑到領獎的地方,可他們說這個謎語已經被人猜過了。唉,真是讓我白高興一場。
我繼續瞅,不一會兒又看到了一個。這個謎面是「二小二小頭上長草」,我仔細想了想,然後一拍腦袋,不就是「蒜」字嘛!我趕緊興高采烈地跑過去說出謎底,嘿嘿,這回我總算是第一個猜出來的了!
我又四處張望尋找,無意中看到了一個謎面:《聊齋志異》。咦,這是啥意思?也沒個提示。我對這道謎語很感興趣,不覺冥思苦想了很久。哈,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成語——鬼話連篇!這《聊齋志異》豈不就是全篇講鬼故事的嘛!我過去一試,哈哈,居然又被我答對了!

❻ 正月十五月兒圓,幸福快樂人團圓,天天好夢圓又圓,吃碗元宵香又甜,好運連連常相伴,歡樂人人笑開顏,...

正月十五月兒圓,幸福快樂人團圓,天天好夢圓又圓,吃碗元宵香又甜,好運連連常相伴,歡樂人人笑開顏,提前恭祝元宵節,快樂美滿又團圓!

❼ 正月十五月兒圓,海外遊子吟誦起李白的那句詩句

靜夜詩――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❽ 「正月十五月兒圓,海外遊子吟誦起」出自哪首詩

不屬於任何詩當中,小學語文把這句話作為填詩前面的句子。正月十五月兒圓,海外遊子吟誦起: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明亮的月光灑在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8)正月十五月兒圓小班音樂教案擴展閱讀:

李白的《靜夜思》創作於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年)九月十五日的揚州旅舍,時李白26歲。同時同地所作的還有一首《秋夕旅懷》。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

《靜夜思》沒有奇特新穎的想像,沒有精工華美的辭藻,只是用敘述的語氣,寫遠客思鄉之情,然而它卻意味深長,耐人尋繹,千百年來,如此廣泛地吸引著讀者。全詩從「疑」到「舉頭」,從「舉頭」到「低頭」,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活動,鮮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動形象的月夜思鄉圖,抒發了作者在寂靜的月夜思念家鄉的感受。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夢初回的情景。

這時庭院是寂寥的,透過窗戶的皎潔月光射到床前,帶來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詩人朦朧地乍一望去,在迷離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鋪了一層白皚皚的濃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圍的環境告訴他,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

月色不免吸引著他抬頭一看,一輪娟娟素魄正掛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明凈。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對孤身遠客來說,最容易觸動旅思秋懷,使人感到客況蕭條,年華易逝。凝望著月亮,也最容易使人產生遐想,想到故鄉的一切,想到家裡的親人。想著,想著,頭漸漸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於沉思之中。

前兩句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一個作客他鄉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感: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思鄉的情緒,就難免一陣陣地在心頭泛起波瀾。在月明之夜,尤其是月色如霜的秋夜更是如此。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凄涼之情。

後兩句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

「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思」字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像: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無不在思念之中。一個「思」字所包涵的內容實在太豐富了。

短短四句詩,寫得清新樸素,明白如話。構思細致而深曲,脫口吟成、渾然無跡。內容是單純,卻又是豐富的;內容是容易理解的,卻又是體味不盡的。詩人所沒有說的比他已經說出來的要多得多,體現了「自然」、「無意於工而無不工」的妙境。

閱讀全文

與正月十五月兒圓小班音樂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