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為小金魚穿新衣教案小班
這里是關於小金魚的幼兒園教案,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案:小金魚
教師:屈老師
活動設計背景:因幼兒對動物了解較為缺乏,所以製作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會讀兒歌
2、幼兒理解並會認:金魚美麗這兩個字寶寶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會讀,難點是理解兒歌含義。
活動准備:
1、製作小金魚的頭飾
2、金魚以及美麗這兩個字寶寶的字卡
活動過程:
(一)幼兒跟著老師隨著音樂進入教室,並做課前律動。
(二)引入課堂(括弧里是小朋友說的話)
1、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秘魔術箱,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魔術箱里有什麼啊?(想)好,那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魔術箱里到底有什麼。老師就從魔術箱里變出一張圖片。
2、讓小朋友們觀察圖片。(引出教學掛圖)
教師:小朋友們看看,圖上面有什麼啊?(金魚)金魚長什麼樣子啊?(圓圓的眼睛,大大的肚皮)金魚生活在哪裡啊?(水裡)那小朋友再想想圖上的小金魚在做什麼啊?(玩,做游戲)
3、引入兒歌
(1)教師示範讀
(2)幼兒跟讀
(3)幼兒跟著老師邊做動作邊讀兒歌
4、認識字寶寶
(1)今天小金魚跟我們玩得很開心,它們還送了禮物給我們,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是什麼禮物啊?(想)出示字卡,幼兒跟讀。
(2)游戲一(摸摸字卡)
教師手裡拿著字卡,走到幼兒面前,請小朋友摸摸字卡並讀出字卡上的字寶寶,讀的對的小朋友就用字卡親親他。並把字卡送給讀得棒的小朋友。
游戲二(送字寶寶回家)
教師給每個幼兒發字卡,並在黑板兩邊貼出金魚、美麗兩個字寶寶。讓幼兒跟著音樂把字寶寶送回家,並貼在相應的位置。
(三)課後總結
今天小朋友真棒!小朋友們學習了小金魚這首兒歌,並且還學會了兒歌里的:金魚、美麗兩個字寶寶,還知道了金魚的樣子,那請小朋友們回去把這首兒歌讀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四)現在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去外面做游戲
教學反思:
1、幼兒對本節課內容掌握還可以,字寶寶掌握得較好,基本上理解兒歌的含義。
2、教具做得不夠好,幼兒不是很感興趣。
3、與幼兒的互動較少,應該要多一點。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
2. 小班健康教案涼快一夏
活動目標
:1、能模仿大鴨子(走大步)、小鴨子(走小步)走路的動作。2、能按照口令進行走路、跑步的交替動作。活動准備:1、池塘、荷葉、小草、小花等。2、歡快音樂
。活動過程:1、引入角色
師:寶寶們看我是誰?(鴨媽媽)真聰明!我今天來做你們的鴨媽媽,你們來做小鴨子,我們一起去春遊好嗎?(教師帶幼兒模仿小鴨子走路隨音樂入場)
2、熱身運動
師:小鴨子們!跟著媽媽一起做運動吧!(教師帶領幼兒做熱身運動)
3、鼓勵幼兒模仿大鴨子、小鴨子走路的樣子。
①教師鼓勵幼兒模仿小鴨子走路
師:剛才我發現有隻小鴨子走路走的可漂亮了!(幼兒示範鴨子走路,集體模仿)
看看媽媽是怎樣學小鴨子走路的,小手放兩邊,膝蓋彎一彎,腳尖向外翻,走起路來邁小步。(幼兒模仿教師糾正姿式)寶寶們跟媽媽去草地散步嘍!(帶領幼兒練習模仿小鴨子走路)
②教師鼓勵幼兒模仿小鴨子走路
師:寶寶們真棒!你們看看媽媽是怎樣走路的,小手放兩邊,膝蓋彎一彎,尖向外翻,走起路來邁大步。你們學一學媽媽走路的樣子。(幼兒模仿教師糾正姿式)寶寶們前面有一個小池塘,我們去池塘里玩吧,池塘里有這么多荷葉,我們在荷葉上走一走,找到一片荷葉坐下來,咱們一起玩水。
4、聽指令散步
師:春天到了,天氣暖和了,和媽媽出去做游戲吧。(模仿小鴨子走路)起風了,快跑呀!風停了,我們接著做游戲(幼兒模仿大鴨子走路)下雨了,和媽媽快快跑回家。
5、游戲:狐狸來了
師:天晴了,我們出去玩吧。(模仿小鴨子走路,大鴨子走路)狐狸來了,和媽媽快快跑回家。
6、放鬆活動
寶寶們玩了這么常時間,很累了吧,我們一起來放鬆一下。(放鬆四肢)
活動反思:
游戲是最適宜於促進幼兒主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將理念轉化為行為,注重在活動中觀察、捕捉幼兒的興趣,把握時機及時引導,促使孩子們更深入進行游戲,讓孩子在健康游戲中得到更多的發展。例如:運用兒歌和游戲的方式,幼兒能夠通俗易懂,能夠跟隨我的引導,由簡單到復雜的形式,完成了整個活動的目標,孩子們很願意參與其中。(廣饒縣西劉橋社區幼兒園
張佳麗)
3. 小班體育游戲送迷路的娃娃回家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入園後,為了安撫孩子們的情緒,我收集了好多的玩具,創設了一個玩具區。隨著活動的開展,發現很多寶寶不能自覺地收拾玩具,總是由老師跟在後面收拾。為了讓幼兒養成自覺收拾玩具的好習慣,於是設計了本節課。
活動目標
1 : 知道玩具是我們的好朋友,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幫助我們學到本領。
2 : 教育幼兒,讓其知道要愛護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玩具放回原處,並擺放整齊。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知道玩具是我們的好朋友,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快樂,還能幫助我們學到本領。
難點 : 教育幼兒,讓其知道要愛護玩具,玩過玩具後要把玩具放回原處,並擺放整齊。
活動准備
1 、 自製影像1個; 2 、各種玩具,布娃娃若干,玩具櫃3張(上面貼有相應的標記)
3、 寶寶收拾玩具的教學碟1張 4、歌曲〈〈送玩具回家〉〉
活動過程
一:小玩具,你為什麼哭了?
(1)說一說玩具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玩具嗎?(喜歡)為什麼喜歡?(因為玩具好玩) 玩玩具時 ,你們的心情怎麼樣?(很高興,很開心.....(2)玩具哭了 師:聽,這是誰在哭呀?(哭聲響起)讓我們去看一看!(播放影像,玩具在哭) 是玩具哭了....師:原來是玩具寶寶在哭,請問它為什麼在哭呀? (放得不好,亂七八糟的它們沒有家了) 我們一起來問問玩具寶寶吧! 齊問:玩具寶寶你為什麼哭呀?(播放影像:玩具說話) 師:玩具的家在哪裡?(櫃子里) 我們一起叫小主人把玩具寶寶送回家吧.(播放影像:玩具回家) (3)送玩具回家(要求送玩具回家要擺放整齊......)
二:玩具玩具我們一起玩 (1)出示三個櫃子,裡面放滿三種玩具:布娃娃,小汽車,積木 師:哈哈,又到我們玩游戲的時間了。你們看老師這里有好多的玩具分別放在三個櫃子里,這兒就是他們的家 (2):幼兒玩玩具 (3):收拾玩具 (4):小結 寶貝們都很棒,已經把玩具放回原處,而且放得很整齊,玩具寶寶可喜歡你們啦,加油。
三:玩具玩具,在家我會收好你
(1)幼兒交流 師:你們家裡有玩具嗎?(有)你們是怎樣收拾好玩具的?.....(2)播放寶寶收拾玩具教學碟
(3)師小結
四:我們一起唱首歌 師:小朋友,我們都學會整理玩具了。老師把收拾整理玩具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看來唱吧。歌曲(送玩具回家)
(4)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針對剛入園不久的小班寶寶學習狀況和年齡特點,採用多種的教學方式,使幼兒在形式豐富的活動中愉快地學習;通過對寶寶收拾玩具的教學碟的觀看,留給寶寶深刻的印象,為寶寶們樹立了良好的學習榜樣.
4. 小班科學 送樹葉寶寶回家 教師討論記錄
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領會能力,通過做游戲的方式讓小朋友能幫小樹葉找到媽媽 請小朋友撿一片樹葉試著幫它找媽媽,找的時候可以看一看媽媽身上的記號和你撿的樹葉是不是一樣,可以和他比一比貼上去。 幼兒動手撿樹葉,並區分大小、顏色貼到樹葉媽媽的身上。 分別請幼兒說說撿到樹葉寶寶貼到哪裡?從顏色、大小評析。 通過一起來找一找、認一認,找出錯的地方問:這片小樹葉是不是這個媽媽呀?為什麼不是呀?他們有哪些地方一樣?讓我們來比一比。那我們把小樹葉送回家吧! 1、 通過對樹葉的觀察、比較,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 2、 增強幼兒的語言概括力,使其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3、使幼兒喜歡上科學課和科學課的氛圍。
5. 小班社會教案《衣服寶寶怎麼穿》
活動目標:抄 喜歡參加裝扮活動,體驗裝扮的樂趣。 活動准備: 和爸爸媽媽交流過。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如果你喜歡的人不見了,你會怎麼做?為什麼? 二、觀察感受 1、情境表演:媽媽不見了。 2、交流討論:寶寶找不到媽媽了,怎麼辦? 三、嘗試體驗 請幼兒作媽媽,帶著寶寶去公園玩,將發生的事情表現出來。鼓勵孩子大膽表現,並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想辦法。
6. 幼兒園《字寶寶回家》教案反思
編寫教案要依據教學大綱和教科書。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精心設計。一般要符合專以下要求屬:明確地制訂教學目的,具體規定傳授基礎知識、培養基本技能﹑發展能力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合理地組織教材,突出重點,解決難點,便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面向大多數學生,同時注意培養優秀生和提高後進生,使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
7. 中班健康教育活動教案送垃圾回家設計意圖
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發展水平,本次活動的立意旨在要求幼兒從自身做起,從日常生活點滴小事做起,並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進而將環保意識提升為一種生活習慣,特製訂以下活動目標:
① 幫助幼兒了解垃圾的來源,認識其危害,並能區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及有害垃圾。
② 養成不亂丟棄垃圾的好習慣,建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③ 引導幼兒願意為維護環境衛生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幫助幼兒區分垃圾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
活動難點:是為環保宣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准備
1、事先收集一些廢舊材料,和垃圾分類標志、教學錄像。
2、請幼兒觀察居住小區環境及周圍的環境,和父母一起討論收集有關生活中的垃圾及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讓幼兒了解垃圾的來源。(播放錄像)垃圾從哪裡來?垃圾有什麼危害?
基本部分:
1、了解垃圾的分類及處理。垃圾可以分成幾類?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們該怎麼做?
2、送垃圾回家游戲 親身嘗試,將實物垃圾送到環保垃圾筒內。「你們認識這個垃圾筒嗎?為什麼他們有不同的顏色?「可回收是什麼顏色?不可回收是什麼顏色?有害垃圾是什麼顏色?你們能將他們送回家嗎?
結束部分:
設計環保標志結合自身說說我們該如何保護環境,引出設計「環保標志」「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我們該做些什麼?」
教學反思
我利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事物,本著《綱要》提出的內容,從生活中的點滴入手,用一些直觀的教學手法來完成本活動。此次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設計理念來源於生活,通過垃圾引出環保,從生活中小事體現環保這件大事,以小見大,激起幼兒關注生存的環境,樹立環保意識,並在動手、動腦、動口的活動中,獲得了無窮樂趣,也懂得環保從身邊點滴做起這個道理。多媒體技術將圖、文、聲音、像為一體,形象、生動展現環境污染帶來的危害。一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是其他教育活動的引子。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更多地關注我們生存的空間、生存的環境,這是本次教育的潛在效應。體現了活動的可持續發展。
8. 幼兒園教案送字寶寶回家
【設計意圖】球類活動是幼兒特別喜愛的活動,部分幼兒大部分時間是個人玩球,主動與別人玩的幾率較少,所以我設計了此游戲活動,目的是通過活動培養幼兒合作玩球的意識,提高幼兒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體驗合作玩球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培養幼兒不怕困難的優秀品質和與同伴合作交往的意識。
2、通過游戲活動,發展幼兒的身體靈活性和協調能力。
3、勇於探索兩人夾球走的方法和技巧。
【活動准備】
小皮球20個、拱形門六個、平衡木兩個、裝球的框三個。游戲背景音樂《鬥牛士進行曲》。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
人手一個小皮球,教師帶領幼兒聽音樂進場,活動身體各個部位。
2.、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球寶寶在草地上迷路了,他們很著急,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助他們找到回家的路嗎?」
幼兒:「能」。(教師及時鼓勵和表揚)
師:「現在我們要先找到球寶寶才能送他們回家,找到他們需要跳過石墩,穿過獨木橋,鑽過山洞才能到達草地,所以老師要帶領小朋友們先熟悉路線,回來時要兩個人抱著或背著球寶寶回家。」
(1) 教師帶領幼兒熟悉路線
(2) 教師與幼兒一起探索夾球走的方法和技巧
3、鞏固訓練,總結提高
幼兒合作練習夾球走的動作,在練習中不斷反思和創新
4、幼兒游戲活動「送球寶寶回家」。
(1)教師交代游戲玩法和規則。
幼兒分成兩隊,有兩名隊長領頭,先依次跳過石墩(呼啦圈),再陸續走過獨木橋(平衡木),鑽過山洞(拱形門),找到球寶寶後每對隊員兩人一組夾球走回球寶寶的家。哪隊最先送回為優勝隊。在過獨木橋時要注意安全。
(2)幼兒以隊為單位進行游戲,播放背景音樂《鬥牛士進行曲》。
(3)幼兒玩游戲,對勝利的一隊進行表揚。
5、教師帶領幼兒一起進行放鬆活動。
【活動延伸】
幼兒回家與家長繼續探索夾球走的技巧。
【活動反思】
通過游戲活動幼兒培養了勇敢、堅強的優秀品質和主動與人合作,自主創新的意識,提高了身體的靈活、協調性,在夾球走的過程中大部分幼兒能夠主動完成動作,而極少數幼兒身體協調性較差一些,出現了讓球落地的現象,所以還需要進一步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