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求冀教版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金色的秋天教案
金色的秋天教案(2)
教學內容:欣賞民樂合奏《豐收鑼鼓》
美術作品《深秋》
教學目標:1 . 聽辨民樂合奏<<豐收鑼鼓>>中各種樂器的效果,.能夠排列樂器的出現順序。
2.通過情景表演,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培養學生熱愛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情感 .
3.賞析美術作品<<深秋>>,引導學生對比總結音樂與美術在表現秋天同一藝術特點上的相同與不同.
教學重點: 聽辨樂器的出現順序
教學難點: 體會音樂如何渲染氣氛,描繪場景.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民族樂器中的各種打擊樂器
( 堂鼓 鑼 鑔 木魚等) 彩色粉筆等
教學過程:
聆聽音樂<<好收成>>,觀看秋天豐收圖片
導語: 陣陣西風挾著片片落葉給人們帶來了落寞的情緒,但秋天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歡欣鼓舞的壯觀場面,那就是豐收的喜人場面.
聆聽音樂<<豐收鑼鼓>>
討論問題: 1.在剛才的樂曲中你聽到了?能聯想到哪些?
2.你能給它起個合適的名字嗎?
( 引導學生討論並模仿表演秋收動作)
總結導入新課 口述目標
復聽樂曲 要求學生仔細聆聽出現哪些樂器
出示各種民族樂器圖片
了解樂器的分組
出示准備好的打擊樂器
學生嘗試打擊樂器
再次聆聽樂曲 排出樂器的出現順序
模唱主旋律
學生選擇打擊樂器進行音樂律動
分段聆聽 判斷樂曲主題與表現內容,完成連線
第一主題 人們勞動時的喜悅心情
第二主題 熱鬧歡快你追我趕的勞動場面
第三主題 歡慶豐收的宏偉場面
第四主題 優美如畫的田園景色
完整聆聽 寫出作品的音樂結構
通過欣賞,你感受到了?
情景劇 : (農民是怎樣勞動的?)
小組合作討論設計( 勞動與豐收)動作
扮演角色,並進行講解與展示.師生評價
總結教育
(勞動創造美 尊重農民 愛惜糧食 熱愛民族音樂 )
欣賞中國畫 <<深秋>>
組織討論觀賞作品後的感受
(作品表現的內容、 情緒 、色彩等)
啟發學生思考討論兩部作品的共性與不同.
創作與拓展 :
學生合作完成粉筆畫<我心中最美的秋天>>
課堂小結: 學生談體會及收獲 回扣目標教師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欣賞和參與表現,我們再次進一步了解到可以運用多種不同體裁形式來表現同一事物,只要用心的觀察感受生活,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藝術家!
❷ 幼兒園音樂豐收的果實大班教案反思怎麼寫
奧爾夫音樂——豐收的果實 【活動目標】 1、通過歌曲問答感受勞動號子的音樂節拍與旋律。 2、念讀秋天的水果蔬菜名訓練節奏,並嘗試用各種樂器進行合奏。 3、體驗奧爾夫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音樂、樂器、蔬菜水果。 【活動過程】 一、出示繪本,情境導入。 二、語言與歌唱。 1、引導幼兒用語言來形容繪本的內容,提問: ——你看到了什麼? ——什麼樣的季節果實成熟了?農民伯伯都要去勞動了? 2、幼兒學念「嘿呦嘿呦嗬」。 3、師幼演唱。 教師領唱每樂句前兩小節,幼兒合唱後兩小節。 三、隊形與律動。 師幼跟著歌曲做摘果子的動作。 重點:引導幼兒利用上下左右的空間意識進行律動。
❸ 幼兒園大班枓學教案豐收的田野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體驗豐收的喜悅和勞動的辛苦,懂得勞動果實來之不易要珍惜的道理。 2、培養幼兒進行力所能及的勞動能力。 3、幫助幼兒進行田間勞動,掌握一些簡單的勞動技能. 活動准備: 1、聯系好勞動園地的有關事宜。 2、為幼兒准備適宜的工具,備足開水及衛生保健用品。 活動過程: 一、出發前向幼兒講明活動目的及注意事項,使幼兒明白要遵守秩序,注意安全,在旅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觀賞秋季景色,認識一些蔬菜、果實,感受田野豐收的美景。 二、來到勞動園地後,引導幼兒主動問候他人,向農民伯伯學習使用勞動工具的簡單技能及農作物的採摘方法,如:拔蘿卜、挖紅薯、拾花生等。組織幼兒在教師和農民伯伯的幫助下採收勞動,注意提醒幼兒安全使用工具,不破壞農作物。 三、回園後和幼兒交流體會,說說勞動的辛苦,明白珍惜勞動果實的道理。 四、師幼一起動手將採摘的農作物進行清潔
❹ 幼兒園語言《豐收的日子》教案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音樂所表現的歡快、活潑的情緒,並嘗試用動回作表現樂曲。
2.激答發幼兒參與音樂游戲的興趣,感受音樂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裝滿糖果的玻璃瓶、塑料圈、音樂、貓的胸牌、貓的叫聲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