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班狼外婆要按時吃葯教案
設計意圖:
葯品是幼兒日常經常接觸的物品,花花綠綠的葯品會讓幼兒誤認為是糖而吃進肚子里。近階段幼兒園吃葯的小朋友人數進入了一個高峰期,有些幼兒看見別人吃葯也會覺得很好玩,也有的幼兒感覺到老師喂葯是和老師一次親近的機會,因此出現有的小朋友在不生病時也拿一些葯來吃,針對這些事件,我覺得有必要讓幼兒了解一些葯品的常識和吃葯的安全,以此來提高幼兒判斷事物的能力,從而提高幼兒對事情的預見性,預防悲劇的發生。
幼兒生活在家庭、幼兒園和社會的環境之中,意外事故的發生常常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過學習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和技能,變消極躲避為積極預防,就能夠把各種意外傷害發生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我設計了這個《吃葯安全》的安全活動。
活動目標:
1、了解隨便吃葯的危險性,
2、懂得生病時要根據醫生的診斷服葯,不可多服或誤服,了解多服或誤服的危害性。
3、分享製作小葯箱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收集社會上因吃錯葯而導致不良後果的實例。
2、製作小葯箱的材料:紙,固體膠,剪刀,彩色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教師:「春天來了,天氣一會熱,一會冷,我們很多小朋友都感冒生病了,看看我們的小葯箱里都放著各種各樣的葯品。這些葯呢,都是我們小朋友的爸爸媽媽拿來給老師的,然後老師幫小朋友們做好服葯記錄,飯後給小朋友按量服用,這樣小朋友就不會吃錯葯了,可是有一個名叫牛牛的小朋友,他卻亂吃葯,下面就讓老師給小朋友們牛牛亂吃葯的故事。
二、教師講述實例,引導幼兒分析實例
1、教師講述實例:牛牛一個人在家,突然肚子不舒服,他打開家裡的小葯箱,看到了一種媽媽曾經給他吃過的葯,牛牛想:上次感冒時媽媽就是給我吃這樣的葯,病就好了,現在,我把這個葯吃下去,肚子就會舒服的,牛牛拿起葯想吃。
2、幼兒討論:牛牛能吃這種葯嗎?為什麼?
答:不能,因為
(1)吃葯必須在大人的看護下吃葯
(2)因為病情不一樣,上次是感冒,這次是肚子不舒服
(3)吃下去會中毒的。
小結:葯物種類很多,每一種葯都有不同的用法來治療一個病。但不能亂吃葯、亂用葯,用錯了葯、吃錯了葯,不但治不好病,反而會引起更大的麻煩,甚至還有生命危險。
3、如果你是牛牛,你會怎麼辦?
(1)打電話給爸爸媽媽。
(2)叫鄰居的叔叔阿姨帶你去醫院。
(3)打120。
三、教師講述亂吃葯而導致不良後果的實例
1、討論:生病吃葯時要注意些什麼?(要聽醫生的話,吃葯時要有大人幫助,小朋友不能自己拿葯、自己吃葯)
2、請幼兒當醫生,說說怎樣吃葯才安全?
四、製作小葯箱
1、教師引導幼兒收集一些紙箱。
2、與幼兒一起製作小葯箱。
2. 幼兒園管理制度有哪些
幼兒園園長崗位職責 幼兒園教學副園長崗位職責 幼兒園後勤副園長崗位職責 幼兒園班主任崗位職責 幼兒園教師崗位職責 幼兒園保育員崗位職責 幼兒園值午睡人員崗位職責 幼兒園保健醫生崗位職責 幼兒園食堂主任崗位職責 幼兒園炊事員崗位職責 幼兒園保管員崗位職責 幼兒園門衛崗位職責 幼...兒園衛生保健制度 幼兒園伙食管理制度 幼兒園學習及教研製度 幼兒園勞動紀律制度 幼兒園安全檢查制度 幼兒園班級交接班制度 幼兒園班務財產管理制度 幼兒園園務財產管理制度 幼兒園物品購買、領取、借用制度 幼兒園庫存物資管理制度 幼兒園班級衛生消毒工作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