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小學美術課認識顏色的教案

小學美術課認識顏色的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2 23:10:07

❶ 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色彩的認識

教學目標:
1、 認識鄰近色,掌握鄰近色的調配規律。
2、 用鄰近色進行塗色練習。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學重點:
認識鄰近色並掌握其調色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鄰近色表現出和諧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畫面效果。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水粉顏料和繪畫工具。
學生: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筆洗,報紙,抹布。
教學思路:
本課首先通過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鄰近色,使他們感受到鄰近色的和諧美;接著通過觀察色輪表,明白鄰近色之間的色彩關系和變化規律,並在多媒體的演示下理解鄰近色的調配方法;最後最後通過動手實踐達到本課的學習目的。
教學過程:
1、引導欣賞:
(1) 播放錄象,欣賞生活中的鄰近色畫面
(2) 出示課題——「色彩的和諧」。
(3) 復習對比色,比較鄰近色與對比色的區別。
2、目標發展:
(1) 什麼是鄰近色?(出示色輪)
在色環上,相鄰近的色彩,稱為鄰近色。如:
黃——黃綠——綠
紅紫——紫——藍紫
黃橙——橙——紅橙
(2) 尋找鄰近色(師生互動)
A、 家居圖片
B、 生活圖片
C、 建築圖片
(3)欣賞畫家作品,找出鄰近色,並說說鄰近色在畫面中產生的效果:和諧
(4)師示範鄰近色的調配方法
3、實踐活動:
(1)作業:用鄰近色組織一幅畫面。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4、作業展評。

❷ 如何培養小學生美術的色彩感受能力

定安縣龍河鎮中心學校 王會德
一、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欣賞是學生審美經驗形成的首要途徑,賞析繪畫藝術的主題,可以從中了解和感受經典作品的內涵、材質和形式,了解中外美術發展概況。在賞析過程中,老師通過情感的導入,把健康的審美觀念灌輸給學生,陶冶學生情操,逐步提高視覺感受能力,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每個學生的審美觀都會不同,要允許學生對作品表現形式提出異議,表達自己的意見,提出疑問。教師要因勢利導,引導關注課本中圖片下的文字,採取比較分析的方法引導學生感知其藝術美的特徵,理解藝術家的創作意圖,即如何去讀畫。通過讀畫分析作者的所思所想及其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了解了畢加索作畫的思想:我是依我所想來畫對象,而不是依我所見來畫的。理解畢加索通過誇張,象徵性的獨特的藝術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學生通過欣賞,懂得了如何去讀畫、分析畫,發現作品的震憾點,欣賞的次數多了,學生的審美能力就得到發展。
二、培養學生的造型能力。
型是美術教育的基礎,也是美術的根本內容和主要手段。型的好壞直接關繫到美術作品的好壞,一幅好的美術作品肯定有一個好的造型。而這個造型又包括了兩種情況。一種是整幅的結構造型。這是一種比較大范圍的造型,就如我們寫作文用什麼內容來表達思想感情一樣,同樣的思想內容可以用不同的形狀物體來表示。如:同是表達人的憤怒,可以用一個人的面部表情直接表達,也可以用人的舉止和周圍的物體組合來表達。不同的內容、物體就有不同的結構造型,也有不同的組合造型。怎樣把這些物體組合在一起才美呢?這是我們教師必須要強調的問題。一種是單個物體的造型。每一個物體都有不同的形狀,但我們可以歸納成幾種幾何圖形。如:長方形(長方體),正方形(正方體),三角形、圓形等。在實物中我們可以把現實中的大部分房子、書本、課桌看作長方體;我們的手腳支、樹木的支幹可以看作圓柱體;我們的整個頭可以看作是蛋形的圓;牡丹花可以看作圓形的等。這是物體的整體形狀,在我們學習畫畫時。教師必須先教會學生了解物體的大體造型,然後再去分小的部分造型。
三、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要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就不要給學生過多的約束,允許他們隨心所欲地畫,不要輕易否定他們繪畫時的隨意性。隨意塗鴉是培養學生想像力的有效途徑。小學低年級是學生利用美術這種符號表達自己感情的時期。對於這個時期兒童的作畫,教師不能一味要求其真實性,而應肯定他們表現的合理性,允許他們隨意地想像、創造。小學中高年級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繪畫可能受到一定的條框限制。作為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其想像力:如:隨意潑墨。要求學生上課時准備好自己喜歡的顏料水,在白紙上隨意潑灑,潑後認真觀察紙上的形象與什麼相似(動植物或風景),並為其命名。隨意潑墨能引發學生豐富的想像。通過這些活動激發學生的聯想、想像能力。想像力也是我們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想像力的培養在美術教育中有較多的體現,如根據一個場景、一種現象、一個季節、一首詩歌,讓學生畫一幅想像畫等。同時在實物繪畫中,我們也要求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尤其是我們小學生,不可能畫得和物體一模一樣,也不要求畫得和物體一模一樣,這樣才能培養出學生的想像力。
四、培養學生的色彩能力。
色彩是美術教育中繪畫的基礎。要想學好繪畫,色彩知識是少不了的。讓學生在水粉活動中產生對色彩的濃厚興趣,重視活動室壁畫設置的色彩效果,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地在水粉活動中引導學生掌握一些色彩的技能技巧,提高學生的色彩的能力。色是審美信息中之一。因此必須培養學生對色彩性質的了解。在美術教育中,發展學生認識顏色的能力,通過美術活動提示以顏色的規律性為基礎的色彩學規律,有助於學生審美趣味的培養。就培養學生的色彩能力來說,我認為:在水粉畫活動中,對學生在色彩上的認知,感覺有較大的幫助。教師自身要有豐富的水粉色彩知識,讓學生在水粉活動中產生對色彩的濃厚探索興趣。了解色彩的規律性對教師至關重要。教師本人要對色彩有深切的認知,具備一定的色彩素養。色彩就是具有鮮艷的顏色,色彩有原色、間色、復色、明度、色相、飽和度等,明色、色相、飽和度是色彩的三要素。小學生主要學習分辨和使用基本色原色和間色,也可以有幾種復色,如棕色、紫紅色及無彩色,進而學習分辨色彩的明度及飽和度。對色彩的辨別認識有助於學生更有意識對色彩加以使用。當然,在美術活動中,更重要的是利用學生自發本能的感情沖動,讓全心全意自由選擇色彩的使用,引導他們對色彩的追求,發展他們的色彩能力。
五、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我們堅信兒童與生俱來就有無限向上和向善的潛能,在其作畫時,多用你的想法很好,想像豐富、你設計得與眾不同,有創意等的語言,鼓勵學生創新,。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心理特點,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應從以教師為中心的直觀教學變為學生發展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教學。兒童美術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靠表象作畫,表象取決於感知,感知離不開觀察,多讓學生觀察生活原形,用他們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去表現,多從小學生心理需要出發,激發學生內驅力,推動學生學習美術活動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由作畫,自由展示才能,作為一個美術教師,不能只顧自己的教法,單一地示範,直觀地傳授課本中的內容,我們應發揮教材中潛在的發展性內容,提高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美的認識能力和感知能力。讓學生在一種平等、開放、自由、民主、協調的環境下學習,使學生的思維空間更加廣闊。人的學習活動有三種形式,一是體驗學習,二是接受學習,三是發現學習。發現學習是最重要的一種學習,也只有這第三種學習才具有充分發掘學習者主體意識與創造精神的土壤。這種全新的學習方法,決定著學習者主體意識的發揮和創造精神的培養。美術教學應引導學生利用課外有利條件進行發現學習, 教師要有意識的把美術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通過指導學生參與各種美術實踐活動,增加學生對美術創造性的學習與實踐的機會。
當然小學美術教育不只單單是要培養學生的這幾點能力,但我認為這幾點是我們急需培養的。

❸ 孩子(小學低年級)學美術標準的三十六種顏色名稱是什麼怎麼教孩子認識顏色

油畫棒上邊可能沒有明確的標注顏色沒名稱,你可以教小孩使用水分顏色,因為水粉或者油彩是內相對比較專業的繪容畫顏料,所以色彩名稱的標注會很明確,比如紅色會分成,橙紅,赤紅,玫瑰紅,大紅,深紅等等。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小學美術課認識顏色的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