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急求幼兒園中班安全教育教案
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隨便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不給陌生人開門、不跟陌生人走。
活動准備:
1、圖片1幅
2、兒歌《陌生人》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並講述圖片內容,
提問:圖片上有誰?
他們在干什麼?
小姐姐為什麼擺手?
教師進行小結:小姐姐不要陌生人的東西,她怕陌生人會傷害她。
二、學習兒歌《陌生人》
1、告訴幼兒老師有一首關於《陌生人》的兒歌,請大家一起欣賞。
2、請幼兒跟老師學習這首兒歌,並能把這首兒歌說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三、引導幼兒討論:陌生人為什麼會送禮物個小朋友?我們為什麼不要陌生人的東西?
引導幼兒展開討論,讓幼兒知道陌生人給小朋友禮物是有目的的,有的想騙小朋友離開媽媽、爸爸;有的想騙小朋友到他家裡去偷他家的東西。教育幼兒不要被陌生人送的禮物迷惑,而上當受騙。
附:兒歌: 陌生人
陌生人給吃的,我不要
陌生人領我走,我不去,
陌生人送禮物,我不要,
陌生人來敲們,我不開。
不靠近危險物品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2、教育幼兒不玩、不靠近危險物品。
3、了解一些簡單的安全常識。
活動准備:
掛圖3幅
活動過程:
一、教師分別出示3幅掛圖,請幼兒仔細觀察,並講述圖上小朋友在干什麼?他們做的對嗎?
二、引導幼兒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險的?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後,總結出:尖銳的器具、火、電、煤氣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危險的。
三、尋找危險的物品
將幼兒分成5人一組,分別到洗手間、各個區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尋找可能會對自己造成危險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後記錄下來,與大家一起交流,增強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對危險的預見能力。
滲透方式:
在一日活動中隨時發現危險物品或事情,及時提醒幼兒注意。
家長工作:
請家長經常提醒幼兒家中有哪些危險物品小朋友不能玩和觸摸,如:剪刀、縫衣針、電器、煤氣開關等等,給小朋友講一些安全常識。
進出門時不擠不搶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相互謙讓的好品質。
2、教育幼兒進出門時不擠不搶,集體活動時要有秩序。
活動准備:
1、課前帶領幼兒有秩序的在戶外滑滑梯並注意幼兒的表現。
2、歌曲《滑滑梯》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
教師組織幼兒談話:剛才老師和小朋友在外面玩什麼啦?怎樣玩的?咱們又是怎樣進的活動室?引導幼兒說出排著隊,有秩序的滑滑梯、進出活動室等。
二、欣賞歌曲
教師告訴幼兒有一首歌曲也叫《滑滑梯》,請幼兒欣賞並嘗試學著跟唱歌曲。
三、提問幼兒理解歌詞
歌曲《滑滑梯》中,小朋友是怎樣滑滑梯的?為什麼要排好隊,不推也不擠?教師引導幼兒說出推擠容易將小朋友推倒、磕傷。
四、討論:小朋友在什麼時候還應注意排好隊?為什麼?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哪些時候容易發生擠撞,如:進門出門時;上下樓梯時、盪鞦韆時等等都容易推倒,發生意外傷害。
教師小結:大家集體出動、活動時都應排隊,懂得謙讓,有秩序的活動,反之,很容易發生危險,也是不禮貌的。
滲透方式:
在一日活動的各環節,如:集體入廁、集體喝水、進出活動室、集體游戲等都給幼兒滲透排隊、不推不擠、有秩序的進行活動。
家長工作:
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結合上下樓梯、進出門、公共場所等情景對幼兒進行相互謙讓、遵守公共秩序等的品德教育。
著火時怎麼辦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著火時怎樣保護自己的方法,從中幫助積累安全生活的經驗。
2、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
1、Flash動畫課件:碰到火災、怎樣打電話報火警、。
2、PPT:碰到火災逃生的方法。
3、《學習活動》操作材料包4–5歲第9頁《著火時怎麼辦》人手一份;鉛筆;橡皮等
4、園內備有必要的消防設施(影像畫面)
活動過程:
一、播放Flash動畫(碰到火災),引出主題。
1、師: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影像,看之前老師有個要求:要仔細看,把看到的記在腦子里,先不要說出來。能做到嗎?
2、幼兒討論
小朋友剛才看仔細了嗎?我們看到畫面上發生了什麼事情?
二、播放Flash動畫(碰到火災正確逃生的方法)
1那真正發生火災時我們該怎麼辦?你會採用什麼辦法來保護自己呢?(幼兒相互商量討論)
2、幼兒講述商量討論的辦法(打電話時一定不能著急,要說得清楚。讓我們來聽一聽小朋友是怎麼打電話報火警的?----模擬火災報警)
3、老師小結:剛才小朋友真動腦筋,想出了很多保護自己的辦法,那我們再來看看畫面上的小朋友是用什麼辦法來保護自己的。(播放正確逃生演示)
三、老師總結:介紹方法
我們小朋友能用那些辦法來保護自己呢?(邊講邊演示圖片)
1、用濕毛巾捂住鼻子(要是我們沒有毛巾怎麼辦?)
----鼓勵幼兒說出把水澆在自己身上
2、用水或棉被滅火
3、撥打119
4、逃離火災現場
四、幼兒操作
1、小朋友,你都記住了嗎?接下來,讓我們考考自己。
2、分辨圖中的方法的對與錯,找到正確的方法,用筆圈出來。
3、和好朋友說一說,為什麼是對的。
五、延伸活動:
找一找我們幼兒園里有哪些預防火災的消防設施。----影像畫面
(樓梯口的消防拴(滅火氣)、花壇里的消防水龍頭、安全出口標志。)
我們不玩火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幾種常見的滅火方法,初步了解簡單的消防知識。
2.教育幼兒不玩火,避免發生火災。
活動准備:
1.蠟燭2根,打火機一個,水、沙子、濕布、扇子等。
2.有關滅火的錄像。
3.人手一份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在著火的時候,幾個小朋友採取的不同的滅火方法)。
活動過程:
1.游戲:滅蠟燭
教師出示蠟燭,點燃。
「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用什麼辦法能把蠟燭熄滅呢?」
幼兒想出辦法後,教師提供備有的材料,請幼兒到前面試一下,教師小結。
2.討論:「出現了火情,該怎麼辦?」「現在天氣乾燥,如果出現火情,我們小朋友該怎麼辦呢?」
引導幼兒說出各種滅火的辦法。
小結:剛才小朋友想出的辦法都不錯,如果出現了火情,我們可以用水潑滅火、用濕布撲滅火、用沙子滅火、用滅火器滅火……但小朋友要記住,如果出現大火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撥打119電話。
3.請幼兒看錄像。
「前幾天,有個地方著火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想出的辦法和我們想出的辦法一樣不一樣?」
看完錄像,提問:「他們想到了哪些辦法?」「哪些辦法是我們沒想到的?」(開窗,捂著嘴、鼻跑出煙火區)。
小結:火小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採取開窗,用水、沙子、濕棉被、滅火器等滅火,火很大的時候,我們撥打119電話,消防叔叔還沒到,我們小朋友一定要把嘴巴、鼻子捂上,以最快的速度跑出煙火區,學會保護自己。
4.幼兒操作
「請小朋友看操作圖片,圖上畫的是幾個小朋友在著火的時候採取的不同的辦法,每幅圖的左下方有一個圓圈,你認為辦法好的就在圓圈內打上「√」號。
討論:用扇子扇,是不是最好的辦法?
「小朋友想一想,爺爺、奶奶生爐子的時候,用扇子輕輕地扇,火就越扇越旺了。如果火很大,用扇子扇來滅火行不行呢?著火的時候,我們可以想別的辦法。
5.怎樣避免火災?
「一旦發生了火災,對我們的危害特別大,房子沒有了,人也受傷了。那我們平時怎樣做才能避免火災呢?」
幼兒討論回答。
地震自救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學學中了解地震自救的基本常識。
2、情境遷移,進行地震自救演練。
活動准備:
1、幼兒安全繪本《地震自救》PPT圖片、相關地震自救的現實照片。
2、地震博士圖卡。
3、模擬地震的聲音磁帶、錄音機。
活動內容:
一、認識、了解地震:
1、師幼共同討論:「你們知道去年發生在中國的汶川大地震嗎?」
2、PPT圖片1:老師帶來了一本關於地震的書〈〈地震自救〉〉,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PPT圖片2、3:觀察圖片,說一說我們生活的地方有些什麼樣東西,它們是怎樣的?
PPT圖片4、5:觀察圖片,說一說「某一天,在你居住的地方突然發生了地震-----」,我們的城市發生了什麼變化?
3、這時候,你該怎麼辦,地震確實很可怕,讓我們一起來想一想對策?
二、學習地震自救基本常識:
1、 出示地震博士圖卡:「我是地震博士,下面我將向你介紹有關地震的各種知識,即使地震發生了,你也能從容應對。」
2、PPT圖片6:地震來了,屋子裡是怎樣的一副情形?
(屋子怎麼了?電燈怎麼了?小朋友們怎麼了?屋子裡會有些什麼聲音?)
3、幼兒猜測:屋裡還會有些什麼東西?
4、我們看一看屋裡的東西會發生什麼變化?會發出怎樣的聲音?
PPT圖片7:書架怎麼了?書架上的書會怎麼樣?
PPT圖片8:玻璃窗會怎麼樣?發出什麼聲音?
PPT圖片9:花瓶和擺放花瓶的架子會怎樣?發出什麼聲音?
PPT圖片10:抽屜又會發生怎樣奇怪的變化?
5、PPT圖片11:嘎嗒、嘎嗒、哐當、哐當,萬一地震突然來襲,我們該怎麼 辦?小朋友們的動作、姿勢是怎樣的?他們用什麼東西保護自己的頭部?請個別幼兒來學一學。
6、PPT圖片12:這幅圖上畫的是什麼,代表什麼意思?地震結束後,我們要怎麼做?
7、PPT圖片13、14、15、16、17、18、19、20:讓我們看一看生活中的小朋友們是怎麼在地震來臨時進行自救的。
三、地震自救演練:
1、介紹演練方法和要求:當你感覺到地震來臨時,請你用學到的自救方法跟老師一起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2、教師播放地震模擬音樂,幼兒就近尋找可以利用的物品用正確的姿勢保護頭部。
3、音樂結束,地震減弱,幼兒按教師口令轉移。
四、慶賀自救成功。
不亂吃東西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錄象懂得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引導幼兒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像力。
3.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
活動准備:
錄象《卡在喉嚨里的五角星》、每組一小筐圖片
圖片: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2.過期的食物3.腐爛變質的食物4.假冒、劣質的食物5.沒洗干凈的食物
活動過程:
一、觀看錄象《卡在喉嚨的五角星》
1.教師提問
「剛剛你們看到了什麼?」
「小男孩的做法對嗎?」
2.幼兒相互交流討論
「他這樣做了會怎樣?」
「你有沒有這樣做過?」
3.教師做適當小結
二、看圖片
1.教師提問
「這些東西你吃過嗎?」
2.引導幼兒討論
「這些東西為什麼不能吃?」
3.教師適當小結
三、游戲判斷對錯
1.教師提問
「上幼兒園時,沒有病的小紅非要媽媽幫她帶葯到幼兒園;
夏天快來了,天氣太熱,我喝了飲料又吃雪糕;
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裡。」
2.教師小結
-不生病亂吃葯,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冷的東西吃多了對胃寶寶不好;玻璃球放在嘴裡很危險。
四、操作活動
1.請幼兒自由抽取圖片,並說一說這些東西為什麼不能吃?
2.教師巡迴觀察,引導幼兒互相討論。
馬路上的斑馬線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認識斑馬線的作用,了解斑馬線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2、引導幼兒有過馬路走斑馬線的意識,做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孩子。
活動准備:
背景圖(馬路)、斑馬圖片、斑馬線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講述故事「有一群快樂的…………主動放慢了速度」。
1)今天有小動物到我們班級來,他們要給我們說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馬路上的斑馬線》。
2)小動物們是怎麼過馬路的?(坐在斑馬叔叔的背上,讓斑馬叔叔馱著過馬路)
3)可是斑馬叔叔每天這么背小動物過馬路,他多累啊,你們有沒有好辦法?(幼兒想辦法)
4)你們想了很多好辦法,小動物們也想到好辦法了,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辦法。
2、講述故事「聰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就一點也不害怕了」。
1)小猴子想了個什麼辦法?(在馬路上塗上跟斑馬身上一樣的白色條紋,畫斑馬線)教師出示斑馬線圖片。告訴幼兒馬路中間人行橫道上的一條條白線,就叫斑馬線。
2)為什麼要叫斑馬線?出示斑馬圖片。
3)現在小動物們有了斑馬線,他們是怎麼過馬路的?(看看旁邊有沒有車,再走斑馬線)
3、現在小動物們找到好辦法了,在馬路上畫上斑馬線,過馬路再也不怕了。
二、討論:斑馬線的作用
1、你們有沒有看到過斑馬線?
2、哪些地方有斑馬線?
3、你過馬路的時候是走哪裡的?(斑馬線)
4、為什麼要走斑馬線?斑馬線到底有什麼用?
5、小結:過馬路要走斑馬線,斑馬線是專門為行人准備的,來來往往的車輛看見我們從斑馬線上過馬路,都自覺地放慢了速度,這樣我們可以放心地過馬路了。
三、游戲:過馬路。
游戲規則: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信號燈,過馬路要走斑馬線。
附故事:
馬路上的斑馬線
有一群快樂的小夥伴,每天早上他們都要穿過小路,去幼兒園。後來,汽車、摩托車多了起來,小路不夠寬了。大家一起動手,修了一條寬寬的馬路。早上,小夥伴們走到寬寬的馬路邊,看著來來往往的車輛,嚇得不敢過馬路。這時,一匹斑馬出來晨跑,路過這兒,說:「我來幫你們!」斑馬叔叔讓小夥伴們都爬上他的背。斑馬叔叔馱著小夥伴們踏上馬路。真奇怪,來來往往的車輛立刻發現了他們,主動放慢了速度。樹上的一隻猴子看見了這一切。晚上,聰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用白漆在動物過馬路的地方塗上跟斑馬身上一樣的白色條紋。
第二天,來來往往的車輛看見小動物們拉著手從斑馬線上過馬路,都自覺地放慢了速度。這下好了,大家要過馬路時先看清來往車輛,再通過斑馬線,就一點兒也不害怕了。
2. 拓天教育安全與禮儀課程教案怎麼寫
教學目的:
1.通過討論、交流有關課間活動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課間安全意識和課間禮儀意識。
2.促進學生自覺進行有益的課間活動,遵守課間禮儀,爭做「課間禮儀之星」,共同創建和諧課間。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的課間安全意識和課間禮儀意識,促進學生共同創建和諧課間。
教學難點:
促進學生共同創建和諧課間。
課前准備: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1、渲染課間情境。
2、引發思考,組織交流。
3、情感共鳴,導入新課。
創建和諧社會,創建和諧校園,讓我們也來為校園增添光彩,你、我、他,我們共同來創建一個安全、文明、快樂的和諧課間。
(板書:共創和諧課間)
二、深入交流
1、談身邊故事,樹立正確形象。
(1)引導學生發現身邊亮點
師:我們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有著禮儀之邦的美稱,幾千年源遠流長的是我們祖輩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文明禮儀,這是我們的驕傲和財富。
現在,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的校園,在我們的課間,就有許許多多活動有秩序、文明禮讓的好孩子。他們是校園課間的文明之星、禮儀之星。
下面,我想請大家說一說發生在課間的小故事,說說那些活動有序、文明禮讓的好孩子在課間都是怎麼做的?
(2)組織交流
在交流中,引導學生通過身邊實例,明確課間應做些什麼,怎麼去做。
如:①准備下節備品。
②有秩序上下樓。
③愛護公物,節約用水,去廁所不打鬧。
④室內文明休息,不大聲喧嘩,不亂動他人物品。
⑤室外安全游戲,文明禮讓,互幫互助。
⑥尊重他人勞動,保持校園衛生。
⑦極目遠眺,保護視力。
……
2、聯系實際,選擇適度禮儀
(1)講述禮儀現象
(2)討論、交流
3、提高認識,商討共創和諧課間。
(1)師:我們都是校園的主人,課間的主人,和諧課間需要我們共同創建。要創建和諧課間,你有什麼好辦法嗎?(學生獨立思考)
(2)共同商討
歸納共創和諧課間的措施,並促進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措施,積極參與。
如:①學習課間活動禮儀、童謠。
②編寫我班《課間禮儀常規》。
③做課間活動宣傳報。
④開展課間安全知識競賽、禮儀知識競賽。
⑤晨檢時,講一講新發生的課間禮儀故事。
⑥做「小小課間監督員」。
⑦評「課間禮儀之星」。
……
三、總結激勵
在這節課中,大家交流了許多共創和諧課間的想法,這多麼令人欣喜!
清脆的下課鈴聲馬上就要響起,歡聲笑語即將在校園飄盪。相信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共同努力,我們的課間一定會充滿陽光。
板書設計:
活動有序 注意安全
共創和諧課間
文明禮讓 互幫互助
2、小學生文明禮儀之——語言文明
一、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教學的參與過程,更多的了解語言文明知識及講文明的重要性。
2、通過此次學習使學生具有良好的禮儀素養,加深對語言文明禮儀的認識。通過發現身邊一些不文明的現象來規范學生的行為。
二、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語言文明是心靈美和講文明、有教養的具體表現也是小學生所必須遵守的日常行為規范。但是,我們有許多同學平時不注意自己的語言,說話粗俗、傲慢等,嚴重的傷害了他人的自尊心,給他人留下了惡劣的印象。這節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怎樣使自己的語言文明,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
1、常用的文明禮貌用語和校園禮貌用語
學生對照教材自己學習,深刻領會這些禮貌用語,活學活用。
2、知識問答
要做到語言文明,首先要會用「請、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禮貌用語。你會使用這些禮貌用語嗎?現在我們來做個問答競賽,看誰說得又快又准。
你想別人幫的忙,應該說什麼? (請幫個忙)
早上起床後見到別人說什麼? (早上好)
平時見到別人要說什麼? (您好)
晚上睡覺前對人要說什麼? (晚安)
分別應該說什麼? (再見)
別人送你時,你應說什麼? (請留步)
別人幫了你的忙時要說什麼? (謝謝)
不小心碰了別人或打擾了別人,應說什麼?(對不起,請原諒,很抱歉)
對方向你道歉時你應說什麼?(別客氣,沒關系)
對老年人應該怎樣稱呼? (老大爺、老奶奶)
……
3、語言文明的注意事項
要待人有禮,就要說話文雅,不用粗野庸俗甚到下流的詞語。平時多用請求商量的口氣說話,少用命令的語氣說話。如「您請坐」、「請打開窗戶」、「好嗎」、「請你讓開點」等。同學之間不要稱「小姐、先生、哥們、姐們」。平時,我們對老師,家長以及對他人說話一定要和氣,要做到熱情而且有禮貌。以前,可能有些同學沒有注意到說話要文雅,往往會出言不遜而得罪人,或者說話過程中時不時帶些粗話、臟話。這些都是不文明的表現,要注意克服和糾正。
4、課堂小結
說話文明有禮是我們心靈美的表現,是一種良好的社會公德,它會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融洽。講話文明和禮貌待人,這也是文明禮貌的基本要求,我們要把這些要求融化在日常生活當中去。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爭做一個文明有禮的小學生。
3、小學生文明禮儀教案——問候
一、教學目標:
1.知道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問候語。
2.願意學習並使用問候語。
3.以正確使用問候語為榮。
4.知道向別人問候敬意,。對象、時間、唱歌、結清不同,要採用不同的問候語及問候方式。
二、教學過程:
1、導入:小朋友們,我們每天都要和很多不同的人相遇、相處,比如爸爸媽媽、叔叔阿姨、老師、同學等等。那麼,和不同的人相遇,該怎麼打招呼呢?禮儀小使者要出發了,我們趕快跟隨他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課件,感知禮貌用語。
今天的禮儀小使者是小明。早晨,小明起床從自己房間出來,看到媽媽的第一句話是什麼呢?
3、板書:媽媽,早上好!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說?(媽媽,早晨好!媽媽,早安!)
上學路上,小明看到鄰居奶奶買菜回來,他怎麼和問候奶奶的?
板書:奶奶,您好!
如果是你,還可能怎麼問候?
三、禮儀活動實踐:
1、看課後題:說說下列場合該如何問候?把序號填在括弧中。
A問聲:「您好!」
B點頭微笑
C招招手。
D面帶微笑靜靜的看著。
引導學生討論:為什麼看見熟人正在講台上講話,就面帶微笑靜靜看著,而不是招招手、聞聲「您好?」
在圖書館大家都在安靜的看書,為什麼一個小朋友看到同學迎面走來不問候「您好」而是點頭微笑?
2、比比看,那個小朋友記得快
太陽升,早上好,
見面說您好、您早,
遇到老師忙問候:「老師早上好!」
老師對我點頭笑。
晚上星星不滿天,
爸爸加班才返還,
「爸爸晚上好,您辛苦了!」
爸爸誇我長大了。
4、小學生文明禮儀教案——打電話
一、教學目標
1、在情景創設中,學生體驗實踐,懂得接打電話的基本文明禮儀。
2、在交流討論中,分析事例,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規范。
3、培養學生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二、教學過程
1、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誰接打過電話呀?你給誰打過?接過誰的電話嗎?
咱們一起來看看這位叔叔是怎樣打電話的?看完後,用一句話來評價一下。
生:思考、回答。
2、體驗實踐,感悟明理
(1)學生自主選擇打電話的情境,體驗實踐
(2)全班交流展示,評價
(3)你在平時接打電話時是怎樣做的?
學生說出自己的做法,進一步形成接打電話的良好習慣和道德規范。
(4)教師小結提升
同學們做的非常好,在接打電話時,我們應該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在接打電話中遇到不同的情況,應該採取適當的方法去處理。在公共場所打電話還應注意聲音不要過大,要到人少的地方,免得影響他人,也可以讓對方聽到。一定要注意:119、110、120等,這樣特殊的電話不能隨便打!
四、制定公約,全班交流
1、小組合作制定打電話文明公約。
2、全班交流。
3、師小結並出示(課件)接打電話的基本禮儀:
打電話的基本禮儀:
1、選擇適當的時間。往對方家裡打時,應注意避開吃飯或睡覺時間。
2、首先通報自己的姓名、身份。必要時,應詢問對方是否方便,在對方方便的情況下再開始交談。
5、小學生文明禮儀教案——尊師禮儀
一、教學目的
知識為人類開辟了認識世界、通往宇宙之路,而教師則帶領我們打開了知識的大門。人的成長成才離不開教師。一個沒有教師、沒有知識的社會,不過是一片貧瘠的荒漠。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中國歷史上,凡見有作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無不重視教育,尊重教師。
二、教學內容
1、見老師主動問好,少先隊員敬隊禮,分別時說「老師再見」。排隊在行進中遇見老師,由領隊帶領全體同學問「老師好」。
2、進出校及上下樓梯遇見老師要主動讓行。
3、進辦公室要喊「報告」,聽到「請進」後方可進入;問老師要用「請問」,老師答後要道謝,說「再見」後再離開;不隨便翻閱老師辦公室的東西。
4、虛心聽取老師的教誨,接受師長的教育。
5、對老師說實話、真話,不欺騙老師。
6、珍惜老師的勞動成果,按 時完成 老師布置的各項任務。
7、服 從 老師管理,不頂撞老師。
8、與老師交談時,要起立並主動給老師讓坐。
9、老師在辦事或與別人在交談時,不可隨意打擾老師,等老師辦完事或談完話後再找老師。
三、知識連接
一日之師,終身為父。——元.關漢卿
事師之猶事父也。——《呂氏春秋勸學》
明師之恩,誠為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晉.葛洪
片言之賜,皆事師也。——梁啟超
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
漢明帝敬師:
漢明帝劉庄做太子時,博士桓榮是他的老師,後來他繼位作了皇帝「猶尊桓榮以師禮」。他曾親自到太常府去,讓桓榮坐東面,設置幾杖,像當年講學一樣,聆聽老師的指教。他還將朝中百官和桓榮教過的學生數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榮行弟子禮。桓榮生病,明帝就派人專程慰問,甚至親自登門看望,每次探望老師,明帝都是一進街口便下車步行前往,以表尊敬。
毛澤東尊師:
毛澤東八歲進家鄉一個私塾念書,拜毛禹珠為師,一直讀到十三歲。後來,談起少年時的情形,他還特別感謝毛禹珠 先生對他進行的啟蒙教育。1965年6月25日,毛澤東回到闊別了三十二年的故鄉,他請來了韶山的老人們一起吃飯,席間,毛澤東給 毛禹珠 老師敬酒,老人感激地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澤東卻說:「敬老尊賢,應該應該!
6、小學生文明禮儀教案——遵守秩序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一些常去的公共場所應遵守的公共秩序。
2.知道在公共場所應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秩序是有道德的表現。
3.懂得遵守公共秩序是人們公共生活得以正常進行的保障。
二、教學過程:
1、談話導入,使學生初步感知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1)想一想:
同學們,你們的爸爸媽媽平時一定經常帶你到公園遊玩,到商場去購物,到電影院看電影。公園、商場、電影院等地方是我們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這些大家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麼呢?
(2)小組交流:
假如你在兒童游樂園排隊玩電動馬,發現有人在前面插隊,你有什麼感受?
假如你看電影時,坐在前面的人不時地站起來擋住你的視線,你又會怎麼想?
(3)小結:
在公共場所,如果每個人都是想干什麼就干什麼,不顧別人的感受,就會使別人不開心,甚至造成矛盾,影響大家。因此,在公共場所要有紀律約束人們的行為。這種紀律要求就叫「公共秩序」。
師:有了公共秩序,就要求大家去自覺遵守,那怎樣遵守公共秩序呢?
2、激情明理
(1)小組討論:
在公共場所大家自覺遵守與不遵守公共秩序有什麼不同的結果呢?
(提示:在車站、碼頭上車或上船;在圖書館、閱覽室看書、查資料;)
(2)小結:
公共秩序是人們在公共場所正常活動所需要的。它是人們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保證,它反映了人們的共同要求和願望,代表了絕大多數人的共同利益,也是社會文明的標志。
3、樹立榜樣,指導學生行為
(1)放音頻:
「朱德元帥自覺遵守公共秩序」
說一說:戰士們為什麼要讓朱軍長先理發?你認為戰士們的這種想法對不對?朱德軍長會不會同意?為什麼?
全班交流
(2)小結:
戰士們的想法沒有錯。朱軍長每天都有許多需要處理的重要的事情,如果插在前面理發,沒有人會反對。而且,戰士們都搶著請他先理。但是朱德並沒有這樣做,他懂得在紀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要做到遵守公共秩序就應為他人著想,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這也是一個人有道德的表現。
4、全課總結:
(1)說說自己以後怎樣遵守公共秩序。
(2)小結:公共秩序對我們每個人、對我們的國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要求和願望、共同利益,是社會文明的標志,是一個人有道德的表現。只有大家都自覺遵守公共秩序,我們才能有一個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社會環境,才能使我們的生活正常進行。希望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能從小嚴格要求自己,爭做文明小顧客、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觀眾、文明小遊客,長大以後成為一個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
7、小學生文明禮儀教案——餐桌
一、教學目標:
1、了解用餐時的衛生知識。
2、教育學生吃飯時要文明禮貌。
二、教學過程:
1、問題導入
(1)一天三餐,從小到大,我們吃過那麼多次飯,你知道吃飯時的學問嗎?你知道怎麼做才文明有禮儀嗎?
(2)揭示課題:餐桌禮儀
2、說一說,議一議
A、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
(2)等長輩先拿碗筷後,自己再拿碗筷。
(3)吃東西或喝湯時要小口吞咽,閉嘴咀嚼,盡量不發出響聲。
(4)別人給自己添飯菜,要說「謝謝」。
(5)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6)先吃完飯要說「大家慢慢吃」。
B、在學校:
(1)在老師的指導下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2)坐在指定的座位上,兩腳自然並攏,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背直立。
(3)要安靜、文明進餐。
(4)飯、菜、湯要吃凈;不偏食、不挑食。
(5)碗、碟輕拿輕放,擺放整齊。
8、小學生文明禮儀教案——待客做客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待客、做客的基本禮節。
2.懂得禮貌待客、文明做客是每個小學生應具有的良好品行。
待客做到:問好,讓座,遞水,客人走時要送出門,並說再見;做客做到:禮貌叫門,主動問候主人,不亂翻主人的東西,臨走時要向主人道別。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都到別人家裡做過客嗎?你希望主人怎樣招待你呢?
學生回答。
我們大家都想讓主人熱情地招待我們,那當我們家裡來客人時,我們該怎樣招待家裡的客人呢?
學生回答。
老師: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做客、待客。(板書課題)
2、學習新課
(1)熱情待客
我們欣賞一段視頻和幾張圖片。
(讓同學們欣賞視頻「客人到我家」、「禮貌待客」和圖片「請坐」、「再見」、「待客」。)
老師:下面我請幾位同學給大家說一說:怎樣招待客人?
學生:(略)
老師:從剛才同學們的發言中,我們知道了,招待客人應該做到最基本的禮節:問好、讓座、遞水,客人走時要送出門,並說再見。只有這樣才能說你是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大家說對嗎?
(附:還可給同學們講文本資源中「『人來瘋』小麗」和「『臉皮兒薄』的小華」的故事,讓學生們從反面來學會該怎樣招待客人。)
(2)文明做客
老師:我們知道了怎樣招待客人,那我們去別人家做客時又該怎樣做呢?(過渡)
我們聽「風娃娃做客」的故事,看一看這個故事又是說明什麼的?
想一想:「風娃娃」第一次為什麼沒有進了公雞家的門,而第二次雞媽媽讓風娃娃進去了呢?它在雞媽媽家又是怎麼做的呢?
把你的想法說一說。
老師:我們從圖中可以看到一些到別人家做客應有的禮節:主動問候主人,不亂翻主人的東西,臨走時要向主人道別。當然還有好多做客的禮節,大家知道哪些呢,說一說。
老師:那我們又該怎樣做個受歡迎的小客人呢?怎樣去敲別人家的門呢?(給同學們講「做個受歡迎的小客人」和「你會敲門嗎」的知識。)
老師:下面我們根據我們剛才所學的來說一說:下面的小朋友哪個做的好,哪個不好?(過渡)
3、學生表演
找幾個同學分別扮演主人和客人,看一看誰做得最好。
4、課堂小結
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懂得了待客、做客的基本禮節——待客做到:問好,讓座,遞水,客人走時要送出門,並說再見;做客做到:禮貌叫門,主動問候主人,不亂翻主人的東西,臨走時要向主人道別。懂得了熱情待客,文明做客也是禮貌的表現。希望大家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能夠做的更好。
小詩一首 小蝦
小蝦小蝦弓著腰,不會走路只會跑。小蝦小蝦我問你,為什麼走路弓著腰?小蝦說,小的時候坐不正,長大變成駝背了。
星期謠
星期一,我笑嘻嘻,背著書包上學去。
星期二,我沒注意,粗心錯了好幾題。
星期三,我哭啼啼,爸爸媽媽跟我急。
星期四,我爭口氣,數學考試得第一。
星期五,我挺得意,爸爸帶我買畫筆。
星期六,我不休息,上完奧數上英語。
星期日,我喘口氣,高高興興玩游戲。
3. 小學安全教育衛生安全教案
小學安全教育課教學設計案例
一、教學目標:
通過本次活動,讓學生了解交通、活動、意外事件中必備的安全知識,懂得安全的重要性,知道時時刻刻要注意安全,培養自我保護意識,並把自己學到的安全知識傳達給周圍的人們,做安全教育的小小宣傳員。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生命是寶貴的,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她不象財富能失而復得,也不象離離原上草周而復始。誰失去了生命,不僅僅是自己失去了一切,還要給活著的親人留下心靈的創傷。上星期五,發生了一件誰也不希望發生的事故,葛威,一個可愛的小姑娘,她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那天早上,就在那個寒冷的早上,她倒在了無情的車輪下,她才7歲啊!
出示主題:珍愛生命、健康成長
(二)、明理導行
1、 這位可愛的小姑娘,才7歲,就這樣離開了我們。像她那樣的悲劇,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很多——展示資料
2、 在你的生活當中,你還知道哪些像發生在葛威身上的悲劇。
(1) 生討論、介紹
(2) 小結、過渡:我們每天上學、放學,都是路上最擁擠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可能發生意外。因此,我們必須注意交通安全。現在,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交通方面的常識。
3、 安全過馬路
(1)認識紅綠燈
板書:紅燈停,綠燈行,黃燈等一等
(2)討論:沒有紅綠燈的馬路或公路怎麼過?
板書:先往左看,再往右看,靠右行
(3)游戲「過馬路」
一個學生演汽車,演時手學開汽車的樣子,嘴發出汽車開動的聲音,幾個學生表演過馬路的小朋友。
4、 我們在學校里或外出活動、乘車回家時也要注意安全。否則,後果就不堪設想。
說說應該注意哪些不安全行為
(如:爬樓梯扶手、爬欄桿、追趕汽車、在上下樓梯時擁擠……)
5、 認識特殊作用的電話號碼
我來考考大家,你們知道哪些特殊的電話號碼? 它們有什麼樣的好處呢?
出示: 120 110 114 119
6、 了解在家裡、在校外自己保護自己的方法
我們不僅要注意交通安全、活動安全,還必須對我們身邊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警惕。說說如果遇到了以下情況,你會怎麼做。
A、有人敲門,稱你媽媽受了傷,讓他來接你去醫院。
B、外出活動時,天黑路又偏僻,小明不知如何才好;
C、放學回家的路上,兩個陌生人強迫你跟他們走;
D、外出活動中,同大家走散了,迷了路。
E、遇到雷雨天氣,躲在大樹下。
(三)、總結
1、 說說自己學了這節安全課後的感受
2、 在寫有「珍愛生命、健康成長」的倡議書上集體簽名。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