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樂高教案《我的家》
活動目標
1、感受家的溫馨,體驗家人間相互關懷的快樂。
2、對家有初步的認識,
3、了解「找家」的順序並嘗試在集體面前大膽交流自己的經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對家有初步的認識,感受家的溫馨。
難點:了解「找家」的順序並嘗試在集體面前大膽交流自己的經驗。
活動准備
活動准備:音樂、照片、錄像、部分幼兒去過老師的家、包裝好的禮物、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 激發興趣
1、出示字「家」或背景音樂我的家,討論:什麼是家?
小結:家是有門有窗的房子,是我們住的地方。
2、家裡都有些什麼?這些東西都放在哪裡?家裡有誰?
二、 經驗交流
1、在你家裡,你覺得誰最能幹?
2、你家裡,發生過什麼高興的事?
3、你覺得你的家還有什麼不滿意或不夠好的地方?
(點評:從對家的整體感受到對細節的關注,讓孩子在自然的交流中初步回憶、感受家的舒適,溫馨,體驗親人在一起的快樂。孩子也是家庭中的一員,了解家庭,參與家庭生活能更好地激發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這是這本書里沒涉及的。把他們聯系起來進行能促使幼兒現有經驗與新的經驗的整合,引導他們自然的關注生活,關注身邊的人。)
4、(觀看照片回憶整個尋找的過程)誰記得我家是住在哪裡的?(出示地址)要去我家先要找到什麼?我們是從哪裡出發的?乘哪一輛呢?乘了幾站?我們要下車了,看看我們到了什麼地方?找到路後接著該找什麼?弄堂找到了,再找什麼?
5、(觀看錄像發現房間里的秘密)這是我家的什麼地方?
根據幼兒觀察的情況,和他們討論房間的一些設施和物品
6、觀察猜測不同的房間,引出禮物想想禮物盒裡裝的是什麼?
(點評:找家的過程中,既包含了對距離、數字等數概念的知識,也包含了乘車、做客等現實生活中的常識,還要和情感的體驗,親情的交流聯系在一起。這樣的整合能最大限度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和知識技能的獲得。)
三、 操作延伸
1、 幼兒分組拆禮物,想想為什麼要送這個?對收禮物者表達自己的想法。
小結並引出大家的家。
2. 大班美術教案《我可愛的家》怎麼寫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可愛的家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熱愛生活,可愛的家觀察生活的意識。
2、培養學生的家庭可愛的家意識。
【教學重點】
傢具的表現。
【教學難點】
各種傢具可愛的家的畫法。
【教學用具】
1、教師:范畫、白紙、彩筆。
2、學生:白紙、彩筆。
【教學設計】
可愛的家教學結構教師指導學生學習
【階段目標】
一、引入新課
1、師生談話。
我們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家,今天我們局要把這個天天看到,天天生活的家畫下來。
專心聽講。
引入新課
2、回憶自己的家什麼樣。
大家比上眼睛想一想,自己的家都有什麼?它們都擺放在什麼位置?
學生開始閉眼想。
回憶自己的家什麼樣。
3、介紹自己的家。
請幾個同學說一說,大家想一想,他們說的傢具你家有沒有?或你見到過么?
學生開始說、並思考。
練習語言表達能力。
4、出示範畫。
看!這是我畫的家,通過畫面你就能看到張老師的家什什麼樣了。
再看看這幾為小朋友的家什什麼樣。
學生欣賞范畫。
通過欣賞范畫開闊學生的思路。
5、分析家的畫法。
(1)櫃子以方居多,再放上面畫畫上門和抽屜。
(2)演示沙發、床的畫法。
談談你將怎樣畫傢具?
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
通過分析傢具來了解傢具的結構。
三、學生作業
作業內容:畫一畫自己的家。
1、盡量按家裡的原貌去畫,以便大家認識你家。
2、傢具可以稍有些變動。
3、可畫些小動物和人物。
學生開始構思畫面。認真作畫。
了解上色的步驟。和方法。
四、課堂小結
將構圖好的作業展示到前面來。
五、板書設計
《可愛的家》
范畫 學生范畫
六、課後小結
分析上色的方法。
認真觀看。(來源:屈老師教案網)
3. 紙工活動教案大班《我的家》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各種線條的方法裝飾房子。
2、在欣賞範例的基礎上,積累裝飾經驗,大膽創造裝飾房子。
活動准備:幼兒用書,勾線筆。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座房子,引起幼兒的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座房子,我們一起來看看漂亮嗎?
(2)你們覺得這座房子漂亮嗎?
(3)他和我們平時看見的房子有什麼不同。
2、教師示範裝飾房子。
(1)教師在黑板上畫出一座房子的輪廓線,啟發幼兒想想:你想怎樣裝飾房子呢?
(2)讓幼兒講述,可以用哪些線條、圖案進行裝飾,然後教師在黑板上裝飾房子。
3、引導幼兒打開幼兒用書,讓幼兒觀察欣賞各種各樣的房子,進一步了解線描裝飾房子的基本方法。
4、幼兒繪畫裝飾活動。
教師提醒幼兒用各種線條裝飾房子,在幼兒創作過程中,教師給予指導。
5、活動評價。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你用了哪些線條來裝飾房子的,並表揚畫面整潔、裝飾的漂亮的幼兒。
幼兒繪畫活動時表現的非常認真,細心,大部分幼兒完成的作品較好。
活動反思:
線描畫,對我班孩子來說並不陌生,他們已掌握了基本的線形,但在畫面的切割、分布、線條的疏密排列上還不夠適宜。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每個孩子都從始至終興趣盎然,積極投入到線的造型活動中。我注重觀察指導,十分珍惜把每一點成功的機會留給孩子,他們可以自由表現、不受限制,使能力弱的孩子也能享受成功、獲得自信,充分體驗了成功的快樂。最後的作品欣賞,我不作好與壞的絕對評價,而是讓孩子們相互表述自己的觀點,讓每個孩子發現同伴作品中的閃光點,讓每個孩子都有成功感。最後啟發幼兒怎樣用這些作品去裝扮自己周圍的環境,既可以讓孩子獲得自信,又可以煥發孩子們主人翁的意識。
4. 我的媽媽繪畫活動教案
【活動目標】
1、體驗媽媽與我之間的關愛之情。
2、能用不同線條和顏色進行表現表達。
3、會用不同的線條表現媽媽的外貌特徵
【活動重點】
畫出媽媽的外貌輪廓,突出五官的特徵,例如: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
【活動難點】
知道頭發是很多、很密的,能用直線、波浪線等不同的線條畫頭發。
【活動准備】
1、幼兒與媽媽的合影。
2、美術活動PPT課件。
3、蠟筆、白紙,示範畫。
【體驗活動】
1、與媽媽進行親子游戲。
2、照片回憶與媽媽一起進行的活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播放幼兒與媽媽的照片。
1、照片上是誰呀?
2、你們和媽媽在做一件什麼事情?
3、媽媽和你一起玩游戲的時候,你開心嗎?你和媽媽的表情是怎樣的?
二、鼓勵幼兒大膽的描述介紹媽媽的外貌特徵。
1、師:哪位小朋友願意來向夥伴們描述一下自己的媽媽是長什麼樣子的?
2、你能誇誇媽媽哪裡最美嗎?為什麼?
鼓勵幼兒描述媽媽的五官和發型,例如:我的媽媽是長頭發,眼睛大大的,睫毛長長的、眉毛彎彎的……
三、繪畫示範。
1、出示畫有圓臉的屏幕,播放畫人物輪廓和五官的的步驟。
師:這是什麼呀?
師:圓臉上面有什麼?(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
(當幼兒說出五官的時候,指導幼兒用手指誇張的空畫五官)
2、認識發型,知道頭發是很多、很密的。
師:咦,五官出來了,還少了些什麼呢?
(1)出示只有幾條頭發的圖片。
·師:這樣夠了嗎?為什麼?頭發應該是怎樣的?
(鼓勵幼兒發現說出頭發的特徵)
·播放頭發線條很密的圖片。
·師:我的媽媽也是短頭發的,所以線條畫到下巴的位置就可以了。(指導幼兒頭發從上往下空畫直線。)
(2)師:誰的媽媽和Susan媽媽發型是不一樣的?
·出示長發的圖片,指導幼兒空畫長直線。
(3)師:你的媽媽是什麼發型?
·出示卷發的圖片,指導幼兒空畫波浪線。
(4)出示發型模型,通過對比的方式,讓幼兒知道頭發是很多、很密的,在繪畫的時候可以用密的線條來表示。
四、幼兒自由創作,教師個別指導。
五、活動思想提升。
1、播放音樂:我的好媽媽
2、評價幼兒作品。
3、師:你們剛才畫的是誰呀?你們愛媽媽嗎?我覺得媽媽也特別的愛你們,每天媽媽都會細心的照顧我們,煮香香飯菜、買漂亮的衣服、講故事給我們聽,每天都陪著我們開心快樂的長大,那你會用什麼方式表達你對媽媽的呢?
4、請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向身邊的老師媽媽表達愛。
5. 大班各種各樣的房子 美術繪畫教案
1、通過觀察不同形狀的樓房建築,感知房子外觀結構的不同。
2、讓孩回子學習觀察事物的方法,了解答並掌握房子的基本結構。
3、激發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嘗試用線條加不同顏色裝扮房子,發展幼兒的想像能力和創造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培養幼兒相互幫助、相互合作的良好品質。
教案可以上網上搜索一下相關教程
6. 幼兒園大班我的家教案的家長工作怎麼寫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詩歌,理解詩歌內容,知道家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
2、通過操作活動,讓幼兒體驗動手探索的快樂,產生積極的創作慾望,嘗試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一個未來的家。
3、通過活動,適當滲透環境保護教育和安全教育,並注意幼兒自我管理習慣的培養。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幼兒對房子的結構已有初步的了解,有初步的設計經驗。
物質准備:省編主題課程《幼兒操作材料》、膠水、課前做好的各種微型家居物品、剪刀、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實錄
一、活動導入
1、布置展牆。教師與幼兒一起將收集來的幼兒自家的室內外照片粘貼在牆面上,形成一面展牆。(這樣做的目的是充分發揮幼兒的民主意識,激發參與興趣,讓他們自主參與到活動中來,效果非常好。)
2、幼兒欣賞圖片,從中找出自己的家,並向其他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家。(從孩子們熟悉的事物入手,孩子興趣非常高,爭先恐後地發言,活動出現第一次高潮。)
3、教師談話:小朋友們,聽到你們的介紹,老師非常高興,因為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可愛的家,我們每天在家裡學習、休息、娛樂,開心極了。剛才有的小朋友說自己家要蓋新房子了,還有的小朋友說自己家就要裝修房子了,那麼你們想過嗎?如果要你來設計一個自己未來的家,你會設計成什麼樣子呢?(問題提出後,個別幼兒沒有認真思考就急著發言,教師提示仔細想想。)
4、幼兒紛紛說出自己的設計構想
李昊然:我未來的家的外型是汽車形狀的,安有兩個輪子,冬天可以開到溫暖的南方,夏季現回到北方的家鄉。
張洋:我未來的家是兩屋小樓,外表與現在的樓房沒什麼兩樣,但是我要把它安在月亮上。
李雙:我未來的家有兩間漂亮的小屋,一間爸爸媽媽住,一間我住,這兩間小屋都是飛碟形狀,能像飛向世界不同的地方。
馬帥:我未來的家建在大樹上,有像滑梯那樣的梯子上下,現在的土地騰出來種糧食,讓家裡有更大的收獲……
(幼兒在這一環節興趣依舊濃厚,展開想像,積極表述自己的想法,部分幼兒表述得十分精彩。)
5、小朋友們的願望太美了,你們的願望一定會實現的,現在讓我們來聽聽一個與我們一樣大的小朋友的願望吧!
二、欣賞詩歌
1、教師朗誦詩歌,要求幼兒閉上眼睛,認真傾聽,體會詩歌中的意境。(觀察到幼兒傾聽習慣很好,都能認真去聽。)
2、這首詩好聽嗎?好,現在我們再來欣賞一遍(播放課件),幼兒在認真傾聽觀賞的基礎上,感受著詩歌中溫暖溫馨的氣氛。(觀察發現:幼兒注意力非常集中,陶醉在課件音畫設計的情境和氛圍中)
3、請幼兒說出詩中小朋友的願望是什麼?這個願望是送給誰的?他建的新家是什麼樣子的?(幼兒回答踴躍,可謂爭先恐後。)
4、播放音樂,隨老師朗誦詩歌,師生共同創編動作。(這一環節中幼兒樂於表現自己,自主創編動作,並能有感情地朗誦讀。)
5、小朋友們,詩中小朋友的新家漂亮嗎?你的新家會更漂亮的,如果你的新家建好了,你想在裡面放些什麼呢?誰願意告訴老師?
6、幼兒紛紛說出設想後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剛才,小朋友們都說出了自己的設計想法,現在咱們討論一下,誰的想法好,好在哪裡?誰的想法有不合適的地方,哪裡不合適了?(參與態度比較積極,部分幼兒評價很好,能切入問題要害。)
7、教師表場環保、安全、創新的設計想法。
師:好,現在我們我們就來動手按自己的想法建座自己未來的家送給爸爸媽媽好不好?(活動出現第二次高潮,幼兒創作慾望強烈。)
三、動手操作
1、播放音樂,幼兒拿出省編幼兒操作材料《蓋房子》—13頁
2、剪下紙條做圍牆粘在虛線上.
3、再按自己的設計想法把傢具等放在房子里.(對操作有困難的幼兒教師給予指導幫助和鼓勵.同時注意提醒幼兒隨手收拾好用完的物品,注意衛生的保持等)。
4、作品展示
(1)把作品放在操作台上,播放音樂《可愛的家》,幼兒間互相欣賞。〔這一環節中幼兒心情是愉悅的,聽覺和視覺上都感受著家的溫暖,情感體驗深刻。〕
(2)教師適當評價鼓勵創新設計。
5、暢談感受:小朋友們,家給你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呢?(由於有了上面的體驗,幼兒很輕松地說出了自己的感受,使情感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四、總結活動
1、播放音樂《可愛的家》,師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我的家》。
2、教師總結:小朋友們,家是溫馨的港灣,家是心靈的驛站,家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家是我們成長的搖籃。我們為自己有個溫暖的家感到幸福和驕傲,我們也會用自己的雙手把它建得更加美好!讓我們用歌聲來表達我們對家的感受吧。
3、師生共同演唱歌曲《家 》。
五、活動延伸:
把自己設計製作的「家」拿給爸爸媽媽看,同時說出自己的設計想法,並在以後的成長歲月里不斷完善自己的家。
本節活動根據幼兒園綜合活動的特點,從貼近幼兒生活實際出發選擇主題,這樣能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與周圍環境產生相互作用,整個活動設計新穎,傳統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環節層層深入,幼兒在活動中主動參與,自主學習,每個幼兒都有機會表達,都能與老師和同伴交流,討論。從而提高幼兒講述的積極性,有利於表現力的接養。此外,通過幼兒自行設計自己未來的家這一活動,讓幼兒展開想像的翅膀,積極地進行創造,自行布置新家,自行講解,活動中,不僅使幼兒的美術、語言、音樂等諸方面能力得到了訓練,也使幼兒對家的情感進一步加深,以至得到升華。同時自信心,創造力,主動性等也得到了有效的培養。但亦有不足這處,首先表現在物質材料上准備得不夠充分,個別幼兒的願望沒得到全部滿足。其次,對未來的家的設計表現形式上有局限性了,應該突破這種局限,讓幼兒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形式設計自己未來的家,我想這樣效果會更好。
總之,通過此次教育活動,我感到要想讓教育教學活動獲得成功,教師必須加強自己的專業理論學習,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同時要不斷的更新觀念,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經常與幼兒交流信息,善於觀察,理清自己的認識,發現孩子的需求,這樣你的設計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教師才能真正地成為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和支持者。也只有這樣,設計出來的活動的立足點才能在孩子的真正發展上,而不是既定的目標上。
主題選擇適宜,貼近幼兒生活,活動目標具體明確,教學思路清晰。教學方式方法多樣,傳統與現代互相結合,教學組織形式緊密,環環相扣,與各主題內容有一定的內在聯系,活動中藉助語言游戲等不同的表達形式,通過環境創設,談話,美工,欣賞等手段和方法,注重幼兒的操作和設計嘗試及情感體驗,充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7. 幼兒園美術教案《漂亮的房子》
美術《漂亮的房子》 活動目標: 1.能用粘貼繪畫的方法設計漂亮的房子,並進行合理添畫。 2.從繪畫中感受色彩和線條的美,引導幼兒創造出不同形狀的屋頂。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 活動准備: 1.房屋范畫、輕音樂、圖片 2.白紙、油畫棒、彩紙、膠水、小抹布、水筆 活動過程: 1.出示一隻小青蛙 (小青蛙):「大家好,我是青蛙設計師。動物新村要建新房子了,想請小朋友來給小動物設計房子,你們願意嗎?」 2.(小青蛙):這是我設計的新房子。 3.出示範圖(4張) 提問: ①這些房子漂亮嗎?你覺得什麼地方漂亮?(a.色彩b.形狀c.屋頂) ②我們來看看這座房子的頂上有什麼下面又有些什麼?(從上往下看的順序性) ③小結:這座房子有屋頂,牆,窗戶,門。這座房子的屋頂是三角形的,那其他房子的屋頂都是什麼形狀的?(梯形、半圓形等) ④師: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屋頂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屋頂都比下面的牆寬一些,這樣才能遮風擋雨。 4.師幼共同示範: ①師:小青蛙設計的真漂亮,張老師也想來設計漂亮的房子。誰願意來幫幫張老師呀? ②師:張老師選一張正方形的紙作為牆面,牆在地上的,貼在中間偏下一點。用膠水的時候要蘸得少一點,但要把紙貼牢。牆砌好了,誰願意來幫老師設計屋頂呀?(幼兒動手畫) 5.師:房子的形狀設計好了,怎樣才能讓房子更漂亮呢?(幼兒自由發言)那房子的周圍還有些什麼呢? 7.出示完整范畫 ①第1、2張欣賞 ②第3張 師:你能看出來這座房子是誰的嗎?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②第4張 師:剛才我們看的都是平房,看著做房子有幾層呀?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8.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准備的材料有長方形、正方形、半圓形的牆。 9.師:下面請小朋友動手設計一座漂亮的房子,小動物有一個要求,希望它們的好朋友一下就能認出來。 10.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1.師:小設計師們,把椅子輕輕地轉過去,開始動手吧。 12.作品展示: ①師:請小朋友把你的設計圖送上來,讓小動物們看看它們未來的房子是什麼樣的? ②講評作品。 師:你最喜歡哪座房子?你喜歡它的什麼地方?(圍繞屋頂大,動物,樓房,屋頂形狀,色彩,花紋等講評) 13.結尾:欣賞世界優秀設計房 ①師:小朋友設計的房子真漂亮,張老師帶來了一些世界大師設計的房子。你們想不想看一看? ②欣賞房子 ③師:那我們下次再設計更漂亮的房子。 活動後的反思: 本次我執教的中班美術《漂亮的房子》,在活動初期要求幼兒准確的運用折疊、描線、剪貼的方式表現自己房子上可活動的門和窗。從幾次活動的結果來看,效果不是非常理想,與我預想中的有所不同,這一方面與幼兒的能力有所關系,另一外面我的講述肯定也不是很到位,或者還不夠吸引住幼兒的目光。由此我進行了以下反思: 一、教案設計的反思 從第一次上課到第二次上課.結束,教案修改了無數次,在聽課老師的指導下,教學活動的環節設計一次比一次清晰。在一開始進行教學活動的設計時,我只是想著多教授孩子們一點知識技能,讓孩子們有多種選擇的餘地,而沒有考慮到孩子的實際操作能力,畢竟孩子們是從本學期才開始學習使用剪刀的,要求提的太多、太高可能會使孩子產生挫敗心理,另外多種方法的教授超越了孩子的接受能力,會使他們產生混淆,這樣就會產生兩種方法都想學,結果一種都沒學會的可能,為此,結合本次活動的目標,我最後選定了用粘貼繪畫的方法設計漂亮的房子,並進行合理添畫。 二、實施過程的反思 1、演示操作步驟時教師語句的組織 一開始我設計的語句都比較隨性,幼兒不容易找到每一步確切的位置,在第一次研討後,經過其他老師的建議,我仔細思索了每一步的步驟,盡量讓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能明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不會產生模稜兩可的答案。 美工課的教師語言要求簡潔、清晰,能讓幼兒直接了解到老師的意思。在今後對美術、美工課的設計中,我都將特別考慮一下每一步驟中老師的語句。 2、演示方法的考量 第二次上課的時候我選擇的是在投影儀上演示操作,但是我沒有考慮到最後展示的時候要用到展板,導致教學過程中老師對教學手段的採取過多,切換過程中顯得有點匆忙。後來改進為直接出示範作和巡迴播放圖片,這樣操作不顯忙亂。 3、藝術美感的展現 本次活動為美術課,除了讓幼兒掌握基本技能,還應該展現出美工活動應有的美感。在第三次上課時我請幼兒自己設計房子的裝飾圖案,雖然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但是展現出來的作品比較欠缺美感,另外,屋頂的繪畫也花費了幼兒較多的時間,美工活動本就容易拖延時間,本節活動的重點應是放在設計漂亮的屋頂,因此我選擇直接為幼兒准備好各種形狀的牆壁,讓幼兒直接貼上去,以此縮短幼兒操作時間,同時又產生一定的藝術美感。 4、情節設計 由於房子的繪畫對幼兒來說過於單一直白。我在這節課中添入了給小動物設計房子這一情境。讓幼兒有一定的目的性並且更感興趣。幼兒在為動物設計的時候也動了一番腦筋,不僅把房子設計的漂漂亮亮還多了一步給動物設計家的標志。最後給幼兒欣賞大師的房子,讓幼兒有更深一步的美的欣賞。 總體來說,本次活動還算成功,一課多研的活動形式讓我們在一次次的磨課中鍛煉了自己,也將課修改的更適合幼兒的發展。 在上完課之後,聽了楊老師的指導,我深深覺得上好一節課不容易,年輕的我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深入努力學習。
8. 幼兒大班美術《人與房子》教案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也可能回包含有解決這些的方法答。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9. 親子繪畫快樂的一家教案
活動來源:
本活動選自省教材大班下主題五"房子大觀"中的繪畫活動"未來的房版子"。《綱要》中指出,"應鼓勵權幼兒大膽地想像,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基於幼兒對房子已有經驗的感知,我們引導幼兒運用沙畫這一特殊藝術形式來創造未來的房子。沙畫,顧名思義,就是用沙子作畫,沙畫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簡單易學,符合大班幼兒的認知規律,既能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促進幼兒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又能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活動目標:
1、情感與態度目標:體驗沙畫創意的新奇和創作的成功感,分享合作的快樂。
2、知識與能力目標:嘗試運用畫、抓、刮、漏等技能進行沙畫創意。
3、技能目標:用簡單的風景、動物等形象表現"尋找快樂''的沙畫情景。
4、創造力培養目標:能大膽想像,美術創意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活動准備:
1、空間准備:沙畫需要為幼兒預備開闊的場地,使幼兒能與操作材料產生積極有效的互動。(20把椅子擺成半圓)
2、物質准備:沙畫大師蘇大寶的沙畫製作視頻、投影儀一台、沙盤若干,沙卷四幅、背景音樂。
3、知識准備:之前和幼兒一起玩過沙子,感受了沙子的特性。
活動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