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大寫一二三語文教案
教學目標: 1、學會「一二三」3個生字,讀准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義,學會正確書寫。 2、學會新筆畫豎彎,會說出名稱,會書寫。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用卡片認讀:復韻母er,整體認讀音節si。 2、用卡片「開火車」讀基本筆畫:¬;熟字: 一、五、土、玉、日。 二、自學課文。 1、要求:看看圖想想意思,讀讀音節認清字形。 2、各自輕聲讀音節。 三、看圖說話。 1、圖上畫著什麼? (可以這樣說:一隻小熊手裡拿著4個氣球。) 2、數數說說:花兒旁有兩只蝴蝶,「兩」數數時說「二」。天空中飛著3隻小鳥。地上有5朵花。 三、字詞教學。 1、用拼音出示新筆畫名稱:shù wān(豎彎)。鼓勵學生自己學習新筆畫。 2、指名學生讀字音,說筆順。「四」可讓學生邊看課本上的筆畫筆順邊書空。 四、鞏固練習。 1、 請學生在音節下擺出生字卡片,讓音節與生字對上號。 2、 擊掌聽音找出卡片。如:教師擊掌四次,學生找出卡片「四」,並正確讀出。 五、作業指導 第1題,練習書寫,難點是「四」。注意要寫得扁一些,先里頭,後封口,裡面的「L」要寫在豎中線的右面一點。
❷ 小班主題《一二三站起來》公開課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感受故事的情節,並能體驗跌倒了自己爬起來的情緒。
2.通過情景創設,使幼兒明白大小、力氣大和力氣小的差別。
3.發展幼兒表達能力,兒歌《一、二、一、二站起來》和用一句話表達自我,「如果我跌倒了,我會……」
活動准備:
1.小熊(大的)、小兔(中的)、小雞(小的)、猴子各一個布娃娃。
2.小熊、小兔、小雞卡片頭飾。
活動流程:
創設情景→比較大小→操作演示→情感體驗→自我表達
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設故事《一、二、一、二站起來》的情景,提問情景,讓幼兒認識大、小和力氣大、力氣小的關系。
師:「① 今天天氣真好,草綠綠的,小熊高高興興來到草地上玩,忽然」撲嗵嚨「跌倒在地上,這時,對面來了一隻蹦蹦跳跳的小白兔,『熊哥哥,你怎麼倒在地上呢?』『我不小心跌倒了』『我來拉你吧!一二三!』『撲嗵嚨』小白兔也跌倒了,小熊太笨重了,小白兔拉不起來。『嘰嘰嘰』來了一隻小小雞,『兔姐姐,你怎麼啦?』『我拉不起熊哥哥自己也跌倒了。』『沒關系,沒關系,我來拉你!』『一二三,撲嗵嚨』小雞也跌倒了,小白兔太重,小雞拉不起來,大家都跌倒了,『嗚……嗚……』小雞急得器了,怎麼辦?小朋友們給他們想想辦法呀!這時樹上跳下一隻小猴子,小猴子看到動物寶寶都倒在地上,急忙說:『一二、一二站起來!』動物寶寶一個接一個地坐回自己的位置,整整齊齊的。
「② 我們來數一數有幾個動物寶寶?為什麼小兔拉不起小熊?」
「③ 我想請小朋友的小眼睛幫我一個忙,幫我找找看,哪只動物寶寶最大,哪只動物寶寶最小?我們來摸一摸胖呼呼的小熊,再摸一摸小小雞。」
「④ 我們來玩個小游戲,閉上小眼睛(把動物藏起來)打開小眼睛,你們還記得哪只動物寶寶最大?哪只動物寶寶最小?『大家好,你們真能幹!一下子就把我猜出來了,我是胖呼呼的熊』『我是小小雞,你們猜對我了!我們來學學熊寶寶和兔寶寶是怎麼走路的。」
「⑤ 老師請一個力氣大的小朋友幫我一個忙,老師跌倒在地上請你拉拉我!為什麼小朋友拉不起老師,老師力氣大,小朋友力氣小。」
「⑥ 小朋友,還記得小猴子和動物寶寶說了什麼?『一二、一二站起來』」
「⑦ 如果你跌倒了你會怎麼辦?會像小雞那樣哭嗎?我們應該怎麼做?」
二、教師引導幼兒把故事改為兒歌,加深印象,並讓幼兒角色扮演情感體驗。
師:「① 熊寶寶,跌倒了,小兔小兔來幫忙,小兔跌倒了,小雞小雞來幫忙,小朋友跌倒了,一二、一二站起來了」
「② 小嘴巴動起來,跟著老師一起唱念,加上動作表演。」(重復兩遍)
「③ 誰想扮演小熊?誰想扮演小兔?……」
「④ 角色扮演。」
三、教師給活動小結。
師:「① 我們跌倒了在地上學會自己站起來,那還有什麼事我們可以自己做?」
「② 寶寶們都很能幹,老師也相信你們會是一個能乾的寶寶,自己的事自己做。」
活動延伸:
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教師與家長共同指導孩子,建立目標。
❸ 木馬123練習教案
教案設計的原則:
一、可行性原則
教學設計要成為現實,必須具備專兩個可屬行性條件。一是符合主客觀條件。主觀條件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已有知識基礎和師資水平;客觀條件應考慮教學設備、地區差異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學設計應能指導具體的實踐。
二、反饋性原則
教學成效考評只能以教學過程前後的變化以及對學生作業的科學測量為依據。測評教學效果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反饋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學設計。
❹ 中班早起閱讀 一二三四五教案
一、數學活動案例反思:認識梯形
案例背景:
這個活動之前孩子們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橢圓形等平面圖形的本質特徵,為本和活動的教學作好了一定的知識、技能准備.新課程標准指出:這一段的教學,應注重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認識簡單幾何形體和平面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及變換;注重通過觀察物體,認識方向,設計圖案等活動,發展孩子空間觀念,使孩子從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高度.由於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是幼兒所要認識的平面圖形中最難理解的一種,尤其是梯形的概念,比較的抽象,因為陳老師通過各種有效、操作活動,讓幼兒反復感受,逐步理解梯形的特徵,從而實現將教育游戲化、生活化的原則.
老師將這個活動的目標制定為:1、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徵,能不受梯形擺放位置的影響,在各種圖形中正確找出梯形.2、初步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分析、判斷能力.
案例描述:
(一)幼兒自選圖形,激發學習興趣.
(1)寶寶們,看到桌子上有很多圖形了嗎?等一下選一個圖形然後坐到座位上.
(2)讓幼兒自選一個圖形,說說你選的是什麼圖形.
分析:孩子進入教室之前,陳老師就把很多的圖形(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和梯形)隨意地放在了桌子上,讓幼兒不受約束地去拿一個,然後她又請幼兒手裡都是一樣的圖形拿上來貼在了黑板上,一直從三角形、長方形到正方形,這一步起到了鞏固復習的作用.最後發現一個小朋友的手裡是梯形,由此引出今天的主角,過渡得十分自然.
(二)初步認識梯形,了解梯形特徵.
(1)這是什麼圖形?請幼兒說說梯形的特徵.
(2)初步認識直角、等腰梯形,了解梯形的特徵.
分析:這里陳老師又分了兩大塊.第一塊是重點引導幼兒掌握梯形的特點,她是這樣引導的「梯形有幾條邊?一起數一數.看看上、下兩條邊事怎樣的?總結出一共有四條邊,上下兩條邊一條長一條短,並且是平行的另外兩條邊是不平行的.這里教師還用手勢做了平行的樣子.
第二塊在第一塊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認識等腰和直角梯形,在認識等腰梯形的時候她將梯形對折後引導幼兒發現兩條邊可以完全重疊起來,兩條邊是一樣長的,得出這個梯形叫等腰梯形.在認識直角梯形的時候,我認為陳老師也是很有創意的,她先出示直角梯形,然後讓幼兒說說它是什麼圖形,這里她引導幼兒用梯形的概念來套,是兩條邊平行的,有四條邊,得出是梯形.然後再直接拿一個正方形方在直角梯形的直角上,引導幼兒發現一個角是直角,得出這是直角梯形.(三)集體尋找梯形,加深了解梯形特徵.
師:梯形還會翻跟頭,他們翻呀翻,變呀變,都藏到機器人身上了,我們一起來把機器人身上的梯形都找出來,如果找到了,就可以把梯形從機器人身上拿下來.如果找到了,就可以吧梯形從機器人身上拿下來.
(1)幼兒找梯形,集體進行檢查分析.
(2)請幼兒對找到的梯形進行分析,並判斷它屬於哪一種梯形.
分析:這一個環節的設計也是陳老師這個活動的一個亮點,因為游戲本身就是幼兒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也要求我們將幼兒的活動組織得游戲化,這樣才能激起幼兒的興趣.機器人也是幼兒相對比較感興趣的,陳老師將機器人畫成由很多圖形組成的,這樣給我們眼前一亮的感覺.孩子就好像在游戲一樣,活動興趣非常地濃厚.不過陳老師這個活動的第二個步驟就認識了直角和等腰梯形,我認為在這步環節里當幼兒找出直角和等腰梯形時教師應該做一下點明,事幼兒能夠加深對直角和等腰梯形的認識.
(四)獨立尋找梯形,鞏固了解梯形特徵.
梯形又翻呀翻,變呀變,現在藏到這里了,我們按找梯形的方法,將找到的圖形給他們用線圈住.
分析:先前機器人的這一步是集體操作,而這一環節就是個別操作了,給每一個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這也是數學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從孩子們作業的情況來看,孩子們都能掌握對梯形的認識,作業情況較好.
❺ 小班識字一二三四的教案
活動目標:
1、認識救護車的外形和用途;
2、知道打特殊電回話120找救答護車。
活動過程:
一、認識救護車
1、情景故事引出救護車
故事大概:冬冬一個人出去玩摔壞了腿,經別人報警救護車把他帶去了醫院。
❻ 幼兒園小班韻律活動教案《一二三四五六七》
1、選擇公道的教學內容是備好課的條件,教學內容的選擇要依據知識的特點、教材的編寫意圖、完成教學任務所需的時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等因素來決定。
2、確定教學目的,教學目的是教學目標的來源,它作為一種指導思想存在;依據教學目的,確定「教什麼」即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的關鍵,它有導向、激勵等多種功能;「如何教」則是從教學策略、方法或教學模式方面採取有效措施,以達到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是針對如何解決教學問題而採取的方法措施。
3、重點、難點部分的教學是一節課的關鍵,教師的課堂教學的水平主要體現在重點的突出和難點的突破上。
4、新知識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引申而來的,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所教知識的內容,找出與新知識有關的舊知識,看一看哪些知識學生已經把握了,哪些知識還沒有完全把握,確定需要跟學生補哪些知識漏洞,課始安排什麼溫習內容,新授選擇什麼學習方法和教學方法等,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備學生的知識水平,只有這樣,我們在備課、上課時才能有的放矢。
5、學生的學習方法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它既能反映教師的教學理念,又能影響學生的課堂學習的效果和新課程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