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班社會教案愛心傘
活動目標:
1. 根據自己對「愛心」的理解協商並討論出評選「愛心天使」的標准。
2. 能大膽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愛心事例。
3. 善於發現身邊的愛心事例並積極向同伴介紹。
活動准備:
1.家長根據幼兒在家表現,將愛心事例以書面形式記錄下來。
2.「愛心天使」獎狀及標志。
3.愛心標志,各種人物的標志。
活動過程:
1. 談話導入:
教師出示愛心天使標志:這像什麼?
(愛心上面有一對翅膀)教師介紹愛心天使的含義:愛心天使不但會愛自己,愛身邊的人,還會把自己的愛心插上飛翔的翅膀,傳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
2. 幼兒講述自己對愛心的理解。
教師:你覺得什麼樣的人可以成為我們班裡的愛心天使?
幼兒講述自己的理解,教師將幼兒的講述以圍繞愛心為中心的展開式圖標進行記錄。
教師根據幼兒的評價標准進行小結:愛心天使就是願意主動去幫助別人,是一個善良、富有愛心的人。
3. 結合生活經驗,講述自己身邊的愛心事件。
教師:在你的生活中,或者在教室里,你接收過別人的幫助嗎?
幼兒講述生活中自己的小故事。
教師根據幼兒的講述進行評價:在生活中能夠主動幫助他人的小朋友也是愛心小天使。
4. 幼兒自評或他評。
教師:你覺得我們班裡誰是愛心天使?為什麼?
幼兒根據剛才的討論結果進行自評或者他評。
5. 教師評價並頒獎。
(1) 教師將幼兒名字記錄在黑板上,大家舉手錶決,得到大部分小朋友認可的就可以成為「愛心天使」。
(2) 為當選的愛心天使頒發獎狀。
(3) 教師小結:讓我們以掌聲祝賀這些愛心小天使,老師相信其他小朋友們以後也會學著愛身邊的人,做很多有愛心的事情,成為真正的愛心天使。
② 棉簽畫冷暖小愛心教案的活動過程
活動目標:抄
1、通襲過畫菊花,感受秋天的美。
2、知道菊花是在秋天開放的,培養幼兒的觀察力、繪畫能力。
3、學會用棉簽畫出菊花的外形特徵。
重點:教幼兒用棉簽畫出菊花的外形特徵。
難點:用以中心向外放射的方法畫菊花的花朵。
活動准備:
各種實物菊花數盆 棉簽 顏料 膠水 范畫 已畫好欄桿的作業紙用幼兒數
活動過程:
1、出示實物導入活動。
引導幼兒觀察說出菊花的外形特徵,知道菊花是在秋天裡開放的花。
2、引導幼兒運用棉簽繪畫菊花。
出示範畫講解示範用棉簽繪畫菊花的方法:先找好畫菊花花心的位置,用以中心向放射的方法繪畫菊花的花朵。
3、重點教幼兒用棉簽畫出菊花的外形特徵。
教師發給幼兒已畫好欄桿的作業紙,學慣用棉簽繪畫菊花,從中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繪畫能力。
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提醒幼兒繪畫花朵有大有小,畫一朵換一種顏色。
5、教幼兒製作立體菊花畫面:請幼兒將作業紙兩頭塗上膠水粘牢,放到桌上呈立體菊花畫面。
活動延伸:幼兒欣賞立體菊花畫面,邊欣賞邊拍手朗誦兒歌「秋天到,菊花開。紅的紅、白的白,菊花鮮、菊花美、花兒好看不能摘。」
③ 小班社會愛心花園教案
1.案例是一個實際情境的描述,在這個情境中,包含有一個或多個疑難問題,同時內也可能包含有解決這些容的方法。
2.「教學案例描述的是教學實踐。它以豐富的敘述形式,向人們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師和學生的典型行為、思想、感情在內的故事。」
3.教學案例是指包含有某些決策或疑難問題的教學情境故事,這些故事反映了典型的教學思考力水平及其保持、下降或達成等現象。這類案例的搜集必須事先實地作業,並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擇取有關信息,在這里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是關鍵。
4.教學案例是指「由教師撰寫,或由研究人員與教師共同撰寫的敘述性的教學實踐記錄。」
④ 小班社會愛心花園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來
活動的設自計貼近幼兒的生活,因此幼兒在活動中很感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我能夠用親切自然的教態和眼神與幼兒相互交融,將感情投入教學當中,給幼兒充分思考,發表自己想法的空間,通過運用教具講述大樹媽媽和花寶寶的故事,激發了幼兒對愛護花草樹木的情感,讓幼兒感受學習帶來的樂趣。活動氣氛良好,基本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⑤ 小班美術胡蘿卜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 「小兔」的習性,畫出它們喜歡吃的東西,鞏固蘑菇的畫法,學慣用長橢圓形表現胡蘿卜的方法。
2、鼓勵幼兒大膽作畫,引導幼兒合理布局。
3、培養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感情。
活動准備:
小白兔毛絨玩具、范畫、幼兒作畫用的紙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課題。
1、(教師說謎面)紅眼睛,白皮毛,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問:老師說的是誰呀?
2、今天這位小客人來到了我們班上,你們打算拿什麼來招待它呢?(讓幼兒自由說說)。
二、教師講解示範胡蘿卜的畫法。
1、教師小結:對了,小兔喜歡吃胡蘿卜、蘑菇、青草等食物,現在我們就把小兔最喜歡吃的東西畫出來,等下送給小客人。
2、回憶青草和蘑菇的畫法。
3、教師示範畫胡蘿卜。
老師邊畫邊講解:胡蘿卜的形狀是細長的,一頭較大,一頭較小,蘿卜的頂上有短短的葉子,胡蘿卜的顏色有的是桔黃色、有的是紅色。
三、幼兒作業,老師巡迴指導
1、帶領幼兒書空練習。
2、鼓勵幼兒多畫些小兔喜歡吃的東西,並能大膽用色,把顏色塗均勻。
3、幫助、引導能力差的幼兒完成作品。
四、展示、評價幼兒作品。
1、展示部分幼兒作品(評價幼兒作品,指出好的與不足之處)
2、表揚畫面整潔、豐富的幼兒以及有進步的孩子。
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在聽故事的時候都很認真,對故事也很感興趣。在表演故事時一開時可能老師只表演了一次幼兒沒有太清楚怎麼表演。幼兒都表演的不是很好。當我換上音樂時在讓幼兒跟著表演幼兒們就都能跟著音樂邊唱邊表演。而且還能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知道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對於托班的幼兒只是用嘴講故事讓他們表演,他們不一會兒就會失去興趣。所以老師要選用更好的方法讓幼兒能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
⑥ 小班社會教案我有愛心
(一)、活動的目標:
1、本主題以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為中心,通過開展各種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認識幼兒園的環境,老師和小朋友,激發幼兒熱愛幼兒園,喜歡上幼兒園的情感。
2、認識自己的專用物品,做一些力所能及小事,逐步養成良好的自我服務習慣。
(二)活動過程與實錄:
1、學習兒歌《我上幼兒園》。
由於在菲律賓從事華文教育,這兒的孩子會兩種語言(菲律賓語和閩南語)教育起來就難上加難,為了更快的熟悉孩子,與孩子互動。我請園內一位阿姨協助我用閩南語進行翻譯。師:小朋友,我們第一天上幼兒園,你是怎樣表現的。孩子就說;金倫上幼兒園要還要媽媽背;君靚上幼兒園在哭,我沒哭,是眼淚自己掉下來的……然後我針對孩子的這些情況展示課件,讓孩子知道上幼兒園該怎麼做,引出兒歌《我上幼兒園》。爸爸媽媽去上班,我上幼兒園,也不哭,也不鬧,問聲老師早,老師早。然後播放音樂,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感受到幼兒園像我家一樣,喜歡上幼兒園。
2、在幼兒的自理方面:幼兒認識了自己的口杯、手絹的標記,並會正確使用。每天來園先放下自己的書包,自己取放、自己穿、脫鞋襪等等。
3、在幼兒的衛生方面:剛入園時,幼兒需要老師提醒、幫助才能入廁。大、小便撒在老師衣服上、手上是經常的事,衣服需要老師幫助提上等等。我就用華文語言不斷的重復加上形象的肢體語音來引導孩子,幼兒從被動變主動,提高了自我服務能力,學會了自己整理衣褲。特別是男孩會站著小便。通過一周的不懈努力。幼兒大部分能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主動關掉水龍頭,有了節水意識。在家長的幫助下每天帶手絹,會使用手絹擦鼻涕,擦手等等。養成了講好個人衛生的習慣。
⑦ 小班美術折愛心教案及反思
反思
這次的月考前,我定下了一個目標——考入全班前五名,年級名次提前20名。可是結果我的年級名次沒進步反而退步了。為此,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語文,我主要是閱讀方面有缺陷,那為什麼會有缺陷呢?是因為我的閱讀量不夠。平時,我不太看書,也不愛看書,這就導致了我這次的壞成績。記得在小學的時候,奶奶規定我天天看三篇文章並要認真看文章後面的點評,讓我學習人家是怎麼理解和評論文章的。也就是那時,我的語文成績最好。後來因為過了一個暑假,沒有堅持下去。為了讓好成績再次登上名冊,我決定在休息的時間中抽出一點時間,看一些有益的書,卡夫卡有句話說得好:我們需要的書,應該是一把能擊破我們心中冰海的利斧。
在數學方面,我總是丟三拉四,這兒漏了一個小數點,那兒5寫成2了……遇到這種問題,我總是說:「這是粗心,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為什麼會粗心呢?這就說明做得太少,沒有正真掌握,雖說概念都清楚,但如果不會用還是白搭。所以多做是解決粗心的最好方法。
英語的聽力是我最薄弱的地方,每次考試,扣分做多的總是聽力。這說明平時聽得不夠,所以每天認真聽一遍英語,保准能提高聽力成績。
其實,最要改的還是我的學習的態度,有時一有空我不是主動去看書或聽英語,而只想到玩。沒有大人們地叫聲我是不會去多看一眼書或聽一會兒英語的。這是個學習上的致命傷,我應該認識到。
如果我早這樣,就不會有這樣的成績,我想按照這樣方法去做,我是可以名列前茅的!今後我一定努力學習,成為年級中佼佼者。
另一篇:
計劃:每天早晨,晚上讀英語30分鍾.每天中午收集新英語單詞5個.空閑時間多練習英語閱讀題.
反思;這次的考試,我考了90分,主要錯在閱讀題上,老師,我會多多注意,我會多多增加單詞量,爭取下次能考好跟著老師走,學好課堂知識,很簡單,可恰預習,課後復習鞏固,把布置的任務保質保量完成
自己的學習:英語學習有 詞彙,語法,聽力,閱讀寫作,選好學習資料,每天根據自己的情況背一定量詞彙,晚上,一天,三天,一個星期都過一遍,語法中的從句和語態及固定搭配織重點,沒天給自己下任務,聽力就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感興趣的材料,每天堅持聽會兒剩下的就是閱讀和寫作訓練了,三天或一個星期做一次限時訓練一定要每天堅持早讀,培養語感
反思的話我覺得還是自己好好總結一下,畢竟一方面是完成老師教給的任務,另一方面主要的還是老師想讓你的成績能再提高,那麼就閱讀理解題到底是考試時間不夠用了還是你的詞彙量不夠呢?這些只有你自己知道了,呵呵,用點心吧.
⑧ 小班美術美勞教案 愛心涼扇
活動設計背景
因為本班幼兒有亂撕本子和亂丟紙屑的壞習慣。
活動目標
1、結合已有經驗,使幼兒知道扇子能給人們帶來涼風。
2、學會用重疊、粘貼的方法製作扇子。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用重疊、粘貼的方法製作扇子
活動准備
各種形狀的彩紙、小木棒、油畫棒、膠水。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我們來猜個謎語,好嗎?
謎語:「有風就不動, 一動就有風。你要它不動,等到起秋風.」猜猜它是什麼?(扇子)
好厲害啊,一下子就猜出來了。那誰來說說扇子有什麼用處呢?
二、探索扇子的製作方法
師: 上星期,很多小朋友帶來了扇子。今天,老師也帶來了扇子,想看嗎?
問: 老師的扇子是什麼樣的呀?扇面是什麼材料?扇柄呢?
師: 你們想不想也來做把扇子呀?猜猜老師這把扇子是怎麼做出來的?
結合幼兒的回答,邊歸納邊示範製作步驟:
(1)找兩張相同形狀的彩紙。
(2)在一張彩紙上塗滿膠水。
(3)把木棒的一半粘在彩紙上,一半露在紙外面。
(4)把另一張相同形狀的彩紙重疊粘合,注意紙型邊緣吻合。
(5)裝飾:在扇面的中間設計一個較大的圖案,周圍設計小花邊。
三、集體製作扇子
幼兒自主選擇彩紙進行製作,教師巡迴指導,重點指導第二張紙的重疊粘貼和扇面中間圖案設計要稍大些。
四、展示評價作品
教學反思
美術活動中,比較講求孩子的自主發揮。因此,在課前准備時,我將扇子做成了幾種不同的形狀,讓孩子自由選擇想要完成的作品。在裝飾扇面的環節中,由於孩子的動手能力比較差,因此,我採用了讓他們繪畫的方式裝飾扇面。我出示的樣本中,一種是橫線畫法,適合一些能力比較弱的孩子;其次格子畫法,再原來的層次上進了一層;最後一種畫法是自由畫,請孩子自己根據以往的作畫經驗,畫上自己願意畫的物體,人物等等。結果,效果非常明顯。像魏淋雨這樣基礎比較差的孩子選擇了橫條畫法,趙子妍這樣中等的孩子選擇了格子畫法,王雨涵這樣偏上的孩子基本上採用了外擴畫法,而、王思芸等小朋友則根據自己的想像進行作畫。韓亞頎畫了一把水果扇子,上面有各種各樣的水果——西瓜、桃子、菠蘿、梨等等,各種各樣的水果滿滿一扇子。看到孩子喜悅的笑臉,發現孩子們正在長大。
⑨ 小班數學教案認識愛心形,五角星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三角形的特徵並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體。
2、培養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3、培養對圖形的興趣和數學活動常規。
4、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5、發展目測力、判斷力。
【活動准備】
1、趣味練習—找相同形狀1-17。
2、ppt圖形。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游戲口吻引出三角形:有個圖形寶寶來我們班做客,你們想知道是什麼圖形寶寶嗎?
二、展開
1、趣味練習——找相同形狀
採用游戲法引導幼兒在眾物品中尋找三角形的物品。(三角鐵)
2、引導幼兒觀察三種三角形的共同特徵,發現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3、通過動手操作進一步掌握三角形的特徵。
(1)引導幼兒從圖形筐中找出三角形,分別數出邊、角的數量,進一步掌握三角形特徵。
(2)引導幼兒觀察並說出三角形像什麼。
4、通過游戲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
(1)游戲「猜猜我是誰」?
組織幼兒根據圖形漸漸露出部分猜測出圖形,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圖形特徵的認識。
(2)ppt圖形
幼兒從各種食物中找出三角形食物。(三明治,比薩。)
5、引導幼兒觀察並找出活動室中那些物品像三角形。
三、活動延伸。
教師小結後,請幼兒到生活環境中進一步尋找三角形的蹤跡。
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思維,用變魔術的形式引出開頭吸引孩的注意,通過變一邊、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擺一擺等,做了三角形等一系列活動,使每位幼兒在廣闊的活動和認識空間在拼拼擺擺的過程中加深對三角形的認識,老師及時的小結使孩子獲得知識的完整性。雖然生活中屬於三角形的物體少一些,但孩子們能積極參與並觀察,找到了好多的環境中的三角形。 我上這節數學課,就是讓孩子們認識三角形,難點就是讓幼兒如何區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這教學過程中,我將許多長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們的桌上,讓孩子們數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樣長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樣長的)。通過讓他們動手操作,讓孩子們進一步認識到了1、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2、三角形的三條邊可以不一樣長,三個角可以不一樣大。
小網路:三角形是由同一平面內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連接所組成的封閉圖形,在數學、建築學有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