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班美術大鱷魚的教案
幼兒園中班優秀教案――大鱷魚
活動一
目的:
1.引導幼兒對畫面作有序的觀察,初步理解畫面的意義。
2.激發幼兒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准備:
《彩圖嬰兒故事100集》人手一本。
過程:
1.今天,我們一起來看書中的故事《大鱷魚》。聽了這個故事的題目,你是怎麼想的?
2.引導幼兒帶著問題逐頁翻閱圖書,想一想故事裡講了什麼。
3.引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
4.教師講述故事,幼兒看書。提問:故事講了一件什麼事?
5.你們還有哪些地方看不懂?(對幼兒看不懂的地方暫時不作回答,以激發幼兒對下次學習的興趣。)
活動二
目的: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2.啟發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故事。
准備:
《彩圖嬰兒故事100集》人手一本,大圖書一本。
過程:
1.引起興趣。
上次我們看了《大鱷魚》的故事,今天我講故事中的一小段,請你們幫我從圖書中找到那幅圖片,看誰找得又對又快!
2.引導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①教師講述圖片內容(如圖一),引導幼兒找出與之相應的圖片。
a.你們為什麼認定是這一幅?
b.你們怎麼知道鱷魚在說話?它在說什麼?
c.你們怎麼知道鱷魚說要吃個胖娃娃?
d.你們從哪裡看出猴子說話時很生氣?
e.猴子是怎麼對鱷魚說的?
②教師分別講述圖片內容(如圖二、圖三),引導幼兒找出與之相應的圖片。
a.現在老師講的是哪一幅?為什麼?
b.大鱷魚是怎麼騙小朋友的?小朋友見大鱷魚要來吃他們,是怎麼做的?
③故事裡還有誰?猴子在干什麼?你們怎麼看出是猴子告訴大象的?
3.請個別幼兒講述圖片內容,其餘幼兒尋找相應的圖片。
4.請每個幼兒各自輕聲地講一遍故事。
5.請幼兒把故事講給同伴聽。
附:
大鱷魚
森林裡住著一條凶惡的大鱷魚。一天,大鱷魚說:「我今天想吃一個胖娃娃。」這話正巧被樹上的猴子聽見,猴子生氣地說:「我希望人們打死你。」
大鱷魚躺在木頭上裝作蹺蹺板。小朋友想來玩蹺蹺板,猴子看見了,大聲說:「別玩,這是大鱷魚!」小朋友聽了連忙走開。
大鱷魚又把自己裝成一條長凳子。小朋友想坐在長凳子上休息,猴子看見了,大聲叫:「別坐,這是大鱷魚!」小朋友聽鱷魚飛快地向小朋友撲去。猴子趕緊跑去告訴大象,大象用鼻子捲起大鱷魚,說:「你這壞東西想害小朋友,我今天不饒你。」說著就把大鱷魚狠狠地朝遠處甩去。
大鱷魚被摔死了,小朋友忙說:「謝謝你們,大象、小猴!」幾個好朋友在草地上高高興興地做起了游戲。
⑵ 幼兒園大班美術《小猴子爬山》教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看圖示折雙三角的方法。 2、培養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活動准備: 正方形紙、剪刀、折好的範例一個。 活動過程: 1、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表演猴子爬山問:老師表演的是什麼?好玩嗎?這是猴子爬山,小朋友想不想也來折一個? 2、引導幼兒學習看圖示折雙三角。 教師:下面我們看看它是怎麼折的。請小朋友先看圖示學折雙三角。圖一:正方形紙,對角折;圖二:將兩端角中的一角向上折,另一角向反面折。圖三:手插進中間層向兩邊拉開就成了雙三角;圖四:剪下上面一個角,在剪下的角上簡單畫猴臉,夾在雙三角中間,兩只手在中間層的兩邊抽動,猴子就向上爬到山頂了。 3、交待要求,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小朋友折時要先看畫面上圖示,看清楚第一步、第二步是怎麼折的,第三步又是怎麼折的,把每一步都看清楚再折。 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重點注意拉成雙三角的過程。 4、總結評價,結束活動。 大家一起看看、說說誰的山折得最平整。
⑶ 中班藝術小猴子的旅行教案
活動目標:
1、從不同角度說出圖片間的多種相反關系,發展逆向思維內。
2、能夠盡可能容多地找出生活中常見的相反關系。
活動准備:
教師操作材料:《找關系》游戲圖一張;關系卡片24張。
幼兒操作材料:《找關系》游戲圖一張;關系卡片24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