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
新課標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美術全冊全套教案,共37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第一課 形的魅力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形狀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狀的概念和形式,並學會應用各種形狀來組成藝術畫面。
2、通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 運用構成原理創造各種畫面。並從中體會到樂趣。
教學重、難點:
認識形狀的概念和形式。學會運用各種造型組成畫面。
教學准備
收集各種材料(如:廣告紙、掛歷紙、彩色紙等可以用來拼貼的材料)、剪刀、膠棒等手工材料;水彩筆、勾線筆等繪畫材料。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了解形的概念及分類。充分展開想像,採用畫或剪等不同的形式,將幾何形和不規則形組合成各種畫面。讓學生感受各種形的組合所呈現出來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階段
1、欣賞各種平面形狀
師問:看了這些形狀,你們能給它們歸類嗎?為什麼?
2、板書課題:《形的魅力》
二、發展階段
1、《形的魅力》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展示各種形狀。
師問:請找一找它們有什麼規律(學生討論)
2、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幾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橢圓形、多邊形等)自由形(隨手畫的形狀)
3、形的特點(外形的變化):
有規則:幾何形、幾何直線形、幾何曲線形、
2. 繪本教案《一條聰明的魚》
繪本教學設計:《我想變成彩色魚》
上傳: 艾秋芳 更新時間:2012-11-13 15:17:05
設計理念:自然界的魚類有各種各樣的形狀,色彩也是五彩十色的。初拿到繪本里有一片蔚藍色的海底世界,一個色彩絢麗地讓人眩暈的彩色魚世界。文字簡單卻有韻律,這本書在視覺上給人一種沖擊、驚喜的感覺。所以我設想設計一個簡直教案,正好能夠與我們幼兒園的剪紙課題相結合,幼兒在平時生活中經常會見到各種各樣的魚,所以對魚兒特別熟悉,而且也很喜愛。我通過帶領幼兒欣賞繪本中美麗的魚兒,給魚兒穿上漂亮的衣裳,和魚兒做朋友。引導他們在創作過程中不必拘於自然與現實的色彩以及形狀,大膽想像,裝飾豐富多彩,整個活動以幼兒為主,充分發揮他們每個人的個性特點。
第一課時:《小魚兒游游》
活動目標:
1.
認識、了解魚的基本形狀和特徵。
2.
大膽嘗試,剪出自己所喜歡的魚的形狀。
活動准備:剪刀、各種各樣顏色的彩紙、膠水、
活動重難點:認識了解魚的形狀和特徵,用彩紙大膽剪出各種各樣魚的形狀。
解決方法:運用謎語導入,圖片欣賞了解魚的外形和顏色,掌握並運用剪紙的手法表現各種各樣的魚。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在上課前我來出個謎語考考你們,請你們猜猜看是什麼動物,好嗎?(沒胳膊沒腿,從來不離水。走路不用腳,搖頭又擺尾。小朋友,喜愛它,看得笑哈哈,小花貓更愛它,見了伸手抓。)(小魚)
師:你們可真聰明,今天我們就和小魚來做朋友咯。
(設計意圖: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徵,以謎語的形式,抓住幼兒的興趣點,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
二、魚兒游進來
1.欣賞各種形狀的小魚圖片。
師:哇,海底的景色多美啊!這兒有許許多多既漂亮又可愛的小魚兒在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呢!瞧!那邊還有一條小魚兒在和我們打招呼呢!
師:(教師扮演小魚兒的角色):嗨!大家好!我是海底小導游!歡迎到我們家來做客,認識我們的家族成員!
2.出示多張魚的圖片
師:「這些都是我的小夥伴們,我們每一條都是不一樣的呢,你們先來看看我長的什麼樣子呀?」我的身體是什麼形狀的呀?我的尾巴呢?(身體像樹葉,尾巴像扇子)
師:那我的小夥伴的身體是什麼樣的呢?你喜歡和我們中的誰交朋友呢?說說喜歡我們的理由。
三、動手剪小魚
師:「你們認識了這么多各種各樣形狀的小魚,想不想自己也來做一做小魚呀?那我們該怎麼來做呢?」
1.
師示範操作
師:有的小朋友說到用畫的方法,我們來試試,我們就請小剪刀來幫忙先來做條海帶魚吧:先畫上一個大的三角形,再畫上一個小的三角形,把它們剪下來,大的三角形在前,把小的三角形黏貼在後面,再剪一個圓圓的眼睛貼上去就做成了。
師:還有人有別的方法做出可愛的小魚的身體和尾巴嗎?(引導幼兒嘗試用對折的方法剪出身體)
2.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師:你們想到了這么多好的辦法,接下來就請你們自己動手去試試吧!
四、魚兒游游(講評與展示)
1.說說你的小魚兒是什麼樣子的?
2.你是用了什麼方法剪出來的?
第二課時:《海底總動員》
活動目標:
1、能用剪、撕、畫等方式大膽誇張裝飾各種各樣的魚。
2、在製作彩色魚的過程中,體驗藝術之美,提高審美能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
引導幼兒感受魚兒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現魚兒之美。
活動難點:
對魚兒形象的大膽誇張裝飾,拓展幼兒對魚兒的表現能力。
活動准備:1.鼓勵家長帶幼兒到海洋館或上網觀察各種各樣的魚。2.各種各樣顏色的彩紙。3.剪刀。4.膠水。5.一個藍色大KT板布置成海洋
活動過程:
一、彩色魚兒游進來(欣賞各種各樣的彩色魚)
1.師:瞧,小魚兒們游到了我們的教室里啦,海洋里要舉行海底總動員,有一群小魚兒們都穿上了漂亮的花衣裳。
2.
出示多媒體課件,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魚的外形、花紋圖案以及色彩方面的美。
師:「哇,它漂亮嗎?它是什麼顏色的?它的身上有什麼?」
師:這些漂亮的花紋我們叫它魚鱗,這條彩色的小魚的魚鱗都是什麼形狀的呀?
在彩色魚的身體上下還有什麼呀?這個叫做魚鰭。
彩色魚的身體後面還有什麼呀?大大的尾巴。
3.師:「彩色小魚兒說:『跟著我繼續往前游吧!』這時你看見了誰呀?(兩條彩色的魚)
這是兩條正在跳躍的魚,它們的身上是什麼樣的呢?
彩色小魚兒帶著我們繼續往前游啊游啊,
這是看到了誰呀?(三條彩色的魚)
這三條魚在干嗎呀?他們的身上都有什麼花紋呢?
他們繼續往前游,遇到了更多漂亮的彩色魚,大家都穿上了漂亮的花衣裳,可真美呀!(整體欣賞一遍)
4.師:你們喜歡這些活潑可愛的彩色魚嗎?
(出示幼兒上節課剪好的小魚)「這些小魚兒都是上次課上你們剪的,可是現在小魚兒們說:「如果我也能有彩色魚身上漂亮的魚鱗該多好呀!」你們願意來幫助它們穿上漂亮的衣裳嗎?帶它們一起去參加海底總動員好嗎?
三、讓我變成彩色的魚兒
1.
師:小朋友們,你們准備好了嗎?讓你們的小魚也穿上魚鱗做的衣裳,有漂亮的魚鰭和尾巴,跳到水裡去,一同進入魚兒的世界,參加海底總動員,好嗎?
2.通過剪紙、撕紙的方法裝飾自己的小魚。
請個別幼兒演示撕和剪的方法。選擇其中的一種方式來表現。色彩可以選用鮮艷的、自己喜歡的顏色。也可小組分工合作。
四、海底總動員
1.讓先畫完的幼兒討論:你的小魚兒穿什麼了什麼樣的漂亮的衣裳?
2.引導幼兒把自己的彩色魚兒放到美麗的「海底世界」中。
師:「瞧,這是什麼呀?」(出示海洋展板)大海!這兒有藍藍的海水,綠綠的水草,白色的珊瑚……好看嗎?現在請大家把你做的彩色的、漂亮的小魚兒放到大海中,一起參加海底總動員吧!
3. 幼兒美術教案:我們的地球
主題活動《我們愛地球》 設計思路: 由於假期里,孩子們在家觀看了雅典奧運會,看到了許多升中國國旗和外國國旗的場面,很顯然僅僅了解中國的國旗是不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的,在老師的鼓勵下和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們開始收集各國國旗的圖案,有的小朋友家裡買了世界地圖,有的買了插國旗的玩具,有的在書店找到了《世界國旗...地圖冊》,還有的孩子和爸爸媽媽一起上網下載了許多彩色的國旗,通過收集國旗,孩子漸漸對國家、對七大洲、對地球的概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於是這樣一節關於地球的活動產生了,通過這個活動,旨在讓幼兒了解:國旗→國家→七大洲→陸地(海洋)→地球這樣一種從屬關系。 綜合活動 (一):地球的故事 一、活動的目的: 1、了解地球的大致概況,知道地球是由陸地和海洋組成,認識七大洲。 2、知道國旗代表一個國家,知道七大洲各代表國家。 3、培養幼兒探索問題、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學准備: (一)知識經驗准備:幼兒對世界上一些常見的國旗、國家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如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 (二)物質材料准備: 1、環境准備:主題牆面:《世界各國國旗》;幼兒繪畫塗色作品《各國國旗》;教室里懸掛各國國旗卡片。 2、材料准備:立體世界地圖;課件《地球板塊變化圖》;自製橡皮泥(麵粉、油、水)若干;盤子;水;中國、美國、加拿大、英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這些國家的小國旗插件。 三、教學過程: (一)、運用中國國旗引出話題: 1、這是什麼?你們還見過哪些國旗?在哪裡見到的? 2、為什麼這些地方要掛國旗?是什麼意思?(國旗代表國家) 3、你們還知道哪些國家? 4、在我們的地球上有許許多多的國家,這些國家在什麼地方呢? (二)、了解地球的概況。 1、出示立體世界地圖,幼兒觀察並說出,地球由陸地和海洋組成。 2、嘗試說出這些陸地的名稱。(七大洲) (三)、認識七大洲,知道七大洲與代表國家的關系(從屬關系)。 1、演示課件《地球板塊變化圖》,用講故事的形式幫幼兒理解七大洲與地球的關系。(七大洲從屬於陸地,陸地從屬於地球)故事梗概:地球有七個孩子,其中歐洲和亞洲是一對雙胞胎兄妹,大家親密地住在一起,有一天,七個孩子決定分家,歐洲和亞洲首先分開,然後是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澳洲和南極洲。然後這些洲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國家,但是因為南極洲太冷,所以沒有國家。 2、看後提問:地球有幾個孩子?他們的名字各是什麼?這些洲有沒有自己的孩子?嘗試說說這些洲有那些孩子? (四)、啟發幼兒運用自製橡皮泥和水製作地球的七個孩子和海洋,並將小國旗插件放入正確的洲。 延伸活動: 了解陸地的概況(高山、湖泊等)和海洋的概況(海島、火山等),嘗試用橡皮泥表示。 社會活動(二):地球媽媽 活動目標: 1、使幼兒了解環境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 2、教育幼兒要從我做起,注意保護環境,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准備: 1、大圖片兩幅(美麗的家園圖和被污染的家園圖) 2、小貓的信一封;空白的地球圖四張;勾畫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小朋友,你們知道嗎,現在在我們周圍有一種非常 可怕的病毒,是什麼? 2、小貓也不幸染上了"病毒",它被送進了醫院,正在接受治療。它給我們小朋友寄來了一封信。 二、教師念"小貓的信"(附後),同時出示兩張大圖片。 三、討論:小貓的家園環境的變化 1、小貓的家原來是怎麼樣的?(青青的山,藍藍的天,綠油油的草地,魚蝦肥又壯,空氣新鮮.......)。 2、後來又怎麼樣了?(天空灰濛蒙,河水又臟又臭,還漂著油和死魚,河邊堆滿了垃圾,空氣也不新鮮了.......)。 3、小貓的家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工廠的污水排在河裡,空氣中的黑煙,機器產生....)。 4、環境的變化對小貓有什麼影響?(小貓睡不好覺,也吃不到新鮮魚,呼吸不到新鮮空氣,病毒滋長了)。 5、我們是喜歡怎樣的小貓家呢?為什麼? 四、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環境展開討論,使幼兒知道環境污染會給人類和動植物帶來很大的災難,從而教育幼兒要熱愛大自然,保護環境。 1、環境的污染給小貓帶來了很大痛苦,在我們的生活中,你是喜歡怎樣的環境呢?為什麼?你不喜歡怎樣的環境?為什麼? 2、你還知道污染的環境會帶來哪些災難? 3、那麼,怎樣才會有新鮮的空氣,美麗的風景,優美的環境呢?我們小朋友可以做些什麼? (如:地上有果皮、紙屑時怎麼辦?在綠化帶上玩時,看見有人在搞破壞該怎麼辦?.....) 附小貓咪的信: 親愛的小朋友們: 你們好! 我的家住在一條小河邊,這里有青青的山,藍藍的天,綠油油的草地、 。。。。篇幅限制,需要教案原本可以找我
4. 小班藝術教案 彩色的梳子 誰能幫我寫個教案啊
活動目標:
1.通過講述故事引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2.學習有順序、有控制地畫短豎線,培養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3.養成正確的握筆方法和作畫姿勢。
活動准備:
1.幼兒用書、油畫棒人手一份。
2.教學VCD。
3.各種形狀不一的梳子若干。
活動過程:
1. 情景導入。
1) 翻開創意繪本第1頁,請幼兒欣賞主題畫,並自由說說畫面上有什
么?大山媽媽頭發上有哪些顏色?大山媽媽在想些什麼?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
2)播放教學VCD里的動畫片,使幼兒熟悉主題故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
2.將繪本翻到第2頁,請幼兒觀察裡面的不同形狀的梳子。「小朋友,這些魔法梳子缺少了什麼?」(梳子上面的齒。)「沒有這些齒,魔法梳子就失去了法力,怎麼辦呢?誰願意幫幫它們啊?」「讓我們用油畫棒畫出這些梳子齒吧!」
3.教師拿出各種梳子,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梳一梳,仔細觀察梳子上的齒是怎麼排列的,每一種梳子上的齒有什麼不同。
4.請幼兒拿出油畫棒,在繪本上添畫出五顏六色的梳子齒。
5.鼓勵幼兒互相欣賞畫面,並講述魔法梳子的故事。
主題故事:親愛的小朋友,你聽過魔法棒、魔法掃把,肯定沒聽說過魔法梳子吧?告訴你吧,魔法梳子是太陽阿姨的。它和我們見過的梳子可不一樣,它有許多不同顏色的齒,誰要用它在頭發上梳三下,就能變出各種各樣的小辮兒。每天太陽阿姨都早早起床,用魔法梳子梳出了許多小辮,每個小辮顏色都不一樣,發出五顏六色的光芒,非常漂亮。
春天到了,小草長高了,小樹葉變綠了,可是柳樹姐姐的頭發還沒長出來,她有點兒著急。太陽阿姨把魔法梳子放到她頭頂上,柳樹姐姐拿起梳子在頭發上梳了三下。哇!頭頂上竟然長出了長長的柳枝,柳樹姐姐真開心啊!
花姐妹也很美,它們每天都照著鏡子梳小辮。可是只有一把魔法梳子,姐姐妹妹們搶來搶去,一不小心,魔法梳子被甩了出去,落到了大山媽媽的頭上。
大山媽媽的頭發變成了長長的瀑布,魔法梳子順著大山媽媽的頭發滑下來,大山媽媽的頭發變成了五顏六色的,大山媽媽可高興啦!
魔法梳子順著大山媽媽的頭發滑到了小河裡,河水也變成了五顏六色的。魔法梳子順著五顏六色的河水流啊流,小溪、小魚、小花、大樹,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的了。有了魔法梳子,這個春天變得好美啊!
5. 幼兒園美術教案 有趣的食物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與操作,初步了解動物的食物鏈現象。 2.感受自然界中動植物誰也離不開誰的關系,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准備: 教具准備: 1、多種動物的胸卡(人手一個)。 2、操作教具人手一份。 3、場地布置:6條線,及兩條紅藍線。 4、...課件。 知識准備:了解動物喜歡吃什麼食物。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小朋友,這是什麼地方?(課件) 2、看,誰來了?在干什麼?(課件) 3、這里有危險嗎?(課件) 二、基本部分 (一)通過操作,初步了解食物鏈 1、出示食物鏈:狼吃兔,兔吃草。(課件) 2、出示畫面:獅子、羊、狐狸、兔子、草,說說它們喜歡吃什麼? 3、尋找食物鏈:請幼兒在五個裡面選三個,按誰吃誰,誰又吃誰的順序,幫他們排隊。 4、幼兒操作 5、評價、小結 (二)游戲,鞏固對食物鏈的了解 1、交待游戲規則。 2、幼兒游戲。 (三)感受自然界中動植物「缺一不可」的關系 1、分組討論:狼該不該殺? 2、設想後果:狼消滅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3、小結。 三、結束部分 延伸活動:你還喜歡什麼動物,它的食物鏈是怎麼樣的呢?請小朋友回去找一找,畫一畫。
6. 大班美術小丑魚教案怎麼寫
大班美術活動:
五彩臉譜目的要求:
1、在欣賞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臉譜藝術的美,激發創作興趣。
2、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誇大表現臉譜特徵。
活動准備:課件、水粉顏料若干,衣服若干件、各種水粉顏料。
重點與難點:嘗試用線條、色彩對稱的方法誇大表現臉譜特徵。
設計思路:幼兒園的美術活動是為了讓幼兒具備初步的審美意識,挖掘和發揮幼兒的創造能力。大班下學期的幼兒已積累了較多的美術知識經驗,在此基礎上,選擇了各種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欣賞作品來拓寬幼兒的創造思路,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在這次活動中,以中國傳統藝術——臉譜作為欣賞對象,旨在讓幼兒了解中國的工藝藝術。以臉譜精緻、絢麗、獨特的裝飾風格來吸引孩子,引起創作興趣,提高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導入:瞧!(臉)可是這張臉太白了,來幫他化化裝用什麼顏色來畫他的臉(紅色、綠色、藍色)鼻子、眼睛、嘴巴。
1、裝化好了,如果老師請你們根據臉的顏色給他取個名字的話,會給他取什麼名字呢?討論:小朋友取的名字真好聽,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些,快看!逐一出示紅臉、這是什麼臉!這個顏色的臉表示這個人很英勇,藍臉、綠臉、黃臉(幼兒隨畫面一起說出臉譜的名字,教師邊放課件邊介紹每種顏色代表著人物的性格特徵)。
2、剛才那些紅臉、藍臉、綠臉、黃臉都把它統稱為臉譜。臉譜在京劇中用的是最多的,來找一找臉譜與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左右對稱,都有眼睛、嘴巴、鼻子、眉毛)哪些地方不一樣(顏色不一樣,臉分成幾個塊面,五官有了變化)。(引導幼兒討論顏色如何變,五官有些什麼變化。)
3、教師示範,幼兒參與。
(二)聯想創作今天一起來當藝術家,設計一張漂亮的臉譜,把它畫在衣服上好嗎?提示:
1、心裡先想好,今天要畫一張什麼顏色的臉。
2、化妝的時候要仔仔細細,千萬不要把臉畫得兩邊兩樣。
3、臉譜上還有許多彎彎的線,什麼地方要塗眼影,什麼地方要塗胭脂要告訴大家。
4、五官變了沒有,變成了什麼?(相互欣賞幼兒作品,促進生生互動)
5、顏色要有深有淺,找一找誰是大藝術家。
(三)引導講評,展示教師隨機抽取幼兒作品,請幼兒介紹畫的是什麼臉。
(四)、結束(播放音樂)教師引導幼兒把自己的作品系在身體的各個地方走模特秀。
大班
(幼兒園里的最高班級)
◎大班dàbān
[the top class in a kindergarten]幼兒園里的最高班級(對小班、中班而言),由五或六周歲至六或七周歲兒童所編成的班級。
如:我兒子在幼兒園大班,明年要上小學了。
7. 小學四年級美術教案
第7冊浙教版美術教案
台燈設計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台燈設計中不同的創意或製作手法。
2.能設計或製作出一隻完整的台燈,並運用畫、剪、繞等方法設計或製作別具一格的台燈。
3.培養學生體現美觀和實用相結合的創意或製作台燈的實踐能力,並意識到設計的靈感往往隱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
課前准備
(學生)彩色鉛筆、鉛筆、黑色水筆。
(教師)相關材料。
教學過程
1.欣賞。
(1)欣賞「長信宮燈」,學生根據其造型判斷「這是什麼?」
(2)教師在簡潔的介紹中,讓學生了解它不僅是一件精美的人像雕塑藝術品,更是將實用功能與凈化空氣的科學原理相結
合的照明用具,因此被稱為「中華第一燈」。
2.即興造型。
(1)以自己為模特,設計一個獨特的造型,成就別具一格的「人形台燈」。(注意燈的位置擺放)
(2)學生用肢體語言展示創意台燈,教師及時指出:這些台燈已模糊了普通台燈結構,在巧妙的共用中,將美觀與實用悄
悄的結合。引出課題——創意台燈設計
3.移花接木,創意台燈。
(1)出示一造型優美的高腳酒杯,提問:如何利用它的特點使其變成一隻新穎的台燈?
(2)課件出示源於生活的更多實物:如雨傘、花瓶、自行車、水果等,小組討論:如何利用移花接木的方法重構「創意台
燈」。
(3)小組匯報有趣的創意,課件及時呈現各種「創意台燈」,讓學生的設想變成現實。
4.細節點亮創意台燈。
(1)欣賞大師作品,思考「感動你的細節在哪裡?
(2)課件定格於台燈細節之處,發現一些簡單的元素如線、形等都賦予了作品永恆的魅麗,學生思考自己將怎樣呈現設計
亮點。
5.創作。
要求:在生活中尋找靈感,利用熟悉事物的巧妙組合進行設計。
無論黑白或彩色效果的台燈,請你在某個細節的刻畫中表現設計亮點。
6.評價展示。
(1)學生自我展示——介紹怎樣體現巧妙的組合。
(2)觀眾有目標的欣賞——我最喜歡的創意細節。
水資源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明白水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學習並利用招貼畫的方式宣傳節約水資源。
2.技能:看懂招貼畫,分析了解招貼畫設計的基本要素及其創作手法,進行簡單的節水、愛水、保護水資源的招貼畫創作。
3.情感:進行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教育,培養學生關心社會問題和熱愛祖國的情懷。
課前准備
(學生)收集水資源有關資料,小組一塊海報板,彩色紙、繪畫工具、剪刀、固體膠等。
(教師)水資源破壞相關資料,宣傳板報範例,各種關於水的藝術作品,各種創作工具和材料。
教學過程
1.引入。
(1)板畫象形文字「水」,猜是什麼字?為什麼?
(2)引入新課。
2.藝術作品的欣賞。
展示各種關於水的藝術作品(繪畫圖片、生活用品上的花紋等),學生欣賞的同時發表自己的見解。小組討論:水與人類有
著怎樣的關系?
3.綜合探索實踐。
(1)出示圖標:猜猜這是什麼標志?(認識中國國家節水標志)
(2)節水,有必要嗎,教師敘述一組數據和出示一組圖片:
全球用水短缺達12億人。
每年死於和水有關的疾病人數為300萬——400萬人。
預計到2025年,水危機將蔓延到48個國家,約35億人為水所困。
全世界約有200噸垃圾倒進河流、湖泊和小溪,沒升廢水會污染8升淡水。
學生發表自己的感受。
(3)節水保護水資源迫在眉睫,一起來策劃一次宣傳活動,學習製作板報:出示一板報範例,觀察發現板報的內容是怎樣
安排的?怎樣突出主題?用了哪些不同的形式?
(4)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整理資料,制訂宣傳方案,合理分工:有目的地篩選已有的資料,有主題的補充製作添加資料
,共同解決以下問題:
①選擇哪些關於水資源的資料?②採用那些形式?③怎樣使宣傳板報更美觀?④利用什麼美術材料工具來製作?⑤製作時注
意什麼?
(5)教師巡迴指導,根據各組的情況進行有針對性地輔導。
4.宣傳與展示,評價總結。
(1) 組織各組展示自己的成果,小組間相互點評:
哪組設計最有新意?
哪組內容更有自己的見解?
(2)說說本課所得。
漫畫與生活
一、教學目標
1.在漫畫頭像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漫畫語言,學習簡單的漫畫創作手法。
2.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體會漫畫與生活的關系,啟發學生根據生活中的情節和感受,用漫畫語言來表達。
3.了解生活中的幽默因素,培養學生開朗的個性,並通過觀察與思考來明辨是非的能力。
課前准備
(學生)自己喜愛的漫畫圖片或漫畫書,自己了解到的漫畫創作故事或漫畫家,繪畫工具。
(教師)課件、漫畫資料、圖片、《三毛流浪記》的錄像資料。
教學過程
1.情境激趣。
(1)播放《三毛流浪記》思考:三毛的形象給你怎樣的感覺?
(2)小結:對漫畫中的人物我們可以進行大膽的誇張,甚至變形,為自己要表現的思想服務。「三毛之父」張樂平爺爺的
創作經驗:漫畫來自於生活。
(揭題:《漫畫與生活》)
2.模仿嘗試。
(1)學生拿出課前准備的圖片或漫畫書,模仿喜愛的漫畫形象,感受漫畫、激發興趣。
(2)觀察、思考:你的漫畫在表現形式上的特點?
(小結:漫畫的形象誇張、幽默,能表達一定的思想感受)
(3)你能用漫畫的手法來表現人物的特點和感覺嗎? 試試。(害怕、開心等;人物的五官、動作等;也可以試畫動物。
)
(4)交流、說說,這樣表現突出了形象什麼特點?
3.課件欣賞內容特徵明顯的漫畫。
《小貓釣魚》:漫畫表達的意思?幽默之處?
《半分》:作者想表現什麼意圖?
《畫畫》: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可以用漫畫的方式來表現?(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小結:獨幅漫畫)
欣賞《原來如此》
(出示第一、二張):畫面描繪的內容?
接下去想想結果會怎樣?(試畫)
(出示第三、四張):有不同結果嗎?
(小結:四格漫畫)
4.嘗試創作。
(1)討論創作內容。
在欣賞漫畫的時候大家講了這么多有趣的有可能出現的結果,你還能在我們的生活中找出一些創作的素材嗎?
(2)互相交流、啟發用漫畫來表現生活
(3)分層教學:
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一些漫畫,接著創作或改編創作。
為缺少想法的同學提供一些材料:
《「理」在其中》
傑克騎著自行車在街道上疾駛,過往的人群紛紛避讓.警察阻止他問:「您為什麼騎者這么快?」傑克回答:「對不起,我
的剎車壞了,所以我想盡快騎回去修理,以免發生意外!」
《拔牙》
牙醫對病人說:「你不要害怕,來來,喝一杯酒鎮靜鎮靜。」等病人喝下酒後,過了一會兒,醫生問:「你現在覺得如何?
」「看誰還敢拔我的牙?」病人紅著眼惡狠狠地對醫生說。
5.作業展示。
6.課外延伸。
介紹我國的漫畫大師豐子愷
介紹其他漫畫類型
戲曲人生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收集資料和欣賞戲曲表演等活動,了解中國戲曲的藝術特色及戲曲人物的表演特徵。
2.運用水墨畫的基本技法表現學生喜愛的戲曲人物。
3.通過欣賞和表現戲曲人物,讓學生感受戲曲的魅力,促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課前准備
(學生)收集戲曲人物圖片、戲曲人物有關故事等資料;准備水墨畫的相應工具。
(教師)課件、各種戲曲人物造型圖片,小組學習任務圖片(將一張完整的水墨戲曲人物圖片按小組撕成若干張碎圖片),
水墨畫工具。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進入學習狀態。
(1)欣賞京劇開場音樂進課堂。
(2)組織紀律,安定情緒,進入學習狀態。
2.導入激趣。
(1)談話導出小組學習任務。(請各小組長領取小組學習任務圖片)
(2)小組任務:嘗試用水墨表現各自小組領到的紙片上的圖像。(提示:引導學生運用中鋒、側鋒來表現線條,注意墨色
濃淡的變化,同時探索墨破色、色破墨等基本水墨技巧的運用)
(3)各小組展示作業,表揚能用中鋒、側鋒來表現線條,並注意墨色濃淡變化的同學,鼓勵學生大膽探究。
(4)揭示碎片的完整圖案,揭示課題《戲曲人物》。
3.感知引趣。
(1)分小組交流各自收集和准備的有關戲曲資料,表揚准備了資料的同學;
(2)教師小結有關戲曲表演及戲曲人物的知識;
(3)欣賞戲曲表演片段,學生感受並模仿戲曲表演的動作造型,體驗其表演特色;
(4)欣賞藝術作品中的戲曲人物,觀察分析如何用水墨表現戲曲人物的神態、動作等主要特徵,體會誇張、變形的藝術作
用。(提示:關良的《武松打虎》筆簡意勁,用誇張、變形的水墨造型抓住戲曲人物的動作和神態。引導學生觀察和體會水墨語言
的大膽運用。)
4.嘗試探趣。
(1)作業要求:用水墨的形式表現自己最喜愛的戲曲人物;
(2)依據自己收集的圖片或心中的戲曲人物形象進行大膽自由地造型表現,教師在巡視中給予學生鼓勵與及時提示。對發
現的普遍問題,如構圖大小、用墨濃淡、形象拘謹等,給予及時點撥、啟發、幫助學生解決。
5.評價延趣。
(1)即時用數碼相機或攝影機把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自評、互評,進一步開拓學生思維。
(2)教師總體評價優點及存在問題,評價要點可以是水墨語言的自如運用,戲曲人物的動作、神態的表現等方面。
(3)欣賞不同的材料表現的戲曲人物,體會文化與生活的關系。
課後請學生關注身邊的戲曲表演,並嘗試運用更多的材料來表現戲曲人物。
喜氣洋洋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的一些傳統喜慶節日、活動,收集與喜慶有關的美術作品,了解這些美術作品的含義、用途及造型色彩的特點,
掌握剪雙喜字。
2.學習暖色知識並能運用多種方法來表現喜氣洋洋的節日氣氛,學會剪簡單的雙喜、帶裝飾物的雙喜。
3.通過收集、了解、表達等活動,培養學生對祖國傳統喜慶文化的熱愛之情。
第一課時
課前准備
(學生)各種方便攜帶的喜慶用品、彩紙、剪刀、膠水。
(教師)《喜洋洋》音樂磁帶、紅綢帶。
1.導入。
(1)下課做准備工作時播放《喜洋洋》的音樂,製造一種歡樂的氣氛。
(2)出示幾幅圖片,說說你覺得哪張圖片的內容是在過節,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3)揭示課題:在一些重大的節日里,人們常通過舞獅、張燈結綵來呈現出——「喜氣洋洋「的畫面。
2.欣賞評析。
(1)想一想。
①還有哪些喜慶的日子,人們用什麼材料、用什麼方法來表現喜氣洋洋的氣氛?
展示 中國節慶網:http://www.comfort-i.com/的相關內容資料
②學生介紹:老師用課件展示相對應的圖片或錄像資料。主要介紹這些飾物的含義和運用。
(2)觀察剛才的畫面,請大家回答老師的問題,人們主要用哪些顏色、哪些物體來營造這種節日的氣氛?(學習暖色)
(主要用紅色、黃色等顏色營造節日氣氛,用的物品比較多,主要有燈籠、氣球、煙花等等)主要用哪些顏色來裝扮,為什
么要用這些顏色呢?同時板書)
現在,我們通過討論,已經找到了節日氣氛是從通過哪些要素產生的。那麼,如果要我們畫一副表現節日氣氛的畫,我們應
該怎樣來畫呢?(冷暖色與人心情有關。)
3.活動表現。
(1)請幾位同學上來表演:舞獅、扭秧歌、劃龍船等。教師播放音樂或畫面。
(2)把剛才的表演配上特別的背景畫一畫。請同學們互相說一說,自己要怎樣來表現節日的氣氛。
(3)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諧統一。
4.學生作業。
教師巡視加以個別指導。
5.作業展示。
學生之間互相填寫欣賞語。
第二課時
課前准備
(學生)彩色紙、剪刀、雙面膠等。
(教師)《喜洋洋》音樂磁帶、婚慶錄象、紅綢帶。
教學過程
1.內容回顧。
(1)回想上節課的內容:喜慶日子一般用了哪些材料來進行裝飾:燈、綢、中國結等。
2.設計情景,展開教學。
(1)朋友要結婚,需要很多喜字,請小朋友幫忙設計。
(2)播放剪喜字的錄像,看後分析一下錄像中的重點、步驟及拓展點。
(3)幫忙幫到底,順便幫朋友設計一個新房。
(4)如以教室為新房,你們會怎樣裝飾?
(5)小組討論。
(6)匯總小結:屋頂、窗、門、牆等。
(7)出示各種頂、窗、門、牆的裝飾畫面,讓學生心中有物。
(8) 每個小組選一項進行創作。
(9)將學生創作過程加以錄像。
3.課後評價。
每組之間互相評一評,說一說,推薦一些好的建議。
龍的傳人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龍的文化、歷史,以及在中華民族傳統中龍的特殊地位,知道龍的各部位的動物原型與象徵意義。
2.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與人合作,小組探究學習的能力。通過塑造一個龍的新形象,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3.引導學生體會龍的精神,樹立自己的民族精神,以我們是龍的傳人為榮。通過集體完成一件美術作品,培養學生合作精神
和競爭意識。
第一課時
課前准備
(學生)收集有關龍的圖片資料、身邊動物的圖片、水彩筆或油畫棒。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圖片激趣,引出《龍的傳人》。
(1)課件展示:北京故宮九龍照壁,激發學生的興趣。
(2)議一議:為什麼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我們的祖國是中國,我們是炎黃的子孫,我們是龍的傳人。
2.龍的由來(文化、歷史)
(1)龍的形象已出現了六千餘年,它現在的形象經過了三個時期的演化。
課件:商周——秦漢,秦漢——隋唐,唐宋——明清
請學生說說這三個時期龍的形象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龍的歷史:紅山文化遺址——玉龍,趙州橋欄板雕刻——雙龍,北京故宮太和殿前雲龍紋。
學生欣賞並判斷分別處於哪個時期?
(3)龍是中國古人對魚、鱷、蛇、馬等動物和雲、虹、雷、電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形成的一種象徵性神物。
①請學生找找龍的各部位各自分別具有由哪幾種動物的特徵?
②你還在哪裡見到過龍的形象?
請學生介紹、展示、交流——「豐富感性體驗」。
③「龍」作為吉祥的化身寄託了人們美好的願望。你覺得龍還有其它動物的一些特徵嗎?
④根據你的思考你能用上其他動物的一些特徵來創造一條,你心目中的龍嗎?
請學生說一說或相互形容你心中的龍。
3.創作實踐,審美體驗。
(1)根據你的理解和想像,創編你心目中的龍。
(2)自我評價,體驗審美情趣,寄託自己美好的願望。
第二課時
課前准備
(學生)收集一些龍的傳說故事、龍舟賽的圖片、水彩筆或油畫棒。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1.龍的傳說故事——「激發興趣」
(1)龍的傳說——「龍生九子」
20展示資料、交流:
(2)你還知道哪些有關龍的故事?
請學生說一說。(鯉魚跳龍門)
(3)「龍」作為吉祥的化身寄託了人們美好的願望。
我們是炎黃的子孫,我們是龍的傳人。
2.民俗傳統活動——「民族精神」。
(1) 澳門回歸——舞龍慶祝。
墨西哥、日本華人舞龍迎新春,龍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象徵。
(2) 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用鮮花堆成的巨龍,象徵中華民族的騰飛。
(3)端午節賽龍舟。
①簡介端午節及愛國詩人——屈原。②賽龍舟怎樣才能贏得勝利?——集體合作的團隊力量。
(4)學生展示交流自己收集的賽龍舟圖片資料,豐富體驗和創作素材。
3.賞析作品——「內化知識」
書中的學生畫龍舟賽作業,請學生賞一賞、評一評。
4.創作實踐——「外化表現」
根據你的資料和你的想像,創作一幅激烈的龍舟賽的場景。
請學生想一想、學一學、畫一畫。
5.展示評價——「審美提升」
自我評價、同學建議、教師點評,體驗審美情趣,感受龍舟賽精神。
課後:布置學生做作「紙接龍舟」。
線條的魅力
教學目標
1.發現自然、生活中千變萬化的線條,通過仔細觀察,認識不同姿態的線條,體會線條的美感特徵及其在美術作品和生活中
產生的視覺效果;通過教學掌握直線、折線、曲線、交叉線等以及不同線形,如長、短、細、疏、密等不同線形的變化,理解線的
美感特徵。通過觀察、體驗、感受、了解感悟各類線條的表現力,培養學生造型能力和創造能力。
2.了解線條的各種形狀、線形的變化及線條組合的黑白灰層次,能用線條進行簡單的構成練習。
3.通過觀察畫家用線條表現的作品,初步體會畫家在作品中體現的不同情感,認識人類豐富的情感世界。培養學生從生活中
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
課前准備
(學生)鉛筆、彩色筆。
(教師)製作配套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小點點的旅行」
老師一邊口述簡單的故事情節,一邊手繪線條:從一個點開始變成一條線,小點點走出各種各樣的線條……完成它的旅行。
你能說出小點點走出的這些是什麼線嗎?
認識各種不同線形:直線,折線,曲線,弧線……
跟著小點點去旅行:學生嘗試畫一畫各種各樣的線
(二)探究學習
1.發現自然景物中的線,使線條具體化、形象化,感知線條的美感。
課件展示自然界景物圖片:梯田、鐵軌、悉尼歌劇院、蜘蛛網、閃電、斑馬、老樹、冰凌……
悉尼歌劇院、鐵軌——直線、弧線——挺拔、堅硬,充滿力度
老樹、閃電——粗粗細細自然的線條——或遒勁有力、或纖細飄逸
梯田——曲線——柔和、優美,有韻律感
蜘蛛網——曲線——飄逸流暢
你喜歡哪一種線?為什麼?
2.發現運動中的線,課件展示圖片:
汽車行駛形成的燈光線;
欣賞綢帶操錄像,舞蹈動作的軌跡線;
老師帶來了一條綢帶,舞動綢帶你發現了什麼線;
流動的曲線——感覺線條像在跳舞;
誰也來試試讓綢帶跳舞。
3.跟音樂畫線:
爵士樂、小夜曲、圓舞曲、拉丁舞曲。
學生嘗試畫出對不同節奏樂曲的感覺:或平穩、或強勁、或舒緩、或愉快。
4.欣賞線描作品,感受繪畫作品中線條豐富的變化和表現力。
欣賞大師作品:
克利《奔流》、畢加索的作品《牛》、卡門系列;梵谷《星空》;欣賞學生作品,德國、加拿大兒童線描作品。
(三)嘗試練習,繪畫指導。
1.課件演示:線條構成的裝飾花紋。
線的裝飾(重復、加密、加粗、組合花紋)
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花紋的組合?
2.分析線條的黑白灰層次。
小組討論:你覺得哪一幅畫面的黑白灰組合的有變化?
學生代表發言總結出:
出示四幅作品分析畫面的黑白灰處理,有疏密、粗細的變化。
圖1畫面太空了,不完整。
圖2畫面中只有灰層次,沒有變化。
圖3畫面中黑層次太多,顯得黑氣。
圖4畫面中黑白灰層次疏密有致、生動而富有變化。
3.線條練習表現內容——原始陶罐或花瓶。
(1)欣賞原始陶罐的裝飾美感。
(2)老師給每個組提供陶罐外形,以小組為單位,嘗試在相同陶罐上進行不同的線條裝飾。
(3)小組評議——哪一幅線條組織的最美?哪一幅黑白灰變化較好?
(四)拓展。
線條除了可以運用在繪畫中,還可以用在其他地方。
課件展示線條在生活中的應用:石雕,裝飾門窗,花瓶、燭台的造型……
結語:讓我們共同努力,用千變萬化的線創造出千變萬化的事物,為我們的生活增添美,增添樂趣!
風兒吹過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體驗、尋找來豐富學生對風的感知,了解風的形成和特徵。
2.進一步提高用線條進行表現能力,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嘗試用線描的方法表現風吹時引起的物象變化的景象,表達出自己
對風的感受。
3.培養對自然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想像能力和繪畫表現能力。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准備
(學生)細水彩筆、油畫棒、色卡紙。
(教師)刮風的錄音、錄象帶、下載各種風的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播放播放各種風聲的錄音:聽風。
大風時樹葉的沙沙聲;西北風的呼號;狂風嘩嘩作響……
這是什麼風?(觸動學生的記憶)
2.風雖然抓不到,但我們可以用眼睛看到風、用身體感覺到風、用耳朵聽到風。
回憶各種風吹到身上的不同感覺(最好能出示相關的畫面)。
炎炎夏日,輕風吹來格外舒爽;
寒冬臘月,西北風吹到臉上像刀割一樣;
風雨交加、狂風大作時,雨傘都會被掀翻,寸步難行;
乘坐在汽車或摩托車上疾馳,疾風會讓人感覺呼吸困難;
如果龍卷風來了,我們會非常緊張、恐懼……
(二)探究學習。
1.認識各種級別的風。
出示氣象預報的風力級別:風向,偏北風3——4級。
風有大小的級別,你還能說出什麼級別的風?
結合「蒲福氏風級」,認識12級風。
2.觀看《龍卷風》片段,了解風的小常識:
簡單了解台風(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龍卷風、颶風的不同。
(1)四人小組討論:
江浙一帶每年7至9月都會有台風,我們是怎樣對台風命名的?
結合圖片:卡特里娜颶風席捲美國新奧爾良市,造成嚴重的後果。
台風過境的慘狀,人們在抗台中自救。
(2)請學生介紹自己搜索、了解到的有關熱帶風暴、龍卷風、颶風的知識。
(3)雖然台風、龍卷風、颶風有很強的殺傷力,給人類帶來巨大的危害和威脅,但也可以作為一種能源來利用,造福於人
類。請學生簡單介紹風車拉磨、風力發電、帆船行駛等。
3.欣賞畫家作品,畫家是怎樣表現風的。
(1)比較圖片:鄭板橋的《竹》與徐悲鴻的《逆風》。
這兩幅竹都是以國畫形式表現的,你從什麼地方感覺到徐悲鴻的《逆風》風很大?
比較莫奈的《樹》與柯羅的《陣風》
《陣風》中畫家是怎樣表現大風中的樹的?
(2)欣賞畫家對風的表現。
如盧梭的《熱帶風暴中的老虎》
欣賞學生作品,他們是怎樣表現風的。
4.嘗試用線來表現風起時水面或柳枝的變化。
微風時——大風時——狂風時的不同的狀態
(三)畫畫風。
1.用我們手中的線條可以畫出各種風的感覺,你想試一試嗎?
出示一組事物,你覺得哪幾項適合表現風?哪些不太合適呢?
2.作業要求:記憶和想像刮風時的情景,通過描繪物體形態,運用線條等方式,大膽地表現對風的感受。
3.教師巡迴指導。
4.作業展評。
(1)在黑板上展示學生作品。
(2)根據老師的導向性提問來評價。
評一評哪些作品有風來的感覺,哪幾件作品還需要改進的?
(四)課後拓展。
1.欣賞風蝕地貌。
2.說說有風的成語。
蟲蟲大聚會
完整教案請訪問 爬山虎美術教育網
http://www.pshms.com/jxyj/ShowArticle.asp?ArticleID=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