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美術課夜景教案

美術課夜景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21 18:28:48

⑴ 海濱仲夏夜教案設計

《 海濱仲夏夜》教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霍霍」、「緋紅」、「廣漠」、「蒼穹」等詞語的含義。
2.初步學會課文抓住景物特徵細膩描寫景物變化的寫法。
3.結合課文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二、難點、重點分析
1.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來寫景的?
分析:按時間順序,分為日落不久、夜色沉沉和月亮升起三個部分,脈絡清晰,條理分明。
2.作者寫星光的出現,選擇了怎樣的時空背景?這對突出啟明星的特點有什麼作用?
分析:時間背景是「霞光漸漸地淡下去了」??「一切紅光都消失了」;空間背景是:高而遠的廣漠的天幕。只有紅光消失才能突出啟明星的亮,以天幕為背景可以顯示出啟明星的大。
3.本文的結構是怎樣的?
分析:作品分三個層次描繪海濱仲夏的夜景。
第一層(1~4自然段):寫幽美、靜溫的夜色 。本層緊扣題旨,是全文重點描繪之所在,所以作者不惜潑墨,從多方面展開。首先著眼晚霞。先從靜態看,寫出「桶紅」的顏色,再以晚霞與大海相互輝映,化靜為動:「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閃爍著」『滾動著」,准確而又形象地描繪了晚霞的絢麗多彩。作者對景物的觀察是精細的,見諸文字時又是十分精確、有條理的。作者接著又描繪了繁星、燈火以及「溫柔」的海水,「清新而又涼爽」的海風。在此基礎上直抒胸臆:「我的心裡,有著說不出的興奮和愉快」。文章情景交融,為下文寫人了充分的鋪墊。
第二層(5~7自然段):寫人們勞動後愉快的休憩光。如果說作品的第一層主要是描繪了海濱的一幅風景畫,那麼第二層則勾勒了一幅入夜後的海濱人物速寫圖,從而充分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社會主義時代自由幸福的新生活。但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們,並沒有忘記創造更美好的明天。他們在勞動後的休息中,仍在談論著今年風調雨順的好年景。
第三層(8~12自然段):寫皎明亮的月亮休浴下的海濱勝景;作品在描寫「皎潔的月光」的同時,又描寫了人影憧憧聲鼎沸的熱鬧、歡樂的場景:人們可以在這里「 海闊天空地盡情談笑」,「酣暢地休憩。由第一層寫景、第二層寫人,到這里把寫景、寫入、抒情融為一體,創造出一種清新、雋的意境,使入卒讀之餘,似有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4.本文的寫作特色是什麼?
分析:(1)線索。
所謂線索,就是貫串在整個敘事性文藝作品的情節發展中的脈絡。在一般的記敘文中,線索的作用是體現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繁多的材料由記敘線索貫串起來,將文章組織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每一敘事作品都有一條或一條以上的線索,但主要線索只有一條,其他線索則圍繞主要線索來展開。記敘文中作者常以時間的推移或作者認識的發展為記敘線索來安排材料。這叫作「縱式結構」。《海濱仲夏夜》正是以時間推移為線索的。
(2)景物描寫。
文章生動地描繪出一幅海濱夏夜的圖畫。全文寫景既緊扣海濱夏夜的特點,又連類而及地寫了城市風光,勾勒出一幅幅幽美的圖畫,寫出了威海這座城市特有的風韻,給人詩的享受,畫的美感。
首先,作者注意攝取富有特色的景物。自然景物有它自己的特點 ,寫景 ,要抓住此時此景的特點,才能反映出特有的風貌。《海濱仲夏夜》的寫景很注意抓當時當地景物的特點。比如它寫晚霞,不是籠統地去形容「紅霞滿天 」,而是著意寫反照在海浪上的霞光,「 又紅又亮」寫出霞光的色彩特點;「閃爍」「滾動」「消失」表現霞光映在波浪上不停地晃動閃光這個特點。接著,寫夕陽逐漸西沉的景物 ,著重寫了長庚星 。在直接描寫星光之前,先寫天空的變化,為長庚星的出現作鋪墊。「高而遠」「深藍色」的呈現一片「肅穆」氣氛的天幕作為長庚星的背景,把它映襯得更鮮明了。寫長庚星,一是抓住它「最早出現」、天幕上只有它一個的特點,二是抓住它「活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 」的特色。繼而寫「夜色加濃」時的景物,著重寫燈光。「次第」一詞用得准確,寫出了許多燈光先先後後亮起來的特點。「尤其」一詞強調描寫的重點是「圍繞在海港周圍山坡上的那一片燈光」。其特點是倒映在海面上,隨著波浪「晃動」「閃爍」,「像一串流動著的珍珠」,把燈光的特點寫活了。寫月亮的升起,則說它是「從那平靜的大海里涌了出來」。這些都是海濱特有的景色,有別於其他地方。
其次,作者突出描寫景物的顏色和動態 。寫景 ,可以從景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動態等方面著筆。課文為了突出海濱夏夜的美妙多姿 ,特別注意寫景物的顏色和動態 ,因而呈現在讀者面前的,不是一幅幅靜止的黑白圖畫,而是連續不斷變換著的一組組彩色電影鏡頭。如寫海濱傍晚的天空,起初寫它燃燒著晚霞 ,顏色是桔紅的 ,而後逐漸變為緋紅、淺紅,而後霞光消失 ,出現的是深藍色的天幕、閃爍的星星、倒映在烏藍海面上的燈光 ,以及皎潔的月色、在海面上閃爍的魚鱗似的銀波,寫得變化多端。
(3)抒情。
寫景的作用有多種,其中主要的一種是「傳情」。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寫景是描摹客觀風物,傳情是表現主觀情感,寫景以傳情,這個景物當中就寄寓著某種感情或與某種感情相關聯的氣氛。峻青熱愛他的家鄉,對山東的一草一木都有親切的感受。作者正是帶著贊美故鄉的情感來寫威海夏夜的一景一物的。在他的筆下,無論燃燒的晚霞,燦爛的滿月,晚來的海風,柔軟的沙灘,明亮的星光,蔚藍的大海,都浸潤著喜悅贊嘆的感情色彩,讀來使人感到十分親切,使我們的心合著作者的脈搏一起跳動,應著作者的胸膛一起呼吸。他那字里行間流露出的親切感情,使讀者受到了強烈的感染,產生了引人入勝的藝術效果。
(4)語言。
在語言運用方面 ,這篇散文突出的特點是比喻貼切生動 ,用詞准確優美。在分析課文時抓住這些比喻和詞語來講讀,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而且可以幫助學生積累詞彙,培養用詞造句的能力。
(5)美學特色
①用多變的色彩描繪了海濱仲夏夜的「幽美」。
現實生活的紛繁復雜,決定了美的形態的多種多樣。「幽美」是介於「崇高」和「優美」之間的一種美。它既有由於量的龐大,如大海、高空等景物,而產生的亢奮而崇高的美;又有由於表現對象的柔和撫媚,如霞光、啟明星、清風等景物,產生的恬適從容的美。就是在這種「深遠、僻靜、昏暗」環境中,作者發掘捕捉瞭望寧靜美、動態美及和諧美。
寧靜美。作者仁立海濱,按時間順序描繪了三幅圖景:一是夕陽落山,海浪染紅霞;二是夕陽西沉,啟明星高掛;三是夜色加濃,燈光與星光相映。這三幅圖景,都是海濱遠眺所見,表現出「深遠」中的寧靜美。作者描繪出祖國海濱的寧靜美,正好反映出我們社會主義祖國各個角落的和平安定。寧靜美是「幽美」的「獨特」所在。
動態美。《海濱仲夏夜》的「幽美」還表現在作者化靜為動,從動態方面來刻畫海濱的夜景上。夕陽緩緩下山,霞光縷縷染浪 ,浪頭排排湧起 。浪峰湧起之處,猶如燃燒的火焰,紅霞、海浪都在「閃爍」「滾動」。形象地寫出了海的色彩、海的氣勢。作者描繪出海濱千姿百態、絢麗多嬌的美來 ,不僅流露出對祖國大好河山無比熱愛的感情 ,而且還旨在揭示偉大祖國的旺盛生命力。化靜為動,化美為媚,是「幽美」的又一「獨特」所在。
和諧美。作者運用他那靈巧的畫筆 ,在三幅圖景中調色布彩: 第一幅圖是海染紅霞流金溢彩;第二幅,淡彩輕描;第三幅點染寫意。天空深藍,海水烏藍,星光閃亮,燈光通明,珍珠耀眼……五彩續紛。作者傾注全部的愛來描繪祖國的海濱 ,筆調既活潑又朴實 。多角度地描繪祖國海濱的夜景 ,給人以和諧統一的立體感 。作者善於抓住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審美對象,善於運用不同形態的美 ,使它們相互聯系、彼此滲透、互相轉化 ,從而構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和諧美就是「幽美」的又一「獨特」所在。
②情景交融寫出嶄新的「時代美」。
一輪燦爛皎潔而明亮的月亮照著海濱,「說話聲、歡笑聲、唱歌聲、嘻鬧聲,響遍了整個的海灘」。作者在文章的最後一部分里,用情景交融的筆觸,抒寫了我們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美」。
5.全文描繪了哪三組畫面?
分析:第一組畫面(1?3段):描繪了從「 夕陽落山不久 」到「 夜色加濃」這段時間裏海濱夏夜的景色,作者以「霞光」、「啟明星」、「燈光」為主要觀察對象:第1段以「大海」為背景描繪霞光,寫出了霞光的「 色彩 」和「 動態 」;第2段著重寫「 啟明星 」的「大」和「亮」的特點。第3段由「星」光引出對「燈」光的描繪。
第二組畫面(4?7段):描繪了在幽美的夜色中,海濱沙灘上「勞動者休憩、談笑」的情景。
第三組畫面(8?12段):描繪了從「月亮上來」到「夜深」這段時間里月光下海濱沙灘上「勞動者休憩、談笑」的情景。
抓住海濱仲夏夜的特徵寫景 ,用語准確生動,是本文的主要特點 。霞光色彩的變幻,從啟明星閃爍到繁星滿天,從夜色漸濃到明月升起 ,正是夏夜晴空特有的景象。如「 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閃爍著,消失了」;「後面的一排,又閃爍著,滾動著,涌了過來」。准確而生動地寫出了動態的霞光,表現了霞光的色彩變化 。作者不僅抓住了色彩、光線的變化 ,更緊扣了「海濱」這一特定的環境。借海浪寫霞光 ,用藍天襯明星 ,主映在海面的燈火與天空的星斗輝映 ,寫夜中和月光下海灘上的笑語歡聲,等等,使用權景物描繪得形象生動。
6.第3段的燈圖與「天上的市街」的意境地有哪能些相似之處?有哪能些不同?分析:相似處,都有真的燈光和天上的「明燈」,《天》用街燈引出明星,這里是用星星引出真的燈光,寫法類似。不同處,《天》重點寫天上的明星,街燈只是引子和陪襯;這里天上的「 明燈 」、山坡上的燈火、海面上「 流動著的珍珠 」三個層次 ,上中下互相輝映 ,更多彩多姿,富有畫趣。
7.文中為什麼在寫啟明星之前要寫霞光由漸淡而消失的過程?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分析:這一部分絕非閑筆 ,它有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寫啟明星出現前的情景 ,突出霞光由淡而滅的變化過程 。二是突出夏夜晴空「 高而遠 」的特點,只有霞光消失 ,天才顯得「高而遠」。三是為下文寫啟明星作鋪墊,霞光由淡而無,創造了一個寧靜、遼遠的意境,對寫啟明星的「大」、「亮」起到了綠葉扶紅花的作用。
從全文來看,重點是體會第一部分描寫的自然美,難點是理解文章二、三部分蘊含的生活中的美。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過朱自清的《春》,在《春》這篇課文里,我們領略過春天的美麗。那你想知道夏天的景色如何嗎?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描寫仲夏時節海濱景色的文章 ,看了它 ,你將被海濱那迷人的景緻所陶醉。
板書課題、作者。
1.解題:
海濱(地點);仲夏(季節);夜(具體時間)。
2.簡介作者:
峻青,原名孫俊卿 。山東海陽縣人。幼年貧困,曾當過徒工 。抗戰爆發 ,參加革命。主要作品有短篇集《黎明的河邊》、《海燕》、《最後的報告》、《膠東紀事》;散文集《歐行書簡》、《秋色賦》。
3.課文介紹:
《海濱仲夏夜》一文節選自散文集《秋色賦?海濱仲夏夜》。作者抓住夕陽落山不久??月到中天這段時間的光線和色彩的變化 ,描繪了夏夜海濱特有的景色和勞動者閑適 、歡愉的休憩場面,抒發了對美好生活的贊美之情。
(二)指導自讀。
1.出示小黑板。(要求學生運用工具書讀准字音、理解詞義)
霍霍 緋紅 廣漠 蒼穹 煞 皎潔
2.散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3節):寫海濱夏夜的美景。
第二段(4~7節):寫「我」在夜色中的感受。
第三段(8~12節):寫月下沙灘。
3.播放錄音。學生看書並思考:
作者在這一部分中描繪了哪兩幅圖景?各抓住了什麼特徵?
提示:這一段按「夕陽落山」、「夜色加濃」的時間順序推進,以蒼穹和大海為背景,抓住海濱夏夜的景物特徵,描繪了兩幅圖景:
教師邊講邊板書:
小結:一天一海,一靜一動,互為映襯。讓人讀來自有一種自然美。
4.再讓學生速讀第一段。要求:邊讀邊展開想像。在具體形象中獲得美的實感。
5.學生表達各自的感受。在此基礎上指名學生運用抑揚頓挫、輕重疾徐、高低升降的語調朗讀這一段,使學生受到感染,進入美的意境。
6.學生默讀第二、三段。
要求帶著下列問題去讀課文:
作者是怎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描寫沙灘上景物的變化的?作者為什麼用更多的筆墨寫了沙灘上的人?
提示:以上問題的第二問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時,可啟發學生分步思考。
(1)先想一想寫的是什麼人?
??在各個崗位上勞動了一天的人們……
從田裡割麥於歸來的人們……
這些英雄的人們……
(2)他們在怎樣的環境中?心情怎麼樣?
??在軟綿綿的沙灘上,休著海風,望著夜空,盡情地說笑……
點撥:作者從描繪海濱夏夜的自然美進入到描繪海濱夏夜的生活美。
7.學生齊讀:「我漫步沙灘……」到文章結尾。
8.教師歸納:這一部分,作者由景及人,從描繪海濱夏夜的自然美,進入到描繪海濱夏夜的生活美。
板書:
盡情說笑、休憩
人們: 生活美
議論年景、笑聲
9.小結:作者先描繪大海月色,再寫沙灘也突然明亮了起來,寫了沙灘上乘涼人們的眾多和歡鬧。隨著月亮的升高,夜已經很深了,沙灘上的人也「變化」了,有的睡著了,有的還在談笑。最後,作者以抒情的筆調將眼前的情景和人物結合起來,以更多的筆墨寫人們在這自由的天幕下酣暢地休憩,目的在於寫生活美,從而將文章推進了美的境界。
10.學生討論本文寫作特點。
(1)抓住特徵,有層次地描寫景物。(動態)
(2)貼切的比喻和形容詞的運用。

課堂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同「課堂教學設計1」)
二、難點、重點分析
(同「課堂教學設計1」)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速讀測試。
1.本文題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
3.本文選自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
4.這篇優美的寫景散文,依次描繪了五幅流動的畫面,這五幅畫面是:
(1)
(2)
(3)
(4)
(5)
5.文章開始既寫晚霞又寫大海,兩者之間是什麼關系?
6.文章是怎樣描寫星空的?
7.文章是怎樣描寫海濱燈火的?
8.文章是怎樣描寫沙灘的?
9.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10.下列比喻描繪了景物的什麼特徵?
(1)簡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
(2)活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
(3)像一串流動著的珍珠。
測試記錄:
閱讀速度:___________字/每分鍾
理解率:__________%
閱讀效率:__________字/每分鍾
(二)激疑質疑。
1.文章最後幾段正面寫到「人們」,但為什麼只寫了人們的「聲」,而沒有寫一個個人的「形」和「貌」。
2.這篇散文在布局安排上有什麼特色?各個畫面之間是什麼關系?
3.這篇散文是怎樣把景寫活的?
(三)精讀導引。
第1題:可以著重從寫作的真實性方面,以及從全文的結構特點來看為什麼這樣寫。
第2題:主要體會作者在駕馭這么多景緻時,精心安排的技巧,要體會出各幅畫面之間的內在聯系。
第3題:應當主要體會學習作者善於觀察、善於寫出景緻的變化和動態的特點。
(四)疑難討論。
1.(1)從寫作的真實性看。人們的種種情景,作者是在幽靜的夜色中一路散步所看到的,在濃重的夜色中,在隨意的一瞥中,無法仔細觀察到人們細致的音容笑貌,而給他留下突出印象的,是人們歡樂的聲音,是這種笑語聲所透露出的發自內心的歡樂的情緒。
(2)從全文結構看,本篇是一篇寫景的記敘文,仲夏海濱的人們是作為濱海夜景整體的一部分來寫的,人在景中,人使景動了 ,活了,人和景融合成了一體。如果突出寫一個個人的形貌,就會顯得繁雜,豐收不這篇敘文嚴謹的結構。
2.這篇散文在布局安排上的特色是,以時間為順序,由傍晚寫到深夜海濱的景物,井井有條。
文中所寫的晚霞、星空、燈火、沙灘四幅圖景雖然寫的角度各不相同,但並非各自孤立而是緊針密線、緊緊相連,結構十分嚴謹。描寫景物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由靜到動,或由動到靜;或由巨到細,或由景及人,層次井然,清晰地表現了中心思想。
3.從本文可以看出,作者把景寫活的技巧是:(1)善於寫出景物的變化 。例如,「 天空的霞光漸漸地淡下去了,深紅的顏色變成了緋紅,緋紅又變成為淺紅」,這是寫霞光色彩的變化。「當這一切紅光都消失了的時候 ,那突然顯得高而遠了的天空 ,則呈現出一片肅穆的神色」。這是寫天空距離與氣氛的變化。「夜色加濃,蒼空中的『明燈』越來越多了。而城市各處的真的燈火也次第亮了起來」。這是寫星星與燈數量的變化。
景物的動態,如寫晚霞,作者藉助比喻,形容它像火焰在「燃燒」,就有了動感。接著把晚霞放在大海的倒映中去寫 ,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 ,簡直就像一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閃爍著,消失了。而後面的一排,又閃爍著,滾動著,涌了過來。這就把晚霞寫得有聲有色,活了起來。
作者之所以能夠把景寫活,除了寫作的技巧之外,主要還依賴於對事物的精細觀察。善於觀察是把景物寫活的根本。
「速讀測試」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1.《海濱仲夏夜》。
2. 峻青。
3.《秋色賦》 《海濱仲夏夜》。
4.(1) 夕陽落山不久,浪峰上的霞光。
(2) 霞光由漸淡而消失,啟明星在深藍的天幕上閃爍。
(3) 夜色加濃,海面上燈火與星光輝映。
(4) 幽美夜色中勞動者休憩、暢談的場面。
(5) 海灘月色。
5.寫大海是為了寫晚霞,只不過是從大海浪峰的倒映中去觀察晚霞。把海天連在一起寫,就把霞光寫活,寫得壯觀了。
6.文章描寫了一幅變化著的星空圖。先寫了霞光的消失,又在「肅穆」「高遠」「深藍色」的天幕背景上,描繪那令人注目的啟明星。這幅星空圖背景恢宏,中心突出,富於動感。
7.先寫蒼空中的「明燈」越來越多,再由天上寫到海面,寫海港周圍山坡的燈光倒映在海面上,晃動著 ,閃爍著的動景 ;再由海面寫到天空 ,描繪出星斗與海面燈火交相輝映的景色。
8.寫沙灘是根據「 我 」的感受來寫的,寫了沙灘的軟綿綿( 觸覺 ) ,海水的刷刷聲( 聽覺)。海風的清新而又涼爽( 嗅覺、膚覺 ),大海和田禾混合的香味( 嗅覺 ),太陽炙曬的余溫(膚覺),綴滿星星的夜空(視覺);然後又寫「我」與鄉親們的談論。這幅沙灘圖,由景及人,景美人更美。
9. 這篇散文通過對威海海濱仲夏夜色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壯美和英雄人民不畏困難的樂觀精神的由衷的贊美之情。
⒑(1)借海浪描繪出霞光的色彩各動態。
(2)比喻了啟明星「大」、「亮」的特點。
(3)描繪了海面因燈光融入而流光溢彩的美景。

【小資料】
一、作者簡介。
峻青(1922~ ),現代作家 。原名孫峻卿 ,山東海陽縣人 。出身貧苦,只上過幾年學。最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深深影響了他以後的文藝創作。他1940年參加革命,1944年後任膠東黨委機關報《大眾報》記者、新華社隨軍記者。艱苦的敵後生活為他的創作打下了堅實的生活基礎。解放後,他留在中南局新聞機關工作。
峻青的散文,向來以充滿時代感和革命性著稱 ,以清新、永的風格而傳誦不衰 。他在新中國成立後還創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說,如小說集《黎明的河邊》、《最後的報告》、《膠東紀事》等,都以濃厚的地方色彩、鮮明的時代氣息和朴實雋永的筆觸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
二、寫作背景簡介。
1962年,是全國人民執行黨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迅速扭轉三年困難時期嚴重局面的一年。這年春天,作者回到家鄉山東省海陽縣,並住了一段時間,看到了老革命根據地人民在三年嚴重困難時期絲毫沒有動搖對社會主義的信念,他們以一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艱苦奮斗,克服困難,使國民經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表現出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作者親身感受到膠東半島革命根據地人民戰勝三年困難的革命精神和對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定信念,產生了強烈的創作慾望:「要把我的鄉親們的英勇斗爭和我的故鄉的嶄新面貌,用文學的形式迅速地反映出來,讓更多的人像我一樣得到鼓舞,受到教育,而這,我覺得再沒有比散文和報告文學更合適的了」。(《秋色賦?後記》)

⑵ 找幅畫,90年代初小學美術教材上的一幅欣賞畫,畫面是一副窗外的夜景

那節課的名字是窗,絕對是那幅,我保證

⑶ 美術說課只有十分鍾 如何讓考官對我的課有興趣

http://www.shuoke8.cn/soft/list.asp?classid=482
《花團錦簇》說課稿 未知 2008-05-26 72
· 《花團錦簇》說課稿一、說教材:《花團錦簇》是新版美術教材第八冊第十一課的教學內容。本課以「花」為題,製作紙花——包裝紙花——送花是本課的主要線索和學習內容,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學習主要定位於制...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湘版美術教材第七冊《花手帕》說課稿 未知 2008-03-27 72
· 《花手帕》說課稿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們:下午好!我說課的內容是湘版美術教材第七冊第2課《花手帕》。我今天的說課將採用「四說」的說課模式。即一說教材、二說教學方法、三、說教學過程、四、說課後反思。理論根據將...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小學美術第8冊《紙條裝飾畫》說課教案 未知 2008-03-27 186
· 《紙條裝飾畫》說課教案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美術第8冊第12課《紙條裝飾畫》。我准備從教材分析、教法運用、學法指導和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加以說明。一教材分析1、內容、地位...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美術湘版第7冊《時間告訴我》說課稿 未知 2008-03-27 73
· 教材:美術湘版第7冊第4課《時間告訴我》課型:造型表現課時:1課時我說課的內容是湖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小學美術教材第七冊第4課《時間告訴我》一課(課件),下面,我著重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程程序、板書...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http://www.shuoke8.cn/soft/list.asp?classid=481
三年級藝術說課稿 《來自草原的故事》 未知 2008-07-15 13
· 藝術課《來自草原的故事》的說課各位老師上(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小學藝術教材三年級第七單元《民族樂器的傳說》,本單元含「來自草原的故事」、「瑤家敲起郭咚郭」、「葉笛聲聲」三個課題,教材旨在通過讓...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蘇教版美術第六冊說課稿 《會說話的手》 未知 2008-04-19 76
· 《會說話的手》說課稿本課是蘇教版美術第六冊第14課,屬於「造型、表現」領域的學習內容。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有效地閱讀課本,課前觀察不同職業、性別、年齡的人的手的相同與不同之處,從而認識和了解手的結構及特徵...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湘版美術第六冊《風來了》說課稿 未知 2008-04-01 125
· 湘版美術教材第六冊第四課《風來了》說課稿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湘版美術教材第六冊第四課《風來了》,我主要從教材、教學過程、教法學法這幾個方面來分析,首先來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一、說教材1、教材分析...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剪貼臉譜》美術說課稿 未知 2008-03-29 97
· 《剪貼臉譜》美術說課稿書畫版美術教材第六冊倡導學生主動學習,敢於創新。而繼《畫古建築》之後的《剪貼臉譜》則是通過剪貼的方法來表現臉譜這一傳統的藝術形式,從而繼續激發學生熱愛傳統藝術的熱情。基於以上兩個...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http://www.shuoke8.cn/soft/list.asp?classid=480
小學美術說課稿 《快樂小動物》說課 未知 2008-08-19 1
· 《快樂小動物》說課一、教材分析⒈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課的內容屬於「面具」方面的相關知識。是在學生初步接觸、了解平面紙材的立體表現並根據自己生活需要而設計創作教學的一個內容。學生日常生活中對動物的觀察和接...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小學美術說課稿 《畫夜景》 未知 2008-07-20 31
· 《畫夜景》說課稿三道街小學汪賢榮 一、教材分析 根據《美術新課程標准》所確立的階段目標,《畫夜景》一課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即「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請你告訴我》說課稿 湘版小學美術說課 未知 2008-07-15 17
· 湘版二年級美術說課稿:《請你告訴我》說課稿(美術)老師們:大家好。我今天的說課將從四個方面展開。一說教材、二說教、學法;三說教學程序;四說教學理念。其中,理論根據將貫穿在以上流程中。一、說教材 我今...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快樂家庭》說課 二年級美術說課 未知 2008-06-28 16
· 二年級美術《快樂家庭》說課一、教材分析:本課是屬於「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內容。學生通過觀察、游戲、動手製作及實際運用,感受愉悅的學習過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對學習活動充滿...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美麗的鳥》說課稿 未知 2008-05-13 51
· 《美麗的鳥》說課稿 ——二年級美術說課稿首先,我向大家匯報一下本次活動的設計意圖。由於小學二年級學生正處於一個好學好動、富於幻想、求知慾和創造欲非常強烈的年紀,但他們還沒有熟練的操作計算機的能力...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贛美版二年級美術說課《吹吹畫畫》 未知 2008-04-07 68
· 贛美版第三冊《吹吹畫畫》說課稿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的說課題目是《奇妙的情感體驗積極地探究歷程》,向大家介紹的是贛美版新教材第三冊第4課內容——《吹吹畫畫》。根據新課標中「注重美術課程與生活經驗的緊密...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嶺南版小學美術二年級下冊《我們的影子》說課稿 未知 2008-03-27 71
· 《我們的影子》說課稿一、說教材(一)教材出處、分析《我們的影子》選自嶺南版小學美術標准實驗教課書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十課。本課教材以「美術與科技」為切入點,以影子這一科學常識為題材,以「我們」為物象形...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小學二年級上教版美術新教材《喜慶蛋糕》說課資料 未知 2008-03-27 41
· 美術課《喜慶蛋糕》說課資料一、說教材、說學生1、教材內容我說課的課題是《喜慶蛋糕》,這是小學二年級第一學期上教版美術新教材中的第11課。它屬本教材第五單元,單元主題是:奇妙的組合。第五單元中共有三節課...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二年級藝術說課稿 漂亮的鍾 未知 2008-03-19 42
· 《漂亮的鍾》說課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漂亮的鍾》,下面我將採用「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的四說模式,對本課作一番闡述。一.說教材《漂亮的鍾》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藝術第三冊的一個...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http://www.shuoke8.cn/soft/list.asp?classid=483
表情豐富的臉說課稿 未知 2008-08-19 1
·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美術教材(第十冊第五課)一.說教材教材特點:此教材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策略,新課堂」的特點,做到了以學生為本。它能夠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活動中能夠使學生學到豐...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人教版美術《小鳥的家》說課 未知 2008-08-19 1
· 《小鳥的家》說課說教材《小鳥的家》是人教版第5冊第6課。本課教材屬於「造型•表現」的學習領域,其主要內容是讓學生用粉畫顏料、吹塑紙等多種材料和拓印的手段,讓學生體驗造型的樂趣,表達...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畫汗衫》說課 五年級藝術說課稿 未知 2008-06-22 29
· 畫汗衫說課設計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第一單元《裝扮我們的校園》中,課題二:畫汗衫。本課主要是讓學生在了解文化衫內涵的基礎上,根據文化衫基本的設計元素,用自己喜歡的形式進行個性...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彩雲衣》說課稿 未知 2008-04-01 94
· 《彩雲衣》說課稿 本課例出自湘版小學美術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2課《彩雲衣》(活動一)。我將從教學理念與思路、教學過程、學法教法三方面進行闡述。一、教學理念與思路——重新分層、合理配置分析教材時,我就...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http://www.shuoke8.cn/soft/list.asp?classid=484
《戲劇臉譜》湘版美術說課稿 未知 2008-08-17 1
· 一、教材分析 《戲劇臉譜》這一課,選自湘版美術教材第十一冊。本課是臉譜的欣賞與認識、製作融為一體的綜合課,主要是對中國的傳統藝術的初步認識和模仿學習。也是對以前學過的人物肖像畫、色彩、對稱圖案等知...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有趣的漫畫》說課 小學美術第十二冊說課 未知 2008-07-19 31
· 《有趣的漫畫》說課一、說教材:《有趣的漫畫》一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山美版小學美術教材第12冊第七課的教學內容,內容的設置具有濃厚的趣味性。教材選擇學生喜愛的漫畫作為切入點,讓孩子抓住漫畫的特點有創意的表現...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紙的立體製作―搖偶》說課及教案 未知 2008-07-15 18
· 六年級美術說課:《紙的立體製作―搖偶》說課一、教材的分析《紙的立體製作――搖偶》是一堂工藝製作課。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利用圖畫紙、白卡紙、各種色紙製作搖偶並進行裝飾。它要求學生用紙作為面材去塑造立體形象...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六年級下冊(湘版)《走向明天》說課稿 未知 2008-04-01 58
· 《走向明天》說課稿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將從「教材分析、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分析、教學方法、教學准備、教學准備、教學過程」七個方面來說《走向明天》一課。一、教材分析:《走向明天》這一課,選自...
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 授權方式:免費版

美術說課第十一冊《建築欣賞》 未知 2008-03-27 70
· 美術說課設計——第十一冊《建築欣賞》主導思想:在新的課程理念下,美術課程是具有人文性質,是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審美能力的重要課程。同時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美術是人類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載體之一...

⑷ 怎樣講夜景的美術方法

亮暗對比。水彩通常是留白表現燈光,
再在空白的基礎上染一些亮色,。
或者用其它如水粉這類覆蓋性強的顏料亮色覆蓋。。。
(這幅畫是在網上下載的。。。)多臨摹幾次這類作品就差不多了

⑸ PS夜景繪畫

簡單處理了一下,

⑹ 關於一幅夜景的畫

一定要原圖嗎!你自由發揮也許更好!

⑺ 詳細教案

一、整體把握

這首詩取材於我國古代有關牛郎織女的傳說。它借豐富新奇的聯想和想像,描繪了美妙的天街景象,表達了詩人擺脫封建束縛、追求理想、嚮往自由幸福的思想感情。

郭沫若早期的詩作,常常借用神話傳說,加以再創造,從而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作品中大膽的想像、奇特的構思,正體現了詩人浪漫主義的創作特色。《天上的街市》也具有上述特徵,具體表現如下:

(一)選取神話傳說為題材。

這首詩取材於我國古代有關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但在具體運用的時候,詩人按照自己的意願和理想,作了大膽的改造,揚棄了有情人被生生拆散、難以團圓的悲劇內容,換上了牛郎織女生活自由、幸福的新內容。在詩人的想像中,牛郎織女解放了,他們在淺淺的天河中,騎著牛兒自由自在地來往。他們的生活是那麼幸福:「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閑游。/不信,請看那朵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這里,專制的王母娘娘不復存在,自由的生活展現在他們面前。一對恩愛夫妻,於耕織之餘,手提燈籠,悠閑地在美麗的街市上閑逛,多麼自由!多麼舒暢!這樣的改造,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二)運用聯想和想像。

詩的開頭,詩人看到「遠遠的街燈」,星星點點,時隱時現,多麼像天上的明星,就自然而然地把「街燈」與「明星」聯系起來,並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這種聯想具體表現出來,既描繪了迷人的夜景,又暗示了對光明未來的追求和對黑暗現實的不滿。這種帶有濃厚幻想色彩的「聯想」,吸引著讀者的視線從人間轉到天上,為下面具體描繪「天上的街市」作好鋪墊。

後3節中,作者運用想像,描繪天街的陳設和牛郎織女的生活,以及他們現在的活動。詩人憑想像構想出的「仙境」與客觀存在的「天河」「流星」融合在一起,顯得那麼具體、真切:美麗的街市,街市上的珍奇物品,騎牛閑游的牛郎織女,牛郎織女提著的燈籠。在詩人的筆下,神話傳說與實際景象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似幻似真,引發了讀者無限的遐思,追隨著作者的想像一起去遨遊仙境,從而感受到詩人追求理想的美好情懷。

二、問題研究

(一)本詩是怎樣逐步展開想像的?詩人想像的目的是什麼?

提示:逐步展開想像的過程是:

街燈
明星
} → 天上的街市 → 天市上陳列的物品
→ 牛郎織女的自由

(二)詩的後3節中連用了四個「定然」和一個「定」字說明了什麼?

提示:「定然」「定」都表示斷定的語氣。所描繪的事物明明都是出自於想像的,作者卻以斬釘截鐵的語氣加以肯定,這表明了作者堅信這樣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對美好的未來充滿了信心,使我們讀後也同樣受到鼓舞和感染。

(三)作者由人間的街市、街燈想到天上的街市、明星以及其他種種美好的事物,這種想像是否過於誇張?詩人為什麼這樣寫?

提示:詩人由人間的街市、街燈很自然地聯想到天上的街市。在晴朗的夜空里,那天河確實清淺如一灣溪水,全然不是能凶蠻地把牛郎織女阻隔在兩邊的模樣,於是,作者就此冒出奇想——牛郎織女在天街上閑游——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應該說,詩人一系列的聯想和想像,是以現實情景和現實生活作基礎的,折射出作者在特定時刻的情感與思想。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天上的明星距離詩人固然遙不可及,人間街燈對於作者來說也是遠景,從視覺上來看,街燈與明星連在一起,沒有明顯界限,這也是作者由此及彼產生聯想的基礎。

靜夜

課文研討

一、整體把握

《靜夜》一詩在寫法和風格上和《天上的街市》很相似,因此,在重點學完《天上的街市》一文後,可以指導學生用相同的方法來學習此詩。

詩的標題是《靜夜》,詩中用了大部分筆墨描繪靜謐的夜景。詩的第1小節描繪了一幅極平常的畫面:月光淡淡,村外的松林沐浴在月光里;天上白雲團團,星光點點,這些景緻都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容易見到的,透過詩,讀者彷彿看到詩人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一人踱到屋外,隨意地看那淡淡的月光、月光下朦朧的林影,抬頭看那雲團中漏出來 的疏星。如果順延著這條平淡無奇的寫景的思路寫下去,充其量也只是一首寫景的好詩罷了,但第2節一開頭,詩人劈頭問道:「天河何處?」這一問使全詩的境界得以拓寬和提升,把讀者的視野與心胸帶到那廣袤的宇宙之中去了。作者似乎想引領讀者的思緒去「精騖八極」、「神遊萬仞」,似乎想讓讀者的眼光透過茫茫的黑夜,看到星夜的無窮深處,但緊接著的一句「遠遠的海霧模糊」又把讀者剛剛放開的心神收攏回來,模糊的海霧能阻擋住人的視線,卻不能阻擋那脫韁野馬似的想像。此時,放飛的心欲罷不能,已想到了很遠很遠——「怕會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這一句是極好的證明,證明詩人的想像的確已穿過了那茫茫的海霧,想像著有一位「鮫人」立在岸邊,對著月亮無聲地流下串串珍珠淚……「鮫人」是喜極而泣,還是傷心落淚?抑或是無窮的思念?這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回味。這就是詩,這就是郭沫若的詩!這就是想像,這就是郭沫若的想像!如果沒有後一節的想像,前文的景是呆板的沒有生氣、沒有活力的景,有了後一節的想像,才使得司空見慣的景變得空靈、美麗。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前後兩小節詩雖有寫實與想像的區別,卻共同寫出一個「靜」字,全詩的氛圍是諧調統一的。

二、問題研究

(一)詩的結構

《靜夜》詩的結構和《天上的街市》有極相似之處:都是在前面寫景的基礎上,轉而進入想像的世界,收尾出人意料,讓人產生無盡的回味和神往!因此,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去發現兩首詩在這方面的異同。

(二)寫景——想像的基礎

讀完這兩首詩就會發現,詩人的想像都是以前面的寫景作為基礎的,可以設想:如果只寫景不想像,就不會有畫龍點睛之妙;如果沒有寫景就直接地想像,就會顯得突兀,不自然,似乎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只有二者相互融合,才能成為一個藝術整體,給人以藝術的美感。而且,這也符合人的認識過程,只有對所見所聞有所觸動,才能有所感想並進一步產生廣泛深入的聯想和想像,因此寫作中總是要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來激活自己的想像,才能寫出非凡的、美妙的文章。

(三)「怕有鮫人在岸/對月流珠?」

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和注釋來理解,如有必要,可解釋《博物志》的記載:「南海水有鮫人,永居如魚,不廢織績,其眼能泣珠。」

練習說明

一 朗讀並背誦這兩首詩。用自己的話描述兩首詩里的想像世界。

詩歌短小,上口,有韻律美,應該背下。「用自己的話描述這兩首詩里的想像世界」,實際是一種改寫、改述,目的是重現或再造詩中的景象與事物,加深感受,培養聯想、想像能力。應該允許學生作合理的補充和發揮。

答案不求一律,敘述最好有自己的理解和個性特點。《靜夜》一詩,還可讓學生就「鮫人」作合理的推想。

二 仿照示例,發揮你的想像和聯想,續寫下邊的句子。(任選兩題)

例: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1.牽牛花開放了,……

2.籠中的小鸚鵡,……

3.月光照在地上,……

4.我不在父母身邊的時候,……

發揮聯想、想像續寫句子,目的是引導學生作聯想、想像的訓練。由此及彼的聯想訓練,應注意一定要有相似點,想像聯想的事物是比喻中的喻體,所以要求學生最好不作同類事物的聯想,還要要求所聯想的事物應該是美的。

答案不求唯一,可鼓勵學生圍繞一個聯想點作多種相似聯想。

三 觀察夜空里的牛郎、織女星,查找有關它們的天文知識,寫一篇短文。

要激發學生的興趣、熱情,自覺主動地去查找材料。寫成短文後,可在全班交流。

教學建議

一、介紹詩人和時代背景是必要的,但是,內容要精當,要有所側重,主要介紹詩人1921年寫這兩首詩時的經歷和思想情緒,順帶介紹一下《星空》的總體特色,幫助學生理解這兩首詩的思想感情。還可組織學生課外朗誦詩集《星空》中的有關詩篇。

二、適當介紹聯想和想像兩個不同的概念。所謂聯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由當前的事物回憶起有關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件事物,都是聯想。客觀事物總是相互聯系的,具有各種不同聯系的事物反映在頭腦中,形成各種不同的聯想:在空間或時間上相接近的事物形成接近聯想;有相似特點的事物形成類似聯想;有對立關系的事物形成對比聯想;有因果關系的事物形成因果聯想,等等。所謂想像,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出新形象的心理過程。這些新形象是已積累的知覺經過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雖能想像出從未感知過的或實際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像的內容總是來源於客觀現實。當然,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要向學生作這樣抽象的解釋,而是要結合詩中具體形象來使學生明白詩中的聯想和想像是怎麼回事,了解詩歌中聯想和想像運用的重要性。

三、在熟讀美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復述、擴寫、改寫等再加工創造,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像能力,積累創造思維的體驗。

四、這兩首詩意境優美,節奏舒緩,有著古典詩歌的韻味和意趣,適合朗讀。要加強朗讀的指導,分清節奏,念准重音,讀出感情。放錄音,作示範,反復朗讀,最好當堂背誦。朗讀總的原則是要把握這兩首詩美好、恬靜、自在、清新而略帶一絲憂郁的感情基調;朗讀時節奏不宜強,聲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要做到輕松、柔和、舒緩。下面對這兩首詩的節奏和重音進行了劃分,可供朗讀時參考:

天上的街市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閑游。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靜夜

月光/淡淡,
籠罩著/村外的/松林。
白雲/團團,
漏出了/幾點/疏星。

天河/何處?
遠遠的/海霧/模糊。
怕會有/鮫人/在岸,
對月/流珠?

有關資料

一、作者簡介

郭沫若(1892—1978),詩人、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古文字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郭開貞,乳名文豹,號尚武,筆名沫若、麥克昂、郭鼎堂、石沱、高汝鴻、羊易之等。四川樂山人。幼年受家塾教育,閱讀了大量古典文學作品。小學和中學時代,通讀《莊子》《楚辭》《史記》等書,並閱讀了梁啟超、章太炎等人的政論、嚴復翻譯的《天演論》和林紓的翻譯小說,受到民主主義思想的啟蒙和影響。1914年赴日留學,先後接觸了泰戈爾、歌德、海涅、席勒、莎士比亞、雪萊、惠特曼及北歐、法國、俄國進步作家的作品,哲學上受到泛神論的影響。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積極投身於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1919—1920年之交,完成第一本詩集《女神》的創作,成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人。1921年回國,與成仿吾、郁達夫等人發起成立「創造社」,從事新文學活動。1924年起,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思想,並倡導「革命文學」。1926年初南下廣州,出任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北伐戰爭中,先後擔任北伐革命軍政治部秘書長、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等職。1927年3月寫了討蔣檄文《請看今日之蔣介石》,揭露其反革命陰謀。同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加入中國共產黨。由於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於1928年流亡日本,致力於中國古代歷史和古文字學的研究,著有《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字研究》《兩周金文辭大系》《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金文叢考》等,成為中國運用唯物史觀研究史學的開拓者之一。抗日戰爭爆發後,隻身回國,從事抗日救亡運動,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等職。皖南事變前後,寫了《棠棣之花》《屈原》等六部歷史劇,很好地發揮了教育人民、打擊敵人的作用。1944年3月,為紀念明末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三百周年,寫了長文《甲申三百年祭》,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受到毛澤東同志的贊揚。解放戰爭時期,勇敢地站在民主斗爭的前列,領導了文化界同國民黨統治者的斗爭。1949年後,歷任政務院副總理兼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全國文聯主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一生主要文學著作有:詩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復》《蜩螗集》《戰聲集》等;散文《我的幼年》《反正前後》《創造十年》《北伐途次》《沸羹集》等;戲劇《三個叛逆的女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高漸離》《蔡文姬》《武則天》等;另有《沫若詩詞選》及翻譯歌德的《浮士德》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有《郭沫若全集》。

(選自《中國小網路全書·文學與藝術》,團結出版社1995年版)

二、關於詩集《女神》和《星空》的比較(孫黨伯)

1.總之,《星空》中雖然有對黑暗現實的憤恨,對未來開拓者近代勞工的期望,依然閃爍著反抗的創造的火花;但就大多數詩篇來說,失望感傷的情緒卻占據著主導地位。渴望祖國新生的理想,變成了憂國憂民的悲嘆;追求自由和光明的熱情,變成了對縹緲的星空的探索;反抗現實的精神,變成了逃避現實獨善其身的高蹈;消極的否定代替了積極的破壞和創造;悲觀的色彩勝過了樂觀的色彩,力的詩歌變為舊的詩歌了。在《女神》里,詩人歌頌「一切革命的匪徒」,如今卻贊美遁世的伯夷叔齊。這一切,都是五四運動後的低潮在詩人身上的投影,從中可以窺見詩人心靈的歷程;而《星空》所表現出的失望、彷徨和苦悶也是當時的一種較為普遍的情緒。

2.從藝術形式看,《星空》的大部分詩篇都有比較完整的結構,和諧的韻調,鮮明的形象,而且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恰如詩人所說,技巧確實要比《女神》的有些詩「高明一些」。

(摘自《郭沫若評傳》,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

三、清朗雋美的夜歌——讀《天上的街市》(林林)

在《女神》時代那一陣強烈、亢奮的情感噴發之後,郭沫若進入了更明慧的生命沉思。這時,他對過去曾以涌溢的熱情歌唱過的夜施展了更美妙的藝術誘惑。

在當時的中國,郭沫若是宇宙意識最強烈的作者。不同於當時的一些青年作者困惑於人生究竟的奧秘,常常陷進自造的煩悶、焦慮和悲緒。郭沫若在生命沉思中調動起豐富的審美想像力,他找到了自己的心靈對應物——夜空。

在郭沫若看來,無限的宇宙涵映在有限的個體生命之中:「我想詩人的心境譬如一灣清澄的海水,沒有風的時候,便靜止著好像一張明鏡,宇宙萬物的印象都涵映著在裡面;一有風的時候,便要波翻浪湧起來,宇宙萬匯的印象都活動著在裡面。」(《三葉集》)當有限的個體生命與無限的宇宙生命建立起了密不可分的精神聯系,郭沫若以新的靈感方式改變了自己視覺感應中的宇宙秩序。他已經大大偏離了古代作家的視覺常規。他不僅用眼睛眺望夜空,而且以自己的心靈感受夜空。夜空引誘著他的幽思遐想,使他以審美化的態度與無限的宇宙進行更直接的交流。在郭沫若的生命節奏中,既有「鼓舞調」,也有「沉靜調」(《論節奏》)。他的《星空》詩,便是「鼓舞調」的夜空的巡禮。在他筆下,夜空是那樣奇麗可驚,那樣盪人心肺。他歌唱道:「美哉!美哉!/永恆不易的天球/竟有如許變換!/美哉!美哉!/我醉後一枕黑酣,/天機卻永恆在轉!」而《天上的街市》這首詩,則是一首「沉靜調」的清朗雋美的夜歌。就在寫作《天上的街市》的半個月之前,郭沫若在致郁達夫的一封信里表示自己向慕「平和潔凈」的詩的世界,呈現在《天上的街市》里的,正是一幅「平和潔凈」的想像世界的圖畫。

地上有星一樣的燈,天上有燈一樣的星,詩人通過兩個互換本體與喻體的比喻,將天與地連成一體。「街燈」與「明星」的共同特點是「無數」和明亮,無數明亮的燈與星成為美好事物的象徵。

詩的第2段至第4段描繪了詩人想像中「天上的街市」的奇景。在這十二行詩句中,詩人用了四個「定然」和一個「定」字,其肯定的語氣會使讀者追隨著詩人的想像,模糊著現實世界與幻想世界的界限。「天上的街市」既然陳列著「世上沒有的珍奇」,那裡一定是比現實世界美好得多的地方。不是么?詩人彷彿看到了傳說中的牛郎織女正在那裡享受著自由而幸福的生活。

本來,傳說故事中的牛郎織女到天上以後是不幸福的,他們被阻隔在天河兩岸,一年只得一度相會,但在《天上的街市》一詩中,天河變得「淺淺的」,不甚寬廣,它不再妨礙情侶們自由往來。因而牛郎織女可以雙雙遊逛天街,詩人甚至看到了他們手裡提著的燈籠。這虛幻的景象在作者筆下竟顯示出生動的真實感,作者所描繪的美麗幸福的天街向讀者提供著人間情趣。

「天上的街市」是詩人在以心靈的眼睛眺望夜空時所看到的。在詩人郭沫若的心靈視野中,天上的世界對應著地上的世界。當地上的世界給他留下「眼兒淚流」「心中作嘔」的印象:「游閑的屍,/淫囂的肉」,「滿目都是骷髏,/滿街都是靈柩」(《女神·上海印象》)。他借「天上的街市」抒寫了自己對光明的嚮往。

(選自《郭沫若詩詞鑒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四、劃開暗夜的理想之光(楊宗國)

20年代初期,五四運動的洪波已經消退,大革命的時代尚未到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依舊被帝國主義列強和他們豢養的各派軍閥窒息著。詩人在苦悶中彷徨。他不滿現實,熱烈地憧憬著美好的未來;在燦爛星空的誘發下,寫下了這首浪漫氣息濃郁的《天上的街市》。

天上是引人欣羨的。詩人用「美麗的街市」「世上沒有的珍奇」,暗示了那裡的美好、富足。淡淡的點染,已經使詩人為之不平的人世黯然失色。讀者諳熟的人間街市,處處都烙下統治者丑惡的印記。一面是荒淫,一面是赤貧;既有寄生的傲慢闊佬和妖艷女人,趾高氣揚的外國巡捕,又有躑躅的乞丐和拉客的娼妓……人間街市是剝削階級罪惡的溫床,穢行的櫥窗。詩人理想中的天上街市,如炫目的光束,劃開了現實的濃重夜色。

更令人神往的,是太空中牛郎織女幸福美滿的生活。3、4詩節,引讀者去想像兩幅使人心醉的圖畫。一幅是牛郎織女騎著牛兒過淺淺天河自由來往的「騎牛圖」;一幅是他們提著燈籠在天街的「閑游圖」。前一幅圖畫或者有天河濺起的清冽水花,但整個氛圍靜謐安寧;後一幅圖畫則多少有些熙熙攘攘了。兩幅圖畫,都傳出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情調,透露了詩人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這里有兩點值得注意。一是對神話人物的選擇。牛郎是神話傳說中惟一的勞動人民變作的神,詩人把他置於理想生活的中心地位,體現了關心勞動人民命運的進步思想。二是對神話的改造。傳說中牛郎織女在天上的生活並不美妙,天界統治者王母娘娘用玉簪劃下的銀河將他倆分隔開,每年只有一次在七夕的鵲橋上相會。詩人按照理想的邏輯,把不可逾越的天河變為「淺淺的」「不甚寬廣」,把造成不幸的障礙化作美好生活的陪襯,為古老神話賦予新意,給詩中幻境著上一層更加迷人的色彩。

「詩人轉動著眼睛,眼睛裡帶著精妙的瘋狂,從天上看到地下,地下看到天上。他的想像為從來沒人知道的東西構成形體,他筆下又描出它們的狀貌,使虛無杳渺的東西有了確切的寄寓和名目。」(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第五幕一場)在我國傳統詩歌中,想像豐富、精騖八極、心游萬仞之作並不鮮見;借幻想的光明以指斥現實的黑暗已成一切積極浪漫主義詩人的共同筆法。但是,那些作品和本詩有著質的不同。屈原的《離騷》,糅合了神話傳說、歷史人物和種種自然現象,境界飄渺迷離,場面宏偉壯麗,達於想像的極境,有力地表現了詩人堅持理想和斗爭不懈的峻潔人格。但詩人不啻神遊中每感失望,篇末望見故鄉、回到現實時更抒發了令他哽咽的悲憤:「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李白夢游天姥山,以仙人出遊景象為高潮,傾注暢朗飽滿的詩情於斑斕壯麗的詩境。但瞬息之間,即被無情的現實掃盪一空:「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無可奈何地慨然長嘆。蘇軾神往「天上宮闕」「瓊樓玉宇」,「欲乘風歸去」,又憂慮「高處不勝寒」,只好在地上「起舞弄清影」,以求「何似在人間」的自慰。凡此種種都程度不同地給人以鼓舞或陶冶,但他們又都受時代限制,看不見實現各自理想的可能,因而給想像投下陰影。五四時代崛起的大詩人郭沫若,已經看見十月革命放射的人類希望之光,深信:「最終的勝利總在吾曹!至高的理想只在農勞!」(郭沫若《巨炮之教訓》)他筆下的幻景分明已帶有革命浪漫主義的全新色彩,真切、新美、了無陰翳,更能有力地鞭撻現實,引人向上。正如聞一多評價《女神》時所說:「若講新詩,郭沫若君的詩才配稱新呢,不獨藝術上他的作品與舊詩詞相去最遠,最要緊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時代的精神——20世紀時代的精神。」(聞一多《女神之時代精神》)

本詩的巨大藝術魅力,除上述立新意、辟新境外,還在於結構精巧渾成、匠心卓異。街燈與星星都遠遠地在夜色中放明,視覺感受極相近似,詩人由此落筆,把地上、天上融成一片,進而放縱想像於星空,十分自然;第2節用輕巧的筆觸略加點染,幻想出天上世界美妙而朦朧的背景;第3節推出人物,想像更為具體、真切;第4節寫到流星,這一飛馳蒼穹的光點,使全詩境界頓顯活躍。詩人像是採用了我國繪畫中層層皴染的傳統技法,使畫面越來越清晰,幻景越來越動人。結尾一句「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給讀者一幅歷歷可見的牛郎織女游樂圖。詩收束了,但星際人物出遊的景象還在繼續,顯得余韻悠然。

語言平易、親切。「好像」「我想」「你看」……如同對最親近的朋友娓娓而談,在不知不覺中牽動著讀者的視線和思緒,使之和詩人一起去仰首星空,觀賞奇景,馳騁想像。

至於章法的精美,詩句的勻稱,音律的和諧悠揚,讀來更不難體味。

⑻ 美術課做課題以夜景為主題取什麼名字好聽

直接叫「夜色」、「靜夜思」或在唐詩宋詞里選。

⑼ 幼兒園水粉筆點畫夜景教案有嗎

  教學目標:  1. 初步了解點彩畫的基本原理,知道點彩的繪畫特點及簡單技巧,並用點彩方式進行色彩表現。  2.通過思考、比較、欣賞與討論,使學生感知點彩畫的畫面效果, 嘗試體驗點彩的規律、疏密問題,使畫面色彩諧調。  3.通過學習活動,... 感受點彩畫的藝術魅力,激發學習色彩的興趣,引發對色彩表現的想像力。 重點:明白點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夠使用點彩的方法進行表現。 難點:正確處理色點組合的規律,使畫面表現更為豐富。 教學過程:  一、 點的探究 由點引入  師:大小,圓點,頓點,三角形點,挑點,彎彎的點,轉轉的點……畫筆的接觸面不同點出來的樣子大小也不同。  師:不要小看了這些點,它能組成線也能構成面,不同的點按照不同的排列組合也能形成不同的效果。   二、 游戲導入,揭示課題   師:點可以組成各種各樣的面,那各種顏色的點,也能繪制出一幅美麗的畫面,同學們猜猜看這畫的是什麼?看看誰的眼睛最亮,先看出它是什麼?        師:我把畫面拖遠一點,現在看到什麼了嗎?   師:請你眯起眼睛再看看,有什麼變化?  師:點彩畫利用色彩的空間混合,將純色的點並列在一起,使我們在視覺上形成了新的色彩,神奇吧。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奇妙的點彩畫》。

⑽ 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換個說法怎麼表達

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換個說法怎麼表達?
這提問不完整吧
所以不能給到你具體的回答

閱讀全文

與美術課夜景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