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學前班音樂教案詠鵝

學前班音樂教案詠鵝

發布時間:2020-12-21 18:02:15

① 學前班《明日歌》教案

設計意圖

圓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和熟悉的,在幼兒的世界裡,圓以它獨特的的魅力

吸引著幼兒,使幼兒對於圓特別的青睞。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可以讓幼兒在圓中盡情發揮,把它想像成幼兒世界中的任何東西。而詩歌中的圓,又為幼兒變出了一個奇妙的世界。這樣既可以開拓幼兒的視野,又大大的提高了幼兒的求知慾望,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活動目標

1、學習詩歌,感受圓的奇妙變化。

2、理解詩歌內容,讓幼兒明白詩歌中的各種事物都是圓的。

3、讓幼兒間共同分享對於圓的認識。並認讀重點詞圓、蘋果、飛。

活動重點

認識圓並認讀重點詞圓、蘋果、飛。

活動難點

詩歌的理解和掌握。

活動准備

1、知識經驗准備。

認識圓形,熟悉生活中常見的圓的物體,並能說出它們的名稱。

2、物質准備。

掛圖、錄音帶、大字卡;詩歌讀本人手一冊、小字卡、書寫冊、圖片

(圓形、蘋果)。

3、環境准備。

收集一些圓形物體的圖片張貼在閱讀區內。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走線,線上音樂游戲《拉個圓圈走走》。教師和幼兒一起聽音樂做動作(音樂和玩法附後)。

二、感知理解活動

1、教師在小黑板上畫一個圓,讓幼兒進行現場發揮,看看老師畫了一個什麼?這樣幼兒就會從各個方面去考慮,在我們生活中都有哪些東西是圓的。然後教師再出示圓形的圖片,幼兒根據老師的提問自主討論。這是什麼形狀的圖形,這時教師出示大字卡「圓」,讓幼兒有一個直觀上的認識。

② 學前班教案《十的多元組合》

教學目標:
1.使來學生認源識1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大小,能簡單區別10個和第10,會寫10。
2.使學生在活動中、操作中,歸納並掌握10的組成。
3.通過學具的拼擺,使學生經歷發現、歸納數學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習方法和能力。
4.通過游戲、兒歌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引出關於10的故事──認識10以內數的順序
1.數字娃娃排排坐:
師:這節課,老師要帶大家去找我們的好朋友。一起來吧……
(播放音樂《找朋友》,學生跟著拍手唱。歌曲結束時,畫面切入0~9十個數字娃娃的動畫。)
師:原來是數字娃娃呀。還認識嗎?
教師指,學生認讀。
師:數字娃娃來到直尺上,要找自己的位子。誰能幫幫他們?
學生口答,電腦將數字在直尺上正確排列。
師:為什麼0在直尺上排最前面?
(因為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2.10的故事:
師:數字娃娃坐得可直整齊。0排最前面,在直尺上表示什麼呢?
(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0還表示一個也沒有。)
師:所以,在這十個數字中,誰最小?
(0)。
師:最大的呢?

③ 學前班音樂課怎麼教

音樂課在幼兒園是一門必不可少的課程,它對幼兒的各方面發展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兒在泛唱中體會到歌曲的不同意境,在韻律活動中感受舞蹈動作和旋律的美感,從打擊樂,音樂游戲等活動中體驗歡樂的情緒,從而促進幼兒的美育發展,是幼兒園素質教育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下面我就如何開展音樂活動上好音樂課談談自己的體會。

1.音樂課的常規培養

要想上好音樂課,達到常規一般包括進出光律功、安靜律功等。我在上音樂課之前發覺讓幼兒整隊是一件費力的事,於是我想出辦法讓幼兒聽《茉莉花》隨著優美的旋律幼兒從教完各個角落做著輕柔的動作他他治好隊,這樣即省力又營造了音樂的良好氛圍,下一步就是律功《小鴨子》幼兒隨著歡快的樂曲模仿小鴨子搖頭擺尾最後以小鴨的叫聲結束律功。

2.教幼兒用正確泛唱歌曲

在泛唱歌曲前發聲體可很重要,我造用了《降落傘》和《誰在叫》這兩個發聲曲,因為它們能體現的變化和控制,如《降落傘》中的「慢慢飄下來……慢慢飄下來」幼兒聲音由強到弱,漸漸收尾。在幼兒泛唱歌曲前我要求幼兒擺好正確的姿勢如上身直立,面部微笑進起笑肌,嘴巴張成圓形,在泛唱時注意提醒幼兒輕聲泛唱不要迫求音量而大聲喊歌,在唱高音時讓幼兒放鬆肩膀下垂,笑肌越要提起,輕松唱出而不硬擠或仰著脖子扯上去,這樣會破壞幼兒稚嫩的聲帶,除了正確的方法外我在教幼兒泛唱時學習調節自己的歌聲,在泛唱中加入領唱、齊唱、輪唱、二聲泛唱等方式提高幼兒泛唱的興趣。

3.通過音樂游戲,舞蹈、打擊樂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音樂游戲、韻律活動、舞蹈、打擊樂等形式使音樂課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活潑有趣,如音樂游戲《十個小矮人》小朋友非常喜歡,還有韻律活動《問候舞》隨著歡快的音樂跑跳、轉圈、小朋友百跳不厭,以及舞蹈《金瓶似的小山》、《慶豐收》幼兒以優美的舞蹈動作中感受旋律的音樂風格和韻律美、打擊樂《小牧民》幼兒不但學會了基本的泛奏方法,還在泛奏中學習互相配合,按指樣手勢迅速正確地體出反映,同時幼兒也感受到樂曲活潑歡快的情緒以及泛奏的樂趣。

總之音樂教育對培養和提高幼兒的音樂能力,增強幼兒對音樂美的敏感性,使幼兒得以和詣發展,健康成長的一種重要手段,從小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對日後他們全面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

④ 學前班音樂游戲星期之歌教案

大班歌唱教學《星期之歌》案例與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大班的幼兒已經有了較多的經驗積累,對於樂句已有了認識和感知,也掌握了語詞節奏。而本次活動的設計關鍵就是在於使幼兒認識一周中的每一天,並且讓他們在所學歌曲的基礎上創編新的歌詞,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即注重語言的創造力,培養其對語言的興趣,並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演活動。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注意升降音節的准確

2、感受歌曲的節奏,激發孩子歌唱的慾望。

3、教幼兒學習根據「星期之歌」的結構形式,進行仿編歌曲的活動,以發展想像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欣賞並學唱歌曲,認識一周中的每一天。

難點:培養幼兒大膽的創編歌曲,並能大膽地在全體幼兒面前展示自己的成果。

活動准備

歌曲掛圖1幅,三角鐵、鈴鼓、鼓槌等樂器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

1、發聲練習:

老師彈奏音階,引導幼兒進行發聲練習

2、節奏練習

老師用手拍打鈴鼓,分別拍打出2拍子、3拍子、4拍子的節奏,讓學生模仿

二、談話導入,激發幼兒的學習歌曲的興趣。

師:小朋友每天都要到幼兒園上學,經常會聽到老師說第幾周呀星期幾呀,那麼你們知道一周有多少天嗎?都是那幾天呢?

老師出示日歷。

現在老師就和小朋友一起來數一數。(一天、兩天……七天,哦,一周有七天)都是那幾天呢?我們再來數一數,(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天)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有一位叔叔將這幾天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這首歌曲叫《星期之歌》,你們想聽嗎?

三、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理解歌曲。

1.教師示範唱《星期之歌》,讓幼兒初步感知歌曲。

2.朗誦歌詞

老師指導幼兒朗誦歌詞,使幼兒能夠獨立朗誦出歌詞

四、學唱歌曲

1.打節奏朗誦歌詞;

老師引導幼兒根據音樂旋律拍打節奏,邊打節奏(拍手)邊朗誦歌詞

分別用三角鐵、鈴鼓、鼓槌敲打節奏並朗誦歌詞。

2.試唱:

教師彈奏曲譜,引導幼兒逐句學唱,直到幼兒能夠獨立唱出歌曲和旋律

3.樂器伴奏唱歌曲

一部分孩子分別使用三角鐵、鈴鼓、鼓槌敲打出音樂的節奏

另外一部分孩子合著節奏唱歌曲

五、表演唱

組織幼兒進行分角色的表演唱,請七個小朋友分別代表一天,例如:星期一由一個小朋友來唱,星期二由一個小朋友來唱,以此類推,最後合唱。

六、引導幼兒創編「歌詞」。

老師引導幼兒創編歌詞,可以用顏色來代替星期,可以用水果來代替,還可以用身上的器官來代替……老師要充分地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作的慾望。

教學反思

這節歌唱活動,其活動目標是在學習歌曲的基礎上,結合歌曲內容,充分發揮想像力編創歌詞,並結合歌詞進行即興動作表演,能正確使用樂器,並能根據歌曲打擊出正確的節奏

在教學這首詩歌時,我有些操之過及。導致使用樂器的幼兒和唱歌的幼兒配合得不是很好,但創編歌詞這一部分很成功,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此環節幼兒非常輕松,他們也愉快地體驗了創作成功的喜悅,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才能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在此後的教學中,我會隨時隨地觀察幼兒的興趣,隨時完善自己的教學。

⑤ 學前班音樂月光亮亮教案

這是一首富有詩意和充滿想像的歌曲。

⑥ 幼兒園大班歌曲鵝鵝鵝

1.江南(江南可采蓮)漢樂府2.敕勒歌(敕勒川)北朝民歌3.詠鵝(鵝鵝鵝)駱賓王4.風(解落三秋葉)李嶠5.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賀知章6.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王之渙7.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王之渙8.春曉(春眠不覺曉)孟浩然9.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10.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11.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王昌齡12.鹿柴(空山不見人)王維1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王維1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王維15.靜夜思(床前明月光)李白16.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李白17.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18.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李白19.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李白20.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李白21.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李白22.別董大(千里黃雲白日曛)高適23.絕句(兩個黃鵬鳴翠柳)杜甫24.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杜甫25.絕句(遲日江山麗)杜甫26.江畔獨步尋花(黃師塔前江水東)杜甫27.遊子吟(慈母手中線)孟郊28.江雪(千山鳥飛絕)柳宗元29.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賈島30.楓橋夜泊(月落鳥啼霜滿天)張繼31.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張志和32.塞下曲(月黑雁飛高)盧綸33.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劉禹錫34.浪淘沙(九曲黃河萬里沙)劉禹錫35.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白居易36.池上(小娃撐小艇)白居易37.憶江南(江南好)白居易38.憫農(鋤禾日當午)李紳39.憫農(春種一粒粟)李紳40.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杜牧41.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杜牧42.江南春(千里鶯啼綠映紅)杜牧43.樂游原(向晚意不適)李商隱44.蜂(不論平地與山尖)羅隱45.小兒垂釣(蓬頭稚子學垂綸)胡令能46.江上漁者(江上往來人)范仲淹47.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王安石48.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王安石49.書湖陰先生壁(茅檐長掃凈無苔)王安石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蘇軾51.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灧晴方好)蘇軾52.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蘇軾53.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蘇軾54.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李清照55.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陸游56.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陸游57.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范成大58.四時田園雜興(梅子金黃杏子肥)范成大59.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楊萬里60.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楊萬里61.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朱熹62.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林升63.游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葉紹翁64.鄉村四月(綠遍山原白滿川)翁卷65.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高鼎66.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王冕67.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於謙68、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鄭燮69.所見(牧童騎黃牛)袁枚70.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龔自珍

⑦ 學前班音樂教案,《多麼甜》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甜甜的秘密》,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A樂段悄悄的心情,唱出B樂段急切的心情。

2、聆聽《飛來的花瓣》,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意境,進一步提升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之情。

教學重點:學唱《甜甜的秘密》,表達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

教學難點:歌曲節奏。

教具准備:多媒體課件、鋼琴等。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1、師:今天,有那麼多老師來聽我們上課,我們也來歡迎她們。聽清楚老師向你們問候語的節奏,你們可以用同樣的節奏向我和在座的各位老師問好。

4/4 X X O X X X O X | X O X O X-||

師:同學們同學們你們好!

生:……

二、情境導入

秘密藏節奏

1、導入:小朋友們,你們心中有小秘密嗎?

生:有

2、師:謝老師我也有小秘密想告訴你們。可是,讓老師直接講出來,我可有點兒不好意思,所以老師就把秘密包裝起來,讓它自己告訴你們。你聽,它的腳步聲……

4/4 O X | X . X X X X . X X X |X O X O X ||

Da……

A:教師示範兩次節奏

3、師:來,讓我們也趕緊跟上它的腳步,萬一它跑了就不好了。

B;學生來學習節奏

1、導入:我們終於跟上了小秘密的腳步聲,那小秘密到底長什麼樣子呢?你聽。

4/4 O X | X . X X X X . X X X |X O X O X ||

啊我想和你我想和你做朋友

A;教師范唱

2、師:瞧,其實謝老師是想和你們做朋友,那,你們願意和我做朋友嗎?

A:學生唱詞

三、寓教於樂

秘密藏在橘子里

(一)學唱歌曲前8小節

1、導入:老師已經把秘密送出去了,當然,我也收到了一些同學給我的秘密。你們聽,他們把秘密藏裝在什麼東西里?又把它藏在什麼地方了?

聽《甜甜的秘密》完整版。(播放多媒體完整版)

學生A:他們把秘密裝在橘子里。

學生B:把橘子藏在抽屜里。

2、猜猜他們的秘密,說說他們的心情。

師:剛才你聽懂他們的秘密了嗎?

師:老師聽懂了,我覺得特別感動,也想來唱一唱。聽的時候,你們來思考一下,你們聽聽這首歌的情緒怎麼樣?你能體會到他們什麼樣的心情?」(教師范唱完整版)

3、學唱歌曲《甜甜的秘密》前8小節。――出示前8小節歌曲內容。

師:原來他們的秘密是甜甜的,相信我們小朋友們也一定有許多「甜甜的秘密」想告訴老師!讓我們也來學習學習如何把秘密藏在「橘子」里?(播放多媒體A)

師:剛才,我已經偷偷地學習了把秘密藏在橘子里的方法,也給你們展示一下。

(教師范唱A)

師:你們學會了嗎?那跟我一起也來藏藏這個秘密。

學生隋琴跟唱

師:藏秘密也講究技術,我們來比一比,到底男生是藏秘密的高手還是女生?

男女生分組唱

從「悄悄地」引導學生輕輕地唱,帶著「把橘子偷偷地藏」的心情學歌。

(二)學唱歌曲後8小節

1、師:如果是你們把藏秘密的橘子里放在老

⑧ 幼兒園中班古詩詠鵝,說課應該怎麼說

一、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引導幼兒能夠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

二、活動准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頭飾人手一個,塑料地毯圍成一個小「池塘」。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鵝媽媽帶著鵝寶寶去游泳的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1、 寶寶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里去游泳吧!

2、 聽音樂做戲水的動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劃劃水)

3、 游累了,我們來休息一下,你們看哪裡也有小白鵝,哪些長的是什麼樣子的呀?(模仿小鵝的手型)

4、 我們仔細看看它們在干什麼呀,?

(二)結合多媒體,初步欣賞古詩《詠鵝》。

1、 哦原來呀,小鵝看見這么多的客人來了,正在高興地歡迎我們呢!你們看,有這么多的小鵝?(鵝鵝鵝)

2、 小白鵝一邊在歡迎我們,一邊還在跳舞呢,我們再來看看它們是怎樣來跳舞的?

(三)再次結合多媒體,通過模仿動作,進一步感知古詩《詠鵝》。

1、 它們是怎麼在跳舞的呀? 它們的脖子是怎樣的?(它們伸著脖子,頭還抬的高高的一邊跳舞一邊還唱著歌呢:曲項向天歌)集體模仿動作。

2、 它們的羽毛是什麼顏色的?(白白的羽毛)哦,你們看它們還在水裡游泳呢?(白毛浮綠水)集體模仿動作。

3、 它們的小腳可真漂亮,是什麼顏色的呀?(紅紅的)那它們是怎麼在游的呀?哦,像劃船一樣的,我們來學學看,(紅掌撥清波)集體模仿動作。

(四)和著音樂誦讀古詩,感受古詩的韻律。

1、 我們現在聽著音樂輕輕的來學學小白鵝邊唱邊跳,好不好。(輕音樂)

2、 這次我們大聲的唱給小白鵝聽。(輕音樂)

3、 小白鵝,它送來了一盒它唱歌的磁帶呢,不過它唱歌的速度有點快,我們跟著小白鵝一起唱,好嗎?(跟念)

4、 這一次,小白鵝想請你們能找個朋友表演給它看,你們願不願意呀?(快)

兩只兩只小鵝手牽手到草地上去玩。

⑨ 如何教兒童學古詩:《詠鵝》

背景
古詩是中華民族的文學瑰寶,是我國燦爛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具有語言優美精煉、想像豐富新奇、韻律朗朗上口、情感動人心魄、哲理深刻入微等特點,而3—13歲是人生記憶力最好年齡,從小讓孩子接觸古詩,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讓孩子們在對古詩的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增加幼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加強幼兒對語言的鑒賞能力和對美的感受能力。
活動目標
1、喜歡朗讀古詩《詠鵝》,並能用動作表演詩歌內容,初步培養幼兒古詩誦讀的興趣。
2、初步了解大白鵝的外形特徵。
重點難點
喜歡朗讀古詩《詠鵝》,並能用動作表演詩歌內容,激發幼兒誦讀古詩的興趣。
活動准備
錄音機、白鵝叫聲錄音帶、《詠鵝》朗讀帶、音樂帶,自製正在游泳的大白鵝圖片,課前事先畫好的「小河」。
活動過程
(一)聽一聽,猜一猜。
1、放白鵝叫聲錄音帶,請幼兒猜一猜是什麼動物。(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2、出示大白鵝的圖片。(事先把圖片貼在黑板上,再用一張白紙遮住,以此設置懸念,進一步激發幼兒興趣)。
(二)看一看,說一說,學一學。
1、引導幼兒觀察大白鵝的外形特徵並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1)鵝的羽毛是什麼顏色的?
(2)大白鵝的脖子長得怎麼樣呢?(長長的)
(3)這只大白鵝伸著長長的脖子向著天空在唱歌呢,我們聽一聽它是怎樣唱的。(放白鵝叫聲)
(4)我們也來學一學白鵝唱歌吧。帶領幼兒模仿動作,伸長脖子學白鵝叫聲。(引出詩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4)大白鵝最喜歡游泳,它是怎樣游泳的呢?(引導幼兒用雙手模擬劃水的動作,引出詩句「白毛浮綠水」)
(5)大白鵝小腳的顏色真漂亮,是什麼顏色的呀?(紅色)那麼大白鵝游泳時腳又是怎麼用力的呀?請幼兒自主創編動作,然後集體模仿(引出詩句「紅掌撥清波」)。
(三)聽一聽,讀一讀。
1、放《詠鵝》朗讀帶,幼兒欣賞。
2、教師有感情配樂朗讀,邊讀邊模擬動作表現古詩內容。
3、教讀兩次。第一次拍節奏讀,第二次邊讀邊模擬動作。
4、跟讀一次。放錄音朗讀帶,幼兒邊跟讀邊用動作表演。
(四)音樂游戲:快樂的大白鵝
1、放音樂歌曲《詠鵝》。
2、教師帶領幼兒扮演大白鵝,邊聽音樂邊表演,來到「小河」里盡情的嬉水玩耍。
教學反思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導入能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就把幼兒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從而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本節課中,我採用先聲奪人的辦法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即讓幼兒聽聲猜動物,實踐證明,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當我把白紙揭開,栩栩如生的大白鵝出現在他們的面前時,孩子們的臉上更是滿溢著興奮的表情。
對古詩的教學,對於幼兒特別又是小班的幼兒來說顯得有點枯燥,但是如果運用適宜的方法來進行教學,也會讓他們興致盎然,並在積極地參與中,得到很多的收獲。
考慮到小班幼兒因知識經驗的缺乏和理解能力的不足,首先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我選擇了《詠鵝》這首易於小班幼兒理解的古詩來進行教學。那麼如何幫助幼兒理解古詩的內容呢?我在教學方法的選擇和趣味性的挖掘方面,花費了不少的心思。本次教學活動中,我主要採用肢體動作模仿來表現古詩內容。通過讓幼兒模仿大白鵝頭抬的高高的伸著脖子唱著歌、在水裡像劃船一樣游泳等動作來初步理解故事內容並感知詩的意境。這個活動環節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強,模仿得也很不錯,師幼互動也很好。在這個環節中,幼兒還初步了解大白鵝基本的外形特徵,如鵝長長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紅紅的腳掌。
但在「聽一聽,讀一讀」這一環節中,也許是教法設計還不夠理想,方式方法較為單一些,因此幼兒學習朗讀的情緒有所下降,有幾個幼兒注意力開始轉移,開始東張西望,不十分願意跟老師朗讀古詩。我想,如果我變換一些方式來教讀,如由教師朗讀詩句幼兒模仿動作;或教師一邊指著白鵝的不同部位,一邊誦讀相應的詩句;或者讓全體幼兒來誦讀,我來指掛圖。這樣就增加了形象性,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就不至於削弱。
最後一個環節是讓孩子在歡快愉悅的歌曲聲中學習表演古詩里的情景,在游戲活動中孩子表現的很開心,也學的很像。通過模仿白鵝戲水的動作進一步感知古詩《詠鵝》。

閱讀全文

與學前班音樂教案詠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