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學美術教案
教具、學具准備
教具:1.線造型的素描作品數幅。2.立方體和圓柱體框架模型一個;
學具:軟芯鉛筆、橡皮、課本、作業本。
一
(1)組織教學檢查學生課堂常規及學慣用具的准備。
(2)導入新課線造型素描作品數幅和明暗素描作品數幅,
(3)給學生欣賞、鑒別、然後講解。
設問:線造型的素描和明暗素描有相同點和不同點
(4)講授新課
二、線造型素描的特點及線的造型功能。
線造型的素描圖是通過線結構的運用,直接體現和暗示物體的體積、遠近、方位和對比等牲,表現出物體內外部組合關系及前後左右的空間狀態。
線造型素描剔除或減弱明暗色調層次,強調物體本質的實在的形體結構,所以表現物象的效果明確、肯定、清晰和剛勁有力。
線徒刑素描是以線徒刑的方式研究自然的造化和物象的結構,線的造型功能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表現物象的外形輪廓,(2)勾畫形體的邊界。
(3)表現物象的內外結構、空間位置、透視變化及物與物之間的組合關系。
(4)表現物象的虛實關系、明暗關系及體積感。
(5)表現物象的勢、力、節奏、韻律感,(6)抒寫人的情趣,(7)氣質。
線造型素描不但可以在美術專業方面方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而且以圖解形式適用於理工科專業中,作為工程技術人員的一種徒刑技能服務於設計,在建築、園林、工業設計等圖紙繪制上,結構線的徒刑已成為工程技術人員的一種設計手段,廣泛適用到現代建設的各個產生領域中。
三、立方體與圓柱體
(1)立方體(對照立方體框架模型分析)
立方體是一切形體的基礎,它的結構是由大小相同的六個正方形平面,按照垂直關系而構成的。
圓柱體是以長方形的長邊為軸,旋轉360。而構成。也可以說是由無數個相同的圓面疊楊(如硬錢幣疊成一圓柱體)
(2)圓柱體。立方體與圓柱體結合圖形是說明立方體內可以產生一個圓柱體,圓柱體在立方體內的構成是以一個正方體的二分之一邊為軸,以立方體一個面的中心點為圓心,旋轉306而成。圓柱體的立體感可通過頂底面的透視圓面體現。
四、作業要求
1、臨摹課本立方體和圓柱體范畫。
2、用2B、和5B鉛筆作畫,3、要求表現物象透視准確,4、結構清晰。
② 需要一份人教版小學美術四年級下冊的教案
美術是藝術,教學更是一門藝術!
所以教案只能自己寫,用人家的是不會討巧的。
③ 人教版小學美術教案色彩的認識
教學目標:
1、 認識鄰近色,掌握鄰近色的調配規律。
2、 用鄰近色進行塗色練習。
3、感受色彩的魅力。
教學重點:
認識鄰近色並掌握其調色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運用鄰近色表現出和諧的色彩搭配和完整的畫面效果。
教學准備:
教師:課件、水粉顏料和繪畫工具。
學生: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筆洗,報紙,抹布。
教學思路:
本課首先通過讓學生欣賞生活中的鄰近色,使他們感受到鄰近色的和諧美;接著通過觀察色輪表,明白鄰近色之間的色彩關系和變化規律,並在多媒體的演示下理解鄰近色的調配方法;最後最後通過動手實踐達到本課的學習目的。
教學過程:
1、引導欣賞:
(1) 播放錄象,欣賞生活中的鄰近色畫面
(2) 出示課題——「色彩的和諧」。
(3) 復習對比色,比較鄰近色與對比色的區別。
2、目標發展:
(1) 什麼是鄰近色?(出示色輪)
在色環上,相鄰近的色彩,稱為鄰近色。如:
黃——黃綠——綠
紅紫——紫——藍紫
黃橙——橙——紅橙
(2) 尋找鄰近色(師生互動)
A、 家居圖片
B、 生活圖片
C、 建築圖片
(3)欣賞畫家作品,找出鄰近色,並說說鄰近色在畫面中產生的效果:和諧
(4)師示範鄰近色的調配方法
3、實踐活動:
(1)作業:用鄰近色組織一幅畫面。
(2)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4、作業展評。
④ 小學美術學科教案《讓色彩動起來》應該怎麼寫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感受色彩強烈對比帶來的視覺美感,深入了解對比色知識;運用強烈的對比色和生動有力的筆觸,創作一幅富有動感的畫面。
【過程與方法】
學生在回憶、探究、分析、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對比色知識和使畫面產生動感的方法,選擇合適的主題進行表現。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對比強烈的色綵帶來的表現力,學習運用對比色創作富有動感的美術作品,激發學習興趣,並促進對美術學習產生持久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深入理解和運用對比色。
【難點】
如何運用對比色創作一幅有動感的作品。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設置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圖片,並提出問題:說說你發現了什麼?教師對圖片進行去色處理,再次引導學生觀察並提出問題:還會有動的感覺嗎?
教師總結:我們一起來探究色彩「動」起來的秘密,揭示課題《讓色彩動起來》。
環節二:欣賞作品,探究對比色
(一)對比色的概念
1.提出問題:什麼樣的色彩給你歡快、有節奏的感覺?(紅色、黃色、綠色等)
2.出示色相環,引導學生找一找色相環中哪些顏色對比強烈?(紅-綠,黃-紫,藍-橙)
繼續追問:這些色彩在色相環中距離是怎樣的?(180°)
3.講解對比色的概念:色相環中,每個顏色對面(180度對角)的顏色為對比色。如紅-綠、藍-橙、黃-紫互為對比色。
(二)感受對比色
1.作品中的對比色
多媒體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橋》,引導學生欣賞並思考問題:這幅作品中,畫面色彩給你什麼感受?作者運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運用這些色彩進行表現的?
學生思考並回答,教師總結:畫面色彩誇張,充滿動感,畫家運用了補色以及冷暖差別大的色彩。畫面中相鄰的顏色都運用強烈對比的色彩,不同冷暖、深淺的色彩交替使用。
2.生活中的對比色
我們已經感受了作品中色彩的運用,同樣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的對比色,那回想生活中存在哪些對比色?
教師總結:玩具、游樂場、紅綠燈、民間彩塑
環節三:實踐練習,運用對比色
1.提出問題:要想表現一幅具有動感的畫面,你認為如何用色最合適?
教師總結:運用對比色可以使畫面更加的明亮鮮艷從而產生動感。
2.布置作業:創作一幅能讓色彩動起來的畫。
3.學生實踐,教師巡視輔導。
環節四:展示評價,分享對比色作品
1.學生自願展示作品。
2.組織學生進行自評、互評,評價要點:談談你表現的內容是什麼?主要用了哪些對比色?你是如何表現的?同學們的作品中,你認為誰的畫面最活潑、色彩對比最強烈?
環節五:小結作業
1.總結回顧對比色的相關知識。
2.課後作業: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色。
四、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