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繪本美術教案跟著線走

繪本美術教案跟著線走

發布時間:2020-12-21 11:35:37

⑴ 幼兒園小班繪本美術教案西紅柿女孩

活動目標: 1、害羞,是一種很常見的心理特徵。有效的調節策略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害羞心理。 2、讓我們一起,理解害羞、學會傾聽、換位思考、表達尊重。 活動准備: ppt課件、紙、記號筆 、 繪本《西紅柿女孩》 活動環節: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圍繞「害羞」進行討論:你害羞過嗎?遇到什麼事會害羞? 2、害羞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怎麼想?怎麼做) 二、現場采訪,嘗試記錄 1、小朋友會害羞,你覺得大人會害羞嗎?(爸爸媽媽老師) 2、鼓勵幼兒勇敢地和陌生的老師交流,詢問她們是否有害羞的時候,並嘗試記錄。 3、交流:大人們會害羞嗎?什麼時候會害羞? 4、介紹調查結果: ——共同交流,調查的人害羞什麼?第一個老師害羞怕什麼,第二個老師又害羞什麼 ——你害羞的時候會怎麼樣?幼兒:臉紅、躲藏、撒嬌 三、尋找解決害羞的方法 1、害羞的時候,有些什麼好辦法可以讓我們勇敢一些,讓害羞變的很小很小?(你會有什麼好辦法)? 2、觀察課件,幫助幼兒歸納與梳理.

⑵ 如何利用繪本情境開展美術教學活動

繪本其實就是圖畫書,繪本中的圖畫,更能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繪本如果僅止於閱讀功能,那就太可惜了。於是,我在繪本運用中與教學互動,能讓幼兒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更饒富趣味。利用繪本進行美術教學,一定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讀繪本,玩創意!繪本能激發幼兒對繪畫慾望和激情,每次手中捧著繪本時,也被書中的圖畫深深吸引。外出學習時,也聽到將繪本閱讀融入精彩的語言教學之中。於是,我也在思考:如何將繪本閱讀與美術教學相結合,讓孩子們在欣賞美的同時,用手中的畫筆,再創造心中的美麗圖景。
一、用繪本進行情景教學
在教學中,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設置恰當的情景,引起幼兒的情感共鳴,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既然情景教學能夠激發起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樂於學,那該用怎樣的手法創設情境呢?
繪本的本身就是一個個精彩的故事,上面的一張張富有魔力的圖畫更能吸引幼兒的眼球。孩子們最喜歡聽老師講故事,一聽到老師說講故事了,他們的精神馬上就來了。用繪本作為美術活動的導入環節,無不是成功之舉。現在的電教設備可以幫助我們創設更佳的情境,將繪本以電子文本的形式展現在幼兒面前,大大渲染了繪本的魔力,會讓孩子們走進繪本,定格在畫面之中。鮮艷的色彩、生動的畫面最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很快進入教學情景中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此外,還要藉助語言的魅力,備課時教師還要特別注意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過渡語的設計,使環節之間連接得更緊密,更恰當,教師抑揚頓挫,充滿激情的語言必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慾望,讓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
二、培養幼兒造型能力
美術活動是再創造的過程,只有學以致用,使幼兒的個性得以張揚,達到創新的目的。傳統純技能的教學,雖然為學者造型表現提供了接近,卻可能使學習者的發散思維窒息,培養出的只能是畫匠,而不是具有真正創新造型表現能力的畫家。繪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擬人化的動物形象個個充滿活力,讓孩子們以全新的視角去認識周圍的世界。
平時的教學時,常聽到孩子們說,老師我不會畫。我曾用簡筆畫的形式來教幼兒畫動物,這樣效果也不錯,但是作品單一,缺乏個性和創新。在教孩子繪畫母雞時,我把《母雞蘿絲去散步》的繪本帶到了課堂上。作者把母雞蘿絲的形象表現地淋漓盡致,一根根的羽毛清晰可見,給了孩子們很大的視覺沖擊。作品的色彩明媚,故事詼諧幽默,線條簡單流暢,貼近幼兒的視角。有了繪本的介入,讓課堂的氛圍異常活躍。在繪本欣賞的同時,我和幼兒一起探討母雞的形態特點,孩子們踴躍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我最後,讓孩子們想像:接下來母雞蘿絲還會發生什麼事情呢?用你的畫筆來告訴大家吧!接下來課堂很安靜,只聽到畫筆發出的"刷刷"聲……大部分幼兒都能用自己的繪畫語言來畫母雞。孩子們的作品也展現了一個個新的故事,有的孩子還以連環畫的形式重新創編了《母雞蘿絲去散步》,這些個性的表現讓我對繪本教學有了信心。
在人物畫中,孩子們多以蝌蚪人的形式來表現人物的動態。美術教學中,人物動態的把握是一個重點和難點。我也看到許多優秀的課例,許多前輩製作活動的木偶人或是紙板人,讓孩子們製作中慢慢體會理解人物的結構造型和動態變化。這是個好辦法,我想繪本《大腳丫跳芭蕾》一定也會讓孩子們愛上人物畫。埃米·揚用漫畫手法誇張地畫出主人公貝琳達像音符般的黑色發髻、橡皮般的長手、長腿和一雙大腳,幽默地展現芭蕾舞伸展、跳躍的種種姿態,讓畫面充滿了舞動的線條,突顯芭蕾優雅的韻律感。在欣賞的同時,讓幼兒來模仿貝林達優美的舞姿。此外,書中人物身體的曲線也巧妙地表達出互動關系,例如表演場景中的舞者、樂團和看得如痴如醉的觀眾,也都活潑地彼此應合。甚至人物和傢具之間也相互對應,像貝琳達站在穿衣鏡前看她的大腳那頁,貝琳達彎腰,鏡子則往前傾斜,貝琳達的腳和鏡子腳形狀相似,形成非常有趣的畫面。這些畫面能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同時在欣賞、模仿中也學習了人物的動態變化,提高了造型能力的表現。
三、繪本能激發幼兒想像力
在重視個別差異的現代社會,也更強調孩子的多元化智能的發展。有的孩子很會說話,但是不太會繪畫;而有的孩子沉默寡言,甚至被認為是孤僻的孩子,他們不太會察言觀色,卻善於用繪畫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繪本能促進幼兒心靈的成長和心智的成熟,使幼兒收到藝術的陶冶,培養審美的情趣,使幼兒的想像力得到提高和發展。
繪本故事教學能把孩子們帶進童話世界,在探索思維、發現思維、創新思維的培養活動中,不拘一格,因勢利導,達到讓全體幼兒生動活潑,主動發展,成為有健全人格,有創新的合格人才。

⑶ 跟著線走的課後反思

教學反思

一、主題背景

音樂活動中,經常看到的打擊樂教育模式是:孩子跟著老師提供的節奏,一邊又一邊的模仿練習,直到孩子「學會」為止,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

。如何改變傳統的「要我學」為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從而使幼兒的主體地位得到真正的體現呢?中班打擊樂《粉刷匠》就是一個成功的案例。

二、案例描述及分析

活動開始,只見王老師不慌不忙地出示一張沒有顏色的小豬的新房圖片,問小朋友:「你們覺得小豬的新房漂亮嗎?」小朋友馬上七嘴八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漂亮」、「沒有顏色的」、「不好看,給它塗上顏色才好看」。這時王老師「好,那我們就來做小小粉刷匠,幫小豬來刷新房吧」,短短一句話就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活動的內容「粉刷匠」。跟隨著音樂的節奏,孩子們情不自禁地刷起了房子。而老師此時則是靜靜地觀察孩子的動作,並不時地用鼓勵及贊同的眼神回應著孩子。

音樂一停,老師就已經將目光注視在孩子們身上,「誰來試試,你是怎麼刷房子的?」孩子們爭先恐後舉起小手。一個男孩子上前,隨著音樂雙手做摸牆狀,快速地上下移動,表現八分節奏的動作,「哦,你是這樣快快刷的,真棒!請你來教教我們吧!」剛才還有點羞澀的男孩,儼然像個小老師似的教了起來,王老師卻像個渴求的孩子,在小朋友中間認真地學著,

教學反思

《幼兒園音樂教學反思》(http://www.unjs.com)。「哎呀,那你們知道哪個節奏在說這個快快刷的動作呢?」大家學好這個動作安靜下來後,老師求助似地拿出三張節奏卡(四分節奏、八分節奏、帶休止符的八分節奏)。話音剛落,孩子們就紛紛發表起自己的看法:「X多的是快快刷的」、「X下面有橫線的是要快快刷的」、「這張只有2個X,那張有4個X,是要快一點的」。「哦,是這樣嗎?」老師用疑惑的眼神望著大家。「我們試試不就知道了嗎!」一個小朋友自告奮勇地提議。「你的辦法真好,我怎麼就沒想到呢?」被老師這么一說,樂得這個小朋友呵呵直笑。在音樂聲中,老師和孩子共同驗證了結果。「對了,我們說對了」孩子們歡呼雀躍著。「我們的小粉刷匠真能幹,那你們還能用其它動作來刷這個節奏嗎?」「可以,老師我可以橫著刷」、「我會畫圓刷」……片刻,孩子們就鞏固掌握了八分節奏。

「哦,快快刷的累了吧?」老師關切地說。「那你可以怎麼刷讓自己放鬆一下呢?」「慢慢刷」一個孩子迫不及待地喊了出來。「太好了,你來教教大家吧……」隨著音樂的節奏,大家又樂此不彼地學了起來,並且同樣地找出了慢慢刷的四分節奏卡。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又掌握了四分節奏。

高-潮過後,老師提出那張有八分休止符的八分節奏卡(休止符用紅筆畫),這是只聽見孩子開始竊竊私語:「哦,這么難的!」。這讓我們幾個下面聽課的老師也一陣心揪:「這個節奏這么難,讓中班上學期的孩子學習,老師要如何解決呢?」。只見王老師神態自若地將節奏卡貼到剛才的八分節奏卡下面,用挑戰的語氣問:「你會這個節奏嗎?它與前面的節奏有什麼不同呢?」室內一片寂靜後,又馬上沸騰起來:「老師我知道,這里有空的」、「0表示要休息」、「有紅燈」、「下面有橫線」,孩子們的思維一下子又活躍起來,活動也相當投入。「有線的有紅圈的這個節奏要怎麼刷?」老師追隨著孩子的回答緊接著問。站起了一個小男孩,他鎮定地說:「刷房子的時候有一個裝顏料的桶,那個0(指休止符)像桶一樣,刷的時候先把刷子在桶里蘸一下,再刷一下。」「太好了!你來快來做小老師教教我們怎麼刷!」伴隨著音樂,師生開心地玩著、學著。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節奏就這樣輕松地解決了。

最後,老師請小朋友完整欣賞音樂,回憶音樂的那裡是快快刷?哪裡是蘸一下、刷一下?哪裡是慢慢刷?經過完整的動作練習後,用上樂器進行伴奏。整個活動在歡快、愉悅的氣氛中輕松地完成。

分析:

⑷ 小班美術畫線《彩條變變變》教案

活動目標:
1.學慣用剪貼的方法為蛋寶寶進行裝飾。
2.在情景式的游戲活動中發展綜合能力。
3.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活動准備:
1.有紅、黃、綠標記的蛋各一個,貼在展示板上。
2.彩條,剪刀、小簍子、操作材料紙每人一份
3.錄音機、音樂磁帶《小小蛋兒把門開》。
活動過程:
一、幼兒跟著教師進入教室,跟彩條寶寶打招呼(彩條寶寶好)
二、通過與彩條寶寶做游戲掌握剪的技能。
1.創設情景游戲,激發幼兒的想像。
"你們看,彩條寶寶在干什麼?"(跳舞)"彩條寶寶會跳舞,跳到頭上,變成什麼?"(頭發……)"彩條寶寶會跳舞,跳到下巴上,變成什麼?"(鬍子……)"彩條寶寶會跳舞,跳到腰上,變成什麼?"(裙子------)"你們想想彩條寶寶還會跳到哪裡呢?還會變成什麼呢?"(啟發幼兒講述)"彩條寶寶說小朋友好聰明喲!知道它可以變成……,彩條寶寶想親親你。"
2.在游戲的情景中學習撕紙
(1)現在彩條寶寶想變成小紙片,怎麼變呢?"(可以撕,也可以用剪刀剪)
(2)"看 ,老師的手變成什麼了(小手槍),小手槍要睡覺了,睡在哪裡呢?(剪刀洞洞里),剪刀張開大嘴巴,阿嗚一口吃掉它。變出了什麼呀?(小紙片片)""小朋友,把小手拿出來和老師一起來變一變"( 師幼一起說兒歌、做動作)兒歌:小手變把小手槍,剪刀洞里來睡覺,剪刀張開大嘴巴,阿嗚一口吃掉它。
(3)"老師的彩條寶寶都變成小紙片了,你們的彩條寶寶該著急了,趕緊去變吧!"(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將小紙片放入筐子里)
3.在找一找,說一說的游戲中,發展綜合能力。
(1)"小朋友,你們都變好了嗎,帶著你的紙片寶寶到老師這兒來你一筐,我一筐,就變成許多筐了!"

⑸ 小班繪畫教案用一根線條去散步

一根線可以牽著狗,或是牽氣球(一個或一堆),為主題去畫
或是小朋友拿粉筆,邊走邊在牆上畫出一條線,等等主題

⑹ 幼兒中班美術《長長的地鐵》教案

活動名稱:乘地鐵(偏藝術)目標: 1、嘗試用方形連接的方式畫車廂。 2、感知地鐵的方便與快捷,體驗大家一起乘地鐵的愉快。 活動准備(物質准備、經驗准備): PPT課件、彩色紙(已畫好鐵軌和兩個方向的車頭)幼兒人手一張、黑色水彩筆活動過程: 一、觀察與交流 1、認識地鐵標志。 導入:小朋友們,你們認識這個標志嗎?你在什麼地方看到過? 2、回憶幼兒乘地鐵的經驗。 提問:地鐵是在地鐵站里開的,那麼它和小汽車、公共汽車有什麼不一樣呢?哪個更快呀? 提問:在隧道里有沒有紅綠燈?會不會堵車呀? 小結:哦,原來地鐵跟我們在馬路上乘的小汽車和公共汽車是不一樣的,地鐵里沒有紅綠燈。 過渡:你都和誰乘過地鐵?你喜歡和誰一起乘地鐵呀? 四、嘗試在已畫好鐵軌和兩個方向車頭的彩色紙上裝飾地鐵 1、根據PPT課件展示說說地鐵的外觀。 提問:誰來說說地鐵是什麼樣形狀的呀? 小結:原來地鐵是長長的,有一節一節車廂的,而且有兩個車頭,跟馬路上的車不一樣,是開在鐵軌上的。 2、在已畫好車身的彩色紙上畫出車廂。 過渡:小朋友們,我們乘的長長的地鐵上,還有一節一節的車廂,請你們來畫一畫。 小結:車廂要畫的牢牢的哦,每條線都要手拉手,車廂才能牢固哦。 3、延伸:請好朋友一起乘地鐵。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的地鐵都畫好了嗎?想不想請你的好朋友一起乘地鐵呀?試試看,把自己和好朋友畫在你的地鐵里。 小結:小朋友的本領真大,畫了地鐵還邀請了好朋友一起乘地鐵,高興嗎?

⑺ 求一份大班美術教案,關於線描畫的,並且在點、線、面中以面的畫法教學為主。

課時:2 課時
教學目的:通過,進一步學習以線造型的作畫方法 ,加強對形體結構的理解,培養形體結構的觀察能力。
作業 要求:用線條正確表現物體的結構。
教學重點:
1、 觀察、分析、概括物體的形體
2、 用線條正確地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
教學難點 :如何用線條來正確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
教學過程 :
第一節
一、組織教學: (1分鍾)
按中學美術常規進行。
二、引入新課: (2分鍾)
總結上一節課--用線生動地描繪物象,並展示優秀學生作品。
三、講授新知識: (15分鍾)
1、 分析物體的結構,樹立形體結構的觀念。
(1) 體的形成:演示。
(2) 體的構成結構 :分析幾何形體的長、寬、高。
(3) 如何將復雜的物體用幾何形體加以概括。
2、 講解和演示用線條表現物體結構的方法。
四、學生實踐,教師視導: (22分鍾)
1、作業 要求:
(1) 臨摹課本第二頁學生的作品。
(2) 學習作品中用線表現結構的方法和步驟。
3、 輔導要點:
(1) 引導學生深入地分析所臨摹作品。
(2) 要求學生按方法步驟臨摹。
(3) 引導學生注意各部分的比例關系。
五、課堂小結: (5分鍾)
肯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臨摹掌握了一些表現方法,為下一節課的學習做了准備。 第二節
一、組織教學: (1分鍾)
二、引入新課: (2分鍾)
上一節課通過臨摹,學習了用線表現物體的形體結構。這一節課進行實物寫生。
三、講授新課: (15分鍾)
寫生一組靜物,用線表現物體的形體
演示寫生的方法和步驟:
1、 用輔助線定出物體的大體輪廓,找出對應的中軸線。
2、 勾出物體結構的輪廓線,比較各部份比例關系。
3、 從形體結構出發,進一步畫出具體形象結構特徵。
4、 用肯定的線條深入描繪。
四、學生實踐,教師巡視指導。 (20分鍾)
1、
作業 要求:
(1) 提倡嚴謹的造型。
(2) 運用整體的觀察方法。
(3) 各部份比例關系要正確。
2、
輔導要點:
(1) 整體地把握物體的形體結構。
(2) 運用基本形體去概括物體結構。
(3) 輔導學生注意比例關系,准確地表現物體的形體。
五、課堂小結: (5分鍾)
啟發學生觀察、體驗和理解線在造型中的功能和作用,,用線條生動地描繪物象。

⑻ 跟著線走讀後感怎麼寫

每次到小書屋我都忍不住翻看《跟著線走,環游世界》這本書,跟著一條線,走遍世界,這真是一條神奇的線,一條魔法線,時而變幻成撒哈拉沙漠的駱駝,時而變幻成澳大利亞的袋鼠,時而變幻成俄羅斯的針葉林,時而變幻成繁華紐約的摩天樓,創作者創意無限,想像力之豐富、構圖之新穎大膽、色彩運用之獨特令人嘆為觀止。

這樣一本好書,如何閱讀好呢?

1.我首先以一個導游的身份有感情地朗讀了扉頁上的文字:「跟著線走,來一次旅行。可以乘公交車、直升飛機或者輪船。在路上,誰知道我們會看見什麼呢。各種各樣的動物,令尊愜意地漫步。有的可能很大,有的可能很小,有的可能很長,有的可能很短……」
玉兒跟讀,讀著讀著玉兒便催促,讓我們出發吧,讓我們翻開這一頁。

2.跟著線,以走迷宮的形式游世界

玉兒最喜歡走迷宮了,我引導她用小手指比畫來比畫去地跟隨線條走迷宮,實在走不通,我就示範。繪本中將五大洲的自然景觀、特色動物、特色植物和代表性建築以線條的形式融入畫中,我們走過一幅幅迷人的畫,以走迷宮形式走過未知世界,尋找自己心儀的風景,穿越時空,一會兒跋涉在沙漠,一會兒沐浴在亞馬遜雨林,一會兒駐足在長滿仙人掌的墨西哥,一會兒和小企鵝擁抱……我們跟著線走,去感知世界的遼闊,去走馬觀花異域的風情,去了解動物植物知識和地埋知識,跟著線走,行萬里路,走遍天涯,胸懷世界就在一瞬間!

3.讓玉兒看圖說話,自由發揮

針對不同國家的地理特徵,讓玉兒看後自己講出來,開闊她的思路,培養她的獨立思考能力。
如玉兒發現畫面上世界五大洲不同國家太陽的顏色是不一樣的,非洲的太陽是紅色,亞馬遜雨林的太陽是綠色,而南極洲的太陽則是白色,為什麼呢?我以溫度氣候森林等地貌地理特徵作了解釋。
玉兒問撒哈拉沙漠一頁,有一隻駱駝的眼是睜著的,其他的是閉著的,有風沙,為什麼一隻睜眼呢?
玉兒還問為什麼斯里蘭卡被說成形狀象一滴眼淚?
針對俄羅斯的針葉林,玉兒形容說針葉林象尖頂島,樹尖象一個錐子。

4.在畫面是找不同,找同類,找有幾個相同的圖案

例如:非洲大象和斯里蘭卡大象的不同;亞馬遜雨林畫面中有幾只蝴蝶?有幾只烏龜?有幾只金剛鸚鵡?金字塔有幾個三角形?玉兒還問那麼多三角形為什麼不全畫出來呢?
諸如此類,引導激發孩子的探索欲、未知欲,這不也是一種右腦開發形式嗎?!

5.讀後討論

玉兒看完書後說我好想把那隻小袋鼠抱回家養著啊!我們這里的動物園為什麼沒有袋鼠?我說那是澳大利亞的國寶,和我們國家的大熊貓一樣珍貴。
那麼玉兒對哪裡感興趣呢?玉兒說她想鑽到袋鼠媽媽的袋子里蹦蹦跳跳在澳大利亞旅行,還想騎駱駝在沙漠里旅行。我說那你好好吃飯好好鍛煉身體吧,媽媽等著和你一起環游世界!

《跟著線走,環游世界》這本書我覺得越讀越厚,越讀越有趣。這本書可以當成地理書,當成圖畫書,可以當成右腦開發書,可以當成旅遊書,可以當成繪本故事書,總之,一舉多得,不容錯過!

閱讀全文

與繪本美術教案跟著線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