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安全教案不喝冷水

安全教案不喝冷水

發布時間:2020-12-21 03:22:42

① 運動過後能喝冰水嗎

運動過後不能喝冰水,運動後喝加點碘鹽的溫開水最好。
切忌運動後回大量冷飲。運動後全身血液進行了答重新分配,大量血液湧向肌肉和體表供應運動之需,而消化器官則相對血液較少。若此時大量飲用冰凍飲料,由於溫度過低,強烈刺激處於暫時貧血狀態的胃,損傷其生理功能,輕者出現食慾減退,重者導致急性胃炎,並進一步引起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

② 大量運動後喝冷水有什麼壞處

最好喝一點淡鹽水,因為你出汗消耗了大量的水和鹽分,最需要補充這方面的東西,但不要喝得過多,以免造成腸胃的不是,甚至水中毒。 專家提醒,補水雖然要視不同的健身強度而定,但都要小口慢喝,水溫不能過低以及最好選擇白開水或礦泉水。對健身時間不超過1小時,運動強度不大的健身者來說,出汗量不會很大,只要在運動前後各喝1至2杯水即可。對健身時間在1小時以上,以減肥為主要目的的健身者來說,運動前應喝1杯水,運動中應每隔20至30分鍾喝1杯水,運動後應喝1至2杯水,每杯水300至400毫升,水中應加少許鹽,以口感有淡淡的鹹味為宜。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盡量保持身體內環境的穩定,使運動帶來的脂肪燃燒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對以發達肌肉為目標的健美愛好者來說,運動前應喝2杯水,運動中應每隔20至30分鍾喝一杯水、每杯水300至400毫升,水中是否加鹽可隨意,但一定要添加適量的糖,白砂糖和蜂蜜混合就很好。運動結束後1小時內應該再喝一二杯水。運動前和運動中補充糖水的目的是使健身者能夠在運動中保持足夠的血糖,在較長時間的運動訓練中保持良好的肌肉作功能力,保證每組練習的質量,使肌肉得到最大速率的恢復和增長。另外還有一個補糖的好辦法就是吃1至2根香蕉,它能夠為你提供比例合理的糖源,還能夠補充重要的礦物質。要適時補充鉀和鈉運動身體除了水損失增加外,很多礦物質會隨著汗水丟失,其中主要是鉀和鈉。鍛煉者可以通過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來增加這些礦物質的攝入,因為鉀、鈉、鉻、鋅、硒等礦物質在蔬菜水果中含量豐富。比如,香蕉、桔子等含有較豐富的鉀元素,蘑菇、花椰菜、花生等含有較多的鉻。然而有些重要礦物質如鋅則是在牡蠣、牛奶、羊肉等動物性食物中含量較多,如果不喜歡吃肉,就需要通過鉻膠囊或善存片等合補劑來補充鉻了。另外,也不能忽視補充維生素,因為B族維生素直接參與身體能量生成,因此會直接影響運動能力的提高。這就需要健身者多食牛奶、綠色蔬菜、紅色蔬菜、紅色肉類、海植物、蕈類等。您好:下面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幫助您!劇烈運動後不能立即飲水劇烈運動和強勞動後,立即飲水解渴,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不利身體健康。因為運動後大量飲水會引起體內水、鹽比例失調。使體液中鹽的濃度降低,導致人體內水和電解質(鉀、鈉、鈣、氯等)平衡失調;大量飲水,還會導致大量出汗,又會帶走一些鹽分。人體缺鹽,就會感到疲乏無力、頭暈眼花、惡心嘔吐、不思飲食,甚至出現四肢肌肉、腹壁肌肉疼痛等「熱痙攣」的症狀,嚴重的甚至會有生命危險。人在運動和勞動時,流入肌肉、關節等運動器官的血液就要多一些,而流入胃腸等消化器官的血液量就會相對減少,因此胃腸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胃腸的蠕動也就減弱,消化液分泌減少。這種狀態要持續到運動後的半小時左右,才會逐漸恢復正常,如果運動後立即飲水,由於此時胃腸吸收能力較差,大量液體積聚在胃腸內,直接妨礙橫膈的活動,進而影響呼吸,使補充運動時缺少氧的時間延長,不利身體健康。如果喝了大量冷水,冷水對熱烘烘的胃是一種強烈的刺激,使胃腸蠕動增加,產生強烈收縮,引起腹痛,甚至絞痛,極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運動後大量飲水,通過胃腸道,吸收入血液中,使血管中循環血量突然大量增加,就會加重心臟負擔,使心臟得不到運動後的休息,就會感到疲乏無力運動後一次飲大量水,首先會使胃膨脹,使上腹部鼓起,限制呼吸,待水分進入肝臟後,又會使肝內大量積水,形成暫時性肝腫大,引起肝區痛。另外飲水多使排尿量增加,從而使體內氯化鈉等減少。如劇烈運動後,大量飲用牛奶等飲料,還會引起急性胰腺炎,十分危險,甚至可能突然死亡。

③ 大量運動過後能喝冰水嗎

不宜立即大量喝水。原因有以下幾點:
劇烈運動後如果因渴一次性喝水過多,會使血液中鹽的含量降低,天熱汗多,鹽分更易喪失,降低細胞滲透壓,導致鈉代謝的平衡失調,發生肌肉抽筋等現象。
由於劇烈運動時胃腸血液少、功能差,對水的吸收能力弱,過多的水分滲入到細胞和細胞間質中。
腦組織是被固定在堅硬的顱骨內,腦細胞腫脹會引起腦壓升高,使人頭疼、嘔吐、嗜睡、視覺模糊、心律緩慢等「水中毒」症狀。
一次性喝水過多,胃腸會有不舒適的脹滿感,若躺下休息更會因擠壓隔肌影響心肺活動。所以劇烈活動後口渴不可喝水太多,應採用「多次少飲」的方法喝水。
1、運動後放鬆 運動後可躺在海棉墊或藤墊上休息片刻,平躺時腳放置的位置應略高於頭,或是與頭的高度平。切不可躺在有水汽的地上。休息片刻後可進行頭手倒立或是靠牆手倒立,時間3-10秒,可進行幾次,有利於下肢血液迴流心臟。然後再抖動四肢,先抖動、拍打大腿或是上臂,後抖動小腿或前臂。
2、運動後按摩 運動後按摩是消除疲勞的重要手段。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抖動、點穴、揉捏、叩打、推摩等。首先是抖動四肢,主要是放鬆肘、膝關節以及四肢肌肉群;上肢常用點按穴位有偏歷、曲池、手五里、臂月需等穴,可解除手臂、肘部的酸痛和腫痛,以及肩臂痛、頸項拘攣等運動後造成的各種不適症狀。下肢常用點按穴位有承扶、委陽、承山、昆侖、足三里等穴,可解除腰骶臀股部疼痛、腿足攣痛腰腿拘急疼痛、項強、腰痛、膝脛酸痛等症狀。揉捏叩打時,先推摩大肌肉,後推摩小肌肉,一側推摩後,再推摩另一側。如是相互間進行全身推摩。背部的俞穴多位於脊椎旁開1.5寸處,推摩放鬆多以脊椎旁開1.5寸處和肩部的肩外俞、肩井、肩胛骨處的天宗為主,可解除背部疼痛、頸項強直。

④ 運動完後能直接喝冰水嗎

劇烈運動後的忠告

★不宜立即停下來

劇烈運動時血液多集中在肢體肌肉中。由於肢體肌肉強力地收縮,會使大量的靜脈血迅速迴流到心臟,心臟再把有營養的動脈血壓送到全身,血液循環極快。如果劇烈運動剛一結束就停下來休息,肢體中大量的靜脈血就會瘀積於靜脈中,心臟就會缺血,大腦也就會因供血不足缺氧而出現頭暈、惡心、嘔吐、休克等症狀。所以劇烈運動,如長跑之後逐漸改為慢跑,再走一走,做幾下深呼吸,這樣肌肉就會輕快地消除疲勞。

★不宜立即大量喝水

劇烈運動後如果因渴一次性喝水過多,會使血液中鹽的含量降低,天熱汗多,鹽分更易喪失,降低細胞滲透壓,導致鈉代謝的平衡失調,發生肌肉抽筋等現象。由於劇烈運動時胃腸血液少、功能差,對水的吸收能力弱,過多的水分滲入到細胞和細胞間質中。腦組織是被固定在堅硬的顱骨內,腦細胞腫脹會引起腦壓升高,使人頭疼、嘔吐、嗜睡、視覺模糊、心律緩慢等「水中毒」症狀。一次性喝水過多,胃腸會有不舒適的脹滿感,若躺下休息更會因擠壓隔肌影響心肺活動。所以劇烈活動後口渴不可喝水太多,應採用「多次少飲」的方法喝水。

★不宜馬上洗冷水澡、游泳、吹風或用空調

有人圖一時痛快,劇烈運動剛一結束,馬上就用電風扇吹,進入空調室或在陰涼風口處乘涼。這會帶走很多熱量,使皮膚溫度迅速降低,同時通過神經系統反射活動,會引起上呼吸道血管收縮,使局部抗病力量下降。於是寄生在上呼吸道黏膜上的細菌病毒就會乘機大量繁殖,引發感冒、傷風和氣管炎等疾病。有些人劇烈運動後立即就下水游泳或進行冷水浴,由於體表溫度和水的溫度相差懸殊,這樣極易發生小腿抽筋兒。因此劇烈運動後應先擦乾汗液,等汗不再出時,再進行游泳或冷水浴。

★不宜立即喝啤酒

劇烈運動後,有人把啤酒當水大口大口地喝,這樣容易使血液中尿酸急劇增加導致痛風。

★不宜立即吃飯

劇烈運動時,由於血液多集中肢體肌肉和呼吸系統等處,而消化器官血液相對要少。消化吸收能力差,運動後需要經過一段時間調整,消化吸收功能才能逐漸恢復。所以劇烈運動後,如果馬上吃飯就會感到吃不香,且對食物中營養的吸收也差。
★不宜大量吃糖。

有的人在劇烈運動後覺得吃些甜食或糖水很舒服,就以為運動後多吃甜食有好處。其實運動後過多吃甜食會使體內的維生素B1大量消耗,人就會感到倦怠、食慾不振等,影響體力的恢復。因此,劇烈運動後最好多吃一些含維生素B1的食品蔬菜、肝、蛋等。

★不可吸煙解疲
運動後吸煙會使人體新陳代謝加快,體內各器官處於高水平工作狀態,而使煙霧大量進入體內,還會因運動後的機體需要大量氧氣又得不到滿足,而更容易受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質的危害。所以說,此時吸煙比平時吸煙對你的危害更大,同時氧氣吸收不暢還影響機體運動後的恢復,讓人更容易感到疲勞。

運動後的恢復
在從事百公里時,主要需要克服的困難之一是運動中的疲勞以 及運動後的疲勞恢復。短時劇烈運動產生的疲勞感主要發生在肌肉。百公里除肌肉外,還涉及人體各器官系統。進行長時間耐力運動時, 肌肉中除ATP、CP減少外,肌糖原也消耗殆盡,需不斷靠糖、脂肪、蛋 白質的代謝來補充。此外,身體中諸多方面發生一系列改變,如血糖 濃度明顯下降,大腦中的抑制性物質如氨基丁酸含量增加,體內的水 分以及鈉、鉀等無機鹽減少等。因此,長時間耐力運動中產生的疲勞 包括中樞和外周兩部分,稱為全身性疲勞或整體疲勞。此時,機體的 神經和激素調控失衡,細胞和組織的功能會變弱,對糖原和氧的缺乏 特別敏感。

在運動時,補充能量應使用容易氧化、分解的糖類。運動時蛋白質代謝加強,應注意在運動後及時補充蛋白質,以防止發生運動性貧血。百公里還需特別注意補充鹽和鈣,這樣可使體內的氫 離子濃度和滲透壓的紊亂恢復正常,緩解肌肉疲勞。補充水分也是重 要的,但不可過多,以免減弱消化功能和食慾。飲食要以容易消化的 (主要是糖類)食物為主,同時還要吃些維生素制劑和鹼性食品。必 要時加些能刺激胃口的調料或輔助消化的葯物。

1、運動後放鬆
運動後可躺在海棉墊或藤墊上休息片刻,平躺時腳放置的位置應略高於頭,或是與頭的高度平。切不可躺在有水汽的地上。休息片刻後可進行頭手倒立或是靠牆手倒立,時間3-10秒,可進行幾次,有利於下肢血液迴流心臟。然後再抖動四肢,先抖動、拍打大腿或是上臂,後抖動小腿或前臂。
2、運動後按摩
運動後按摩是消除疲勞的重要手段。按摩的主要手法有抖動、點穴、揉捏、叩打、推摩等。首先是抖動四肢,主要是放鬆肘、膝關節以及四肢肌肉群;上肢常用點按穴位有偏歷、曲池、手五里、臂月需等穴,可解除手臂、肘部的酸痛和腫痛,以及肩臂痛、頸項拘攣等運動後造成的各種不適症狀。下肢常用點按穴位有承扶、委陽、承山、昆侖、足三里等穴,可解除腰骶臀股部疼痛、腿足攣痛腰腿拘急疼痛、項強、腰痛、膝脛酸痛等症狀。揉捏叩打時,先推摩大肌肉,後推摩小肌肉,一側推摩後,再推摩另一側。如是相互間進行全身推摩。背部的俞穴多位於脊椎旁開1.5寸處,推摩放鬆多以脊椎旁開1.5寸處和肩部的肩外俞、肩井、肩胛骨處的天宗為主,可解除背部疼痛、頸項強直。幾種手法結合可起到良好的放鬆效果,且恢復快。對人體的五臟六腑也有保健作用。

⑤ 運動前能不能喝冷水

無所謂,但要避免在運動前喝含酒精及咖啡因之類的飲料,這樣會增加尿量,造成缺水現象。

⑥ 運動後就喝冷水,對身體有害嗎

運動中的飲水注意事項:夏季戶外運動出汗多,必須及時補充水分,但如果飲水方式不對,會引發不良的後果。在運動中有人往往拿起一瓶飲料一飲而盡,看起來很解渴,實際上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上來說,是非常有害的。運動中和運動後大量飲水,會給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特別是給心臟增加負擔,造成更加疲勞。大量飲水的結果只會是出汗更多,導致鹽分進一步流失,引發痙攣、抽筋。建議,少量多次飲水比較好。另外,參加戶外活動,如果有冰鎮飲料吃,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但活動中或者是活動結束以後,不能馬上大量吃冷飲。冷飲不僅降低了胃的溫度,而且也沖淡了胃液,使胃的生理機能受損,輕則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重則導致急性胃炎。
運動後飲水也有講究,也不能一下子大量飲水,如果喝水過猛,會引起胃部肌肉痙攣、腹痛等症狀,應該在劇烈運動後間隔幾分鍾再適當的補充水分。運動後不宜補充純水,因為純水中幾乎不含人體出汗排出的鹽分及礦物質等。人在高溫下進行劇烈運動時,身體大量出汗,造成機體里水分和鹽類丟失。若大量飲水而沒有及時補充鹽分,血液中的氯化鈉濃度就會降低,肌肉興奮性增高,易引起肌肉痙攣和疼痛。對於冷飲料引用也有講究,要等身體溫度大幅度降下來以後,才喝冰凍的飲料或啤酒等。
希望有對你有用的地方

⑦ 運動完了能不能馬上喝涼水

不能。

運動強度比較大時,心臟本身處於高速運轉,心臟就處於一種相對高內負荷的狀態,容這個時候如果飲用大量冰水、涼水,會刺激毛細血管收縮,增加外周血管的阻力,同時也會增加心臟的負荷,容易誘發一些心臟疾患,導致猝死。

運動後神經內分泌代謝都是亢進的,處於高代謝狀態,高代謝狀態的人對心臟的要求非常高,為了滿足臟器的代謝,要求心臟提供較多的供血量,在這種高代謝的情況下攝入大量涼水,會刺激胃腸道血管的收縮,引起胃、腸道空腔臟器出現痙攣,增加心臟負荷。

(7)安全教案不喝冷水擴展閱讀:

運動之後科學補水方式:從科學的角度來講,不建議大家運動後立刻飲用大量涼水,因為這本身就違背了人的正常生理功能。運動後不要立即去攝入水分,通過緩慢走動等方式把心律恢復到正常水平,再去攝入適量水分。

運動後處於一種高代謝狀態,這時候喝水需注意三點:一是攝入水分的溫度適宜,最好是溫水,不要刺激血管;二是緩慢喝水;三是量不要太大,每次200毫升左右即可,逐漸補充。運動後喝水就好,如果運動量真的很大,可以補充一些帶鹽(氯化鈉)的水分或飲料。

⑧ 激烈運動後可以喝冰水嗎

激烈運動後不可以喝冰水。
1、由於食道與心臟的位置非常接近,運內動後喝冰水會令心跳容加速,身體急速降溫。當人體溫度較高、出汗的時候,人體的血管是處於擴張狀態的,如果這個時候一杯冰水灌入體內,全身的血管都會立刻收縮,會影響散熱並打亂身體調節機能,血壓就會突然升高,也就容易突發心絞痛、心梗、腦溢血等心腦血管疾病,心臟大大地被「傷」。
2、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進入夏天大家都想涼快涼快,可是冰鎮啤酒、冰鎮飲料、冰鎮西瓜、雪糕等食物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病人來說更是不利健康的,也容易引發腸胃方面的疾病,大家少吃為妙。
Tips:天氣炎熱,運動後大家滿頭大汗,此時大家喝水應該採用「多次少飲」的方法。運動過後,飲用7℃-10℃的水尚可接受,但還是溫水最好,溫度保持在30℃-40℃,略高於體溫。

⑨ 為什麼運動前不能喝冷水

劇烈運動後能不能馬上喝水呢?
當然不能,因為如果此時飲用大量的水,不僅不能補水反而內會容使胃部膨脹,妨礙隔肌活動而影響呼吸;同時,亦會使胃酸濃度降低而影響消化機能;另外,大量喝水會造成身體礦物鹽濃度降低,使血液滲透壓下降,破壞體內水鹽代謝平衡,影響機體正常生理機能;此外,還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⑩ 運動後喝不冰水有害嗎大神們幫幫忙

談到冰水,時下沒有人不喜歡的,尤其是炎炎夏天,很多人都會去買冰涼的飲料、冰水來止渴,一口喝下,暢快無比。但是,很少有人會去注意它的傷害性。 西醫:老人、兒童不能喝冰水 大量喝冰水容易引起胃黏膜血管收縮,影響消化、刺激胃腸,使胃腸的蠕動加快,甚至引起腸痙攣,導致腹痛、腹瀉。正常人喝冰水,尤其是帶甜味的飲料,在空腹的情況下飲用後,胃病自然不請自來。 對於老人來講,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喝冰水除了引起胃部不適,可能還會引起腦血管的痙攣,從而引發心絞痛等。因此,老人一定不能喝冰水。 孩子天性好動,活動後往往渾身是汗。有的家長習慣給孩子喝一杯冰水,認為這樣既解渴又降溫。其實不然,兒童的腸胃是很脆弱的,連大人都不宜多喝的冰水,還是少喝為好。 中醫:冰水可能引發中暑 在夏季,不少人在大量出汗後,選擇飲用冰水來解暑降溫。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這樣雖然會帶來暫時的舒適感,但大量飲用冰水,會導致汗毛孔宣洩不暢,肌體散熱困難,余熱蓄積,極易引發中暑。 夏季原本就是痢疾、腹瀉高發季節,人們更應該注意腸胃的保護。中醫認為,冰水數寒涼之物,人喝到身體里被吸收後,腸胃很容易產生痙攣。人們不要飲用過涼的水來解暑降溫。 中西醫共同建議: 1.常人盡量不飲或者少飲溫度過低的冰水,即使在炎炎夏日裡,可以把不直接裸露在外的白開水放到冰箱里稍加冷藏,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或者用手測量冰水溫度不冰手時可以飲用。 2.老人、小孩最好不飲用冰水。 3.女性在月經期間,即便暫時不會引起腹痛等不適,也不要飲用冰水。 醫生提醒:平時要注意飲水,但不要等到感到口渴時才喝,也不要飲用冰水解暑。 高溫天氣下,人們很容易患上空調病、腸胃疾病、輕度中暑等。醫生提醒,大家平時要多喝開水,不要等口渴時再喝,最好不要喝冰水,因為冰水雖然會帶來暫時的舒適感,但不容易滲入細胞,還可導致汗毛孔宣洩不暢,肌體散熱困難,極易引起中暑。 空腹喝冰水:使用方法和原理類似於冰牛奶法,冰冷的東西會刺激腸胃收縮,只不過成本更低了一點。不建議經常使用,對身體傷害比較大。 當身體滿頭大汗時,正在排泄身體燃燒後所產生的垃圾,這時如果直接吹冷氣或喝冰水,會使身體局部的感覺器官很快冷卻下來,並且將這個信號傳送給大腦,身體隨即終止其原有排除垃圾的工作。那些還沒有被排出的垃圾則被留在身體里。 營養過剩的問題並不一定是肥胖真正的原因,冰水和冷氣的不當使用很可能是肥胖更主要的因素。

閱讀全文

與安全教案不喝冷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