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音樂教案 祖國 祖國我們愛你
活動目標: 1、輕松地學習、記憶歌曲的歌詞和旋律,學會有表現力的唱歌。 2、理解歌詞含義,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愛國之情。 3、幼兒運用繪畫的形式表達對祖國媽媽的熱愛。 活動准備: 1、Flash動畫、PPT圖片。 2、道具:小草、小鳥、太陽、國旗 3、空白畫卷、...畫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出示紅、黃、藍、綠四色蠟筆圖片。 提問: (1)你們看這是什麼? (2)這些蠟筆穿了什麼顏色的花衣服? (3)蠟筆可以干什麼? 教師小結:現在梁老師就要用這四支蠟筆來畫一幅畫,請小朋友仔細看梁老師畫了什麼? 2、組織幼兒討論老師畫了什麼?(畫小鳥飛在藍天里、畫小草長在春天裡……)引出歌詞。 師:看著這幅畫,我編了一首兒歌,小朋友想聽嗎?(教師有感情的朗誦兒歌《祖國祖國我愛你》) 3、教師組織幼兒按著歌曲節奏朗誦歌詞。 (二)教師組織幼兒用不同的形式學唱歌曲。 1、幼兒觀看視頻。 師:我把這首兒歌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請小朋友和我一起來欣賞吧。 2、教師范唱(鋼琴伴奏,同時播放ppt)。 師:這首歌曲好聽嗎?梁老師也會唱,你們想聽嗎?(教師范唱) 3、教師組織幼兒跟唱(鋼琴伴奏,同時播放ppt)。 第一遍跟唱:鋼琴伴奏,播放ppt,教師演唱幼兒小聲跟唱; 第二遍跟唱:鋼琴伴奏,播放ppt,教師演唱幼兒用自然聲音跟唱; 第三遍跟唱:鋼琴伴奏,播放ppt,教師演唱幼兒有表情地跟唱; 4、幼兒分角色演唱(鋼琴伴奏,播放ppt) 師:老師給小朋友們准備了小草、小鳥、太陽和國旗,請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道具做到相應的位置上,讓我們一起來分角色演唱歌曲吧。 (三)畫長卷畫,進一步激發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延伸活動:幼兒畫長卷畫,循環播放背景音樂。 師:剛才我們用自己動聽的歌聲唱出了對祖國媽媽的愛,現在梁老師也請大家象歌曲中的小朋友一樣拿起手中的蠟筆畫出自己對祖國媽媽的愛。
❷ <<我是中國人>>音樂教學反思
新課標提出:「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系、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音樂課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聽音樂打節奏
本環節通過兩次的聽賞,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音樂旋律的記憶,感受樂曲的節拍特點,為後面的學唱做准備。
2.教師的范唱
教師的范唱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能激發學生的歌唱興趣和熱情,能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發法,所以教師的范唱是十分重要的。針對《我是中國人》這首戲歌,由於它採用了京劇中花臉的唱腔,對於女老師來范唱 這首歌曲是有難度的,效果不如錄音好。因此我在演唱中特意強調京劇的韻味,把嗓音刻意壓低一些,盡量接近於花臉的音色。其次,注重歌曲的表現力,聲情並茂,激發和感染學生的演唱熱情。
3.識譜階段
在識譜過程中,注意讓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演唱,對於裝飾音、休止符等地方單獨進行練習,以便能夠模仿京劇的韻味,體會與其他歌曲的不同。
4.填詞演唱
通過反復演唱是否有裝飾音的樂句,進一步感受的韻味。特別是對「人」字的學唱,在教師的范唱中,體會拖腔的演唱方法,多次進行練習。
5、通過欣賞現代京劇《紅燈記》的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目的是讓學生對京劇中的板式有一個更深地了解,能夠舉一反,為進一步學習京劇打下基礎。
❸ 急求七年級 音樂《我的中國心》教案 詳細一點 按教案的一般格式
〖教學目標〗
1.知道華人、華僑遍布世界各地,以中國人勤勞、刻苦的美德創建並開拓著事業,為所在國家的建設與發展做出的努力。
2.知道海外華人、華僑有著割捨不斷的祖國情結,並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為祖國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188~191頁。
〖教學准備〗
1.歌曲錄音:《我的中國心》。
2.工藝品:中國結。
3.了解一些有關海外華僑和外籍華人的愛國事跡。
〖教學活動及過程〗
1.播放歌曲錄音《我的中國心》。
2.導入討論。「你們聽到過這首歌曲嗎?你們明白這首歌曲的含義嗎?」(這首歌曲表達了浪跡世界各地的華人、華僑對中國的深厚情感。)
3.閱讀教科書第88頁「爸爸的話」和華僑、外籍華人在世界上的分布圖,知道華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
4.出示工藝品中國結或觀察教科書第89頁照片中的中國結,並討論:「這是什麼工藝品?它表明的是什麼意思?」(這是中國結,它寄託著所有華夏子孫對中國割捨不斷的情結。)
5.閱讀教科書第89頁豆博士的話。
6.交流討論。「華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勤勞刻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共同品質。那麼,走遍世界的中國人表現出的是怎樣的特點呢?」幫助學生認識到:(1)海外華人、華僑以他們的勤勞、刻苦不懈地創建和開拓著,為所在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2)海外華人、華僑把中華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並發揚光大;(3)海外華人、華僑都有著割捨不斷的中國情結,只要有條件,他們就會為祖國的建設、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7.交流討論:「你們的親友中有海外華人、華僑嗎?你們知道他們的情況嗎?」
8.教師總結。
或
《我的中國心》教案
(一)、引入新課:
1、教師要充分注意「教學導入」環節的重要性,精心設計。通過FLASH的彩色畫面啟發學生的想像力,請你仔細聆聽下面的歌曲,聽後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感受;
2、播放《愛我中華》FLASH
(二)、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
A、學唱歌曲《我的中國心》; 低
B、了解聲樂的演唱形式; 中
C、體驗歌曲的情緒以及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能力; 高
二、重點與難點:
1、體驗歌曲的情緒。
2、分辨演唱形式。
(三)、音樂知識:
聲樂的演唱形式
1、 獨唱:一個人演唱的形式。
歌曲《筆記》周筆暢
2、 齊唱與輪唱:由兩個以上或更多的人演唱同一個旋律。
歌曲《保衛黃河》
3、 重唱:多聲部的作品,根據聲部可分為二重唱、三重唱等。
歌曲《半個月亮爬上來》黑鴨子組合 《走》彝人製造組合
4、 對唱:兩個人或兩組人作對答式的演唱。
歌曲《河邊對口曲》
5、合唱:包括幾種形式
A、 混聲合唱:四個聲部的演唱(女高、女低、男高、男低)。
歌曲《中國頌》
B、 同聲合唱:男生合唱、女聲合唱、童生合唱。
歌曲《藍色多瑙河》女聲兩聲部
C、領唱加合唱:一領眾和形式。
D、小合唱:人數較少的合唱。
E、無伴奏合唱:無樂器伴奏,由純人聲演唱的合唱。
歌曲《牧歌》
(四)、感受鑒賞:
1、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請學生仔細聆聽,用語言描述歌曲所表達的情緒。
2、作品簡介:
《我的中國心》由黃沾詞、王福齡曲。在1984年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上,香港青年歌手張明敏演唱了這首歌曲。由於歌曲的歌詞感情熾熱、真摯、旋律優美動聽,深深地表達了海外赤子眷戀祖國的心聲,因此,一經唱出,即在全國引起震撼性的反映,成為膾炙人口的歌曲,經久不衰。
3、隨音樂輕聲哼唱歌曲《我的中國心》。其間,教師可以為學生范唱,通過多種形式的練唱,使學生逐漸熟悉歌曲。
4、請學生從曲譜中找出相同的旋律片段。並打著拍子反復地唱一唱,加深印象。在演唱中注意唱准音高及旋律對感情表達的作用。
5、再次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提示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感受音樂:
(1)音樂的速度是什麼樣的?快,稍快,很快,極快。
(2)歌曲演唱的力度是什麼樣的:很弱(pp)、弱(p)、中強(mf)、強(f)、很強(ff)。你認為歌曲應該用哪種力度表現最合適。
(3)應該用怎樣的情感才能恰當地表達歌曲的情緒?
(4)你喜歡這首歌曲嗎?為什麼?談談對整首作品的感受。
(五)、探索創新:
下面我們分成兩組進行表演,看哪組同學表現的好。
在老師的指導下,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形式可採用領唱、齊唱。之後,也可由學生獨唱或小組唱。可以用各種演唱形式.......。
(六)、互測自結:
仔細聆聽三個音樂片段,分析一下是下面的哪種演唱形式?
A、獨唱 B、齊唱 C、重唱 D、對唱 E、合唱
再或
一、學習目標:
1、品味歌詞語言
2、體會愛國情感
二、學習重點、難點:賞歌詞
三、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四、學習方法:朗讀法、討論法、直觀法、情感熏陶法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導入語:世界上凡是有華人生活的地方,人們都熟悉《我的中國心》這首動人肺腑的歌曲;凡是飄盪著《我的中國心》旋律的地方,人們都記住了那位戴著眼鏡、穿著中山裝的香港著名歌星張明敏。是《我的中國心》這首歌把億萬華夏兒女的心緊緊地聯結在一起,讓我們零距離的感受我們是骨肉相連、血脈相承的一家人!下面就請同學們一起欣賞張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會唱的同學一起跟著唱。
2、播放張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國心》。
3、過渡語:這首歌在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上一經演唱,它那優美的旋律、深沉的情感就深深打動了億萬聽眾的心,,尤其是這首歌的歌詞更是以其獨特的形式表達了家國之思。讀來震撼人心,讓人刻骨難忘!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歌詞《我的中國心》。
4、學法交流:
通過師生交流,明確學習這首歌詞的方法——讀歌詞、賞歌詞、聯現實、唱歌曲
(二)讀歌詞
1、明確朗讀要求:讀准字音;讀准節奏;讀出韻律;讀出感情。
2、學生自主感情朗讀歌詞
河山只在我夢縈,祖國已多年未親近,
可是不管怎樣 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我的祖先 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國印。
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
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
流在心裡的血 澎湃著中華的聲音,
就算身在他鄉 也改變不了我的中國心。
3、學生表演朗讀
4、學生齊讀
5、過渡語:通過朗讀我們已經深深感受到這首歌詞濃濃的愛國情 感,而這種情感又是蘊含在字里行間的,下面我們就一起欣賞這首歌詞。
(三)賞歌詞
1、析文本:
①指導語:賞歌詞主要是品味語言,你認為這首歌詞哪些地方寫得好,說說你的理由。用得好的詞,寫得好的句子,用了什麼修辭等都可以談談你的看法。
②學生討論、探究、回答。教師相機評點。
③過渡語: 欣賞完這首歌詞的語言,接下來我們就來給這首歌詞配上形象的畫面。請同學們任選一句歌詞,發揮你的想像力,配上一到兩幅畫面,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出來。
2、配畫面
①範例引導:欣賞《公元1997》的畫面配置。
②學生討論,合作教學設計>設計,為《我的中國心》配置畫面。
③學生發言。教師相機評點。
3、過渡語:《我的中國心》已經過去20年了,可是每當我們唱起這首歌仍然是熱血沸騰、激情澎湃,這是因為它有強烈的現實意義。香港和澳門已經相繼回歸,只有台灣還飄零在外,兩岸的親人隔海相望有說不盡的相思之苦,下面就請同學們一起欣賞台灣詩人餘光中寫的《鄉愁》。
(四)聯現實
1、學生自主感情朗讀餘光中的詩《鄉愁》。
鄉 愁
餘光中
小時侯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呵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2、教師范讀《鄉愁》。
3、過渡語:餘光中的詩道出了無數台灣同胞的共同心聲,他們多麼渴望早日回歸大陸,與家鄉親人團聚!但是以陳水扁為代表的台彎當局不顧廣大台灣同胞的心聲,一意孤行,妄圖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作為期盼和平統一的中國人我們能不能答應?
(五)唱歌曲
1、過渡語:我們唱著《我的中國心》香港回歸了,我們唱著《我的中國心》澳門回歸了,我們唱著《我的中國心》台灣也一定會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的!
2、師生起立,同唱《我的中國心》!
❹ 小班音樂《聖誕歌曲》教案
一、活動目標:
1.使幼兒喜歡音樂活動,能用輕快的聲音來演唱。
2.透過情景表演,幫忙幼兒熟悉歌詞,學唱歌曲。
二、活動准備:
聖誕帽子、聖誕樹之類
三、活動過程:
(一)介紹聖誕節
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譯名為「基督彌撒」,是西方傳統節日,起源於基督教,在每年公歷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
聖誕老人(SantaClaus)別稱SaintNick、KrisKringle、FatherChristmas或Santa(愛爾蘭英語的Santy),一位專門在聖誕節前夜時悄悄贈送禮物給小孩子的神秘人物。
傳說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個神秘人會乘駕由9隻馴鹿拉的雪橇在天上飛翔,挨家挨戶地從煙囪進入屋裡,然後偷偷把禮物放在好孩子床頭的襪子里,或者堆在壁爐旁的聖誕樹下。他在一年中的其他時間里,都是忙於製作禮物和監督孩子們的行為。
(二)教師教唱歌曲
1.教師有表情的范唱,請幼兒欣賞。
2.教師帶著小朋友一齊有節奏的念歌詞(拍手,拍腳…)讓幼兒說說就應用怎樣的聲音來唱,告訴他們應用輕快的聲音唱歌。
3.教師再唱一遍,請幼兒和著老師的節奏一齊拍手。
4.利用手偶,一邊唱歌,一邊表演。
5.教師彈琴,請幼兒跟著鋼琴唱歌。
6.請小朋友自願上來唱歌給下面的小朋友聽。
(三)幼兒跟著音樂動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