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關說課教案好吃的栗子說教法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同仁:
大家好!一曲山歌送給大家,希望能給您帶來片刻的輕松和愉悅。請大家記住我,我是來自xx小學的22號選手xxx。
一、說教材分析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湘教版六年級音樂上冊第四課《豐收樂》的第二首曲目《栗子大豐收》。這是一個以「豐收」為情境,「歡慶豐收、贊美豐收」為主題的鄉土氣息濃郁的單元,而《栗子大豐收》是一首旋律明快活潑童聲合唱曲,極具民歌風韻,洋溢著豐收的喜慶,有利於學生養成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民族民風的學習領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二、說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認知領域的擴展,他們的體驗感受和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也進一步增強。但由於我們農村小學的音樂課缺乏正規系統的訓練,學生的音樂基礎知識相對較差,在歌唱技巧與表現力上有待進一步加強指導與自主領悟。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准,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本節課中我要達到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和技能:
能學會用活潑而富有力度變化的聲音合唱《栗子大豐收》。
過程與方法:
能採用朗誦、游戲、伴奏、舞蹈、繪畫、合唱等多種形式來表現豐收的喜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5頁
通過歌曲的學唱,讓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熱愛音樂,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是學會用活潑而有力度變化的聲音合唱《栗子大豐收》,
教學難點:
通過音準、節奏的把握和兩個聲部的協調統一來表現農民豐收的喜悅。
四、說教法學法
在遵循審美教育為核心,新課標為基本理念的指導下,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情景教學法、興趣教學法,並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的優點,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豐收的氛圍。針對兒童愛玩的天性,實施了寓教於樂的教學策略。而學生作為主體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直接影響著學習效果,依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素質教育課堂教學觀,在本課學習中,我力求體現「學中玩、玩中學」的思想,讓學生採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創造法進行學習。
五、說導學過程
在課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引下,根據我市推廣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我將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激趣、體驗、探究、創新、延伸」五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起興趣
1、多媒體播放「花果山超級栗示範推廣現場觀摩會」。
(背景音樂《栗子大豐收》)
2、導入:中秋時分,金風送爽,都說是土地不負有心人,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花果山的「超級栗示範推廣現場觀摩會」正如火如佘的進行著。觀摩者的稱贊聲和農民的歡笑聲交融在一起,奏出了一首動聽美妙的的豐收之歌! (板書課題 《栗子大豐收》)
❷ 奧爾夫種樹音樂教案
學習目標:以兒歌為基礎學習勻速節奏和基礎樂器使用,培養寶寶學習音樂的興趣,
節奏問好:寶寶好--(4拍、一拍一動)
律動:豐收之歌/閃爍小星
一、小金魚
歌詞:
我是小金魚,住在池塘里,游過來,游過去,總是不適宜,努力游,努力游,游過了小河,一天又一天到了大海邊。
材料准備:1、較大的毛絨金魚、小魚模型、魚網、釣魚玩具
樂器准備:2、鋁板琴、沙錘
操作過程:
1、請寶寶找一個自己喜歡的小紅蘋果坐下,小手放在膝蓋上,背挺直,現在老師要向寶寶問好了,老師說「手起」 時,請寶寶把小手像老師一樣端平,「手起」問好:寶寶好—
2、律動:豐收之歌。配樂之前做分解動作練習:洗臉、刷牙、漱口、大象、小貓、鴨子的手勢動作
3、引出金魚,講解金魚的外貌和生活特性:
今天,老師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一位小客人,這位小客人呀,它的家在水裡,它有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一身的金衣裳閃閃發亮,它還有一條漂亮的大尾巴,在水中擺來擺去,優美極了,寶寶猜到了嗎?這位小客人是誰呢?
4、出示毛絨金魚,串講歌詞:
這條小金魚是一隻很有志氣的小金魚,它不滿足在小小的池塘里游泳,它對它媽媽說:我在這里覺得不適宜,(插入,小朋友,什麼是不適宜呢,不適宜就是不舒服,不自在的意思),我要到大海游泳。媽媽對小金魚說,孩子,到大海游泳要走很遠的路,經過高山和小河,你能堅持下來嗎?小金魚說,我能。它勇敢的向大海游去,一天又一天,終於來到了大海邊,小金魚在大海里游泳可真開心呀。
小金魚的故事好聽嗎,勇敢的小金魚是不是值得我們去學習呢?老師把小金魚的故事配上了音樂,我們一起來聽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