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班安全活動教案,什麼東西不能吃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准備:儒靈童教材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1、帶領幼兒隨著儒靈童歌曲做律動。
2、帶領幼兒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禮儀。
二、新授課程1、"聽"故事提問導入:小朋友你見過五顏六色的蘑菇嗎?請聽故事《藍蘑菇,紅蘑菇》。
2、安靜聽《儒靈童》故事,情境導入。
教師提問:寶寶豆豆和萌萌喝了美味的蘑菇湯為什麼會哭?
故事總結:寶寶豆豆和萌萌到山上采蘑菇,他們把顏色漂亮,形狀特別的蘑菇先煮了吃,可是他們的小臉蛋都變了顏色,原來都是有毒的蘑菇。小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定要記住不能隨便的亂吃東西。
3、"看"動畫提問導入:亂吃東西會帶來危險嗎?
4、認真看《儒靈童》動畫,啟發思考,教師提出如下問題:
(1)媽媽為什麼不願意給寶寶買路邊攤的食物?
(2)寶寶為什麼會肚子痛?
(3)儒靈童告訴我們吃東西時應該注意什麼?
5、幼兒有疑問可再次觀看動畫,老師根據本班級幼兒共性特徵及個體差異,對動畫進行暫停或播放,結合劇情節點,在幼兒已有經驗上進行選擇性互動提問教學。
教師總結:
小朋友們,吃東西時要注意安全和衛生,不然會生病。大街和路邊攤上的食物特別不衛生,有灰塵、細菌、不能吃;不把有危險的東西放在嘴巴,不隨便亂吃東西,你們能做到嗎?
三、圖譜演示,判斷對錯教師出示兩張圖片讓幼兒判斷對錯。
教師看圖總結:小朋友在吃東西之前一定要先詢問大人,吃了有危險或不幹凈的食物就會像圖中的小朋友一樣肚子痛還要去醫院打針吃葯,我們要學寶寶做聽話的好孩子。
四、游戲互動,鞏固主題名稱:亂吃東西有危險准備:各種食物的圖片(如果凍、街邊小吃、小攤)以及一些不正確的吃東西的行為圖片。
規則:教師將所有圖片放在一個神秘袋子里,請幼兒拿出一張圖片,並說一說圖片內容,說說這些食物能否吃應注意事項等等。例如:小朋友一邊走一邊喝水,容易嗆到。游戲結束後,教師針對游戲進行小結。
五、活動延伸,主題內化(1)帶領幼兒唱讀《儒靈童》兒歌。
(2)督促幼兒不隨便將玩具、積木放進嘴裡,以防危險。
(3)和家長聯系,習慣養成延續至家庭中落實。
2. 中班教案安全教育入廁安全
中班安全教育《入廁安全》的教案的寫作思路在於:首先要明確這堂課程的一個活動目標,然後對活動過程做描述,包含故事導入、實踐引導等內容。
正文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大膽向老師表達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2、明白有便意時及時入廁,養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濕褲子、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3.培養小朋友安全上廁所的意識。
活動准備:
1、故事掛圖、課間、圖片。
2、表格、哭臉笑臉標志。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
1、講述故事《小剛的褲子濕了》。
2、小結:此刻是冬天,天氣很冷,有了大小便不及時告訴老師尿在褲子里,就會像剛才毛巾放在胳膊上那樣,冰冰涼涼、不舒服,而且如果是拉到褲子里會很臟、很臭。
3、引導幼兒說說有了大小便該怎樣做。
二、引導幼兒觀看課件,激發幼兒在活動中能大膽表達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1、課件一:蒙氏自主活動中
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麼?他怎樣啦?他是怎樣做的?
2、課件二:群眾活動中
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麼?他怎樣啦?他是怎樣做的?
3、課件三:做操時
提問:小朋友們在干什麼?他怎樣啦?他是怎樣做的?
三、熟悉幼兒入廁環境,培養幼兒不隨地大小便的習慣。
四、決定對錯
1、介紹表格及哭臉笑臉標志
2、引導幼兒根據圖中幼兒表現決定對錯,並貼到表格中適宜的位置。
五、組織幼兒群眾入廁
活動延伸:
1、學習正確大小便方法。便後整理衣服。
2、生活中,加強幼兒入廁潛力的培養,培養安全如廁經驗。
3. 中班安全教育教案不吵架不打架
中班安全教襲育教案不吵架不打架需要圍繞活動目的、活動准備、活動開展三個大的方面進行展開。具體如下:
一、活動目的:
1、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的意識。
2、讓幼兒明白打架、吵架是不文明、不友好的行為,要做個乖小孩。
3、願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二、活動准備:
1、兒歌:《不打架不吵架》 小剛不小心, 踩了我一下。我不把他罵, 也不把他打。打罵都不好, 不是乖娃娃。
2、圖片:打架情形的圖片一張、打架之後受傷的圖片一張
三、活動進行:
1、教師出示圖片:打架情形的圖片一張,並提問。
師:圖片上的小朋友都在幹嘛呢?為什麼?
幼:在打架。
2、教師示圖片:打架之後受傷的圖片一張,並提問。
師:打架了身體會怎麼樣?
幼:受傷。
師:所以小朋友之間有什麼矛盾都不能幹什麼呀?
幼:不能打架。
師:不小心踩到了別人要說什麼?
幼:要說:對不起
師小結:打罵都是不友好的行為,大家都不喜歡會打架的小朋友,所以小朋友們要做個乖娃娃,不打架、不吵架。
4. 中班安全教案玩耍時不傷到別人
此活動方案是為了提高中班小朋友的安全知識為中心來展開延伸,為了讓小班幼兒能夠快速掌握安全知識而進行的教案。教案內容不能過於繁雜,而應簡單明確。
讓幼兒正確了解安全知識。正所謂實踐出真知,實現家園共育,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和不傷害他人的能力。
一、活動目標:
1、建立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2、懂得在游戲中防止傷害。
二、活動准備:
幼兒兒童英語故事,氣球動畫片光碟。
三、活動實施:
1、導入:播放幼兒兒童英語故事,氣球動畫片光碟。
1、老師講解:
熙攘的街市,可可、樂樂、豆豆來到一個氣球攤檔前,買到了各自喜歡的氣球。
剛走了不遠,看到胖胖貓、咪咪鼠的射擊游戲的攤檔也布滿了五彩繽紛的氣球。
貪玩的可可、樂樂把手中的氣球塞到豆豆手裡,玩起射擊游戲。而手中抓滿氣球的豆豆卻被騰升的氣球拽到了半空中。看來,不管玩什麼游戲,首先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2、討論:
1、豆豆碰到了什麼樣的危險,是誰救了她?
2、豆豆被氣球拽到了半空中,要是摔下來就麻煩大了。
3、我們扔皮球的時候,可能會發生什麼樣的問題?
4、我們在游戲玩耍過程,如果不注意就可能出現各種意外。
5、我們踢球的時候,有可能摔跤嗎?
6、踢球的時候,摔跤很難避免,重要的是要避免受傷。
3、教師小結:
1、在玩游戲的時候,首先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2、在玩游戲當中,不對自己和身邊小夥伴做出危險動作。
3、遵守游戲規則,聽從老師、家長的指揮。
5. 幼兒園中班安全教案:迷路了怎麼辦
活動目標:
1、樹立幼兒初步的防範意識。
2、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3、引導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迷路時應怎麼求救。
活動准備:
1、排練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觀看情景表演「豆豆迷路了」,教師在主要部分給以提示。
二、1、引導幼兒討論:豆豆迷路了,他怎麼做的?這樣會出現什麼後果?並說一說如果自己遇到了這樣情況時應採取怎樣的做法,引導幼兒明白遇事要動腦筋。
2、幼兒展開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並進行簡單記錄,教師將幼兒的記錄進行整理、張貼、以提高幼兒自我保護意識。
3、開展「有獎竟猜」游戲,可將幼兒分為男女兩方,提問問題,幼兒迅速且較完整的說出想法,答對的一方可獎一朵小紅花。
(1)在商店裡,不小心和家人走失了,你該怎麼辦?
(2)在城市迷了路,你該怎麼辦?如果有人強迫帶你走,你該怎麼辦?(可以根據路標、路牌和公共汽車的站牌辨認方向和路線,還可以向交通民警或治安巡邏民警求助。)
(3)在農村迷了路,你該怎麼辦?(應當盡量向公路、村莊靠近,爭取當地村民的幫助。如果是在夜間,則可以循著燈光、狗叫聲、公路上汽車的馬達聲尋找有人的地方求助。)
(4)在幼兒園跟父母走失了,你該怎麼辦?
三、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1、小朋友們平時應當注意准確地記下自己家庭所在的地區、街道、門牌號碼、電話號碼及父母的工作單位名稱、地址、電話號碼等,以便需要聯系時能夠及時聯系。
2、如果迷失了方向,要沉著鎮靜,開動腦筋想辦法,不要瞎闖亂跑,以免造成體力的過度消耗和意外。
反思:
活動中,教師通過情景表演、問題討論等方法,使幼兒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知道迷路時應怎麼求救,培養了幼兒初步的安全意識。在幼兒的回答與表現中發現孩子們對城市裡、商店(超市)里迷路了怎樣求救比較有想法,能說出許多,但對於農村裡、夜間怎樣想辦法求救,感覺有點困難,所以在這些方面還需要繼續培養,此外還發現班級幼兒中有的連自己父母的名字、電話、住址都說不清楚,需要加強引導教育,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