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幼兒園美術活動大蒸鍋教案
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好朋友之間要相互分享好東西。 2.體驗動手製作的樂趣。 活動准備:蒸鍋與蒸籠的圖片、故事、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出示圖片: 你們知道它們是誰嗎?(幼兒自由回答)我們是蒸鍋和蒸籠,我們有什麼不同?(幼兒自由回答)我們的本領呢?(幼兒自由回答) 2.今天,蒸鍋和蒸籠有件高興的事要告訴大家。 二、欣賞故事: 1.出示掛圖,教師講述故事。 2.聽故事後提問: 蒸籠送給蒸鍋什麼禮物? 蒸鍋又送給蒸籠什麼禮物? 3.你們都吃過哪些包子?(幼兒自由回答) 4.蒸籠和蒸鍋真是一對好朋友,有好吃的東西會和好朋友分享。如果你有好吃的東西會和別人分享嗎?你想請誰吃? 三、動手製作: 提問:今天,我們就來做包子,好嗎? 預設:好! 附 故事大包子蒸籠做了些小糖包子。她請碟子給蒸鍋家送去幾個。蒸鍋吃了包子想:「我該謝謝它。」她做了個大豆沙包,讓盆子捎到蒸籠家。蒸籠請碟子們把超市裡的白糖、紅糖、冰糖、芝麻糖、花生糖、水果糖和牛皮糖都買來,做個世界上頂頂大的糖包子,又送給蒸鍋。蒸鍋正要休息,盆子奔回來報告:「不得了啦,蒸籠來了,送來了世界上頂頂大的糖包子呢。」蒸鍋不休息了,她讓盆子把小店裡的綠豆、黃豆、扁豆、赤豆、烏豆都買來。做了個世界上頂頂大的豆沙包。蒸籠扛著大糖包子來見蒸鍋,蒸鍋扛著大豆沙包來見蒸籠。大家都來吃包子,吃了三天三夜也沒有吃完呢。
B. 鍋里的粽子在他眼裡,不是食物,而是藝術品 怎樣理解
鍋里的粽子在她眼裡不是食物,而是藝術品。
鍋里的粽子之所以在她眼裡是藝術品,是因為,她很喜歡包粽子,很熱愛生活,很愛自己的孩子。
C. 滎經砂鍋的藝術價值
從砂鍋到砂器,主要是製作工藝的改進。從砂器本身的改進到產品類型朝工藝美術品方向發展,專家學者對砂器工藝美術品價值的認同,將砂器規入民間工藝美術品類,基本上達到了共識。產品通過參加各類展銷,有關部門認同砂器製作者可以評為藝術職稱。本土世人獲得了「省工藝師」、「省民間一級藝術家」、「全國民間藝術家」等藝術職稱。目前,滎經已有4人獲得了「中國民間藝術家」的殊榮。
產品從龍砂鍋、金魚蓋砂鍋、工藝貼花砂鍋、龍鳳鍋等自身砂器工藝的改進,到生產工藝茶具、花瓶、壁畫、藝術人物像、動物模型等。
原四川美術學院馬高驤夫婦,美國雕塑家查樂斯等藝術界人士多次來滎經,精心製作砂器工藝品,產品在加拿大、美國等展覽,引起了轟動效應。作品集也在美國出版發行。
師承馬教授的雅安群藝館段禹龍、劉承志老師,曾深入滎經砂器產地,精心製作了一批精湛砂器藝術品,參加各類藝術品展,並發表在文化美術報刊,深受好評。
1961年,峨眉電影製片廠將滎經砂鍋拍攝成新聞紀錄片。
1976年,滎經砂鍋參加廣交會工藝美術展。
1977年,滎經砂鍋參加北京工藝美術產品展。
1982年,滎經砂鍋編成歌曲,參加雅安地區文藝調演。
雅安電視台曾以滎經砂器為題材,拍攝的專題片《黑砂》,獲省一等獎、全國三等獎。
1995年,《西南航空》雜志社以「滎經砂器盛古風」為題,宣傳報道了滎經砂器。
2003年,中央電視台《搜尋天下》欄目,以搜尋方式報道了滎經砂器的古樸風貌。
2008年,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享有東有「宜興紫砂」西有「滎經黑砂」美譽。
2008年後,多次被央視(2套7套)宣傳報道滎經砂器的風采,讓世界各地朋友都了解到了四川的傳統工藝文化。
滎經縣被譽為「中國黑砂之鄉」。
D. 鍋得鋼和誰是最佳拍檔張文順還是於謙 你們覺得張文順藝術怎麼樣
最佳拍檔還是於謙
張文順不錯
藝術功底深厚
但畢竟歲數大了
體力和反應力都差了一些
有點跟不上趟
郭德綱說的段子速度比較快
包袱比較多
而且臨場發揮得比較多
只有於謙能抖起來
E. 廣告美術字砂鍋粥怎麼寫
4.29
F. 狀元鍋藝術字體 狀元鍋三個字設計藝術字體
狀元鍋
G. 雞蛋花美術教案
設計意圖
雞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幼兒每天都會接觸到的東西,而我們的小傢伙卻不太喜歡吃雞蛋,特別是蛋黃的部分,為了讓孩子們了解雞蛋的營養價值,從而喜歡上吃雞蛋,《煎雞蛋》活動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們感受到煎雞蛋的趣味,嘗試用棉簽水粉畫的方式來表現煎雞蛋的過程;了解雞蛋的畫法,鍛煉幼兒的觀察力。小精靈兒童網站
活動目標
1、觀察煎雞蛋的過程,了解雞蛋從液態到固態的變化。
2、嘗試在黑色底板紙上用棉簽、水粉等材料表現煎雞蛋的形態。
3、在看、聞、做的過程中享受煎雞蛋帶來的愉悅,體驗成就感。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知道生雞蛋是液態的;有過棉簽水粉畫的經驗。
2、物質准備:
食用材料:生雞蛋1隻、不粘鍋勺一套、煎好的雞蛋一個、神秘袋子。
操作材料:黑色底板紙、黃白水粉顏料、棉簽抹布等。
教學材料:煎雞蛋視頻。
活動過程
(一)游戲摸雞蛋,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 老師帶來了一樣好吃你,請你摸一摸是什麼?(神秘的摸蛋。)
啊!都猜對了,我們來看看雞蛋殼里都有什麼?
(二)視頻播放煎雞蛋,幼兒觀察煎雞蛋的過程,發現雞蛋在鍋中的變化。
幼兒通過視頻觀察煎雞蛋的過程,通過看、聽、聞、說的方式了解雞蛋受熱過程中的變化,感受煎雞蛋的顏色以及外形特點。
師:我們來煎個雞蛋吃吧!看看雞蛋到了熱油鍋里有什麼不一樣?(觀察蛋黃,蛋青的變化)中間是什麼?什麼顏色?什麼形狀?旁邊呢?像什麼?聞一聞,什麼味道?
(三)棉簽水粉畫「煎雞蛋」。
1、出示材料,個別幼兒嘗試畫「煎雞蛋」,集體觀察,討論繪畫的方法。
重點引導幼兒觀察用棉簽繞圈塗畫的方法,鞏固操作常規。
2、請幼兒做小廚師,用棉簽水粉畫的方法來「做」煎雞蛋。
師:請你來做小廚師,看看誰的煎雞蛋做的又快又好!等你們的煎雞蛋做好了,我們就可以品嘗了。
3、展示幼兒作品,進行評價。
師:請你把五角星貼在你喜歡的雞蛋上?這個煎雞蛋是誰做的?又大又好,聞一聞,香吧?你是怎麼塗的?
幼兒品嘗煎雞蛋,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的雞蛋煎的真香,我們去嘗一嘗吧!
4、自由評論。
師:告訴大家,你煎出來的蛋像什麼
活動總結:
寶貝們!今天煎出來的蛋好漂亮,各式色樣的,我知道你們都很喜歡吃煎雞蛋,那吃了雞蛋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呢,(幼兒講述)你們說的都很好。但是蛋白和蛋黃要一起吃,才更有營養,讓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壯,小朋友回家也可以試試和媽媽一起來完成這個煎雞蛋的任務,看看,你們煎出來的雞蛋像什麼。
活動反思
活動的開始,我便直接把鍋、油、雞蛋等真實道具搬上了課堂,以現場煎雞蛋的活動來引起孩子們參加活動的興趣,給幼兒直觀形象地呈現雞蛋的變化過程,重點是為後面利用棉簽水粉畫的方式來表現煎雞蛋的過程打好基礎,做好鋪墊;接著我給他們提供了各種操作材料,如油畫棒、彩紙、橡皮泥等重點是引導他們採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煎雞蛋的過程。當孩子們親身感受到了煎雞蛋的過程,體驗到了煎雞蛋的色彩是十分微妙的、多姿多彩的的時候,小傢伙們便會有想要表現雞蛋過程的沖動,而美工活動則能恰如其分地給幼兒提供一個表現的機會;最後,當他們把自己的雞蛋煎好了之後,我們香噴噴的雞蛋也做好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小傢伙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能得到味覺的享受,獲得雙重驚喜,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便喜歡上了吃雞蛋,體會到了吃雞蛋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