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包的民俗文化價值和民間藝術價值都有哪些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在這么多年的時間流逝,經過了時間的沉澱和歲月的洗禮之後,它們變得愈加有韻味,也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精神財富。香包是一種傳統的手工藝製作品,具有很長的歷史,現在也被人們所廣泛關注。香包作為歷史的產物之一,具有很多的價值,它是中國民間文化的重要承擔者之一,具有很高的藝術可塑性,還有很多的藝術審美價值。
現在香包也非常流行,而且款式也很多,香味也獨具特色。從古代用來驅除蚊蟲,寄託美好祝願,到如今成為文化的承擔者,它有著數不盡的價值。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應該努力傳承並發展它,讓它可以繼續在歷史的長河裡熠熠生輝。
2. 香包之鄉是哪裡
2002年,中國民俗學會命名慶陽市(甘肅省)為「中國香包刺綉之鄉」。 慶陽有專璀璨的古代遺珍瑰寶。世屬界矚目的「環江翼龍」和「黃河古象」化石,均發掘於境內馬蓮河流域。慶陽民俗文化獨樹一幟。刺綉、剪紙、皮影、道情和民歌堪稱慶陽「五絕」。慶陽已獲得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的中國香包刺綉之鄉、徒手秧歌之鄉、民間剪紙之鄉、窯洞民居之鄉、五蝠皮鼓——慶陽一絕,環縣——道情皮影之鄉、溫泉鄉公劉廟——華夏公劉第一廟、周祖農耕文化之鄉、荷花舞之鄉、中國民俗文化及民間工藝美術調研基地、中國民俗藝術教研基地等11大命名。
3. 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藝術節的香包文化
全國的節會如雨後春筍,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創辦兩三年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和效果,這樣成功的先例在全國不多,對一個封閉而落後新建市來講更是難能可貴。這樣的局面應該倍加珍惜,尤其對一個尚屬幼齡的地方性文化節會更加應倍加愛護。一件事若有了好的開端,就是貴在堅持,在不斷完善提升思路的同時堅持使其取得最大最終的成效。慶陽人應以理性和發展的態度,更有耐心地認識香包節,看待香包節,堅持把香包節辦好。節會的意義決不止於節會本身,她昭示著一種發展理念,她展示著一種文化形象,更體現著一個地方的產業導向和服務水準。應該堅信,經過若干年的努力,隨著慶陽老區的發展,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會發展成為一個大型民間傳統節會,會發展成為全國性和世界性的更有影響的中華民俗藝術大薈萃的特色節會。
節會的生命力在於不斷創新,在於不斷提高藝術品味、豐富文化內涵、擴大參與范圍和增強吸引力。節會創辦伊始,各級政府的推動支持是應該的。隨著節會的不斷成熟,節會本身就會創造許多商機,便完全可以靠市場運作來實現節會的各項目標。節會活動的籌辦者還應進一步提升組織策劃理念,加強市場運作的籌劃能力。
香包節要進一步擴大影響力,除了強化自身特色和不斷提高服務水準外,還應走與全國重大節慶活動聯袂嫁接的路子,並爭取作為甘肅省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節的永久舉辦地或主要舉辦地。
文化旅遊景區建設以及城市交通、接待服務設施的完善是舉辦全國性大型節會的必要條件。辦好節會的需要也迫切要求慶陽市加快全面發展,逐漸做到吸引世界各地更多的人來慶陽,看慶陽,逗留在慶陽,發展在慶陽,使他們在慶陽看頭多多,玩頭多多,享受多多,收獲多多 。
香包節還促使慶陽決策者提出了在慶陽香包刺綉的基礎上發展「隴綉」產業的概念,要經過不懈努力使「隴綉」能與中國的蘇綉、湘綉齊名,使作為北綉的「隴綉」以獨特的「雄風雅意」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獨樹一幟。這也是慶陽人的氣魄。慶陽人探索著,大步地前進著。
4. 美術作業香包怎麼做
1. 准備抄材料:先准備好喜歡的不織襲布香包袋及兩條長度適中之繩索,繩子對折須為香包袋口約兩倍寬長度。
2. 布袋穿繩:將布袋開口處剪等距且等長的小口,並將其中一條繩子穿過香包袋的孔洞,另一條繩子則反方向穿過。
3. 束口串珠:選好兩個漂亮的珠子,將兩條線穿過珠子的洞口,並在兩條繩索尾端打結即可固定。
4. 外觀造型:再將其他顏色的不織布剪成各種圖形,黏在香包上增加造型。
5. 填入香草:選取一些乾燥的青草葉或任何香草葉放入茶包袋中,香草葉須為乾燥處理過的才不會發霉,建議可以使用八角、香茅、桂枝、芙蓉、艾草等等。
6. 大功告成:將兩端繩索束起就完成屬於自己的端午香包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