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自閉症音樂課教案

自閉症音樂課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9 16:41:29

⑴ 如何認識自閉症(孤獨症)

怎樣才能正確認識孤獨症?挑戰孤獨症就好比馬拉松長跑,首先要做的是起跑,邁出第一步,才有到達終點的可能。
孤獨症不是心理疾病
不了解孤獨症的人很容易聯想到性格孤僻或內向,即把孤獨症與心理障礙聯系起來,認為孤獨症兒童是受到某種來自外界環境的刺激產生孤僻性格的。專業上說,孤獨症是一種神經系統發育障礙,而非為單純心理方面的障礙。
孤獨症兒童認知能力並非全部低下
阿斯伯格綜合征(AS)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ASD)或廣泛性發育障礙(PDD),具有與孤獨症同樣的社會交往障礙,局限的興趣和重復、刻板的活動方式。
在分類上與孤獨症同屬於孤獨症譜系障礙或廣泛性發育障礙,但又不同於孤獨症,與孤獨症的區別在於此病沒有明顯的語言和智能障礙,屬於一種高功能的孤獨症,他們的認知能力往往會超前且超出同齡孩子。
其實,孤獨症兒童不僅跟一般兒童一樣可以通過教育獲得知識和技能,也可以掌握獨立生活的能力並且最終融入社會,教育是是幫助孤獨症兒童融入和回歸社會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孤獨症兒童不善表達不說話而非真正不會說話
孤獨症是一個譜系。這個譜系包括了從完全沒有語言能力到具有相當復雜的語言能力。阿斯伯格症的兒童不僅語言發育沒有滯後,有些還可以使用超過他們年齡階段的學究式語言。
阿斯伯格綜合征患兒是少數,一般來說大多自閉症患兒都會出現語少或長期不說話的狀態,而非真正不會說話。
有很多少語或常年未開口說話的兒童,在經過干預訓練後,重拾語言能力。即使有些孩子經過干預後仍然語言滯後,他們也完全可以通過學習如手語、圖片交流系統、對話板等功能性溝通方式來掌握溝通技巧。
冷漠也是一種感情,孤獨症兒童不是沒有感受。
孤獨症兒童和一般兒童一樣都有情感,在許多情況下,他們的情緒以一種與其年齡不相稱的、不恰當的行為方式表達出來,而不是真正缺乏感情。
他們的問題不是缺乏感情,而是他們分不清楚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不知道怎樣用適當地的方式在不同的場合表達自己的感情。
挑戰孤獨症就像挑戰馬拉松,起跑前,首先要調整好狀態和心態,而不是想著立即結束。
就拿癌症舉例,通過外科手術摘除腫瘤後,事實是腫瘤消除了,患者同樣也實現康復,但手術醫生永遠不會給患者一個令其安心的肯定答案。
雖然沒有肯定的答案,事實上,只要護理得當,他們的生活和壽命就和未生病前的發展軌跡一樣,以徹底康復的姿態生活到生命的結束,但在徹底康復的現實過程中,始終不會有個肯定的答案。
這不是數學題,有固定且唯一的答案,別人家孩子實現不了的,未必你家孩子也一樣。治療、醫生、家長、環境、孩子的狀態……在這過程中,有太多改變結果的變數。
很多家長希望速戰速決短時間徹底地治癒孩子的孤獨症。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不一定非常現實。
對於孤獨症的孩子,家長需要的首先是了解和接受孩子,根據孩子的特長找出一些方法積極地加以引導,盡可能地給他們創造一個寬松和愛的環境。
怎樣才能正確認識孤獨症?這並非是要你放棄給孩子治療的努力,而是讓你正確地看待孤獨症。跑向終點的這條路,少不了父母的陪伴與鼓勵。

⑵ 自閉症孩子的家長可以買哪些書來在家給寶寶進行訓練

一、《感知覺統合的理論與實踐》

書名:《感知覺統合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謝明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定價:32.00元
內容簡介:本書從神經學和心理學以及兒童發展的角度,揭示了感知覺統合的一般性規律,同時通過對具體的案例的分析,揭示了感知覺統合的一般性方法,並且對感知覺統合訓練場和訓練器材的功能和使用作了介紹,本書是國內第一次較為系統的介紹了感知覺統合理論與實踐的教材。
二、《自閉症兒童康復輔助教材》這套教材包括《生活技能》、《語言訓練》、《藝術康復》、《音樂康復》

書名:《音樂康復》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價:26.00元
內容簡介:本教材主要通過使用簡單的奧爾夫樂器,通過節奏訓練、歌唱表演、律動等音樂手段,調動自閉症兒童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最大限度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去,使他們的視覺、聽覺、觸覺、運動覺以及情緒、認知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得到充分的訓練與提高,根據學生在社會交往、語言訓練、行為、情緒、環境適應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同,我們把教材分為6大板塊,每一課均設歌曲內容、訓練提示、家長提示三大板塊,教材著重強調與家庭結合使用,使孩子的學習內容生活化,通過親子活動使自閉症孩子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做起,促進其社會交往等多項能力的提高!

書名:《語言訓練》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價:32.00元
內容簡介:本教材主要以有一定語言能力但又存在著明顯的語言障礙的自閉症兒童為教學對象。本教材共48課,以對話的方式,有詞、片語、句子和課文等構成,內容主要包括交通工具、食物、水果、職業、數字、時間、社會場所等相關領域的知識。在教材中,多創設情景激發自閉症兒童開口說話,多提高機會讓他們大膽開口說話,…………讓自閉症兒童經常接受語言刺激,更好地提高他們語言溝通技能。

書名:《藝術康復》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價:22.00元
內容簡介:在藝術康復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遵循在評估的基礎上分類,本教材內容主要涉及塗鴉、剪紙、繪畫、手工、綜合活動五大板塊,共29課,每課包含4個主要環節:課前准備部分、准備活動(通過師生問候和主體單元教學相關的熱身活動來舒緩學生的情緒)、具體內容實施以及作品展示。每課都有對學生分做的簡單提示,教材使用者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與變化。

書名:《生活技能》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價:18.00元
內容簡介:本教材的架構建立在奧蘇伯爾提出的「課程組織應遵循不斷分化和綜合貫通原則」的基礎上,從自閉症兒童的基本生活需求著手,以人為本,循序漸進,圍繞著兒童的生活、學習、勞動三大板塊,設計了7個章節,共26課的內容,從簡單的認知到技能的運用,涵蓋個人生活能力、社會生活能力、勞動技能、道德品質以及情緒情感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訓練,力求最大限度的補償自閉症兒童身心缺陷,挖掘其潛能,幫助他們體悟親情、發展生活技能,成為能夠融入主流社會生活的人。
三、《孤獨症兒童的教育康復》

書名:《孤獨症兒童教育康復》
作者:謝明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定價:30.00元
內容簡介:目前國內在孤獨症兒童教育康復實施過程中主要有兩種主流思想,一是以行為心裡為主導的教育康復方法;另一種是以兒童認知發展心理為主導的教育康復方法。本書從兒童認知發展心理研究入手,著力於「讀懂」孤獨症兒童,力求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闡述孤獨症兒童教育康復的基本方法,為孤獨症教育康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書既適合作為專業基礎課教材,同時也適合廣大家長、特殊學校教師和康復指導人員閱讀。
四、《孤獨症兒童社會性教育指南》

書名《孤獨症兒童社會性教育指南》
出版社:中國婦女
作者:甄岳來
定價:35.00元
內容簡介:立足社會性發展的根本目標,探尋社會性教育的基本規律,構建社會性教育的操作方法,三位一體,是本書的一大特點;立足家庭生活環境,創設實際問題情景,在解決問題中促進孩子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是本書的又一大特點。不是為了講述一個孩子成長的故事,而是為了讓更多的孩子獲得康復。孤獨症康復教育是一個浩大的課題,我們的實踐只是求解這個難題的一個組成部分;孤獨症患者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每個孩子各具特色,我們的研究還只能針對這個群體中的某些類型。但是,促進孤獨症兒童社會性的發展,是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的精髓、核心與最終目標,無論對於何種程度、何種類型的孤獨症患者的康復教育,都是如此。區別在於,孩子的程度不同,社會性教育的起點可以不同,實施方式可以不同。形之萬變卻不離神之根本,只要抓住了社會性教育這條主線,只要尊重教育科學,只要持之以恆,孤獨症兒童都可以在自已的水平上獲得顯著的康復。
五、《孤獨症兒童情緒調整與人際交往訓練指南》

出版社:中國婦女
作者:王梅
定價:30.00元
內容簡介:本書介紹的「自主交往訓練法」是一套本土化的、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在幫助孤獨症兒童穩定情緒、關注和解讀他人心理、適應現實生活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方面,成效顯著,能夠幫助孤獨症兒童家長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幫助孩子「體驗親情、享受人生、走出孤獨」。
六、《孤獨症兒童的社會融合》

出版社:中國婦女
作者:甄岳來
定價:40.00元
內容簡介:甄岳來和李忠忱的女兒1985年出生,患孤獨症。他們運用社會性教育的方法,對女兒進行了長達20年的家庭教育訓練,使女兒獲得了成功的康復,女兒2008年大學畢業後就業,基本實現了社會生活自立。這一成功個案成為鼓舞孤獨症兒童家長的巨大力量和學習榜樣。
20多年裡,甄岳來一直堅持為全國各地的家長提供孤獨症教育訓練指導,幫助過成百上千個家庭。他們的孤獨症康復教育理念、康復教育方法、康復教育效果,一直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他們主講的「孤獨症社會性教育培訓班」,受到了廣大家長和教師的高度認可,《孤獨症兒童社會性教育指南》被家長、教師譽為「指明之書」。
他們依據20年的孤獨症康復教育理論研究和康復教育實踐經驗,探索出的中國化的「孤獨症社會融合教育」之路,將造福於中國的孤獨症兒童。
七、《孤獨症兒童行為管理策略及行為治療課程》

出版社:華夏
定價:38.00元
內容簡介:本書詳細介紹了應用行為分析(ABA)的基本原理和程序。作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在總結應用行為分析方法的基礎上提供了具體的行為訓練課程與教學案例。
本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適用於孤獨症兒童的教育康復訓練,是家長、教師、訓練師及特殊教育/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必備的參考讀物。
本書第一章和第二章集中討論了密集行為治療(intens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的方法,第三章討論了強化問題,第四章至第七章運用強化原理,分析了孤獨症兒童的破壞性行為和自我刺激行為的成因及解決方法,第八章至第十二章分別討論了如何運用強化原理培養孤獨症兒童在睡眠、大小便、飲食、游戲和社交方面的適應性行為。 本書既適用於孤獨症兒童的康復訓練,也適用於其他發展性障礙兒童的康復訓練;既適用於正式的結構化行為訓練,也適用於較為生活化的行為訓練;既可為孤獨症康復訓練的專業人士所採用,也可為一般孤獨症兒童的家長和教師所採用。
八、《孤獨症兒童的教育與康復訓練》

出版社:華夏
作者:王梅
定價:26.00元
內容簡介:本書結合目前國內孤獨症發展的現狀和需求,緊密結合國內多年的研究成果匯編而成的。全書全面地介紹了孤獨症兒童教育與康復訓練的理念、訓練方法以及必備的專業知識,分為三個部分,包括孤獨症康復相關理論理念、孤獨症兒童康復案例以及關系著孤獨症人士終生發展的關鍵因素——家庭與社區康復。
九、《孤獨症兒的療育》

出版社:鄭州大學
作者:務學正
定價:18.00元
內容簡介:本書內容包括孤獨症的定義、病因、患病率、臨床表現、診斷及鑒別診斷,早期干預的概念,重點介紹了特殊教育和訓練,語言、行為交往能力的訓練,葯物治療、個案的病程等。這是一本家庭訓練的課本,集知識、教材、教法為一體,結合日常生活諸多游戲進行教育訓練,寓教於樂,從而提高生存技能,促其早日康復。
本書適用於病兒的家長及基層兒科醫生、兒童保健醫生、康復科醫生,訓練醫師和兒童特殊教育工作者參考應用。
十、《讓孤獨症兒童走出孤獨》

出版社:中國婦女
定價:20.00元
內容簡介:假如您不懂孤獨症,就無法帶領您的孩子走出孤獨。特殊教育訓練會讓孩子改變現狀,提高能力,擁有更幸福的人生。
本書不僅從不同的方面介紹兒童孤獨症及相關問題,兒童的表現和在認知活動、情感活動、行為活動中的特徵,使廣大讀者對這類兒童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還著重介紹了不同的行為矯正方法、認知訓練、語言訓練、感知覺訓練、社交及生活自理能力提升的方法。本書的作者都是從事多年醫學、教育學和兒童心理學方面的專業人士,有比較豐富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及實踐經驗,因此本書的出版對廣大家長來說是個福音,對教育、醫學、社會學方面的專業人士來說,也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

⑶ 適合家庭訓練孤獨症兒童的書

一、《感知覺統合的理論與實踐》 書名:《感知覺統合的理論與實踐》 作者:謝明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定價:32.00元 內容簡介:本書從神經學和心理學以及兒童發展的角度,揭示了感知覺統合的一般性規律,同時通過對具體的案例的分析,揭示了感知覺統合的一般性方法,並且對感知覺統合訓練場和訓練器材的功能和使用作了介紹,本書是國內第一次較為系統的介紹了感知覺統合理論與實踐的教材。 二、《自閉症兒童康復輔助教材》這套教材包括《生活技能》、《語言訓練》、《藝術康復》、《音樂康復》 書名:《音樂康復》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價:26.00元 內容簡介:本教材主要通過使用簡單的奧爾夫樂器,通過節奏訓練、歌唱表演、律動等音樂手段,調動自閉症兒童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最大限度投入到音樂活動中去,使他們的視覺、聽覺、觸覺、運動覺以及情緒、認知和社會適應能力等得到充分的訓練與提高,根據學生在社會交往、語言訓練、行為、情緒、環境適應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同,我們把教材分為6大板塊,每一課均設歌曲內容、訓練提示、家長提示三大板塊,教材著重強調與家庭結合使用,使孩子的學習內容生活化,通過親子活動使自閉症孩子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做起,促進其社會交往等多項能力的提高! 書名:《語言訓練》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價:32.00元 內容簡介:本教材主要以有一定語言能力但又存在著明顯的語言障礙的自閉症兒童為教學對象。本教材共48課,以對話的方式,有詞、片語、句子和課文等構成,內容主要包括交通工具、食物、水果、職業、數字、時間、社會場所等相關領域的知識。在教材中,多創設情景激發自閉症兒童開口說話,多提高機會讓他們大膽開口說話,…………讓自閉症兒童經常接受語言刺激,更好地提高他們語言溝通技能。 書名:《藝術康復》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價:22.00元 內容簡介:在藝術康復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我們遵循在評估的基礎上分類,本教材內容主要涉及塗鴉、剪紙、繪畫、手工、綜合活動五大板塊,共29課,每課包含4個主要環節:課前准備部分、准備活動(通過師生問候和主體單元教學相關的熱身活動來舒緩學生的情緒)、具體內容實施以及作品展示。每課都有對學生分做的簡單提示,教材使用者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與變化。 書名:《生活技能》 作者:中山特教 出版社:新蕾 定價:18.00元 內容簡介:本教材的架構建立在奧蘇伯爾提出的「課程組織應遵循不斷分化和綜合貫通原則」的基礎上,從自閉症兒童的基本生活需求著手,以人為本,循序漸進,圍繞著兒童的生活、學習、勞動三大板塊,設計了7個章節,共26課的內容,從簡單的認知到技能的運用,涵蓋個人生活能力、社會生活能力、勞動技能、道德品質以及情緒情感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訓練,力求最大限度的補償自閉症兒童身心缺陷,挖掘其潛能,幫助他們體悟親情、發展生活技能,成為能夠融入主流社會生活的人。 三、《孤獨症兒童的教育康復》 書名:《孤獨症兒童教育康復》 作者:謝明 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 定價:30.00元 內容簡介:目前國內在孤獨症兒童教育康復實施過程中主要有兩種主流思想,一是以行為心裡為主導的教育康復方法;另一種是以兒童認知發展心理為主導的教育康復方法。本書從兒童認知發展心理研究入手,著力於「讀懂」孤獨症兒童,力求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闡述孤獨症兒童教育康復的基本方法,為孤獨症教育康復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書既適合作為專業基礎課教材,同時也適合廣大家長、特殊學校教師和康復指導人員閱讀。 四、《孤獨症兒童社會性教育指南》 書名《孤獨症兒童社會性教育指南》 出版社:中國婦女 作者:甄岳來 定價:35.00元 內容簡介:立足社會性發展的根本目標,探尋社會性教育的基本規律,構建社會性教育的操作方法,三位一體,是本書的一大特點;立足家庭生活環境,創設實際問題情景,在解決問題中促進孩子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是本書的又一大特點。不是為了講述一個孩子成長的故事,而是為了讓更多的孩子獲得康復。孤獨症康復教育是一個浩大的課題,我們的實踐只是求解這個難題的一個組成部分;孤獨症患者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每個孩子各具特色,我們的研究還只能針對這個群體中的某些類型。但是,促進孤獨症兒童社會性的發展,是孤獨症兒童康復訓練的精髓、核心與最終目標,無論對於何種程度、何種類型的孤獨症患者的康復教育,都是如此。區別在於,孩子的程度不同,社會性教育的起點可以不同,實施方式可以不同。形之萬變卻不離神之根本,只要抓住了社會性教育這條主線,只要尊重教育科學,只要持之以恆,孤獨症兒童都可以在自已的水平上獲得顯著的康復。 五、《孤獨症兒童情緒調整與人際交往訓練指南》 出版社:中國婦女 作者:王梅 定價:30.00元 內容簡介:本書介紹的「自主交往訓練法」是一套本土化的、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在幫助孤獨症兒童穩定情緒、關注和解讀他人心理、適應現實生活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方面,成效顯著,能夠幫助孤獨症兒童家長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幫助孩子「體驗親情、享受人生、走出孤獨」。 六、《孤獨症兒童的社會融合》 出版社:中國婦女 作者:甄岳來 定價:40.00元 內容簡介:甄岳來和李忠忱的女兒1985年出生,患孤獨症。他們運用社會性教育的方法,對女兒進行了長達20年的家庭教育訓練,使女兒獲得了成功的康復,女兒2008年大學畢業後就業,基本實現了社會生活自立。這一成功個案成為鼓舞孤獨症兒童家長的巨大力量和學習榜樣。 20多年裡,甄岳來一直堅持為全國各地的家長提供孤獨症教育訓練指導,幫助過成百上千個家庭。他們的孤獨症康復教育理念、康復教育方法、康復教育效果,一直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他們主講的「孤獨症社會性教育培訓班」,受到了廣大家長和教師的高度認可,《孤獨症兒童社會性教育指南》被家長、教師譽為「指明之書」。 他們依據20年的孤獨症康復教育理論研究和康復教育實踐經驗,探索出的中國化的「孤獨症社會融合教育」之路,將造福於中國的孤獨症兒童。 七、《孤獨症兒童行為管理策略及行為治療課程》 出版社:華夏 定價:38.00元 內容簡介:本書詳細介紹了應用行為分析(ABA)的基本原理和程序。作者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在總結應用行為分析方法的基礎上提供了具體的行為訓練課程與教學案例。 本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和操作性,適用於孤獨症兒童的教育康復訓練,是家長、教師、訓練師及特殊教育/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必備的參考讀物。 本書第一章和第二章集中討論了密集行為治療(intens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的方法,第三章討論了強化問題,第四章至第七章運用強化原理,分析了孤獨症兒童的破壞性行為和自我刺激行為的成因及解決方法,第八章至第十二章分別討論了如何運用強化原理培養孤獨症兒童在睡眠、大小便、飲食、游戲和社交方面的適應性行為。 本書既適用於孤獨症兒童的康復訓練,也適用於其他發展性障礙兒童的康復訓練;既適用於正式的結構化行為訓練,也適用於較為生活化的行為訓練;既可為孤獨症康復訓練的專業人士所採用,也可為一般孤獨症兒童的家長和教師所採用。 八、《孤獨症兒童的教育與康復訓練》 出版社:華夏 作者:王梅 定價:26.00元 內容簡介:本書結合目前國內孤獨症發展的現狀和需求,緊密結合國內多年的研究成果匯編而成的。全書全面地介紹了孤獨症兒童教育與康復訓練的理念、訓練方法以及必備的專業知識,分為三個部分,包括孤獨症康復相關理論理念、孤獨症兒童康復案例以及關

⑷ 如何給自閉症兒童上好一節音樂課

給這樣的孩子上音樂課,一定要准備多種樂器.

因為他們自閉,所以不可能象正常孩子那樣,能坐在那裡聽你講課,也不可能把你講的話聽進去聽懂.

既然他們的注意力是分散的,那就在順著這樣的特點上課.

先准備很多樂器,比如手鈴,鼓,小木琴,,,反正是手搖著會響的類型,敲擊來打節奏的最好,次好的是弦樂器,可以用手撥弄響的,小吉他就不錯.然後才是管樂器,當然我不是很喜歡管樂器,因為有個衛生問題.

如果孩子自閉程度嚴重,有可能他連坐都坐不下來,所以就不要指望他能聽你講哪怕一句話,你只要順著他的興趣,他找什麼,你就指導他玩什麼就行了.比如他一進門,看都不看你,直奔鼓去了,好,那你就教他,看鼓是這樣敲的,讓他學著你敲;反正是你跟著他而不是他跟著你就行了.對這類孩子,你的教導目標是,穩定他們的情緒,減少他們當場發作的可能性.最好能在情緒得到控制的情況下讓他們開心.

如果孩子能在家長陪伴下坐下來,但不能長時間坐著,好,那你就教他,"注意聽我講話,我說可以拿鼓你才可以拿,不然我不會讓你玩."但只能讓他注意聽你講一句話;如果程度又稍好一點的,可以教他多聽幾句.對這類孩子,你的教導目標是,讓他們能集中瞬間注意力,就注意一下子.慢慢地把瞬間注意養成習慣.

對於程度更好的孩子,你的目標就是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他們注意力的集中,盡量發現什麼東西能達到這個目標,比如他們是喜歡唱歌還是喜歡樂器,什麼樂器,然後用這些他們喜歡的東西去保持他們對外界的關注.

最後,上課時間不要太長,否則孩子家長都受不了.

⑸ 問下孤獨症兒童音樂教育療法每天主要是做什麼一直給孩子上課嗎工作壓力大不大要求很專業嗎高懸賞

音樂療法是利用音樂療法達到治療的目標,包括重建,維持及促進心裡和生理的健康,音樂治療師針對個人的特殊情況設計音樂治療計劃,利用各類音樂活動如歌詠、樂器彈奏、節奏訓練、音樂游戲、音樂聆聽及即興彈奏等,配合心理學的運用幫助有需要的患者。 音樂療法的主要技術特徵課概括為八個方面。第 一,音樂療法的是訴諸人的情感活動,通過感情中樞的活動引起人的身心變化;第 二,音樂活動能引起人的自我陶醉、愉悅、欣賞、滿足等感情,減輕人的內心壓力,起到康復作用;第 三,音樂活動能促使人追求美,創造沒。在精神分析學上,把這種感情的提煉稱為「升華」。第 四,音樂療法具有凈化的作用;第 五,音樂療法中的音樂能在無意識中又發身體運動;第 六,音樂治療是一種交流,這種交流史一種非語言的交流,對自閉症和一般的慢性精神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第 七,音樂具有節拍,音調等構造規則,需要人在欣賞時具有統合的精神機能第 八,音樂 2/9 活動具有多樣性、豐富性,適用於各種情景。 三、音樂治療自閉症的手段 (一)接受式音樂治療 根據兒童青少年的心理狀況,有針對性的選擇一些與輔導對象此時情緒狀態相似或者相反的曲目,反復播放,使他們在音樂的長期熏陶下性情得以陶冶,又叫聆聽法。 接受式音樂治療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聽覺統合訓練,由法國耳鼻喉科醫生布拉德所創。他通過聆聽一組經過濾和調制的音樂,校正聽覺系統對聲音處理的失調現象,並刺激大腦皮層,從而改善行為紊亂和情緒失調。治療中,針對兒童自閉症症狀,聆聽隨機刪除了低頻和高頻的音樂,音量不超過85分貝。當音色、旋律、節奏變幻融為一體的時候,孩子處於「休眠」狀態的神經細胞被激活。有序和隨機的交替刺激信號起到了喚醒、催進激勵、安寧撫慰、宣洩等生理和心理作用,從而獲得葯物和人際交流所無法達到的效果. (二)主動表演法 主動表演法就是利用特定的音響變化與特定的感情變化的復雜對應關系,讓參與心理輔導的人參加一些藝術實踐活動,即用一定的高度、長度、力度、旋律、節奏、節拍等表現手段,經過演奏,演唱等創作塑造感人的藝術形象,如唱歌、跳舞、樂器演奏等,使他們投身於創作表演的過程,體驗藝術的感染力,通過聯想、想像等一定的情感意向,是自身的心理狀態在表演或創作中被音樂所同化、感染,達到心理共鳴,更好的抒發自身情感,引發自身情感的宣洩。 3/9 (三)培養音樂技能 我國香港、台灣地區有音樂治療師發現,培養音樂技能,如唱歌、樂器演奏,能夠轉移注意力,大大淡化自閉症兒童異常玩耍行為和自我刺激行為的出現,減少自言自語的說話方式,促進對外界生活的興趣,塑造正確行為。音樂治療的核心理念是通過音樂來獲取音樂之外的東西,即在音樂體驗過程中情緒、行為及思想觀念產生改變,使患者有更強的適應性,得到身心成長。但音樂技能和智能的訓練與發展是貫穿音樂治療始終的不可忽略的重要手段。譬如自閉症人群普遍對音樂敏感,個別甚至天賦異稟,音樂知識及鞥的積累極有可能為患兒的將來提供發展的機遇,忽略、無視音樂技術的訓練很可能過早扼殺孩子可持續性發展的基礎。對自閉症兒童的訓練康復還應該考慮發覺他們的潛能,並加以培養,使之或許在專業道路上可以有所發展。 四、音樂治療自閉症兒童的方法 (一)即興法,指通過讓被治療者參與即興樂器演奏、心理音樂短劇表演、音樂創作等方法,直接表達出其真實的心理活動及感受,便於治療師准確把握被治療者的真實情況,引導治療。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其特點是將唱、動、奏三種音樂表現融為一體,形成一種音樂游戲的模式。在自閉症等兒童的音樂教育中,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運用主要強調手段的豐富性、靈活性、生動性,淡化技巧的深度訓練,其中讓兒童在音樂伴奏下即興表演的啟發式教學十分適合發展水平參差不齊的自閉症等兒童共同體驗音樂。 五、音樂治療對自閉症兒童康復的促進作用 4/9 由於音樂治療是直接作用於下丘腦和邊緣系統等人腦主管情緒的中樞,對人的情緒進行雙向調節,音樂能使人放鬆,消退緊張,能使人精神煥發,消退低落的情緒。因此,音樂治療對自閉症兒童康復作用有著積極地作用。 1、促進兒童感知能力的發展。有許多自閉症兒童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方面都有不正常的狀態,有的反應過於敏感,有的反應過於遲鈍。而治療師通過針對自閉症兒童特點和個性需要而設計的音樂舞蹈節奏系列訓練,為兒童提供聽覺、觸覺、視覺、運動覺等多重感官經驗,刺激感官的開發與接收,滿足感官的需求,這樣就可以使自閉症兒童在視、聽、動、想一連串的感官的開發與接收,滿足感官刺激,增加感知信息,擴大感知容量,對大腦活動的技能起到不斷的不同程度的刺激作用,促進了他們感知能力的發展。 2、促進兒童認知學習和語言能力發展。認知能力低下是自閉症兒童存在的普遍現象。認知能力低下嚴重影響著自閉症兒童學習和生活。音樂治療活動中合理應用歌詠和念童謠、表演等等都能為自閉症兒童提供很多聽覺訓練和節奏訓練的機會,這不僅可以提高兒童具有良好的聽覺分辨能力和節奏感,還能很自然的培養兒童在說話時較好的控制節奏,改變其說話語音無輕重之分、語調無抑揚頓挫等言語現象。 3、改善兒童動作技能。許多自閉症兒童都有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調現象,肢體不協調,動作能力都會經常表現出來。 4、促進兒童的情緒、情感表達。情緒障礙是制約自閉症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的主要障礙。音樂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表現形式和手

閱讀全文

與自閉症音樂課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