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握緊拳頭》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兒歌的韻律,感受音樂強弱變化。
專2、喜歡打擊樂活動,屬體驗拍打不同位置發出的各種拍打聲。
活動准備:
1、節奏棒每人一副
2、大貓、小貓圖片;磁帶;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1、聽<I love you>音樂做動作進教室。
2、發聲練習:出示玩偶引起幼兒興趣,用<hello>歌歡迎。啟發幼兒變換拍打的部位和動作。
3、分辨聲音游戲
*教師用不同強度的聲音呼喚幼兒。
*啟發幼兒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幸福拍手歌》,並用身體動作和節拍表現。
4、敲敲奏奏
*按教師提示的節拍嘗試敲擊節奏棒的各種方法。
*按兒歌韻律敲擊《孫悟空打妖怪》《修鞋匠》
*嘗試敲擊《大貓和小貓》、體驗節奏的變化。
5、音樂游戲《聽音學走路》:啟發幼兒注意傾聽,根據音樂的變化模仿鳥飛、大象走、解放軍走路。
㈡ 幼兒園小班藝術教案歌曲《老師,您早》
第一課 老師你好 課題:老師你好 課時:1—1 (總1課時,電1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認真聆聽歌曲《老師你好》,感受歌曲表達的情境,理解歌曲所表現的內容。 2、能學會《老師理解我》,並用輕松明亮的聲音、活潑輕快的情緒演唱這首歌曲,進行歌表演,從中體會師生同樂的愉悅。 教學重點: 能學會《老師理解我》,並用輕松明亮的聲音、活潑輕快的情緒演唱這首歌曲,進行歌表演,從中體會師生同樂的愉悅。 教學難點 學會唱《老師最理解我》,並能選擇用合適的節奏用打擊樂伴奏。 教學用具: 鋼琴、打擊樂器、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聽音樂進教室 2、師生問好 二、基礎訓練 1、發聲訓練 1=C→1=F 4/3 1 1 2 3 4 |5 — |5 4 3 — 3 2 |1 — |5 4 3 2 1 — 師:同學們來唱 歌,生:lu ya lu ya 同學們來唱 歌 mi ma mi ma. 要求:輕聲唱,唱得連慣。 三、新課教學 (一)聽賞歌曲:《老師你好》 師:同學們,開學以來,我們首先就要迎接一個什麼節日啊?(教師節)是啊,這是老師的節日,你們有什麼話想跟老師說的嗎?(讓同學們自己說一說),你們說的真好,有一個同學把他的心裡話唱了出來,我們一起來聽聽。 1、 聆聽歌曲《老師您好》,思考問題,分組討論。 (1) 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深情的,中速) (2) 能用什麼體態動作參與歌曲的表現。 2、 聽賞歌曲並參與表現。 3、 師:你能選一條節奏用打擊樂來為這首歌曲伴奏嗎? (1)碰鈴:X — X — 三角鐵:X — — — (2)響板: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 沙錘:X X X X X X X X X X X (4)鈴鼓:X X X X X X X —— (二)學唱歌曲:《老師最理解我》 師:開始我們欣賞了那首唱給老師的歌,你們想不想也來唱一唱給老師的歌呢? CAI:播放歌曲范唱《老師最理解我》 1、有感情地朗誦歌詞,師生分角色領讀、齊讀。 2、聽錄音輕聲跟唱一次歌詞。 3、學生隨琴自由劃拍視唱歌譜,找出難點。 4、解決歌曲中的切分節奏難點,重點指導唱譜。 5、隨琴完整地唱譜。 6、隨琴完整地唱譜,並用拍手為歌曲伴奏。 7、隨琴演唱歌曲。 四、參與表現 師:你覺得,這首歌應該用什麼樣的情緒來演唱呢?(歡快的、速度是中速稍快)好的,我們就用這種情緒來唱一唱。 1、 用歌聲表現歌曲歡快的情緒,可以分齊唱和領唱。 2、 加入打擊樂器伴奏表現歌曲。 3、 請同學上來表演唱。 五、總結。 板書設計: 老師最理解我 (1)碰鈴:X — X — 三角鐵:X — — — (2)響板:X X X X X X X X X X X X (3) 沙錘:X X X X X X X X X X X (4)鈴鼓:X X X X X X X ——
㈢ 藝術領域歌唱活動 《音樂是好朋友》小班 教學 教案 過程
活動目標:1、讓幼兒抄學習歌襲曲旋律,學唱歌曲。2、教幼兒認識歌曲的間奏,學慣用唱與齊唱的方式演唱歌曲。活動准備:1、日常生活中,幼兒有經常互相幫助做好事的經驗,並會用語言表達事情的經過。2、曲譜、鋼琴。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律動:《我們大家做得好》、《學做解放軍》
練聲:《小鳥醒來了》、《扮家家》
二、導入活動。
1、你有好朋友嗎?你的好朋友是誰?你們在一起是怎樣互相幫助的呢?
2、如果好朋友搬不動椅子,如果好朋友不會扣紐扣,我們可以怎麼做呢?(通過實際問題,讓幼兒學會如何幫助好朋友。)
3、原來我們可以為好朋友做這么多事呢!有一首歌說的就是好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事,歌曲的名字叫《好朋友》
三、欣賞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1、教師清唱歌曲,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麼?歌曲里唱了些什麼?
2、教師彈唱歌曲一遍。這首歌好聽嗎?歌曲里唱了小朋友是這么互相幫助的?
3、教師按節奏完整朗誦歌詞。
四、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旋律念歌詞。
2、完整教唱歌曲。
3、幼兒齊唱歌曲。
4、練習對唱。
㈣ 如何有效開展小班藝術領域音樂教學
藝術領域(音樂 小班歌曲教學)
小 青 蛙 找 家
教學目標:1.激發幼兒對音樂的熱情,培養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並願意和大家一起歌唱、游戲。
2.學習歌曲《小青蛙找家》,初步感受「XX;XX X」的節奏型。
教學內容:學唱歌曲《小青蛙找家》
教學重難點分析:節奏練習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有些難掌握,這次節奏活動所選擇的歌曲里有兩種明顯的節奏性「XX」「XX X」,需要引導幼兒區別,並用身體動作來為歌曲配伴奏。需要幫助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循序漸進的掌握這兩種節奏型。
教學准備:知識儲備,幼兒需要認識青蛙,了解它們的一些生活習性。
材料准備,音樂、節奏圖一張,歌詞圖一張,頭飾,圖片,地上鋪著大荷葉(可以讓幼兒站進去)。
教學過程:一、模仿小動物的叫聲,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初步感受兩種節奏型。
1.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很多動物,現在我就來學一學,請你來猜一猜它是誰?(小貓、小狗、小青蛙等)幼兒說出這些小動物的叫聲及走路方式,並試著按節奏型模仿。
2.認識節奏圖 ,出示地上的節奏型「XX/XX/XX/XX/XX X/XX X/XX X/XX X/」,學青蛙跳著有節奏的行走,強調「XX和 XX X」的區別。
3.請幼兒個別練習節奏。
二、出示圖(哭的青蛙)
1.你們看,它怎麼了,請你想一想它為什麼哭呢?
2.介紹青蛙,知道它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它。
三、看節奏圖,初步了解節奏規律。
1.根據歌詞大意,按順序貼歌詞圖片。
2.聽伴奏,學唱歌詞。
四、學唱歌曲
1.聽著伴奏唱歌曲。
2.跟著教師邊做動作邊唱歌。
五、游戲《小青蛙找家》
教師;小青蛙回到了家,真高興呀!現在我們都來做小青蛙,一邊唱歌一邊去找家,當歌曲唱到「家」這個字時要快速跳到「荷葉」上。
幼兒游戲,教師小結,鼓勵有進步的幼兒。
教學評析;小動物是幼兒所喜愛的,而小動物的叫聲也是小班幼兒最喜歡模仿的。在這次活動中,巧妙的利用了幼兒對小動物叫聲的興趣來學習節奏型,是一種有趣且有效的活動,符合幼兒年齡的特點。
活動開始就用幼兒熟悉的小動物叫聲作為鋪墊,讓幼兒在嘗試和模仿中感受到學習節奏的快樂;看到有幼兒興致所至,隨即出示流淚的青蛙激發幼兒的同情心,在情境中引導幼兒看著歌詞圖學唱歌曲,用身體動作來配合伴奏,鞏固了節奏型:游戲環節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在歡快的氣氛中自然結束教學。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將故事,游戲貫穿其中,讓幼兒在玩中學,樂中學,學中感知。有而始終處於積極參與狀態,表現活躍,很好的完成了預設的教育目標。
以上是一篇導學案,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