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班社會健康《看看我有多能幹》教案
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樂學、自立的健康人格
2、幫助學生調整學習心態,提高學習興趣與自信心。
3、幫助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4、幫助學生在活動中了解自己會做的事,肯定自己能力的提高。
德育目標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學時間一節課40分鍾
學習准備
(一)教師:
研讀教學活動設計及相關資料
(二)學生:
准備鉛筆、彩筆
教學重點學會自己的事自己會做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自立健康的人格
教學方法心得分享、情境模擬、自由發言
課型新授課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時間教學提示
3-准備活動:原來的我
教師說明:上學前,你們可能已經學會了許多本領。下面請你們邊看圖邊來說一說。
3-教師引導學生將學生用書翻到第17、18頁。
3-請同學認真觀察圖畫。
3-教師請學生自由發言,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
4、教師請學生與自己的同桌說一說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麼。
5、教師請學生自願向全班介紹自己會做的事。
教師小結:看來,大家在上學前已經學會了不少本領,會做許多事。
二、發展活動:現在的我
教師說明:入學後,同學們又學會了許多新的本領,有哪位同學願意向大家說說入學後自己學會的本領?
3-教師請學生看學生用書第19頁的圖。
3-請同學說說圖中的學生在做什麼。
3-教師徵求學生意願來為全班同學演一演自己在學校學會做的事,其他同學猜一猜^解答。
4、表演同學公布^解答,並從舉手同學中點一名作為下一位表演者。
5、以此類推進行活動。
教師小結:同學們都帶著很多本領來到了學校,而且入學後又學會了許多事情,雖然每個人都不太一樣,但都值得鼓勵和表揚。
三、綜合活動:
3-教師請學生回憶,自己每學會做一件事情時,自己的父母、老師、同伴都有些表示?他們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3-同學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這節課中,大家通過兩個活動對自己現在已經學會的本領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這說明我們每個人隨著一天天長大,都能學會做很多事,收獲很多知識,從而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四、活動評估: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學生用書第20頁的評估表,要求學生根據活動情況進行個別評估和團體評估,在自己認為較符合的標識上塗顏色。
2. 幼兒園中班健康《我們的五官真能幹》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五官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通過這節健康課,讓幼兒知道五官的作用,讓幼兒知道要保護我們的五官,一面給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活動目標】 1、在感知活動中發現五官,知道五官的名稱 2、觀察五官的相對位置和外形特徵,初步了解保護五官的一般常識 3、學習保...護五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五官,知道保護五官的重要 難點:讓幼兒知道五官的名稱,在學習中知道五官的重要性
3. 中班健康課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獨立生活的意識,逐步改變他們依賴成人的心理狀態。
2、學會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技能,知道主動承擔一些家務勞動。
3、初步懂得自己長大了,遇事能夠試著面對。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懂得在別人有難的時候要想辦法去幫助他們。
活動過程:
1、請幼兒介紹一下自己的衣服、鞋襪等都放在家裡的什麼地方?每天穿什麼衣服由誰來決定,誰來找。
2、調查一下每天都有誰聽天氣預報。
3、老師請小朋友講講,聽天氣預報對他們有什麼意義。
4、玩游戲:請聽天氣預報。
玩法:幼兒分成若干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回答問題。
老師做預報員,向幼兒預報天氣,讓幼兒根據聽到的天氣預報,選擇衣服、雨具等,看哪組選得快而且正確,優勝組得一枚獎章。
如:老師報陰有雨,幼兒就必須選擇雨衣、雨傘;最低氣溫15℃以下,幼兒要選擇毛衣等;最高氣溫25℃以上,幼兒可選裙子、短褲。
5、玩游戲:看誰的衣服最整齊。
玩法:(幼兒分為人數相等的若干組進行比賽)
每組幼兒前面放兩張桌子,其中一張桌上擺放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各種服裝。游戲開始後,每隊幼兒均從第一個人起跑到桌前,任選一件服裝疊好放到另一張桌上後跑回,拍打第二個人的手,第二個人再去疊放衣服,以此類推。疊放整齊、速度快的一組獲勝。
6、教師示範如何洗手絹,要求幼兒回家練習洗手絹、襪子等,並晾起來。
4. 幼兒園中班健康教案 能乾的小貓
活動目標: 1、學習縱跳,掌握縱跳的基本要領。 2、鍛煉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增強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小貓頭飾(每人一個),竹竿、蝴蝶(兩個),紙蝴蝶(每人一隻,擺在教室周圍),布置好蘋果園,律動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准備活動 1、幼兒扮演貓寶寶,教師扮演貓媽媽——貓媽媽:「貓寶寶,天氣真好,跟著媽媽一起來做運動吧!」 2、幼兒隨老師一起做小貓操。 二、學習縱跳 1、「今天貓媽媽要教寶寶們一個新的本領——縱跳。」講解縱跳的意思。 2、幼兒看教師掩飾一遍,請幼兒說出,在跳的過程中,腿、身體、手臂分別有哪些變化。 3、教師小結:縱跳時身體前傾,腿彎曲,向上跳時,腿迅速伸直,手臂自然向上擺動;前腳掌先落地。 三、練習縱跳——幼兒四散站好,隨貓媽媽一起練習縱跳。 四、游戲:捉蝴蝶——出示竹竿和蝴蝶,「寶寶們看蝴蝶飛來了,我們一起捉蝴蝶吧!」幼兒跳起,用手捉竹竿上的蝴蝶。 五、游戲:蝴蝶飛 1、「還有好多的小蝴蝶都飛來了,我們輕輕地走過去捉住它們。」幼兒找到放在活動室周圍的紙蝴蝶。 2、「讓我們的蝴蝶飛起來吧!」幼兒跳起將蝴蝶扔向空中,進一步練習縱跳。 六、摘蘋果 1、「大象伯伯想請貓寶寶們去它家的果園,幫助它摘蘋果。」 交代要求:用縱跳的方法摘蘋果,不要推,不要擠,摘完蘋果後,送回到果籃里。 2、幼兒出發,摘蘋果。教師在旁指導。 3、提高難度——「這次我們要摘綠顏色的蘋果,綠蘋果比紅蘋果長得要高,貓寶寶也要跳得高些!」幼兒出發摘蘋果。 七、放鬆活動 1、「貓寶寶們幫助大象伯伯摘了這么多蘋果,你們真棒,讓我們放鬆一下。」 2、隨音樂聲放鬆身體,活動自然結束。
5. 教案中班健康我會做好哪些事呢難點和重點
活動目標:
1、學習按物體的用途分類,並根據物品的共同特徵設計標專記。
2、學習有條理地收屬拾、整理物品,養成物歸原處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按物體的用途進行分類,並嘗試設計標記。
活動准備:
1、玩具、食物、服飾三大類物品的圖片若干
2、三個顏色不一樣的盒子;幼兒人手一張白紙和水彩筆。
活 動 過 程
設 計 意 圖
一、談話引入
——請小朋友說說媽媽是怎樣整理家裡的物品的。
一、物品大展示
——豆豆家裡的東西可真多,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麼?
——教師出示各種物品的圖片,幼兒說出物品的名稱。
——豆豆不會整理,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該怎麼整理呢?
6. 幼兒園生活與健康《我能做什麼呢》教案
提起桂林,人們脫口而出的總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個「甲」字,足見桂林的美早在已在人們心中紮下了深根。而灕江,又是桂林風光的精華,早已聞名遐邇了。 那天陽光很好,整條灕江在陽光下,顯得十分柔和,美麗。江水清澈見底,清得發綠,江面波瀾不驚,柔和得像一位少女,靜侯遠方來客。頗有詩情畫意。 在磨盤山的前一個碼頭出發,十幾條船蓄勢待發。旅船向前行進,流下道道水痕,打破了江面的平靜。第一站就是磨盤山,整座山外形酷似一個磨盤,山路盤旋至頂。 不久,就到了蝙蝠山,陡壁上隱約顯出幾只飛舞的蝙蝠,像是給人以「翩翩」祝福。 這時傳來導游的聲音:「相信大家都知道,灕江最著名的是『九馬畫山』。一座屏風樣的山,紅、黃、清、白、黑五色交輝,勾勒出九匹駿馬。」我們紛紛議論道:「這也許就是正副之分吧!大家今天盡情數馬,誰數出九匹來就是狀元!~」船上馬上轟動。 「瞧,那像什麼!」大家望過去:吖,水面高出不到十米處,乳石倒掛,似群龍戲水——靠水處突出,被綠草所覆蓋,宛如龍頭;龍頭兩側,由於風化,又凹下去兩個洞,恰似龍眼;懸空的地方正是它灰白的身子。最妙的是它的身子不是一條呆板的石柱,而是蜿蜒舞動,直插水中。說是戲水,再合適不過了。傳說這還是玉帝派來吸桂花香精的神龍呢。我們不得不贊嘆大自然的妙手佳作。 灕江,雖然沒有長江那波濤洶涌,也沒有黃河那母親般的情懷,但她詩情畫意,婉約可人,是江河中的小家碧玉。多少年來,正是這獨特地氣質,吸引了眾多的遊人在此駐足。灕江風景如畫,灕江人間仙境,灕江風水寶地,灕江多人嚮往灕江的水真靜啊,平的像一面鏡子:灕江的水真綠啊,綠的像一塊無暇的翡翠:灕江的水真清啊,清的能看見水中游動的小魚。一個字形容美,兩個字形容很美,三個字形容相當美。曾今想過,在夢里見過,在電視上目睹過它的風采。可直到今天,我才可以站在灕江上賞著美景,吃著烤魚,慢慢地來享受了。走到灕江時,正是正午時分。太陽當頭照,午後到了。植物已經被曬得打蔫了。灕江上面靜靜的,靜得沒有一絲漣漪。偶爾有一條小魚游過來,但馬上又游遠了。 我刻意把手伸進江中,竟然感覺一絲絲涼氣。好不容易上船了,我坐定,開始觀賞風景。郵輪周圍的群山環抱著灕江。抬眼向上看,兩座山之間,瀧瀧的綠色之間,隱藏著一塊潔白的白雲,好像這兩座山是它的搖籃一樣,接下來看得山更奇了。有的山這邊看是一塊光禿禿的岩石,上面全是石頭,而換個角度看卻是彎彎月牙型的鬱郁蔥蔥的山脈。這邊看是一輪彎彎的月牙兒,那邊看,又是一隻威風的獅子。豎看成月橫成獅,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驪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江中。一塊黑板出現在我們的眼前,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塊岩石。他好像受過打磨一樣,變得光滑而又細膩。 灕江乃人間仙境也!
7. 能乾的小手中班教案健康是屬於什麼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結構和功能,了解五個手指的名稱。
2.幫助幼兒理解,體會自己的小手很能幹。
3.簡單了解保護手的方法。
活動准備:
1.手的圖片
2.動物大指偶5個小指偶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
3.操作材料: (1)夾珠子(筷子、木珠)(2)穿珠子 (3)繪畫(塗色:「手套」)
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老師簡單介紹操作內容和材料,請幼兒操作,讓幼兒在操作的時候想一想:「你是用什麼來做這些事的?」
二、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小手能做什麼,使他們體會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幹。
提問: 1.剛才你做了什麼? 是用什麼做的?2.除了剛才做的事以外,你的小手還會做什麼?(個別回答,與旁邊的幼兒交流)老師小結: 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幹,可以做這么多的事,那麼,小手為什麼會這么能幹呢,手上有些什麼呢? 請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細地看一看。
三、觀察認識手
1.幼兒觀察手提問: 你的手上有什麼? (手指)2.認識手指名稱。(1)介紹手指名稱。出示圖片,分別介紹五個手指的名稱。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讓幼兒伸出大姆指表揚表揚小朋友,也表揚表揚自己,最細最小的叫小指,讓幼兒伸出小指;中間最高的是中指,讓幼兒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間的叫食指,請幼兒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間的叫無名指,幼兒伸出無名指。(2)鞏固認識手指。a.老師分別將動物指偶戴在五個手指上,幼兒說: 老師將* *戴在* *指上。b.游戲:「戴指偶」老師說一個手指的名字,幼兒取一個指偶戴在相應的手指上。3.認識手的其它部分。(1)手指長在哪裡? (手掌)(2)手還可以怎樣分? (手心、手背)老師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兒。
四、幼兒討論: 如果沒有手會怎樣? 怎樣保護手?討論後請個別幼兒回答,
老師小結: 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潔,不玩刀和其它尖的東西,以防觸傷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塗一些護膚品等。
五、引導幼兒想想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教育幼兒多動手,勤動手。
提問: 怎樣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幹? 啟發幼兒想想: 如果什麼事都請爸爸、媽 媽或爺爺、奶奶做,小手會不會很能幹? 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大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活動延伸:1.讓幼兒繼續操作2.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兒學著自己的事自己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