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洪湖水浪打浪的歌詞。
歌曲名:抄《洪湖水浪襲打浪》
發行時間:1959
歌曲原唱:王玉珍、宋祖英
填 詞:歐陽謙叔,梅少山,煤會召,張敬安
譜 曲:張敬安,歐陽謙叔
音樂風格:民族音樂
歌曲語言:漢語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
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
晚上回來魚滿艙。
四處野鴨和菱藕啊,
秋收滿畈稻穀香,
人人都說天堂美,
怎比我洪湖魚米鄉。
洪湖水呀長呀嘛長又長啊,
太陽一出閃呀么閃金光啊,
共產黨的恩情比那東海深,
漁民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強。
㈡ 洪湖水浪打浪優質課
洪湖水,浪打浪 說課稿
各位領導、評委老師:
上午好!我是001號,我今天抽到的說課題目是欣賞《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水,浪打浪》是歌劇《洪湖赤衛隊》劇中人物韓英和秋菊的二重唱。《洪湖赤衛隊》是我國創作於20世紀50年代的一部歌劇,歌劇的音樂主要以湖北天沔花鼓戲及天門等地一帶的民間音樂為素材創作
而成。該曲以寬廣的節奏、明快綺麗的曲調,抒發了主人公韓英熱愛家鄉和人民以及對未來充滿信心的崇高感情。本節課是以欣賞為主的單一課型,建立在以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提倡學科綜合,弘揚民族音樂的基本理念,讓學生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他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依據以上教材的分析,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3-6年級學段教學的目標應保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使學生樂於參與音樂活動,培養學生對音樂感受與鑒賞的能力,豐富教學曲目的體裁、形式,確定教學目標為: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音樂作品情緒、格調、思想傾向、人文內涵的感受和理解,培養音樂鑒賞和評價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
2、方法與過程:
(1)通過完整聆聽音樂作品,使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像;
(2)通過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音樂的意義及其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價值。
3、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正確的把握歌曲的情緒;
(2)了解二重唱的音樂體裁。
根據學生的現有認知水平,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為:能夠即興創編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並參與表演。
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的教學內容我以下的教學方法實施的:
高爾基說過:「在聽賞音樂時得用自己的經驗、印象和知識去補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實現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我採用了「藉助動覺,展示聽覺體驗」的方法。因此,本堂課我精選了以下教學方法:
1、通過體驗,讓學生在積極狀態下,充分展開想像,使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教學,並獲得獨特感受與見解;
2、通過模仿教師舞蹈動作示範,積累了學生對音樂的感性經驗。對音樂的創造能力發展奠定了基礎。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的制定和教法實施,為了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我使用了多媒體教學。
我的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導入新課:以語言講述的方式設置情景,向學生講述關於洪湖赤衛隊的背景故事。
2、新課教學:
(1)聆聽《洪湖水,浪打浪》,並提出問題:透過音樂感受到是什麼樣的情緒?
(2)復聽歌曲,播放一部分《洪湖赤衛隊》的視頻,讓學生充分感受歌曲的情緒。請同學作出回答,談談自己的感受。
3、創編:
讓學生根據歌曲的情緒,再次聆聽歌曲,加深對歌曲的理解,讓學生跟著音樂哼唱歌曲,加深對音樂主題的記憶,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和文化素養。進行舞蹈創編,然後分組展示。最後教師積極參與到學生豐富的舞蹈藝術中,發揮學生想像力和思維潛能,給學生以施展個性的平台,提高表現的慾望,使其具有集體表演過程中的合作意識和協調能力。
通過學生整個參與音樂欣賞過程,使他們保持高漲的情緒,也解決了教學重難點。課堂的結束階段在教室和學生的舞蹈表演中達到高潮。最後在作業布置上讓學生回家收集本歌劇的其他著名唱段,下節課帶給大家欣賞。
4、總結: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同時也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聽賞習慣,善於發現美、感受美,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各位領導、評委老師,我的說課主要是根據課程標准要求和新的教學理念,採用了設景激情和綜合實踐的教學方法,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懷,提升了音樂鑒賞和審美能力,鼓勵學生對所聽音樂發表獨立的感受與見解,豐富了情感,提高了文化素養,完成了我確立的教學目標,是一節比較完整的教學設計。請各位領導、老師多提寶貴意見,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㈢ 4/22音樂課🎵欣賞了《洪湖水浪打浪》 請同學們用自己的理解復述「什麼叫二重唱
二重唱的意思是兩個歌手分別就高、低音對一首歌進行的演唱 為兩個歌手所寫的有或無伴奏的樂曲
㈣ 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水浪打浪』是王玉珍演唱的歌曲, 是歌劇、電影《洪湖赤衛隊》中的歌曲,富於民歌特色,是湖北民歌的象徵。1994年入選「百歌頌中華」優秀紀念歌曲獎。
㈤ 洪湖水浪打浪的創作背景
洪湖,這片革命的熱土,曾經是全國農村土地革命的中心之一,孕育了數不清的革命傳奇與光榮壯舉, 譜寫了一曲曲不朽的英雄之歌。
眾所周知,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湘鄂西革命根據地,就是以洪湖為中心,在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為代表的湘鄂西黨組織的領導下,帶領湘鄂西軍民,通過武裝斗爭創建起來的全國幾塊主要的根據地之一,洪湖瞿家灣是湘鄂西蘇區鼎盛時期的首府。以洪湖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配合各地區革命斗爭,為積蓄和發展中國革命力量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以賀龍、周逸群為首的共產黨人的正確領導下,洪湖地區的游擊戰爭堅持數年之久,後來與紅六軍團會合,形成了三大紅軍主力之一的紅二方面軍,並為後來的革命戰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毛澤東高度贊揚說:「紅軍時代的洪湖游擊戰爭堅持了數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地帶能夠發展游擊戰爭並建立根據地的證據。」
為了紀念這段充滿傳奇的革命時代,湖北省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對這些地方素材的發掘與收集。1952年,湖北省、地、縣三級文工團 經過整編後,建成了一個約70人的歌劇團,定名為湖北省地方歌劇團。這個歌劇團匯聚了眾多來自各地優秀的音樂人才,其中包括《洪湖水浪打浪》的詞曲作者張敬安、歐陽謙叔等人。張敬安1925年3月出生於麻城,1949年畢業於湖北省國立師范大學音樂系,具有較高的音樂天賦;歐陽謙叔生於1926年12月,湖南雙峰人,從小深受家庭音樂熏陶,解放初在上海音樂學院專修班畢業。他們在創作歌劇《洪湖赤衛隊》 及譜寫《洪湖水浪打浪》詞曲前,就曾一起合作過約20部新歌劇。這些年輕的歌劇團成員們,出於對新中國的無比熱愛與對洪湖革命的景仰,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他們積極深入群眾,發動群眾,廣泛地搜集洪湖的革命斗爭歌謠、故事和洪湖漁歌、民間小曲,為創作《洪湖赤衛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58年,湖北省歌劇團決定把搜集到的動人的英勇故事搬上舞台,以民族音樂形式紀念這段革命歷史,並作為進京參加國慶10周年獻演的節目。《洪湖赤衛隊》由湖北省歌劇團以梅少山、楊會君、張敬安、歐陽謙叔、朱本和等為骨幹集體創作,作曲由張敬安和歐陽謙叔負責。他們為創作《洪湖赤衛隊》再次到洪湖實地采訪,分別召開革命老人和文藝積極分子座談會,徵求意見,修改劇本,是年冬歌劇劇本完成。
歌劇《洪湖赤衛隊》以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為背景,描寫了人民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和地主惡霸、反動勢力的殊死斗爭。主要內容為1930年前後,湖北沔陽縣委把赤衛隊撤離後,當地白極會頭子彭霸天在國民黨部隊的支持下企圖卷土重來,赤衛隊在鄉黨支部書記韓英和隊長劉闖的率領下繼續襲擊敵人。劉闖有勇無謀,槍打密探而暴露目標。韓英在掩護隊伍撤退中,與分隊長王金標一同被捕。後來王金標叛變,韓英寧死不屈。敵人把韓英的母親找來勸降,韓英母女互相勉勵,堅貞不屈。敵人把叛徒王金標放回,想誘騙赤衛隊進入伏擊圈。此時彭霸天的副官表露了地下黨員的真實身份,以自己的生命掩護韓英逃脫。韓英回到赤衛隊槍斃了叛徒,配合紅軍作戰,消滅了彭霸天。
這部歌劇,深受各界群眾的喜愛,裡面的許多唱段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劇中人物韓英與秋菊的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即是其中流傳最廣的唱段之一,是這部六場歌劇《洪湖赤衛隊》中的一場——赤衛隊打完勝仗後的一首獨立性插曲。這首歌曲的音樂是從湖北天沔花鼓戲和天門、沔陽(洪湖原屬該縣)、潛江一帶的民間音樂中,汲取最富於生命力的樂匯創作而成的,20世紀50年代流行於江漢平原的歌曲《襄河謠》和天門小曲《月望郎》成為其主要的音樂素材。在《襄河謠》中,唱的是人民飽受洪水之患的悲苦心情。其歌詞為「襄河水呦,黃又黃啊,河水滾滾起波浪啊。年年洪水沖破堤,多少人民受災殃」 ,描述了在解放前由於國民黨腐朽統治,襄河堤岸連年不加修整,以致洪水泛濫使老百姓受害之景象。張敬安收集到這段素材後為這段民謠的旋律所感動,在譜寫歌曲唱段時,把它很自如地運用到歌劇中。當時他寫這段音樂的旋律和前八句歌詞一氣呵成,後面的一段歌詞與重唱部分旋律則由歐陽謙叔續寫。
㈥ 洪湖水浪打浪的歌詞
《洪湖水浪打浪》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
清早船兒去呀去撒網, 晚上回來魚滿艙。
四處野鴨和菱藕啊, 秋收滿畈稻穀香,
人人都說天堂美, 怎比我洪湖魚米鄉。
洪湖水呀長呀嘛長又長啊, 太陽一出閃呀么閃金光啊,
共產黨的恩情比那東海深, 漁民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強。
《洪湖水浪打浪》是王玉珍演唱的歌曲,創作於1958年,先是1959年湖北省實驗歌劇團首演的歌劇《洪湖赤衛隊》中一個場次的主題曲,1961年歌劇改編成同名電影後成為電影主題曲,很快得到了更大范圍的傳播。歌詞運用了通韻的押韻形式,分前八句和後六句兩片。上片重寫洪湖之景,下片重抒感恩之情。歌曲富於民歌特色,是湖北民歌的象徵。1994年入選「百歌頌中華」優秀紀念歌曲獎。
社會影響
時間考驗了歌曲《洪湖水浪打浪》的藝術魅力。1989年,它榮獲建國40周年「喚起我美好回憶的那些歌」優秀作品獎,1994年入選「百歌頌中華」優秀紀念歌曲獎。1999年,湖北省歌舞劇院復排公演《洪湖赤衛隊》,濃縮的劇情,精簡的台詞,精緻的舞美,特別是耳熟能詳的《洪湖水浪打浪》被改編成壯美、輝煌的合唱。同年5月29日,江澤民視察湖北省工作時,觀看了該劇的片段,演出結束後,他上台祝賀並親自指揮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合唱《洪湖水浪打浪》,場面十分感人。次年底,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一周年的文藝演出上,江澤民提議全場齊唱《洪湖水浪打浪》,歌聲氣勢磅礴,催人振奮。
這首歌曲是成為經典,被人們廣為傳唱。悠揚的旋律,寬廣的節奏,配合曲折的劇情,深深地打動著每一位觀眾。周恩來就曾稱贊它是「一首難得的革命的抒情歌曲 」。的確,自歌曲問世以來,《洪湖水浪打浪》優美動聽的旋律盪漾在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心間。它不僅謳歌了一個革命的時代,而且將繼續激勵著新一代去努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美好明天而奮斗。
㈦ 歌曲洪湖水浪打浪
歌詞
編輯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
洪湖岸邊是呀嘛是家鄉啊,
清早船兒去版呀去撒網,權
晚上回來魚滿艙。
四處野鴨和菱藕啊,
秋收滿畈稻穀香,
《洪湖水浪打浪》歌曲譜(3張)
人人都說天堂美,
怎比我洪湖魚米鄉。
洪湖水呀長呀嘛長又長啊,
太陽一出閃呀么閃金光啊,
共產黨的恩情比那東海深,
漁民的光景一年更比一年強。
㈧ 洪湖水浪打浪 瀏陽河
很簡單,因為都是基於洞庭水系附近的漁家民歌曲調改編,兩首歌都是創作於解放後,采風的時候音樂家英雄所見略同,選擇了同一組民間基礎旋律進行發揮演繹,當然成品也很相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