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美術教案中國畫

美術教案中國畫

發布時間:2020-12-19 11:19:20

Ⅰ 中國繪畫是什麼

中國繪畫具有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從上古時期開始,到戰國時代的帛畫,漢代的畫像磚與畫像石,都已經具有很高的水平。自魏晉南北朝以來,更是涌現出許許多多著名的畫家和流派,具有各自鮮明的藝術特色和風格。魏晉六朝時期出現了包括即東晉的顧愷之在內的「六朝三傑」等大家。唐宋時期是中國繪畫藝術達到高峰的時代,除原有的人物畫外,山水畫、花鳥畫等都成為獨立畫科。人物畫家,涌現出了被後世尊為「畫聖」的吳道子,以及擅長歷史畫與肖像畫的閻立本等人。山水畫家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流派。如唐代李思訓擅長青綠山水,王維擅長水墨山水;五代的荊浩、關仝是以描繪中原地帶實景為主的北方山水畫派;董源、巨然是以描寫江南景物特色為主的南方山水畫派;北宋的李成、范寬多畫雄奇壯闊的北方山水,南宋的馬遠、夏珪則追求以少勝多地畫半邊山或一角水等等。唐宋時期,還涌現出了擅長畫馬的曹霸、韓干,擅長畫牛的戴嵩,擅長畫花鳥的黃筌、徐熙,以及文同、蘇軾、米芾等為代表的「文人畫」等等。元明清時期是中國繪畫藝術承先啟後的時代,「元代四大家」是指元代山水畫家黃公望、吳鎮、王蒙、倪瓚等人,他們對傳統水墨山水畫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明代四大家」又稱「吳門四家」,是指明代中期在蘇州從事繪畫活動的畫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以他們為首形成了明代影響最大的畫派。「揚州八怪」則是清乾隆年間活躍在江蘇揚州的八個風格相近的革新派畫家的總稱,他們的共同特徵是強調個性表現。近、現代中國畫壇,更是人才輩出,涌現出了趙之謙、任伯年、吳昌碩、高劍父,以及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劉海粟、林風眠、傅抱石等人,他們為繼承和發展中國繪畫藝術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Ⅱ 中國繪畫作品中有哪些畫可以在幼兒園美術欣賞活動中選用

繪畫作品對幼兒而言,不止能夠進行欣賞活動,還可以進行多領域的活動 。國畫也一樣,豐富的內容,技法的精湛都會對幼兒有很好的影響。

Ⅲ 簡述中國畫的藝術特點

國畫做為中國的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有著自己明顯的與其它藝術形式不一樣的地方。
國畫有著自己明顯的特徵。傳統的國畫不講焦點透視,不強調自然界對於物體的光色變化,不拘泥於物體外表的肖似,而多強調抒發作者的主觀情趣。國畫講求「以形寫神」,追求一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感覺:而西洋畫呢?則講求「以形寫形」,當然,創作的過程中,也注重「神」的表現。但它非常講究畫面的整體、概括。有人說,西洋畫是「再現」的藝術,國畫是「表現」的藝術,這是不無道理的。

國畫與西洋畫相比有著自己獨特的特徵,還表現在其藝術手法、藝術分科、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多個方面。按照藝術的手法來分,國畫可分為工筆、寫意和兼工帶寫三種形式。工筆就是用畫筆工整細致,敷色層層渲染,細節明徹入微,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物象,故稱「工筆」。而寫意呢?相對「工筆」而言,用豪放簡練的筆墨描繪物象的形神,抒發作者的感情。它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要有以少勝多的含蓄意境,落筆要准確,運筆要熟練,要能得心應手,意到筆到。兼工帶寫的形式則是把工筆和寫意這兩種方法進行綜合的運用。

從藝術的分科來看,國畫可分為人物、山水、花鳥三大畫科,它主要是以描繪對象的不同來劃分的。而國畫中的畜獸、鞍馬、昆蟲、蔬果等畫可分別歸入此三類。

國畫在構圖、用筆、用墨、敷色等方面,也都有自己的特點。國畫的構圖一般不遵循西洋畫的黃金律,而是或作長卷,或作立軸,長寬比例是「失調」的。但它能夠很好表現特殊的意境和畫者的主觀情趣。同時,在透視的方法上,國畫與西洋畫也是不一樣的。透視是繪畫的術語,就是在作畫的時候,把一切物體正確地在平面上表現出來,使之有遠近高低的空間感和立體感,這種方法就叫透視。因透視的現象是近大遠小,所以也常常稱作「遠近法」。西洋畫一般是用焦點透視,這就像照相一樣,固定在一個立腳點,受到空間的局限,攝入鏡頭的就如實照下來,否則就照不下來。國畫就不一定固定在一個立腳點作畫,也不受固定視域的局限,它可以根據畫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腳點移動作畫,把見得到的和見不到的景物統統攝入自己的畫面。這種透視的方法,叫做散點透視或多點透視。如我們所熟知的北宋名畫、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用的就是散點透視法。《清明上河圖》反映的是北宋都城汴梁內外豐富復雜、氣象萬千的景象。它以汴河為中心,從遠處的郊野畫到熱鬧的「虹橋」;觀者既能看到城內,又可看到郊野;既看得到橋上的行人,又看得到橋下的船;既看得到近處的樓台樹木,又看得到遠處縱深的街道與河港。而且無論站在哪一段看,景物的比例都是相近的,如果按照西洋畫焦點透機的方法去畫,許多地方是根本無法畫出來的。這是中國的古代畫家們根據內容和藝術表現的需要而創造出來的獨特的透視方法。

在用筆和用墨方面,是國畫造型的重要部分。用筆講求粗細、疾徐、頓挫、轉折、方圓等變化,以表現物體的質感。一般來說,起筆和止筆都要用力,力腕宜挺,中間氣不可斷,住筆不可輕挑。用筆時力輕則浮,力重則飩,疾運則滑,徐運則滯,偏用則薄,正用則板。要做到曲行如弓,直行如尺,這都是用筆之意。古人總結有勾線十八描,可以說是國畫用筆的經驗總結。而對於用墨,則講求皴、擦、點、染交互為用,干、濕、濃、淡合理調配,以塑造型體,烘染氣氛。一般說來,國畫的用墨之妙,在於濃淡相生,全濃全淡都沒有精神,必須有濃有淡,濃處須精彩而不滯,淡處須靈秀而不晦。用墨亦如用色,古有墨分五彩之經驗,亦有惜墨如金的畫風。用墨還要有濃談相生相融,做到濃中有淡,淡中有濃;濃要有最濃與次濃,淡要有稍談與更淡,這都是國畫的靈活用筆之法。由於國畫與書法在工具及運筆方面有許多共同之處,二者結下了不解之緣,古人早有「書畫同源」之說。但是二者也存在著差異,書法運筆變化多端,尤其是草書,要勝過繪畫,而繪畫的用墨豐富多彩,又超過書法。筆墨二字被當做國畫技法的總稱,它不僅僅是塑造形象的手段,本身還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

國畫在敷色方面也有自己的講究,所用顏料多為天然礦物質或動物外殼的粉未,耐風吹日曬,經久不變。敷色方法多為平塗,追求物體固有色的效果,很少光影的變化。

以上談的國畫的特點,主要是指傳統的國畫而言。但這些特點,隨著時代的前進。藝術內容和形式也隨之更新,並不斷地發生變化。特別是「五四」之後,西洋畫大量湧入,國畫以自己寬闊的胸懷,吸收了不少西方藝術的技巧,豐富了國畫的表現力。但是,不管變化如何,國畫傳統的民族的基本特徵不能丟掉,國畫的優良傳統應該保持並發揚光大,因為國畫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獨特的體系,它在世界美術萬花齊放,千壑爭流的藝術花園中獨放異彩。國畫是我們民族高度智慧、卓越才能和辛勤勞動的結晶,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

Ⅳ 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的中國畫系教學

中國畫系的教學以中國畫的基礎理論和基礎實踐為本,傳統課的核心是創造性地領悟中國意象美學的內涵;寫生課的核心以體驗中國藝術的創造精神為基礎;創作課的核心是傳承中國文化的精神,立足時代,開拓中國人文美學的新境界。
本科生以一二年級教學為基礎課程學習,學習掌握傳統繪畫技法,體悟傳統美學精神。課程設置:素描、線描寫生、山水臨摹、花鳥臨摹、白描臨摹書法、水墨構成、社會實踐等。三年級分別進入水墨人物畫、工筆人物畫、 山水畫、花鳥畫四個專業方向學習(學生自願選擇專業方向),鞏固、提高基礎能力,正確掌握、理解專業繪畫技法語言,加深對傳統美學精神的認識。四年級進入工作室,在工作室導師指導下進行學習。
現任系主任為田黎明教授,常務副主任為唐勇力教授,副主任為胡偉教授。
中國畫系四年級學生開始選擇專業工作室,實行個人申報、工作室錄取的雙向選擇原則。
中國畫系已成立書法工作室,很快將成立寫意人物畫、工筆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和材料與表現等工作室(材料與表現工作室面向研究生和研修生授課)。工作室教學以鞏固、完善、 提高基礎性綜合技法語言為切入點,探掘學生的個性潛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並 鼓勵學生的探索精神,注重因材施教,引導學生發揮其才能。

Ⅳ 初中中國畫美術教案

原本還很安靜的人群,突然變得狂躁起來,女生們激情澎湃地尖叫著吶回喊著,就好像答害怕他們聽不見一般!
「筱悅,你看,是金流楓耶!」紫芸激動地抓住我的胳膊,一個勁兒地搖晃著我。
我沒有理會她,只是獃獃地看向離我們不遠的那一輛車。
隨後下車的是一身冰冷氣息的蘇翎野,金色的短發在清晨的陽光照耀下,帶著些許的朦朧感,左耳上的紅色耳釘,更是將他襯托得妖冶。
「是蘇翎野!翎野!I Love You!!」

Ⅵ 人民美術出版社 六年級 美術全冊教案

課題名稱 《水墨畫——動物》
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⑴、背景分析:在中國經濟騰飛令世人矚目的同時,中國文化也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關注。中國畫是我國特有的民族繪畫形式,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走出國門去西方學習,同時也在傳播中國文化。但是長期以來,應試教育重壓下的年輕學子們能成為合格的中國文化的傳播者嗎?我們的課堂培養了多少具有一定文化藝術修養和審美品味的人呢?
⑵、功能分析:水墨畫是中國畫的一種。指用純水墨所作之畫 。水墨畫強調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水墨畫強調「墨即是色」,就是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以及強調「墨分五彩」,就是指色彩繽紛可以用多層次的水墨色度來代替。
兒童對於水墨畫表現有著自己的感受方式、理解方式和表達方式,不一定非要合乎我們理論上的要求,這既是兒童的特點,也是兒童的魅力所在。其實兒童運用筆墨時的大膽想像及創造精神正與水墨畫意象表現的本意相契合。
⑶、結構分析:本課學習中,主要教學生用中國畫中的點厾法來畫動物,點厾法,即:不用勾邊線,直接用有濃淡變化的墨或顏色來畫物體的一種中國畫技法。
⑷、要素分析:中國畫的特點;筆墨用水的控制;中鋒和側鋒的用筆:墨分五色的練習:用水墨表現動物造型。
2、學生情況分析:
⑴、學習准備情況分析:
①、學生的起點能力分析: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娛樂等活動中已經在有意或無意地看過某些中國畫作品,這些視覺上的美好感受為學生學習水墨畫提供了很好的知識基礎和情感基礎。
②、學生學習水墨畫的心理特點分析:傳統的中國畫教學歷來以技法傳授的方式為主,習慣用一種模式來要求學生如何表現,這容易對兒童的創造力產生抑製作用,不符合藝術教育特點。每個兒童都有著純真的內心世界,有著各不相同的美好夢想和對身邊事物種種不同的感受。因此,新課程標准明確規定5—6年級學習領域:運用形、色、肌理、空間等美術語言,以描繪和立體造型的方法,選擇適合於自己的工具、材料,記錄與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發展美術構思與創作能力,傳遞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把握好教學目標,對學生的筆墨技法不要作過高的要求,也不要把過多的筆墨技法傳授給學生,以免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感到約束而降低對水墨畫的學習興趣。應讓學生在嘗試筆墨運用過程中,對所熟悉了解的動物進行點厾法的概括性的表現,同時也為以後學習水墨畫打下基礎。
⑵、學習風格分析:本課的教學策略是在教學中堅持從形象分析走向感情體驗,拓展學生的感知力。改變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 ,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式、學生分組合作討論式、學生自評互評式、嘗試體驗式等教學方法,努力引導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以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中國水墨畫的特點。
2、能力目標:鞏固中國水墨畫的用筆和用墨的方法,進一步加強學習中國水墨畫的興趣,初步掌握用點厾法來畫動物。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中國水墨畫教學,激發學生對中國民族傳統畫種的熱愛,陶冶藝術情操。
教學重點 用筆用墨的技法。
教學難點 動物的外形、姿態、結構。
教學准備
教具

學具
補充材料 教具:PowerPoint多媒體課件、動物水墨畫作品,准備示範用的宣紙、墨汁、毛筆、調色盤、筆洗、毛氈,磁鐵。
學具:大白雲、小狼毫、墨汁、宣紙、筆洗、毛氈(可以用吸水的報紙代替)、調色盤,建議每人准備一小塊濕抹布。
補充材料:榮寶齋中國美術網、華夏書畫網
教學流程
教學
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執教者
個性化調整
一.導入階段 1.課件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中國畫美術動畫片,提出此動畫片與平時所看到的動畫片有何不同?以水墨畫作為動畫片有沒有它的優點?
2.請學生隨意在宣紙上塗抹,看看筆墨有何特點?
3.師示範墨分五色

4.學生演示運筆的方法。 (1).學生觀看視頻及欣賞圖片。潛意識的感受到水墨畫的輕柔、朦朧、透明的特性。

(2).嘗試筆墨產生學習水墨畫的興趣。
(3).加深學生印象。
(4).復習以前所學的知識點。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二.發展階段 1.課件展示;螃蟹(實物)與水墨畫螃蟹有什麼區別?

2.請同學們用以前曾學過的方法來畫一畫螃蟹。
3. 展示學生畫的螃蟹。

4.欣賞水墨畫作品,課件演示畫螃蟹(視頻),思考大師是如何運用筆墨來表現其外形特徵的。、

5.跟老師先學學畫螃蟹,師動一筆生動一筆。

6.欣賞部分動物圖片,分析了解其外形特徵。

7.作業要求;選擇其中一種動物用水墨形式進行表現。 (1).學生小組討論

(2).學生第一次用水墨來表現動物。
(3). 學生自評。

(4). 欣賞大師作畫過程,主動與大師的畫進行比較,讓學生直觀體會到用筆用墨的基本技法,體會到中鋒、側鋒、逆鋒等用筆方法,以及一張完整的中國畫是詩、書、畫、印的結合。
(5).學生跟著老師一步一步畫出螃蟹,讓他們一邊模仿一邊初步嘗試用點厾法來表現螃蟹特徵。
(6).學生觀察動物特徵,小組分析怎樣用筆墨概括的畫出其動態造型。
(7).學生大膽嘗試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①.用實物與作品進行對比,促進學生對水墨畫的理解和認識。
②.促使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性的學習。

③.讓學生初步了解水墨畫的一些特點:墨韻。
④.加深理解,從大師的畫遷移回學生的繪畫中,拉近創作距離。

⑤.第二次完成螃蟹作品,使學生能更加了解用筆墨的技法,以及如何抓住動物的造型特徵來進行水墨畫的繪制。
⑥.擴展學生的求知面,注重個體學習和群體交流,增強水墨畫的情感理解。
⑦.充分體現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索學習的教學理念。
三.結束階段 1.展示學生作品,並請學生談談這節課的體會。 (1).學生互相欣賞所創作的作品交流思想。(自評互評結合 ) ①.通過自評、互評以及教師評的形式,進一步激發學生去感受,使情感得到升華。
四.拓展延伸 1.中國畫強調意境,強調詩情畫意,畫中有詩,詩中有畫,氣韻生動,功夫在畫外。課件展示不同內容的水墨畫作品。 (1).學生欣賞水墨畫作品 ①.通過欣賞了解到水墨畫的現代走向形式;一類走中西結合,一類走以西為主中為輔的道路。

板書設計
水墨畫——動物

學生第一次螃蟹作品 師示範步驟:

學生第二次螃蟹作品

學生作品展示

Ⅶ 河北美術出版社八年級上冊第五課學畫中國畫教案

河北美術出版社八年級上冊第五課學畫中國畫教案。急需

Ⅷ 《20世紀中國油畫、版畫創作》鑒賞教案

20世紀中國的版畫和油畫的發展十分怪異,總的來說,由於中國的政治背景,中國的共產黨和國民黨在上世紀中期在中國政治舞台上的角色互換,導致了油畫和版畫在創作群體和審美群體上的階級決裂,最簡單的例子,抗戰老片中,八路軍或者解放軍的指揮部牆上掛的是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版畫頭像,而國民黨高級將領的辦公室,牆壁上掛的則是蔣介石的油畫,這充分說明了當時這兩種藝術在國統區和解放區的地位和價值。
版畫由於其成本低廉、可大量復制、簡單快捷等優勢,成為了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斗爭中穩固群眾基礎、傳播革命思想的有力武器,這一功能直到文革結束仍在繼續。而油畫的製作材料和技法相對復雜,製作材料的來源在戰爭年代也難以保障,所以,油畫只在我國的國統區得以存在,於是,伴隨當時兩大對立政治派系的斗爭,油畫和版畫的價值和戰略地位也完全不同。
建國後,面臨一窮二白的國家,政治、經濟、國防、教育等重要問題,都擺在藝術的前面,版畫作為政治宣傳的有力武器,繼續發揮著它的戰斗效能,直至改革開放後的80年代中期,人們對精神文明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時,油畫和國畫才開始被人們所「重新」熱愛,而版畫,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經歷了半個世紀的審美疲勞,終於被國人不約而同的選擇性暫時遺忘;
人民在緩解版畫帶來的半個世紀的審美疲勞,但版畫家們的刻刀未被塵封,在經歷了整個90年代的休憩,根據國家經濟建設和文教發展的需求,中國版畫擺脫了以往木版獨尊的格局,成體系的引進了銅版畫、絲網版畫、石版畫、數碼版畫等新的形式,迅速回到了各大院校的工作室,以全新的面貌回到了世人面前;但由於種種歷史原因,我國西方繪畫體系引進得不夠完善和科學,使版畫的創作還處在漫長的探索過程中。

而對於油畫,則比較簡單了,在改革開放之後,人民溫飽一得到解決,飽含著5000年對線造型繪畫審美疲勞的國人,遇見光影結構比例質感都呼之欲出的油畫,其狂熱程度可想而知,但由於我國西畫教學體系的詭異,大大降低了學習和教學的效率——我們分別引進了西方的文藝理論、俄羅斯的造型訓練流程,再混合以本土的感悟式學習方法,使整個西方繪畫教學體系變得不倫不類,於是,油畫在中國只有風格,沒有體系;只有傳承,沒有流派。只是在時代和社會的變化中,以藝術家心態的自然變化而轉換著各種風格。

以上是兩個畫種在20世紀大致的發展脈絡,只要知道這些,這一時段的任何作品都能比較好的闡釋出其創作意圖和審美意識。

Ⅸ 急需上海書畫版一年級到五年級美術教案!!!!!

態度情感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好風尚。
教學重點:
表現人物的整體形象。
教學難點:
表現人物的特徵。
教學准備:
1.教具:水彩筆、幻燈片、范畫、色紙等。
2.學具:水彩筆、剪刀、膠水、色紙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策略
媒體使用
1教師出示範畫:
用彩紙剪貼和記號筆繪畫的動畫明星肖像畫(或學生肖像)。
3引出課題:
剪貼畫——我的好朋友。
明確:用剪貼的方法來製作——你的好夥伴。
4教師請學生做模
特,講解。
5七巧板拼圖游戲,拼一幅人物圖形。
7教師評價,鼓勵優點。
教實演示。
9出示範例。
12教師提示:
抓主要特徵,大膽變化。
剪貼認真、仔細。
13教師巡視輔導。有創意的作品予以展示表揚。
17教師小結,鼓勵表揚有特點的作品。
1學生觀察欣賞
2學生小組討論:
(1)畫上像誰?
(2)用的方法一樣嗎?(3)觀察剪貼畫。
討論:
它是怎樣製作的?
(剪——貼)
4學生小組討論:
人體有那幾部份組成?
6學生交流嘗試。
8小組討論:剪貼畫的製作過程是什麼?
從大剪到小,剪人物的各個部分和細部。
根據各部分的位置關系粘貼。
9學生欣賞、討論。
哪些地方可以簡便?
用什麼方法來簡便?
比較: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可以怎樣變化?
10集體交流。
11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仔細瞧一瞧。
12學生製作「是我的夥伴嗎?」。
14學生展示作品在黑板上。
15游戲:找找我自己
16學生說說理由哪裡像自己。
指導觀察策略
拋錨策略
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合作學習策略
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
游戲情境策略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合作學習策略,認知學徒策略
指導觀察策略
培養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
游戲情境策略
評價策略
培養學生鑒賞能力
範例
實物投影
實物投影
第二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策略
媒體使用
1請學生拿出准備的照片。
3教師點評。
4出示課題:
我的小夥伴
5出示幾幅動畫明星,電影明星的漫畫像。
6教師總結。
7請學生做模特,教師引導觀察。
8教師示範:邊觀察邊示範,要求學生觀察教師寫生的方法步驟。
9 教師要求:
服飾盡量按原樣畫。
……………………

閱讀全文

與美術教案中國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