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幼兒小班音樂游戲教案
【內容與要求】
1、在聽聽、看看、摘摘、做做的情景中,感知音樂,知道歌曲的名稱,理解歌曲內容。
2、激發幼兒參加音樂活動的願望。
【材料與環境的創設】
1、知識准備:認識蘋果的形狀、顏色,了解蘋果的味道。
2、多媒體:豐收的許多蘋果
3、學會兒歌《大蘋果》
【活動過程】
一、律動
幼兒一邊念《蘋果》兒歌,一邊按節拍拍手。
兒歌:紅蘋果,綠蘋果,樹上蘋果多又多;
蘋果香,蘋果甜,吃的臉兒紅又圓。
二、語言節奏
X X X X / X X X X/
(師)這 是 什 么? 這 是 蘋 果。
這 是 什麼? 這 是 香 蕉。
這 是 什麼? 這 是 橘 子。
教師准備一個水果籃,內放蘋果、西瓜、香蕉、草莓、菠蘿等水果,教師按節奏問:「這是什麼?」幼兒按教師出示的水果有節奏的回答。
三、練聲
1 2 3 4/5—/5 4 3 2/1—/
這 是 什 么 這 是 蘋 果
四、新授
(一)在情景中感知,在《許多蘋果樹》多媒體背景下感受音樂。
1、教師問:小朋友,你們看看,大屏幕里有什麼?(蘋果,蘋果樹)
2、教師問:看看,蘋果樹上有什麼?(引導幼兒講出有圓圓的、香香的、脆脆的、紅紅的大蘋果。)聽聽,這首歌曲好聽嗎?
3、教師放音樂,幼兒聽兩遍音樂。
4、第三遍,幼兒邊聽音樂邊拍手;
(二)邊看大屏幕,邊感受歌曲。
1、教師清唱兩遍,注意口形。問「小朋友,聽聽歌曲里唱了什麼呀?」
2、教師用鈴鼓當裝蘋果的籃子,邊唱邊表演第四遍。
提問:老師在做什麼呀?
樹上長著大蘋果,老師要用力地把它摘下來呀。(一個一個摘下來)啟發幼兒咬准字音,重點練習一個一個摘下來。
3、教師再次一邊表演一邊清唱。
提問:歌曲里還唱了什麼?
4、教師邊表演邊用天空式方法提問。
「樹上有許多什麼?」(紅蘋果)「什麼叫許多?」
「蘋果長在什麼地方?」(樹上)
「我是怎麼摘蘋果的?」邊做摘的動作邊唱出來一個一個摘下來。
「我們喜歡吃什麼?」(蘋果)「多吃蘋果怎麼樣?」
5、教師再邊表演邊完整唱一遍。
(三)告訴幼兒歌曲名稱。
教師問:這首歌曲里唱了什麼水果?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蘋果》,反復認讀漢字蘋果。
(四)幼兒參與活動,隨意跟唱,進一步感受歌曲內容。
幼兒起立看大屏幕豐收的蘋果,跟著老師邊唱邊做動作
㈡ 小班音樂律動《形狀變變變》教案
設計意圖:
小班的幼兒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已經初步形成,對自己的身體及身邊的事物越來越感興趣。小手是孩子們身體上最常用、最熟悉的,他們每天用手做許多事情,對自己的小手已經產生了興趣。本次活動旨在讓孩子充分展開想像,讓幼兒在想想、變變、玩玩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小手更加喜愛,進一步激發幼兒喜愛小手、保護小手的意識。因此,我選擇並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願望,體驗小手變、變、變的快樂。
2、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3、嘗試讓幼兒學說短句「我的小手變變變,變成……」。
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大膽想像、表現、體驗游戲的快樂。
難點是讓幼兒用小手去表現各種不同的事物。
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幼兒已經感知認識了「能乾的小手」。
2、物質准備:磁帶、錄音機、背景圖、顏料、盤子、濕毛巾。
活動過程:
1、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表演《小手在哪裡》引起幼兒對小手的興趣。(孩子們對這段音樂非常熟悉,通過和小手捉迷藏、玩游戲,幼兒非常開心,都十分樂意參與到活動中去,既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又使他們對小手產生興趣。)
2、引導幼兒說一說小手的本領,讓幼兒知道手能做許多事情,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在教師的引導提問下,孩子們能根據已有經驗回答出小手的許多種作用,了解並認識了自己的小手,也非常喜愛自己的小手,很自然的過渡到下一環節,和小手做游戲。)
3、教師和幼兒一起玩「小手變變變」的游戲,體驗「小手變變變」的快樂。
㈢ 小班音樂游戲教案《握緊拳頭》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兒歌的韻律,感受音樂強弱變化。
專2、喜歡打擊樂活動,屬體驗拍打不同位置發出的各種拍打聲。
活動准備:
1、節奏棒每人一副
2、大貓、小貓圖片;磁帶;玩偶一個
活動過程:
1、聽<I love you>音樂做動作進教室。
2、發聲練習:出示玩偶引起幼兒興趣,用<hello>歌歡迎。啟發幼兒變換拍打的部位和動作。
3、分辨聲音游戲
*教師用不同強度的聲音呼喚幼兒。
*啟發幼兒用強弱不同的聲音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幸福拍手歌》,並用身體動作和節拍表現。
4、敲敲奏奏
*按教師提示的節拍嘗試敲擊節奏棒的各種方法。
*按兒歌韻律敲擊《孫悟空打妖怪》《修鞋匠》
*嘗試敲擊《大貓和小貓》、體驗節奏的變化。
5、音樂游戲《聽音學走路》:啟發幼兒注意傾聽,根據音樂的變化模仿鳥飛、大象走、解放軍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