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幼兒園美術老師要多注意怎麼和孩子相處,還有小班中班大班的孩子都能接受什麼程度的美術學習
對於小班的孩子,您最好是去參考美術繪畫方面的簡筆畫,學起來簡單也容易被接受,中班和大班的孩子您可以選取一個主題讓他們自由發揮,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還有就是多誇獎一下小朋友們,贊賞的效應是很好的。
❷ 教師資格證面試都考哪些內容啊
面試都考什麼?
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
結構化面試:主要考核教師的師德+應急處理能力回
例子:上課學生說話答,吵鬧如何處理?4
作為班主任,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等。
試講:針對自身學科進行一堂課程講授
答辯:針對試講的內容提問
❸ 幼兒大班我為老師畫張像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美術教案:我給你畫張像 目標:培養幼兒細微的觀察能力,進一步引導幼兒能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徵,大膽表現。 准備:不同臉型人物的范畫兩張。 過程: 一、導入。 1.組織游戲《猜猜我是誰》,請幼兒閉上眼睛用手觸摸被猜幼兒的臉,然後說出被猜幼兒的姓名,並引導幼兒說說你是怎麼發現的。(如,他的臉比較長、他的眼睛很大、她的嘴巴很小等。) 2.請幼兒說說你喜歡的人是誰,他長的什麼樣?引導幼兒說出人物的典型特徵。 3.幼兒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人的臉,再與畫冊中的人物相比較,看與哪一張臉相同。 4.請幼兒為自己喜歡的人畫一張像,引導幼兒把人物的典型特徵表現出來。 二、作畫。 1.幼兒開始作畫,教師為作畫有困難的幼兒做指導。 2.出示範畫,請幼兒欣賞並說出范畫中人物的典型特徵。引導幼兒抓住典型特 3.征大膽表現。 三、欣賞。 1.師生共同欣賞作品。 2.猜猜我畫的是誰。
❹ 我要上一節大班美術想像畫的課該怎麼上剛實習的
最簡單的方法找一些簡單可愛的圖片,可以讓孩子們那彩筆把顏色填上
上好一節公開課回主要是需答要
1、周全的活動准備;
2、詳細的教案;
3、自然親和的教態,只要你根據你班上娃娃的美術技能水平設計一節適合大班的美術課,相信沒有什麼不能成功的,如果你是一名新老師,你也可以多向一些老教師吸取經驗,多去聽幾節課,就沒什麼大問題了。
建議:抓緊一切時間練習課堂內容先,以後抓緊提高繪畫水平
❺ 我是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我的畢業設計是 幼兒園大班 藝術活動(美術:畫同學及老師和幼兒園的
採納了以後來我這里拿論文吧,學前教育的。 學術論文是科學或者社會研究工作者在學術書籍或學術期刊上刊登的呈現自己研究成果的文章。學術論文往往強調原創性的工作總結,但也可以是對前人工作總結的回顧及做出評價,後者也往往被稱為綜述性文章(Review)。學術論文的出版正在經歷著重大變化,出現了從傳統的印刷版到網路上電子格式的興起。論文中最重要的就是論點、論據和論證,所以在寫作中,一定要對這三點加以重視。 論文寫作,簡單的說,就是大專院校畢業論文的寫作,包含著本科生的學士論文,研究生的碩士論文,博士生的博士論文,延伸到了職稱論文的寫作以及科技論文的寫作。一般來說,論文寫作,即高校畢業生,科技工作者以及各科研機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依據一定的論文格式和字數要求,對學習和工作的學術總結和創新。[1]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和致謝。 下面按論文的結構順序依次敘述。 命題方式 簡明扼要,提綱挈領。英文題名方法 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 ②一般不要用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 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 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❻ 能給我一份詳細的「跳舞的繩子 教案 美術 大班」的。謝謝
設計理念:
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充分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輔以教師的引導,採用靈活多樣、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濃厚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完成學習目標,發展學生敢於動腦,大膽實踐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創新精神。
學情分析:
本課的授課對象是小學五年級學生。好動是學生的天性,他們對體育活動有廣泛興趣,喜歡學習別人的運動技巧。自信心強,但有時過高的估計自己的能力,還存在著任性,嬌氣、依賴性強、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傾向。他們團體意識逐漸加深,除對個人的競爭有興趣外,對團體競爭也發生濃厚興趣。開始注意教師和同學們對自己的態度。因此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靈活的安排多樣的跳法練習,在課堂上為學生創設公平競爭的氛圍,留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活動天地,讓學生在學習和觀察思考中得到啟示,得到鍛煉。多表揚,少批評和指責。同時讓學生自由組合,有效的激發團隊精神、合作精神,有益於各層次學生得到提高。使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得到成功感,給學生帶來以下心理體驗:學會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悅,獲勝了的開心和自豪。
教材分析:
跳繩是小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它是一種以下肢運動為主,結合上肢協調配合的一種身體活動,它可以通過控制動作的繁簡和速度的快慢而很容易地達到調節運動量的目的,適合不同的年齡和性別。由於設備簡單,不需要很大的場地,容易開展,是小學體育教材中較好的內容。通過跳繩活動能夠促進學生上下肢肌肉、關節、韌帶和內臟機能的發展,對於發展彈跳力、靈敏、協調性等具有顯著作用。同時還可促進少兒智力、身高的增長,增強少兒心肺功能和胃腸功能。
學習目標:
1、在跳繩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並懂得一根跳繩能有多中玩法,學會在活動中思考,在玩中鍛煉。
2、了解並掌握跳繩的一些基本玩法及創新玩法,80~90%以上的學生對跳繩會兩種以上的玩法。發展學生的腿部力量。
3、在快樂中鍛煉身體,培養創新意識。在游戲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方法:講解示範法、糾錯法、合作練習法、比賽法等。
教學重點:雙人同時搖繩和起跳時機的配合,並創想多種花樣
難點:配合時,節奏與手腳配合一致
教學流程:
教
材
1、 花樣跳繩
2、 游戲:跑,加三次跳繩動作接力
重點:雙人同時搖繩和起跳時機的配合,並創想多種花樣
難點:配合時,節奏與手腳配合一致
教
學
目
標
1、在跳繩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並懂得一根跳繩能有多中玩法,學會在活動中思考,在玩中鍛煉。
2、了解並掌握跳繩的一些基本玩法及創新玩法,80~90%以上的學生對跳繩會兩種以上的玩法。發展學生的腿部力量。
3、在快樂中鍛煉身體,培養創新意識。在游戲中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 師 活 動
時
間
分鍾
學 生 活 動
練習
次數
開
始
部
分
2
1、師生問好
2、介紹課的內容和要求。
3、教師強調運動安全問題
1、教師儀表端正、語言親和。
2、講解清楚、聲音宏亮。
2
1、學生成四列橫隊,面向教師站立,跳繩拿於手中:
♀♀♀♀♀♀♀♀
♀♀♀♀♀♀♀♀
♀♀♀♀♀♀♀♀
♀♀♀♀♀♀♀♀
♀
2、注意力集中,關注教師。
3、能有一種良好的參與慾望。
1
准
備
部
分
6
二、准備活動
活動前准備熱身。
聽音樂,做繩操。
1組織學生活動各個關節。
隊形如下:
€
2組織學生做繩操。
6
1在教師的帶領下熱身。
2學生隨著教師的口令活動身體各關節。
1
4×8
基
本
部
分
6
一、單人多樣跳繩活動
1、學生自己跳繩,互相說說怎樣跳。
2、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誰跳的方式多?
3、通過思考、實踐,創編多種個人跳繩方式。
4、分個人,小組展示。
5、評價,老師同學互評。
6
1、積極進行准備活動的練習。
2、積極思考,敢於創新。
3、學生自由發揮,力爭把自己最感興趣的或最拿手的跳繩方式充分地展現出來。
4、勇於挑戰、展示高難度動作。
2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 師 活 動
時
間
學 生 活 動
練習
次數
基
本
部
分
16
二、雙人花樣跳繩
1、兩人搖一
根繩子、兩根
繩
重點: 兩個
人搖繩和起跳時機的配合,節奏一致
難點: 輕松協調,動作連貫
三、拓展多人跳
1、提出問題,兩人合作跳繩,你們想不想試試?討論有哪些方式
2、嘗試用不同方式兩人合作跳繩。
3、學生展示,並交流介紹不同方式的雙人花樣跳繩。
4、教師點評,並講解動作要領
5、指導學生再練習(按學生學習情況)
6、集體展示
1、 同心跳(教師與學生同示範)
2、 講解動作方法
3、 學生練習一次
4、 請一組同學展示
5、 布置課後任務(課間練習)
12
4
1、積極參與討論,
2、兩人一組組進行創編練習。
3、 積極思考,想出多種集體跳繩花式,並向同學展示。
4、 認真聽老師講解動作方法
5、 用總結出得方法再次練習
分組練習
好:練習兩個
人同時搖
跳繩。
差:一個人跳
一個人搖
6、 積極展示自己學會的花樣
1、 認真觀察老師示範
2、 仔細聽老師講解,並思考動作方法
3、 體會練習
4、
3~5
2
基
本
部
分
8
游戲:
「加三次跳繩動作接力」
1、 組織學生游戲。
要求了解游戲的方法
和自覺遵守游戲規則。
教育學生注意安全。
8
1、認真聽講,明白游戲方法和規則。
2、學生游戲。
(游戲時注意安全)
1
1~2
結
束
部
分
3
小 結
一、放鬆;
二、總結講評本課學習情況。
三、師生再見。
四、收還器材。
3』
一、進行放鬆活動。
二、積極參與總結和評價。
4×8
實
施
情
況
記
載
班級
1
2
3
4
預計
負荷
密度40%左右
130±5次/分鍾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