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小班安全教案 怎樣避免陌生人闖入家中反思
1. 知道不能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 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活動准備
1.掛圖三張(內容:故事《聰明的明明》)
2.事先和一名幼兒不熟悉的男校工聯系,請他配合教育活動,並准備一些幼兒喜歡的糖果、玩具。
活動過程
一、看圖講述
1.教師出示第一張掛圖,介紹圖中的孩子明明,引導幼兒說一說圖上還有誰,陌生人在對明明說什麼。
2. 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情景模擬
1.教師借故離開教室。
2.男校工扮演陌生人出場。「陌生人」通過各種方式,例如給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誘孩子離開教室。
陌生人與幼兒的對話:
陌生人:小朋友你們老師呢?(幼:老師出去了)
陌生人:老師不在,我帶你們去玩吧!(幼:老師說不能和陌生人走)
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壞蛋。你們看我還給你們帶糖果來了。(幼:老師說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
陌生人:不能吃糖果,那玩玩具可以吧?你們看這是麥當勞的玩具。(幼兒開始有些動搖了,有的開始要玩具了)
陌生人:麥當勞玩具好玩嗎?(幼:好玩)
陌生人;那我帶你們去麥當勞玩吧,那裡有更多玩具,還有薯條可以吃。(大部分幼兒高興地鼓掌並一一跟著「陌生人』』走出教室,小部分幼兒還坐在位置上)
3.教師在幼兒即將離開教室時出現,陌生人離開。
師:剛才你們想去什麼地方(幼:麥當勞)
師:那位叔叔你們認識嗎?(幼:不認識)
師:那你們為什麼要跟他走呢?(請幾位幼兒回答)
師:你為什麼不跟陌生人走呢?(請一位幼兒回答)
師:你們覺得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為什麼?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和陌生人走了會怎樣?
三、討論求救方法
1.教師告訴幼兒「沒有告訴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小結和陌生人走的危險性。
2. 討論:和陌生人在一起時有什麼自我保護的方法。
3.教師出示第二、三張掛圖,向幼兒介紹明明在陌牛生人要帶自己走時的自救方法。
❷ 小班教案故事《陌生人來敲門怎麼辦》
活動目標:
1. 通過圖片、故事,讓幼兒知道不能隨意地給陌生人開門。
2. 通過談話及情境表演,知道隨意給陌生人開門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3. 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准備:
圖片(給陌生人開門的危險、陌生人敲門時的正確舉動)
活動過程:
1. 聽故事《小兔子乖乖》,引起幼兒興趣。
問:為什麼小兔子們沒有被大灰狼吃掉?
你們覺得小兔子們聰不聰明呢?聰明在哪裡呢?(引出」沒有給陌生人開門」)
2. 討論:小朋友們如果是小兔子會不會給大灰狼開門呢?小兔子們是怎樣知道回來的是不是自己的媽媽呢?
3. 出示圖片,讓幼兒選擇陌生人敲門時的正確舉動。
進一步了解給陌生人開門時存在的安全隱患,懂得一些保護自己的安全措施.
4. 情境表演「如果你是圖片中的小朋友,如果有陌生人敲門了,你該怎麼辦呢?」。
進一步提升孩子的警覺性,讓孩子多些安全意識.
5. 兒歌「陌生人來不開門」。
❸ 小班安全課,不跟陌生人走怎麼寫教案
活動目標
1. 知道不能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 了解一些求救的方法。
活動准備
1.掛圖三張(內容:故事《聰明的明明》)
2.事先和一名幼兒不熟悉的男校工聯系,請他配合教育活動,並准備一些幼兒喜歡的糖果、玩具。
活動過程
一、看圖講述
1.教師出示第一張掛圖,介紹圖中的孩子明明,引導幼兒說一說圖上還有誰,陌生人在對明明說什麼。
2. 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不能跟陌生人走。
二、情景模擬
1.教師借故離開教室。
2.男校工扮演陌生人出場。「陌生人」通過各種方式,例如給糖果吃、有好玩的玩具等,引誘孩子離開教室。
陌生人與幼兒的對話:
陌生人:小朋友你們老師呢?(幼:老師出去了)
陌生人:老師不在,我帶你們去玩吧!(幼:老師說不能和陌生人走)
陌生人:我是好人,不是壞蛋。你們看我還給你們帶糖果來了。(幼:老師說不能吃陌生人的糖果)
陌生人:不能吃糖果,那玩玩具可以吧?你們看這是麥當勞的玩具。(幼兒開始有些動搖了,有的開始要玩具了)
陌生人:麥當勞玩具好玩嗎?(幼:好玩)
陌生人;那我帶你們去麥當勞玩吧,那裡有更多玩具,還有薯條可以吃。(大部分幼兒高興地鼓掌並一一跟著「陌生人』』走出教室,小部分幼兒還坐在位置上)
3.教師在幼兒即將離開教室時出現,陌生人離開。
師:剛才你們想去什麼地方(幼:麥當勞)
師:那位叔叔你們認識嗎?(幼:不認識)
師:那你們為什麼要跟他走呢?(請幾位幼兒回答)
師:你為什麼不跟陌生人走呢?(請一位幼兒回答)
師:你們覺得誰做得對誰做得不對,為什麼?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和陌生人走了會怎樣?
三、討論求救方法
1.教師告訴幼兒「沒有告訴大人就跟陌生人走是一件很危險的事。小結和陌生人走的危險性。
2. 討論:和陌生人在一起時有什麼自我保護的方法。
3.教師出示第二、三張掛圖,向幼兒介紹明明在陌牛生人要帶自己走時的自救方法。
活動反思
由於小班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薄弱,辨別能力也比較缺乏。因此,我們開展了健康活動《不跟陌生人走》我把目標定為:1.通過情境活動,讓幼兒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2.教育幼兒學會保護自己。3.初步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根據小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具體形象性的,所以我在活動開始時設計了情景表演,幼兒通過觀看情景表演,對陌生人有了較深刻的了解,知道了不認識的人就是「陌生人」。並知道了不能跟陌生人走。
第二環節是讓幼兒解拒絕陌生人的方法。幼兒觀看幼兒用書,這三幅圖片我是通過三種不同形式來進行教學的。第一幅我讓幼兒看後個別回答,並通過師生共同表演對話來鞏固麗麗拒絕陌生人的話。第二幅我讓幼兒看後討論:如果你碰到這種事情,你會請誰來幫忙?第三幅我讓幼兒來判斷奇奇做得對不對?進一步鞏固了拒絕陌生人的方法。
第三環節是教師總結,結束活動。最後一個環節後來我覺得收得有點快,感覺整堂課的環節太少,
本節活動下來小朋友都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但是真的遇到這種情況的話,我相信小朋友都不會、不知道怎麼應對,我還問了小朋友有關家裡的情況,比如家庭住址,電話號碼等,沒幾個小朋友能回答的出來。如果能有一次真的表演,那樣更能讓幼兒印象深刻,也達到了本節課的要求。
❹ 小班教案故事《陌生人來敲門怎麼辦》怎麼寫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圖片、故事,讓幼兒知道不能隨意地給陌生人開門。
2、通過談話及內情境表演,知道容隨意給陌生人開門存在一定的危險性。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
二、 活動准備:
1、圖片(給陌生人開門的危險、陌生人敲門時的正確舉動)。
三、活動過程:
1、聽故事《小兔子乖乖》,引起幼兒興趣。問:為什麼小兔子們沒有被大灰狼吃掉?你們覺得小兔子們聰不聰明呢?聰明在哪裡呢?(引出「沒有給陌生人開門」)
2、討論:小朋友們如果是小兔子會不會給大灰狼開門呢?小兔子們是怎樣知道回來的是不是自己 的媽媽呢?
3、出示圖片,讓幼兒選擇陌生人敲門時的正確舉動。進一步了解給陌生人開門時存在的安全隱患, 懂得一些保護自己的安全措施。
4、情境表演「如果你是圖片中的小朋友,如果有陌生人敲門了,你該怎麼辦呢?」。進一步提升孩子 的警覺性,讓孩子多些安全意識。
5、兒歌「陌生人來不開門」。
❺ 安全教育小班教案陌生人敲門我不開反思怎麼寫
那你應該怎麼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版他們的話,尤其權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教學反思 我通過這節課和幼兒講古麗和一個陌生人之間發生的一段事情,引發幼兒在現有經驗的基礎上談談對「陌生人的理解,以及遇見陌生人應注意些什麼。再通過集體的學習,幫助所有幼兒了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如何應變可能遇到的危險:我認為僅僅告訴幼兒「不接受陌生人的糖果或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向孩子描述可能遇到的情況.然後指導孩子如何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