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知了美術教案

知了美術教案

發布時間:2020-12-18 23:43:51

Ⅰ 蒙氏教案蟬的嵌板教案

座落在楊村鎮廣梅公路北邊的,外觀不怎麼起色的就是我們的學校——楊村中內心小學。容
我們的校園,有高大的教學樓,有千姿百態的花草樹木,還有天真活潑的小學生……是個美麗的地方。
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操場上的小草也偷偷地探出了腦袋,操場東邊的木棉樹上開滿了火紅的花,像一團團燃燒的火。荔枝,龍眼滿樹都是花,引來了許許多多的蜜蜂,蜜蜂發出的嗡嗡聲,和著五彩繽紛的花朵把校園點綴得有聲有色。
夏天,樹木長得蔥蔥籠籠,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操場封得嚴嚴實實的。操場中間的兩棵老槐樹像兩把撐開的綠絨大傘。操場東邊的太陽花開了,好像對我們綻開了笑臉。荔枝,龍眼葉叢中藏著果子,引得同學們天天去觀賞。
秋天,老槐樹的葉子變黃了,榕樹、黃金葉、九里香一點兒也不怕秋風的到來,還是那麼綠,操場上的小草也換上了新衣裳,同學們都愛到草地上來玩。
冬天,西北風呼呼地刮過樹梢。可是校園里的樹木依然生機勃勃。操場北邊的勒杜鵑長出了美麗的花,有紫的、粉白的,遠遠望去好像一把把花傘。
我們的校園一年四季景色誘人,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式校園,也是我們成長的好地方。

Ⅱ 哪本書里有大班美術教案有趣的昆蟲

活動設計背景
大班幼兒已經具有思考的能力及一定的表達能力,這節課利用生活當中常見的各種各樣的昆蟲來引發讓幼兒獨立判斷
益蟲和害蟲的興趣,培養幼兒動腦筋的好習慣,培養幼兒敢於表達和獨立思維的能力,教師引導幼兒
分組來判斷益蟲和害蟲的分類,並將昆蟲卡片按照生活環境分別掛在大樹上,大樹下、土地里。
活動目標
1、讓1、讓幼兒通過看、聽、做了解幾種昆蟲的外形及特徵。2、使幼兒清楚的分辨出哪些是益蟲哪些是害蟲。
3、拓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哪些昆蟲可以分為益蟲和害蟲,哪些是在土裡生活的昆蟲。能按照昆蟲的分類找到自己的小組。
活動准備
1、 帶掛鉤的昆蟲彩色卡片(每種昆蟲製作4份)。2、代表各種小昆蟲的背景音樂。3、大掛圖和大樹模型。
4、擺放昆蟲卡片的小盒子。
活動過程
一: 逐一播放代表昆蟲的背景音樂,引起讓孩子猜一猜是哪種小昆蟲的興趣。(蚊子、蜻蜓、蜜蜂、蝴蝶、蚯蚓、
七星瓢蟲、螞蟻、蒼蠅、蝗蟲、螳螂、蟋蟀、知了、枯葉蝶、蒼蠅、蟑螂…..、有些昆蟲沒有背景音樂,教師可以演示一下)
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小朋友們想認識他們嗎?幼:想 這第一位小客人說:「我要考考大班的小朋友,

Ⅲ 初一人教版第3課<蟬>小思和<貝殼>席慕容 的教案

小思,1939年生,本名盧瑋鑾,另有筆名明川、盧颿。祖籍廣東番禺。1964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新亞學院中文系,翌年到羅富國師范學院學習,獲教育文憑。1973年赴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中國文學。1981年,以「中國作家在香港的文藝活動」之論文獲得碩士銜。
小思曾任多家中學中文教師,1978年任教於香港大學中文系,1979年起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已出版的作品有《路上談》《承教小記》《不遷》《彤雲箋》《香港文縱》《日影行》《豐子愷漫畫選繹》及合集的《七好文集》《七好新文集》《三人行》等。小思從事文學研究工作,多次出任文學獎評判,參與各種文學活動。
2、席慕蓉簡介
席慕蓉,另有筆名蕭瑞、漠蓉、穆倫•席連勃(蒙古語,即大江河)等。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1943年生於重慶,後隨父母由香港遷至台灣。她從小酷愛繪畫,1964年到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學習。後在台灣新竹師專美術科任教。多次舉辦畫展,出版畫冊並獲獎。1981年她「從來沒有刻意去做過些什麼努力」的詩集《七里香》由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深得讀者喜愛。
她寫詩寫散文,只是作為累了一天之後的休息,為的是「紀念一段遠去的歲月,紀念那個只曾在我心中存在過的小小世界」。生命、時光、鄉愁是她作品的內在主題,而對人情、愛情、鄉情的細膩獨特的審美描摹、委婉傾訴則是吸引讀者們的奧秘。主要作品有詩集《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長的痕跡》《生命的滋味》《三弦》《同心集》《寫給幸福》等。
三、 課文朗讀:可以根據學生不同情況進行多種形式的閱讀。
四、整體把握,問題探究:
《蟬》
1.課文里有一句話,是全文的文眼,同學們嘗試找出來,並說說對它的理解。學生探究。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的活過」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揚的關鍵之處,也是由蟬引發的對於生命的深刻感悟。不管是寫蟬的煩人的聒噪、病蟬的弱小,還是寫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只活一個夏天的短暫生命,都是因為有這句話,才顯得有了意義和光彩。它也提醒我們,不管生命有多短暫,都要好好地活,給人振奮精神的感覺。
2.「斜陽里,想起秋風顏色,就寬恕了那煩人的聒聒」,「秋風顏色」給你怎樣的感受?
我們一般說聽見秋風的聲音,但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很有新意。它賦予秋風一種「顏色」,把屬於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比如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暗綠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進了秋風中,言少而意豐。
3、《蟬》這篇文章揭示了怎樣的人生意義?學生合作探究,教師總結:
這是一篇短小的哲理散文。作者用先抑後揚的手法,由一隻小小的蟬引發了對生命的感悟。從寫蟬的聒噪,到寫病蟬的微弱、細小,都刻意表現了蟬的惹人厭煩和微不足道的一面。然而當知道蟬17年埋在泥下,出來就活一個夏天時,本來無足輕重甚至惱人的蟬令作者驚訝起來。何必這樣受苦而又執著?朋友的話揭示了樸素而深刻的哲理:生活歷程就是如此,為了生命延續,必須好好活著。不管90年,90天,都不過要好好地活而已。

《貝殼》
1、「是不是也應該用我的能力來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緻、更仔細、更加地一絲不苟呢?」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
此句上承接著「上蒼給它製作出來的居所卻有多精緻、多仔細、多麼地一絲不苟啊」,比較了自己和貝殼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盡管有限,但還是比貝殼里的生命時間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以表達一種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緻些、更好些,讓後人為自己的執著、努力而感動。

因為愛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為熱愛生命,她加倍喜歡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筆下,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緊密相連的,所以她才會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緻、仔細、一絲不苟。
2、《貝殼》中有這樣的話:「這是一顆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啊!」你怎樣理解「怎樣固執又怎樣簡單的心」?
作者希望自己給這個世界留下一些像貝殼這樣的東西來,很小,甚至不起眼,但是是自己精緻、仔細、一絲不苟地做的東西或事情。她並不夢想自己成就偉大的功業,只想對自己的生命作出一些精美的回饋。她渴望的不是人們對她贊美和崇拜,而是有人能看懂她執著的愛美的靈魂。所以此處的「固執」「簡單」都是作者相對自謙的說法,其實是執著和單純的意思。
3、這篇文章揭示了怎樣的人生意義?學生合作探究,教師總結
貝殼非常堅硬、精緻,迴旋的花紋中間有著色澤。作者感嘆「在我手心裡躺著的實在是一件藝術品,是捨不得拿去和別人交換的寶貝啊」。
在描述了貝殼的精美之後,作者想到了貝殼里那曾經的小小柔軟的生命,想到為了這樣一個短暫、細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蒼是那樣用心地營造了它的居所——精緻的貝殼。並由此進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雖然也有限,但總比貝殼里的生命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那豈不是更應該好好面對它,創造它,讓它顯得像貝殼一樣美麗、令人珍惜、驚嘆呢?
因為愛美,所以她加倍珍惜生命;或者因為熱愛生命,她加倍喜歡美。在作者的心中和筆下,這生活中的美和生命的感激是緊密相連的,所以她才會想到要把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緻、仔細、一絲不苟

Ⅳ 短文兩篇蟬和貝殼的教案

1、
首先寫蟬的聒雜訊使人們心煩,這是一抑。其次寫看到一隻病蟬,寫它的微小和病弱,又是一抑。從朋友說蟬埋在泥下17年,出來只活一個夏天時開始轉折,小小的蟬開始令人驚訝。當最後朋友說到蟬為了延續生命,必須好好活著,對於蟬的印象已經從煩人、病弱高揚到顯示生命意義的高度。

由抑到揚,涵蘊深厚,傳達了本文的主題:不管生命如何短暫,必須要好好地活著。

2、
(1)、我們一般說聽見秋風的聲音,但作者用了「秋風顏色」,巧妙地在聽覺感受之外,增加了獨特的視覺感受,很有新意。它賦予秋風一種「顏色」,把屬於秋天的一些視覺形象加了進來,比如金黃的落葉、火紅的楓葉、暗綠的松柏、晴朗的天空,都融進了秋風中,言少而意豐。

(2)、此句上承接著「上蒼給它製作出來的居所卻有多精緻、多仔細、多麼地一絲不苟啊」,比較了自己和貝殼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盡管有限,但還是比貝殼里的生命時間要長一點,空間要多一點,以表達一種的激的心情:要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精緻些、更好些,讓後人為自己的執著、努力而感動。

(3)、作者並不希望建立叱吒風雲的豐功偉業,她只想像那顆小小的貝殼,用仔細、精緻、一絲不苟來塑造執著而美麗的形象,回饋生命,打動人們。「固執」和「簡單」是作者相對自謙的說法,表現了她並不渴求人們對她絕對地贊美和崇拜,她渴望的是一種感動,希望能像貝殼的美感動她一樣感動著世界。

Ⅳ 中班語言教案《知了先生》教學反思

活動目標:
復1.了解知制了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2.知道自己遇到不懂或不知道的事,要老實承認。
活動准備:圖片活動過程:
1.說一說:知了教師出示知了的圖片。
你們知道它是誰嗎?在哪裡見過它,是什麼時候?
你們知道知了是益蟲還是害蟲?它吃什麼呢?
教師小結:知了又叫"蟬",是夏天才有的一種昆蟲。它一般生活在樹上,靠吸食樹的汁液為生,是一種害蟲,但是它的殼卻可以用來做葯!
2.學習兒歌《知了先生》
教師朗誦兒歌《知了先生》,幼兒欣賞。
提問幫助理解:知了先生坐在柳樹上說了什麼?後來發生了什麼事情?
知了先生回答對了小牛的問題了嗎?它真的是世界上一切都知道嗎?
如果別人問你一件你不知道的事,你怎麼回答?
3.幼兒學念兒歌。
改編兒歌,將兒歌改編成故事,並續編結尾。
活動延續:手工"知了"兒歌:《知了先生》
河邊柳樹綠油油,知了先生坐上頭。
知了、知了,高聲叫,世上一切我知道。
小牛走來問知了,秋天何時才能到?
"知了、知了,我知道!春天過完秋來到。"

Ⅵ 蟬是那樣五彩繽紛,像雕刻家給自己的藝術品塗上了油彩一樣。蟬是那樣......

就好比古代一種極薄的絲織品。以其薄如蟬翼而得名[thin silks]。如:蟬翼羅(一種輕而薄的絲織物);蟬翼扇(輕紗制的團扇}

Ⅶ 小班藝術領域《藍藍的天空》教案

【設計意圖】
提起夏天,我們常常想到的是炙熱的陽光和流不完的汗水,但是小朋友卻有完全不同的感覺!對他們來說,夏天是可以盡情享受冰淇淋的時候,是可以泡在游泳池裡玩水消暑的時候,還有那麼多知了在樹上唱著動聽的歌!夏天真是一個熱鬧的季節。
我們班就在操場邊上,一下課孩子老愛往操場上、草地里去,抓蟋蟀、抓蟈蟈、躺在草地上看天空,在操場上迎風奔跑,看著孩子那麼喜歡夏天,於是就生成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觀察夏日天空的變化,學慣用比喻的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2、在游戲中增加動作的敏捷性,體驗迎風飛跑的感覺。
3、學習創意地運用材料製作天空中的雲。
【活動准備】
長條皺紋紙、膠帶;吹塑紙、玻璃紙、衛生紙、棉花、手工紙等;剪刀、漿糊、筆。
【活動過程】
(一)尋找夏天
1、集體演唱《知了》。
2、談話引出活動:夏天到了,知了來了,有誰知道夏天除了知了先生來做客了,還有些什麼變化?今天,我們就一起去外面找找夏天。
3、帶幼兒來到戶外草地上,請幼兒自由結伴找找夏天。
師:請你和好朋友一起仔細地找一找夏天,然後告訴我們你在哪裡找到了夏天。(引導幼兒用多種感官找尋)。
4、集中交流自己的觀察所得。
(二)觀察夏日天空的變化
1、讓幼兒躺下來觀看天空中雲的變化。
師:剛才我們找夏天找累了,躺下來休息一下吧。你躺下來後,看到了什麼?
師:噢,我也看到了,我看到了一條像大鯨魚的雲。你看到的雲是什麼樣子的?
師:請你再仔細地看看,天空中的雲還有什麼變化?
2、感覺夏天的氣味和聲音。
師:現在請你們閉上眼睛,用你的鼻子聞一聞,告訴我夏天有什麼味道?
師:那夏天有什麼聲音呢?
(三)和風娃娃做游戲
1、師:又有一位小客人來了,正在和你們玩游戲呢,把你們的衣服、頭發吹起來,他是誰呀?你們想和風娃娃一起游戲嗎?
2、為幼兒在身體各部位固定上皺紙條,讓幼兒在空地上不停地跑動,感受皺紙隨風飛起來的變化。
(四)製作天空
1、討論、分享觀察天空時的感受,鼓勵幼兒討論如何將教室布置成天空。
師:夏天真好,有蟋蟀、蟈蟈、青蛙這些好朋友,也有風娃娃這么調皮的小客人,小草、小花也都展開了笑臉,舒展了身體,就連天空也和平時不一樣了,不一樣在哪兒呢?
師:我想把教室也布置成天空,可是要怎麼做呢?
2、和幼兒討論做雲的方法。
A、展示材料。
B、用這些材料如何做雲呢?
3、幼兒自由結伴用材料做雲,鼓勵幼兒做各種形狀的雲。
4、將製作好的雲放在地上,使其成為遼闊的天空。
【活動反思】
(一)活動特色
1、內容整合,和諧發展
本活動內容涉及了語言、藝術、健康等多個領域,並注意了內容的有效整合,為促進幼兒整體性發展提供了可能。活動通過看、聽、聞、談話、製作等多種途徑,旨在充分利用各種感知手段,使幼兒的語言表達力、觀察力、想像力、動手能力得到綜合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幼兒在學到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自覺萌生了保護小動物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創設了玩中學,學中樂的活動氛圍
《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方式。在本次活動中,教師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寬松、自由的活動空間,提供了充足的操作材料;而教師始終是以參與者、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參與活動,符合幼兒的興趣與年齡特點。
3、以幼兒為本,強調主動性
任何一種教育活動如果沒有幼兒的主動參與,那麼就談不上是真正的教育。只有幼兒積極參與活動,才是有效的活動。因此,本活動中十分注重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在每個環節的安排上,幼兒是主體,教師是引導者,讓幼兒想說就說,想做就做,並能得到積極應答。活動中幼兒體會了成功的喜悅,增強了自信心.

Ⅷ 中班美術《夏日歌手——蟬》教案反思

設計意圖
橋的主題蘊含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它是幼兒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任何一個城市、村莊都有橋梁,它們在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快捷和方便;它有著豐富的形態,有的柔美,有的庄嚴,有的輕巧,有的沉重,那流暢的線條、多變的構型,使人產生美妙的聯想;它是藝術與科學結合的孩子,每一種形狀都蘊含著科學的原理,不論是材料的性質,還是造型里所運用的力學的道理,都可以用具體的形象來展示;同時,它還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那些關於橋的美好傳說,更深刻地揭示了隱藏的意義—跨域障礙,連接溝渠,抵達彼此的心靈。結合中班幼兒的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創設了輕松的活動情境,讓幼兒自由畫彎曲的物體,體驗美術創造的快樂。
教學目標:
1、感受拱橋美的行態和趣味。
2、理解其中的情感內涵。
教學准備:
1、各種各樣橋的圖片、音樂CD。
2、《美工》第10頁。
教學過程:
一、在音樂聲中欣賞作品。
1、播放音樂引導幼兒欣賞。
師:小朋友,你看到了什麼?
師:欣賞這是什麼樣的橋?它像什麼?它讓你想到了什麼?
2、畫面細節再回到畫面整體。
師:畫面中還有什麼?樹長在什麼地方?水面上有什麼?船都停靠在岸邊嗎?有一艘船經過哪裡了?
3、回到畫面整體。
師:你喜歡這幅畫嗎?
師:你覺得它哪個地方最美?它讓你想起了什麼?
4、在音樂聲中,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想像眼前的畫面。教師用優美的語言來描述這幅作品。
二、拱橋的特點及和其他橋的不同之處
1、出示各種橋的圖片,請幼兒比較拱橋和其他橋的不同之處。
教師找來各種各樣的橋問:他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哪裡不一樣?(拱橋是彎的別的橋是直的,拱橋有洞洞別的橋有的沒有洞洞等)
2、引導幼兒猜想:為什麼要把橋造成這個樣子?造成這樣有什麼好處?(因為好看,船可以從下面的洞那裡穿過去,還可以走路)
2、引導幼兒才想、抒發心情。
師:要是你去了這個地方,你願意在哪裡看風景?為什麼?
師:你會有什麼樣的心情?心裡會想起些什麼呢?
三、「彎彎的橋「添畫活動,畫一畫彎彎的橋。
教師引導幼兒想像自己擁有一座彎彎的橋應該會是什麼樣的?請幼兒來當一個小小設計師來設計一座你自己的橋。

Ⅸ 想找一篇小班體育游戲抓知了教案

游戲目標:1、鍛煉幼兒四散跑的能力;2、鍛煉幼兒有目的性的進行游戲。
版游戲過程:讓幼兒把小權尾巴裝在自己的屁股後面,人手一條,比賽看哪個小朋友先把另外一個小朋友的小尾巴抓到。
指導要求:1、指導幼兒把自製尾巴裝好;2、指導幼兒互相抓同伴的尾巴;3、指導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注意安全,避免互相碰撞。

Ⅹ 螳螂和知了科學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我所教的孩子都生活在農村,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帶孩子去野外的時間卻越來越少,以至於農村的孩子都不知道在農村經常可以看到的螳螂和蟑螂是什麼,長什麼樣,是害蟲還是益蟲,結合幼兒活動的特點,引發了本次活動的設計。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認識螳螂和蟑螂,並能夠分辨出來。

2、知道螳螂是益蟲,蟑螂是害蟲。

3、使幼兒從小懂得愛護小動物。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螳螂和蟑螂並能夠分辨出來。

教學難點:知道螳螂是益蟲,蟑螂是害蟲。

活動准備

1、螳螂和蟑螂、胖胖和芳芳、抓住螳螂和放掉螳螂的圖片

2、螳螂和蟑螂的塑料模型以及飛蛾、蟲子、櫃子、米袋等小模型。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景導入

今天老師要介紹兩個有趣的小動物給大家認識。小朋友們想知道是哪兩個小動物嗎?它們都生活在我們家附近的田野里。大家一定要認真看我手中的圖片哦。

二、傳授新知

1、出示胖胖和芳芳的圖片:

今天老師給我們小朋友帶來了兩個小客人,我們來看一看是誰?

一個臉胖胖的是胖胖,臉方方的是芳芳,他們倆是好朋友。

有一天,他們要玩捉蟲子比賽了,我們來看一看他們捉住了誰?

2、出示螳螂圖片,

這是誰呀?你們喜歡它嗎?為什麼呀?

(出示螳螂模型,讓小朋友摸一摸。)

總結:螳螂會捉蟲子、飛蛾等害蟲,他是人類的朋友是益蟲。

3、出示蟑螂的圖片:

這是誰呀?你們喜歡它嗎?為什麼呀?

小朋友們可能還不知道,它可是一個大壞蛋,常躲在角落裡毀壞糧食,鑽進電器里咬斷電線;它還到處散布細菌,危害人類的健康,它是害蟲,你們喜歡他嗎?

(出示蟑螂模型,讓小朋友摸一摸。)

鞏固:

螳螂是什麼?蟑螂呢?誰是益蟲?誰是害蟲?

抓蟲子的游戲:捉呀捉捉到了誰? (用模型游戲)

4、學習繞口令:

胖胖和芳芳捉螳螂和蟑螂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呢?

讓我們來聽一聽繞口令《蟑螂和螳螂》

(在說的過程中,邊說邊貼圖片,注意速度!)

5、理解內容:

這個繞口令有趣嗎?裡面都講到了誰?發生了什麼事?

誰能把這個繞口令,用這些圖片來表示出來的,

這些圖片是什麼意思?看看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根據幼兒所說指出圖片的意思)

三、鞏固延伸

1、游戲:老師把圖片拿掉幾張(由易到難),然後由小朋友說出,少掉了哪幾張,並請幼兒貼上去。

2、同上,但拿掉以後請幼兒說出缺了拿幾張,但不貼上,請幼兒看著缺少的圖片把繞口令講出來。

現在來聽一聽我是怎麼念的!快速的念!可請幼兒一起拍節奏。

四、活動小結

今天的活動大家都表現得非常好。我們不但認識了螳螂和蟑螂,知道了螳螂是益蟲,蟑螂是害蟲,小朋友們還懂得了要保護小動物。

閱讀全文

與知了美術教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