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藝術教案 > 美術教案樂隊

美術教案樂隊

發布時間:2020-12-18 22:46:41

1. 香港中樂團的藝術家

閻惠昌於1983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隨即受聘為中央民族樂團首席指揮兼樂隊藝術指導。閻惠昌曾先後指揮北京、上海、台灣、新加坡及香港等地所有專業中樂團,亦涉足西洋交響樂隊指揮,他的藝術和指揮才華得到海內外樂界一致贊譽。
1987年,閻惠昌獲中國首屆專業評級授予的國家一級指揮,自1997年6月起應邀出任香港中樂團音樂總監,並於2001年帶領樂團進入公司化發展新階段,同時踏入銀喜樂季。同年9月,他獲得新加坡政府頒發的「2001年文化獎」;2004年更獲得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頒授的銅紫荊星章,以表揚其對於推廣中樂方面多所貢獻。在過去十多年中,香港中樂團在閻惠昌的帶領下有了全方位的發展,積極地向海內外推廣中國音樂文化。
近年,閻惠昌應聘擔任多間音樂院校特聘教授,曾多次在國內及香港進行演講及教授工作。 魏冠華6歲開始學習二胡、京胡,7歲登台獨奏,12歲進入北京專業文藝團體,之後廣泛活躍於國內文藝舞台上,獲得當時國內音樂界及觀眾的一致贊賞。1982年,魏冠華獲得中國文化部首次舉辦的民族器樂比賽大獎「優秀演奏獎」。1985年,魏冠華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民樂系,1986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期間他創作了多首聲樂作品並獲得獎項。1991年,魏冠華移居香港,多次獲得香港中樂團邀請在音樂會中擔任獨奏,2001年成功演出個人專場胡琴演奏會。2004年在香港中樂團的《中港台胡琴名家之夜》音樂會上,魏冠華以精湛的演繹、高難的技巧,首演京胡、二胡雙協奏曲《楊門女將交響組曲》,好評如潮。
魏冠華現任香港中樂團高胡兼板胡樂師,並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香港音樂專科學校、香港教育學院等。

2. 華麗搖滾的著名代表樂隊有哪些

藝術搖滾與華麗搖滾
藝術搖滾(Art Rock)以其較長的作品時間,極為講究的器樂編排,以及史詩般宏大絢麗的音樂氛圍為主要特點.藝術搖滾樂隊更傾向於製作器樂作品,非常突出器樂的演奏,而不是簡單地演唱.這也就是beyond的solo在國內搖滾界幾乎稱霸的原因.藝術搖滾樂隊現在已經很少了,因為他對樂手要求極高,器樂編排必須極其考究,對於樂隊的任何一樣樂器都有近乎殘酷的技術要求,而且,樂隊還必須有很強的藝術創造力.beyond是一支非常純粹的藝術搖滾樂隊,是90年代以來少有的藝術搖滾樂隊之一(這也是它受國外很多搖滾重要人物注意的原因),beyond的音樂有太多都是藝術搖滾,一定要舉例的話,就隨便列舉幾個,比如:再見理想,金屬狂人,歲月無聲,沖開一切,雨夜之後等等.
================================

華麗搖滾一般是很難從音樂旋律中聽出來的,大致意思就是搖滾樂隊穿著亮片衣服或是其他華麗或怪異的服裝演奏.代表人物有beyond主唱黃家駒最崇拜的David Bowie,玩華麗搖滾的歌手並不是無聊至極,而是他們能看到許多社會黑暗面,從而用華麗或怪異的外表引人注意,讓大家來傾聽他的心聲,從而喚醒大眾.他們音樂的內容非常廣泛,很能打動人,beyond除了超越亞拉伯演唱會時打扮稍微有一點另類以外,其它的到是沒什麼.不過,由於黃家駒受David Bowie的影響,有許多音樂都是華麗搖滾范疇的:Amani,午夜迷牆,送給不知道怎去保護環境的人,光輝歲月,卑面派對,交織千個心,暴烈都市等.

3. 如何評價五月天的作品以及這個樂隊的藝術成就

我最喜歡溫柔和如煙,那個時候阿信的嗓音還是那麼青澀,但是很好聽

4. 上海有哪些高中有樂隊的

1、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

上海市學生藝術團南模中學交響樂團是南模中學藝術教育的特色品牌,樂團堅持「樹一流團風、育一流人才、出一流演奏水平、創一流管理模式」的工作方針,樂團所取得的每一項成績都是專家、專業指導老師和全團師生共同努力的結果。

南洋模範中學聘請著名指揮家曹鵬先生和張國勇先生為樂團指揮。交響樂團在市藝教中心的年度考核中,均獲得優秀成績。樂團共完成各類演出、比賽100多場次。

其中,2002年7月獲「上海市布穀鳥學生音樂節」器樂比賽藝術團分團組一等獎第一名,2004年2月2日參加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器樂專場獲一等獎,2004年2月8日參加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全國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閉幕及頒獎晚會上演出了弦樂合奏「春天」 。

2、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

—市三女中不僅有高水準的管樂隊,而且各項藝術活動都很出色。在上海市第三屆學生藝術節比賽中,市三女中獲五個一等獎,三個二等獎,五個三等獎。

2004年教育部主辦了第一屆全國中小學藝術展演,市三女中京胡和樂隊的合奏《夜深沉》以上海選拔第一名的成績赴京參加決賽,榮獲一等獎。

學校以豐富多樣的藝術課程為女同學的藝術學習創設條件,舞蹈、鋼琴、藝術體操等都特別受到女生的歡迎。

3、上海市天山中學

學校致力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形成了"人文豐厚、藝體見長"的素質教育特色。學校的管弦樂隊被命名為"上海市學生藝術團--天山中學管弦樂團",是上海市第一批學生藝術團體,數次出訪過日本、香港、雲南等地,獲得國內外同仁的一致好評,2004年被評為上海市首批藝術特色學校。

2006年上半年,學校與上海音樂學院合作,掛牌成立了"上音長寧學校"。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學校體育工作獲得全國先進集體的稱號,射擊、等已成為市、區級體育特色項目,輸送了一批優秀運動員苗子,並成為國家奧運後備人才培訓基地。

4、上海市復興高級中學

上海市復興高級中學是由原上海市重點中學—— 復興中學高中部移址建成的,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11所現代化寄宿制高級中學之一。學校前身是「麥瑟尼克」學校,始建於1886 年;1946年抗戰勝利後, 學校重建,定名為「上海市復興中學」。

校名「復興」,取「復兮旦兮,興我中華」之意。1954年起學校被定為市屬重點中學。1998年9月,學校將高中部移址江灣,更為現名。2005年3月,學校被命名為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

5、同濟大學第一附屬中學

學校已經形成藝術教育特色,配有專業藝術教師,聘請著名藝術家擔任顧問,在各級別比賽中屢次獲獎,校合唱團在市、區、全國享有一定知名度,2001年8月參加泉州國際童聲合唱比賽。學校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多次被評為體育先進單位。

足球是學校體育傳統項目,多次在市中學生比賽中奪魁。學校的籃球運動也蓬勃開展,多次在區內獲得名次。在德育方面,學校提倡寓教於樂,主張「學生主體、有序有效」的德育工作策略,注重在活動中提高實效性,實現德育內化。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上海市南洋模範中學

網路-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

網路-上海市天山中學

5. 左圖為某學課外興趣小組情況統計圖如果美術組有20人那麼合唱隊有50人管樂隊有

(1)20÷10%=200(人),
200×40%=80(人),
200×35%=70(人),
200×15%=30(人),
(2)(30+70)÷2=50(人),
故答專案為:80、70、30、50.屬

6. 跪求一隻外國樂隊名字

STOMP。

STOMP 這是一支來自生活、來自民間的樂隊,這是一支讓我們身邊事物發出聲音的樂隊。Stomp樂隊,將以其對日常生活的創造性發現和對節奏的藝術敏感,給5月的京滬兩地觀眾帶來全新的視聽感覺經驗。
Stomp樂隊,自他們在英國布萊頓市街頭的首演至今,足跡遍及全球,贏得了近千萬觀眾的歡呼與痴迷。Stomp,是一場來自日常生活的音響風暴,它讓人們發現生活本身潛藏的藝術因素,讓人們對自己身邊的事物重新傾聽,重新檢視……
「真正的藝術隨處可及」
Stomp,意為「實物敲擊」,他們沒有一件傳統意義上的樂器,他們把身邊的日常物品都納入到「樂器」這一概念中來:掃帚、水桶、棍棒、籃球、報紙雜志、鍋碗瓢勺、打火機、舊輪胎……一切能敲擊發聲的物品,都在他們幽默而即興的形體帶動下發出款款蹚踏的節奏。沒有昂貴的樂器,沒有雅緻的服飾,沒有輝煌的舞台環境,但撲面而來的是生命的旺盛活力和生活的質朴氣息。
Stomp樂隊在現代意義上拓展了「樂器」這一概念,擴大了「藝術」的感知空間,它如同一件用日常物品綁紮成的指示標牌,標牌的箭頭指向我們的日常生活,指向我們的每一次心跳。從Stomp樂隊出發,我們也許會對身邊的聲音有一個新的檢視、新的反省、新的發現。如同看過Stomp樂隊演出的一位藝術家的感想所言:「從這里我感覺到真正的藝術隨處可及!」
「對日常生活的禮贊和提醒」
Stomp樂團的創始人是英國的打擊樂大師盧克·克萊斯維爾和史蒂夫·邁克尼拉斯,他們最初在街頭創造的這一藝術形式背後,有著深刻的藝術自覺。
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從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開始,就對音樂在時間中的流逝方式和分割手法進行著一以貫之的探索。節奏———被古希臘的音樂理論家阿里斯托克塞諾斯定義為「時間的秩序」,被柏拉圖定義為「運動的秩序」,節奏———在音樂中是最為根本的藝術要素。「只要有節奏就可以形成音樂,但不存在沒有節奏的音樂。」詩歌、音樂、建築和繪畫都可以在「節奏」的基點上達到統一和溝通。「節奏」,是藝術王國的「世界語」。Stomp樂隊正是牢牢地把握住了「節奏」這一音樂的重要元素,讓生活中樸素木訥的物品發出了歌唱。這是建立在生活敏感和藝術敏感之上的對生活的禮贊,是時代藝術對時代自身的追摹、抽象、歸納和反思。在Stomp樂隊誇張幽默的形體表演中,我們也見到了他們對於過分迅捷、機械的現代生活的微微自嘲和淡淡反諷。在這個意義上,Stomp樂隊對我們的現代生活,不僅是一種記錄和描摹,更是一種審視和提醒。
Stomp樂隊是需要現場聆聽、參與的音樂,他們以自己的藝術實踐探討著身體、環境與聲音的互動關系。他們將根據在中國的具體文化環境,對演出做出適合當時當地場景的調整。即興的創造、觀眾的主動參與是他們一貫的演出作風。這將是一次視覺和聽覺的新的體驗,將是眼睛和耳朵的一次愉快的旅程。
這個樂團他們取材現代日常用品作為表演媒介,展現聲音特質,創造出節奏豐富的樂曲,看完她們的演出,發現人生真的處處充滿音樂,以前覺得不起眼的東西,像是用拖把在地上敲打、鑰匙震動、桶子類敲打、打籃球時手拍打跟撞擊落點的地方、甚至連在忙碌的廚房裡都可以製作好聽的音樂耶,影片中還有一幕是利用雨水撞擊桶子發出的聲音,來製造美好的音樂,真的是太神奇了,以前都覺得只有踢踏舞可以藉由腳步發揮出旋律的作用,但是影片中的樂手藉由彼此間練習過後的默契,踩著相同的旋律步伐,創造出美妙的音樂,感覺上每個人的音類不同但是彼此間的協調性讓人又感受到彼此的共通性,簡直是令人嘆為觀止,影片中的主角們的肢體動作都如此的多,除了要配合自己的步法還要考慮到拍子,而且舞步中還融入的全方位的顧到身體、環境、律動、與聲音的互動關系,還應用各種互動表達出對唱、獨奏、齊奏、合唱,充滿即興狂想趣味,化腐朽為神奇,重組觀看者的感官經驗,完美結合自然與藝術,不僅顛覆的聽覺震撼,更震撼了視覺體驗,結束前還會跟觀眾做互動,是很很棒的樂團。

不知是不是你要的。這支樂隊很特別。
lz眼光非常不錯。

7. 實驗小學音樂隊人數是美術隊的45,美術隊人數又是體育隊的13,音樂隊有80人,體育隊有多少人

80÷

4
5
÷
1
3

=100÷
1
3

=300(人)
答:體育隊有300人.

8. 倫敦奧運 藝術體操樂隊的美夢,求完整的英文名字

Eurythmics -----Sweat Dreams

Eurythmics是一抄支成立1980年的英國二人襲流行搖滾樂隊,現已解散,但常常重組。樂隊成員是Annie Lennox和David A. Stewart(二人之前共同加入樂隊The Catch和The Tourists)樂隊於1981年發行的處女專輯反響不大,但第二張專輯獲得巨大成功,成名曲是Sweet Dreams (Are Made of This),於1983年發行,這首單曲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國家榜單上斬獲冠軍。

9. 樂隊申請書

寫作思路及要點:以加入學校藝術管樂隊為例,首先概述自己與管樂的緣分,說說自己想加入的原因,然後說說自己的優勢和為樂隊帶來什麼。

正文:

尊敬的學校藝術管樂隊:

在此,本人懷著深切期盼的心情遞交我加入管樂隊的申請。從小我就喜歡管樂,很喜歡聽管樂演奏。很小的時候,我父親就是一位管樂迷,經常帶我去聽管樂演奏會。

受到父親的熏陶影響,我對於管樂也有天生的喜愛。從小我就喜歡肯尼吉的薩克斯曲,《going home》、《我心永恆》與《斷橋藍夢》等優美曲目深深得打動了我,由此我就立志要學習管樂,即便天賦有限,自己也要在業余時間、力所能及得條件下學習管樂,參與管樂演奏。

然而我出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家裡經濟條件並不能夠給予我足夠良好的學習環境。從小學到現在,我只有初一的短短半年時間有時間學習管樂,並且當年參加了所在市的管樂演奏比賽,獲得了薩克斯獨奏項目的季軍。從那以後,我就再沒有足夠好的機會學練管樂了。

時光匆匆,轉眼我進入了大學,眼下正逢學校藝術管樂隊招賢納新,這讓我重新拾起了對於管樂的熱情。我想大學之前的自己畢竟年輕,積累的文化學識不夠,領悟能力也欠缺,加上身邊也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支持。

而如今大學就會大不一樣吧,首先是學校提供給了我們良好的環境條件,其次大學階段的空餘時間也相對多了起來。並且如果我加入管樂藝術隊,就能夠有幸融入這個大家庭,能夠認識這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將是我莫大的榮幸。

在此,我以萬分真誠的態度遞交我加入藝術管樂隊的申請,希望組織上能夠考慮我的情況,批准我的申請。倘若有幸成為藝術管樂隊的一員,我一定好好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努力練好管樂,提高管樂水平,在各大比賽當中認真表現取得良好成績,從而為學校爭光。

此致!

10. 澳洲樂隊 Escalator、 的詳細資料

Escalator澳大利亞著名電子爵士樂隊樂手包括Nick McBride(鼓)、 Dewhurst(電吉他)、Peter Scherr(低音電吉他)和Phil Slater(小號與電子樂器)。 Nicholas McBride是一位擁有豐富多彩國際性職業生涯的音樂家。他畢業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爵士表演專業,他曾與Sam Rivers、Dale Barlow、Judith Durham和Andrew Hill合作表演,與Mike Nock一起在亞洲各地巡迴表演。Nicholas曾是印度艾哈邁達巴德市達巴拉表演藝術學院的駐校藝術家,曾與編舞Mallika Sarabhai合作,創作一個名叫「Artbeat」的作品,把印度民間音樂家和舞蹈演員與當代爵士樂和舞蹈藝術結合起來。Nicholas已發行兩套受到廣泛好評的原創作品專輯,分別是《Bandika》和《Rectangle》。他曾隨顧忠山七重奏組在赫爾辛基爵士音樂節演出,隨Gerard Masters三重奏組在紐西蘭基督城藝術節演出,隨Rectangle樂隊、Mosaic樂隊、James Muller三重奏組和Gerard Masters三重奏組在南非開普敦爵士音樂節/國家藝術節演出。 Carl Dewhurst自2000年起一直是Paul Grabowsky領導的澳大利亞藝術管弦樂團的成員,演奏過Testimony、Love In The Age of Therapy、Into The Fire等作品,最近還演奏了由土著藝術家Ruby Hunter和Archie Roach主演的著名作品Ruby』s Story。 Carl的表演履歷包括與澳大利亞許多頂尖爵士藝術家的合作,其中包括James Morrison、Vince Jones、Dale Barlow、Mike Nock、『The Catholics』樂隊, Cameron Undy , Phil Slater, Scott Tinkler, Susan Gai Dowling, Bernie Mc Gann, Steve Hunter, Lily Dior和Michelle Nicolle。 Carl與許多國際巡迴表演藝術家同台演出過,其中包括Terumasa Hino、Bobby Previte、Mose Allison、Bobby Shew和Andy Bey等,最近還與大師級鼓手Jim Black同台演出。 Peter Scherr是一位旅居香港的美國低音大提琴家/作曲家/音樂策劃人,擁有20多年專業經驗,從交響樂演奏一直到爵士與先鋒音樂的表演和創作。他曾與眾多一流創意音樂家同台演出和錄制唱片,其中包括他兄弟Tony Scherr、鼓手Kenny Wollesson、Jim Black和Anton Fier、Bruce Huron、John Carlson、Matt McMahon和Simon Barker等。Shcerr先生追求在獨特興趣領域里音樂的出神入化和啟迪。他目前最關心的是創意音樂概念的表現。他在中國組織和參與表演了一系列音樂會(現在已是第4個季度),把在創意音樂以及創作、演奏和錄制原創作品方面處於先鋒地位的藝術新秀薈萃一堂。他的長期目標之一,是利用世界各地最引入注意的即興音樂家的才能,在中國實現創意音樂的普及。『創意音樂在中國』正是他這個概念的產物。 Phil Slater是一位曾多次獲獎的澳大利亞小號手和作曲家,居住在悉尼市。他是多支樂隊的主音或公同主音,其中包括Phil Slater四重奏組和Band of Five Names。他曾與各種各樣的藝術家合作表演和錄音,其中包括Nigel Kennedy、Lou Reed、DIG樂隊、Missy Higgins、Vince Jones、Bernie McGann、Archie Roach、Pnai、David Bridie、Katie Noonan、『You Am I』樂隊、Mike Nock、Terumasa Hino、『The Sleepy Jackson』樂隊、Jim Black、以及澳大利亞藝術管弦樂團等。 2004年,Phil榮獲澳大利亞年度爵士音樂家獎。他還榮獲2002年澳大利亞音樂理事會弗里德曼獎和2003年TAC/Wangratta爵士音樂節全國爵士樂獎。 2002年,Phil發行了他作為主音的處女專輯《Strobe Coma Virgo》並獲廣泛好評。他已發行三套『Band of Fine Name』樂隊的專輯。他最近的專輯是Phil Slater四重奏組的《The Thousands》,其他三個樂隊成員分別是鋼琴家Matt McMahon、貝斯手Lloyd Swanton和鼓手Simon Barker。

閱讀全文

與美術教案樂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