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天上的街市》第一節由街燈寫到明星,這是運用( )的藝術手法
第一節由街燈寫到明星,這是運用聯想的藝術手法
這句話出自代文學家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
原文如下:
遠遠的街燈明了,
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現了,
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
我想那縹緲的空中,
定然有美麗的街市。
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你看,那淺淺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寬廣。
那隔河的牛郎織女,
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
我想他們此刻,
定然在天街閑游。
不信,請看那朵流星,
那怕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1)街燈美術教案擴展閱讀:
在這首詩中,詩人借瑰麗的想像來探索人生真諦,追求美好的未來。這種幻美的追求與人生的思索曾激起過同時代人的深切共鳴。巧妙的聯想,奇特的想像,優美的意境,是這首詩的特色,也是它能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篇的原因。
題目本身就充滿著神奇瑰麗的想像色彩,一開始就把人們引入一個想像的綺麗的境界。第一節「明星」與「街燈」的視角相同,為全詩奠定了想像的基調由現實生活中的街市,聯想到天上的街市,「街燈」與「明星互喻,天上地下的美景相映生輝。
第二節寫想像中的街市,與人間街市一樣有店有物,但又比人間的「珍奇」,且富足無比。以「美麗」、「陳列」二詞略加點染,襯托出天上仙境繁華迷濛的背景,並用「縹緲」的似有若無,時隱時現來進一步喚起人們的想像。三、四節寫牛郎織女的幸福生活。
如此「美麗的街市」、「珍奇」的「物品」,如果成為一系列靜物陳設在那裡,而沒有人物在其間活動,則其妙不足。此二節中,詩人由靜景轉入動景的描繪,由「天河」引出「牛郎織女」的故事。
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牛郎織女,受王母怒責,每年僅有可憐的一次「七夕」之會,但在《天上的街市》中,詩人藉助大膽的藝術想像來改造神話題材,以神話傳說中的主人公作為抒發理想的對象,表達了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有情人終成眷屬,在天上享受著美好的生活,騎著牛兒,提著燈籠,涉過銀河,在美麗的天街閑游,「淺淺的天河」成了牛郎織女生活中的一道風景,永遠「勝卻人間無數」,永遠令人心馳神往。
詩人摒棄了牛郎織女的一切悲劇因素,把造成不幸的障礙化成美好生活的陪襯,給詩中的幻景罩上一層迷人的色彩。結尾「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更是燭照全詩的點睛之筆,顯得意味無窮。
華僑大學中文系主任顧聖皓:從詩壇的這個發展角度來讀《天上的街市》,可以明顯地看到郭沫若詩歌藝術的發展和進步,它沒有西洋化的傾向,而具有鮮明的民族化特色;它的運用的典故,也是中國傳統的關於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
它的格調恬靜,含蓄頗得東方藝術之神髓;它的形式、則又具有民歌的特色。總之《天上的街市》可以說是東方詩歌藝術中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