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食鹽與棉花教案
一、加鹽得水使鐵生銹同普通水的對比實驗
二、用棉花乾燥空氣,對比鐵生銹狀況實驗
2. 幾種常見的鹽 教案
教研專區全新登場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課題研究教育論文日常工作
(3)鹽溶液與鹽溶液反應鹽+鹽 鹽+鹽
NaCl + AgNO3= 現象:
Na2CO3 + CaCl2= 現象: : CuSO4 + BaCl2 = 現象: 兩種反應物都應溶於水,生成物中至少有一種鹽不溶於水。 (4)鹽溶液與某些金屬反應:
Fe + CuSO4 = 現象: 應用: Cu + AgNO3 = 現象: 應用:
參加反應的鹽必須是可溶性鹽,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前面的金屬才能把排在後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單質鐵在發生置換反應時總生成二價的鐵鹽;鉀、鈣、鈉等很活潑的金屬與鹽溶液反應復雜,不發生上述置換反應。
4、某些鹽的熱分解反應
鹽類熱分解有其自身的特定規律,初中僅涉及KClO3、KMnO4、和某些碳酸鹽的分解, 寫出氯酸鉀,高錳酸鉀,碳酸鈣分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碳酸鈣分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高錳酸鉀分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二、質疑討論
考點1、鹽的化學性質
例1 :(09蘭州)下列物質間的轉化,不能一步實現的是
A.Fe(OH)3 → FeCl3 B.CO2 → CaCO3 C.Cu → CuCl2 D.MgCl2 → KCl 考點2、酸鹼鹽之間的關系
例2:關於化學反應A+B=C+D,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若生成物C和D分別是鹽和水,則反應物一定是酸和鹼
B.若C是單質、D為化合物,則A和B中一定有一種是單質,一種是化合物 C.若B是酸,則C和D一定有一種是鹽
D.若A、B各取10g混合,使其充分反應,則C、D質量的總和一定等於20g 考點3:復分解反應的條件 1、判斷物質能否發生反應
例3:(09廣州)下列實驗能觀察到明顯現象的是( )
A.氫氧化鈉溶液滴入氯化鋇溶液中 B.稀鹽酸滴入硫酸鈉溶液中 C.硝酸銀溶液滴入氯化鈉溶液中 D.硫酸鈉溶液滴入碳酸鋇中 相似訓練、下列各組物質混合後,不能發生反應的是( )
A、碳酸鈉溶液與鹽酸 B、氯化鋇溶液與硫酸 C、氫氧化鉀溶液與硝酸 D、硝酸鉀溶液與氯化鈉溶液 例4(09廣州)將下列兩組中的兩種反應物混合,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實驗事實完成下表(沒有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一欄「/」)
編號 反應物1 反應物2 現象 化學方程式
1 稀鹽酸 氫氧化鉀溶液 沒有明顯現象 2 稀硫酸 氫氧化鋇溶液 有白色沉澱生成
3
稀硝酸
澄清石灰水
(2)分析上述實驗,反應能夠發生的共同原因是:反應物1中都含有(填化學用語,下同)___________,反應物2中都含有___________。 2、判斷離子之間是否發生反應
例5.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H+
、C1—
、OH—
B.H+
、SO42—
、HCO3—
; C.Ba2+
、H+
、SO42—
D.Cu2+
、C1—
、N03—
考點4、碳酸根離子的鑒別
例6、(09泰州)化學試劑的等級分為實驗純(LR)、化學純(CP)、分析純(AR)等。化學純試劑廠泛 應用於化學實驗中。現由市售大理石(假設雜質均不參加反應,且不溶於水)制備化學純碳酸鈣,某化學活動小組設計了兩個方案:
方案一:市售大理石 固體 物質X 沉澱→過濾、洗滌、晾乾
方案二:市售大理石 混合物過濾
Y溶液 沉澱→過濾、洗滌、晾乾
回答下列問題: (1)氣體甲的化學式是 ,試劑乙的名稱是 ; (2)反應類型:①屬於 反應,④屬於 反應; (3)對方案二製得的碳酸鈣進行分析,確認其達到化學純等級。將 所得的固體粉末裝入廣口瓶中,需要貼上標簽,請在右邊的標簽 上註明相關信息。 4)經檢測方案一製得的碳酸鈣沒有達到化學純等級,請你分析原因 (只需要回答一個方面)。
相似訓練:(09廣州)A、B、C、D、E五瓶無色透明溶液,分別是HCl溶液、Na2CO3溶液、
MgCl2溶液、NaNO3溶液、NaOH溶液中的一種。分別進行下列實驗: Ⅰ.將A分別滴入B、C、D、E中,均沒有明顯現象。
Ⅱ.將B分別滴入A、C、D、E中,C、E中均產生白色沉澱,其餘沒有明顯現象。 Ⅲ.將C分別滴入A、B、D、E中,B中產生白色沉澱,D中有氣泡冒出,其餘沒有明顯
現象。
(1)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 (2)B加入E中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3)C加入D中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
為了證明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已經部分變質,請分別選用三種不同物質類別的試劑完成證明,按要求填空:
方案一:選用的試劑為 ,實驗現象為: 方案二:選用的試劑為 ,實驗現象為: ; 方案三:選用的試劑為 ,選用的試劑為 。。 考點5:物質的推斷
鹽酸
④
試劑乙
⑤
煅燒
①
水
②
氣體甲
③
例7:(09青島)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氯化鉀和氯化銅中的一種或幾種。未確定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1)取該固體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攪拌,靜置,得到白色沉澱,上層為無色溶液; (2)過濾,在白色沉澱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澱有一部分溶解,且有無色氣體產生。依據上述實驗對原固體粉末的判斷正確的是
A.一定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氯化鉀,可能含有氯化銅
B.一定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一定不含氯化銅,可能含有氯化鉀 C.一定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硝酸鋇,可能含有氯化銅;氯化鉀
D.一定含有碳酸鈉、硝酸鋇,一定不含硫酸鈉、氯化銅,可能含有氯化鉀 考點6:粗鹽填純
例8:(09青島)海水經過曬鹽後得到粗鹽和苦鹵,重結晶後的食鹽中還含有硫酸鈉、
氯化鎂、氯化鈣等可溶性雜質,他們在溶液中主要以SO42-
、Ca2+、Mg2+的形式存在,為將這些雜質離子除凈,應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氫氧化鈉、碳酸鈉等物質將其轉化為沉澱,過濾除去;再加入適量的鹽酸,得到精鹽水,最後經蒸發即得精鹽。以下是某化工廠對海水進行綜合利用的示意圖: (1)在苦鹵制鎂的過程中加入了石灰乳(主要成分是氫氧化鈣),石灰乳是用生石灰製得的,請寫出製取石灰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制備精鹽的過程中,氯化鋇和碳酸鈉溶液的添加順序是否可以顛倒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利用粗鹽制備精鹽過程的第⑥步操作中,加入適量鹽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課後自測
1.下列生活中常見物質的主要成分,屬於鹽的是( )。 A.醋 B.生石灰 C.純鹼 D.燒鹼
2.下列各組物質名稱不代表同一物質的一組是( )。 A.氯化鈉、鹽 B.氫氧化鈉、苛性鈉 C.碳酸鈉、純鹼 D.碳酸氫鈉、小蘇打 3.下列與生活相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工業用鹽亞硝酸鈉可以代替食鹽用於烹任
B.氯化鈉所提供的氯離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鹽酸、幫助消化和增進食慾的作用 C.碳酸鈣可以用作補鈣劑
3. 《為什麼鹽水是鹹的》教案
因為鹽對生理的重要性,決定了大腦對鹽的含量,必須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所以生理上的味覺對鹽的多少,就用十分靈敏鹹的感覺來提示或提醒鹽的攝入的多少。
4. 中班教案區分鹽和糖健康領域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實驗,知道糖和鹽的名稱、特點及用途。
2、能比較出糖專、鹽的簡單屬相同點和不同點。
活動准備:
有紅、綠標記的杯子各一個;兩個玻璃杯裡面分別放有糖水和鹽水。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兩杯水,教師:「請你們猜猜這兩個杯水的味道是一樣嗎?」
2、請幼兒來嘗一嘗,並提問:它們的味道是一樣嗎?紅標記杯子里的水是什麼味道?綠標記杯子里的水又是什麼味道呢?
3、師小結:原來這兩個杯子里裝著不同味道的水,一杯是糖水,一杯是鹽水。
二、引導幼兒觀察糖和鹽。
1、教師出示糖和鹽:請幼兒看看這兩個碗里是什麼,並想想用什麼辦法知道,哪一碗是糖,哪一碗是鹽?
2、分組操作:請幼兒將糖和鹽倒在水裡,用勺子輕輕攪拌,待糖和鹽熔化後問:「糖和鹽到哪裡去了?」
5. 小班科學教案:鹽怎麼消失了
想要保持孩子們的好奇心,就得給孩子們做一些科學實驗,讓孩子們在好奇的心態下表現出強烈的未知欲。
今天小魚哥哥和大家分享幼兒小班觀察課程:鹽怎麼消失了。
課程目標:
1,讓小朋友發現鹽能溶解到水中的現象,同時掌握溶解的速度與其他因素的有關系。
2,讓小朋友理解,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溶解在水裡。
3,培養小朋友的觀察力,增進小朋友的好奇心,讓小朋友對科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課程工具:
1,准備足夠的小杯子。
2,准備足夠的小盤子。
3,准備足夠的筷子。
4,准備一袋鹽,一袋細沙,溫水一大杯。
課程過程:
1,講故事。給孩子們講一個能把鹽溶解於水插入到的故事,建議老師可以把小馬過河改一下。
故事大概:小馬幫媽媽去買鹽,要過一條河。回來的時候,小馬依然快快樂樂地趟水過來了。可是當他上岸後卻發現,袋子里的鹽沒了。這可把小馬嚇壞了。他趕緊跑回家告訴媽媽說,河裡有妖怪把它的鹽搶走了。媽媽聽後,哈哈大笑。那麼小朋友們知道,為什麼鹽沒了呢?
2,引起小朋友的關注後,老師開始給孩子們做鹽溶解於水的示範。
實驗過程:
1,老師在小杯里倒入適量的水,然後用小勺把鹽倒入,讓孩子們觀察鹽在水裡的狀態。誘導孩子們講出,鹽跑哪裡去了,讓他們回答。
2,老師主要是要讓孩子們觀察倒入水裡的鹽的狀態,顏色,以及多少。
3,老師再換小杯,同樣的方法把細沙倒入,讓孩子們再觀察,並讓孩子們說出兩個實驗的不同點。
4,老師把小朋友兩兩分組,然後讓他們自己操作,並認真觀察鹽的溶解過程。
5,老師把水換成涼水,再讓小朋友們觀察一次,讓他們明白水的溫度是可以影響鹽的溶解速度的。
課程總結:
這個課程的操作性強,需要投入的觀察力也十足,其實是非常適合當成親子游戲的。如果家長朋友們覺得好玩,可以在家裡和孩子們一起玩這個游戲。當然,你也可以完全地發散你的想像力,更換或者是改變整個實驗的過程。
6. 幼兒園教案:食用鹽是從哪裡來的
海鹽或井鹽經人工加碘處理後成為食用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