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教案:怎樣對待考試焦慮
一、設計背景: 考試對於中學生來說,是學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雖然如此,由於考試是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知識認識水平等的重要途徑,有些考試甚至會影響學生未來的前途,因此,所有考試都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產生不同程度的緊張、恐懼和焦慮,也就是考試焦慮。在考試過程中,中等程度的焦慮水平是可以提供臨場發揮的最佳情緒狀態。以這種心態迎接考試,往往不會失誤,甚至能超水平發揮;而心理承受較弱、對考試壓力的感受和反應過分強烈,就會產生嚴重的緊張和焦慮情緒,這種高強度的焦慮水平不但對考試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會起相反作用。甚至本來會做的試題,心理一緊張,也會做錯了。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什麼是考試焦慮,考試焦慮產生的原因與具體表現,以及如何克服考試焦慮,樹立自信心,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 二、教學目標 1、 了解考試焦慮對人的生理、生活、學習工作的危害; 2、學會自己調節自己,以恰當的緊張程度對待每一次考試。 三、教學重點: 學會克服考試焦慮的幾種方法 四、教學難點: 運用克服考試焦慮的方法,提高自信心 五、教學方式: 1、 講述與討論 2、角色扮演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案例(投影畫外音)凌××是某中學初中學生。上課或做作業時,會無緣無故地東張西望,遇難題會焦慮甚至手心出汗。該生進校後,測驗考試緊張,尤其是初三下半學期期考前夕引發了胃潰瘍,胃出血四個"+"。凌××學習上接受知識速度較慢,學習方法較差,成績在班中倒數幾名。有時喪失了學習的信心,產生棄考的念頭。 (讓學生討論,現身說法。) 4、小結:引出考試焦慮的概念 (二)考試焦慮的危害性 1、分散和阻斷一個人注意的過程。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考試焦慮能夠分散和阻斷注意的過程,使我們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到試題上,而是分散在各種各樣的擔心、憂慮或多餘的動作上、阻斷注意的過程,影響考試的正常發揮。考試焦慮還會干擾回憶的過程,大腦記憶庫中的信息檢索和提取發生混亂,會造成錯答、漏答、或不知如何應答的現象,嚴重影響考試成績。此外,考試焦慮還可以影響我們正常的思維過程,使我們的思維活動陷於停滯狀態。在焦慮狀態下,我們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具體思維能力無法正常發揮,從而導致考試失敗。 2、考試焦慮對身體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如考試焦慮如果持續時間較長,可以導致大腦神經活動的興奮與抑制功能的失調,形成多種類型的神經症;考試焦慮使交感神經系統處於興奮狀態,有可能造成心血管功能的紊亂,出現心律不齊、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考試焦慮還可以使胃腸蠕動減慢,胃液分泌減少,長此以往,會導致胃炎、胃胃饋瘍(如上例),等消化系統疾病;考試焦慮還可能誘發支氣管哮喘等心因性呼吸系統疾病;此外,考試焦慮的緊張狀態使甲狀腺素分泌系統增加。可能會引發神經興奮性增高、甲狀腺腫大等內分泌系統疾病。由此可見,考試焦慮對我們的生理和心理都有很大的危害。那麼如何克服考試焦慮,增強自信心呢? 1、應該以積極主動的態度迎接考試、客觀對待考試分數。 認識到考試以及考試分數是對自己所學知識掌握是否牢固和全面、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強弱的一種檢驗方式。因此,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積極主動地復習,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出自己的實際水平。相反,如果還沒考,就開始憂心忡忡,總怕自己考不好,消極被動,甚至對考試產生抵觸情緒。以這種心態准備考試,往往會事倍功半,以這種情緒參加考試,是註定會失敗的。 2、樹立必勝的信心。 面臨考試,尤其像中考這樣的重要考試,常常會產生很大的思想壓力,甚至寢食難安、心煩意亂。此時,樹立必勝的信心就變得非常重要,這是迎接任何考試的最佳狀態。為了獲得充分的自信,在臨考前就要給自己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然後對考試內容進行全面、系統的復習。因為,對考試的信心是根植於對考試內容充分准備的基礎這上的。否則,傖促上陣、窮於應付不但註定得不到好成績,而且還會使自己在臨考時亂了陣腳、急躁、焦慮,使本來已經掌握了的知識,也無法正常發揮出來。此外,在充分復習的基礎上,可以適當運用自我心理暗示的方法,使自己樹立考試心勝的信心。 3、在考試期間要做好心理和生理准備。 首先,要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制訂詳盡的復習計劃,並按照計劃,積極、全面地開展復習。復習時應該對應考科目面面俱到,避免存在僥幸心理。此外,還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自己的考前心態,既要克服過分恐懼、焦慮,自我評價過低,又要避免期望過高,驕傲自滿,這些都會影響到考試成績,只要按照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復習,保持良好的考前心態,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臨考前緊張、焦慮的心理狀態。 4、考試期間保持規律的生活節奏 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注意合理的飲食和充足的營養;還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除此之外,每天還應該適當參加一些文體活動,做到勞逸結合,保證精力充沛地應考。 總之,克服考試焦慮的關鍵,在於必須有堅定的自信心和決心,這樣就可以把考試焦慮轉化為自強不息的動力,使自己在生活和學習中作一個強者。
⑵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我該怎麼辦教案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案:我們不怕挫折
輔導目標:
1、讓學生知道挫折是人生的正常現象,學會戰勝挫折的方法,
邁向成功。
2、幫助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挫折,學會正確面對人生中的艱
難困苦。正確認識挫折,勇於挑戰困難,從而形成能夠經受考驗的健
康心理。
3、引導學生形成開朗,樂觀,堅強的性格,形成正確的挫折觀。
輔導重難點:
能夠正確面對自己遇到的挫折,學會戰勝挫折的方法。
輔導對象:五、六年級
輔導過程:
一、熱身游戲,引出挫折
游戲:進化論
1.師開場白:「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小游戲,看我們是怎樣從一個雞蛋成長為鳳凰的。
2.課件出示游戲方法:全體同學先蹲下作為雞蛋,而後相互找同學進行猜拳(用「剪刀、石頭、布」的形式)。贏者進化為小雞,而後猜贏者找同是小雞的同學再猜拳,猜贏者進化為大雞,而後再找同是大雞的同學猜拳,猜贏者進化為鳳凰,猜輸者退化為雞蛋。以此類推。
3.全班開始游戲活動,活動結束後記住自己的身份。
4.師采訪成功進化為「鳳凰」的學生:「在游戲中,你的感受是什麼?」
5.師分別采訪還是「雞蛋」「小雞」「大雞」的學生:「在游戲中,你的感受是什麼?」
6.小結引出:在游戲中,我們並不是一帆風順,有的同學進化成功,有的同學進化失敗。同樣,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有成功,也有失敗,有順境,也有逆境。這些失敗,這些逆境,也就是挫折(板書:挫折)
二、主題活動,認識挫折
1.師:在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隨時都可能遇到挫折,那遇到挫
折是好事還是壞事呢?請看小明、小剛、小紅三人遇到挫折後的表現。
(出示課件:挫折是壞事? 小明:期中考試成績退步5名,從此一蹶不振; 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 小剛:競選班長失敗,從此自暴自棄經常違反紀律。 小紅:是奶奶一手帶大的,她對奶奶的感情特別深,奶奶的去世
她無法接受。她不上學,不出家門。)
2.對於小明、小剛、小紅三人來說,挫折是壞事。那遇到挫折
會是好事嗎?請看屏幕 (出示課件:挫折是好事?被人譽為樂聖的德國作曲家貝多芬,一生中屢遭磨難,尤其是耳聾對他的打擊最為慘重。 創作出氣勢雄偉,舉世聞名的命運交響曲。)
3.貝多芬在遇到耳聾這么大的挫折的情況下還創作出了舉世聞名的命運交響曲,挫折對於貝多芬來說,變成了好事。大家對於美國總統林肯也是比較熟悉的,他的一生也遇到了很多挫折,讓我們一起來看《林肯的挫折》。(出示課件:林肯的挫折)你發現了什麼?數一
數林肯經歷了多少次失敗才獲得成功的?林肯經歷了哪些挫折?
4.小結引出:課件出示:挫折既可以使弱者倒下去,也可以使
強者站起來。強者面對挫折和失敗,不是手足無措、被動等待,而是
積極總結經驗。我們是強者,我們不怕挫折。
(板書:我們不怕)
三、情景聚焦,分析挫折
1.師述:
(課件出示)在人的一生當中,挫折是難免的。遇到挫折是好事,也是壞事。挫折具有雙重性。挫折有利於人們磨煉意志,增長才乾和智慧,挫折也使人們前進的步伐受到阻礙,
從而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那遇到挫折,我們應該怎麼辦呢?請
看《情景聚焦》。
(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情景一:李小龍,學校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到現在一直是班上的幹部,受到師生的喜愛,誰知在前不久的班幹部競選中,他卻落選了。這突然的「失寵」使他難以接受,心裡像打翻了的「 五味瓶」,情緒一落千丈,不願講話,不願見人,學習成績直線下降。
師:李小龍遇到了什麼挫折?他是怎樣做的?如果你是李小龍,你會怎麼做?
生回答後教師小結,出示課件:
心理透視:從小生活道路平坦,一旦自信心受挫,便產生極度的
失落,用不正確的方法對待不順利的事情,自暴自棄。
指點迷津:學會大度豁達,保持心理平衡;善於積極轉移,變通
進取。送你一句話:能夠戰勝自己的人,才是勇敢的人。
2.師:作為一個學生,一生要經歷很多次考試,有時考得理想,有時考得不理想,這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張強就不這樣認為。請看情景聚焦二。
課件出示情景二:小學六年級學生張強畢業考試失利後,留下一封信給家裡人就離家出走了,信中說:「„我失敗了,我這輩子完了,再沒有任何希望了„」
師:
張強遇到了什麼挫折?他是怎樣做的?如果你是張強,你會怎麼做?生回答後教師小結,出示課件:心理透視:把失敗誇大,產生消極聯想。指點迷津:學會正視失敗,做好卷土重來的准備。送你一句話:也許在你的生活中足夠的陰雲,才能幻化出絢爛的晚霞。
3.師小結引出:
出示課件:
增強自信、蔑視挫折——知道挫折的雙重性,從戰略上蔑視它,從戰術上重視它。升華目標,淡化挫折——樹立遠大的志向, 胸懷大志,才不會為小的困難羈絆。自我疏導,請求幫助——多與家長、老師、同學談心,及時化解不良情緒。
四、指導行為,戰勝挫折
1.請學生講講自己的心路歷程
師:如果說人生是一條路,我敢說沒有一個人的人生之路是平坦
大道,每個人的人生之路都是充滿坎坷的,這些坎坷就是我們所經歷
的困難和挫折。(點擊出示課件)在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回憶一下,
你曾經遇到過怎樣的困難,遭受過怎樣的失敗,承受過怎樣的挫折,
當時你心中的感受是什麼,你是怎麼做的,用小紙條寫下來。
2.從同學們的講述中,我們發現了很多面對挫折的好方法,請
說一說。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出示課件:面對挫折: 找自己信賴的人傾訴 適當發泄:如運動式發泄打沙袋、打球„ 剪紙、撕紙、到空曠的地方大喊等等補償轉移:如聽音樂、跳舞、畫畫、做運動等等幽默對待:幽默對待自己及發生的事情升華:加倍努力,戰勝挫折,提升自己
3.對於挫折,我們有能力面對,讓我們把剛才寫滿挫折的紙條粘貼到氣球上並踩在腳下,讓我們全班同學喊倒計時:三,二,一,踩!
五、總結升華,笑對挫折
1.師:面對挫折,強者站起來,弱者倒下去。
(點擊課件出示)
挫折帶來的不同結果完全取決於一個人面對挫折的不同態度。
2.欣賞詩歌《笑對挫折》。
(課件出示)
面對失敗與挫折,一笑而過是一種樂觀、自信,然後重整旗鼓,這是一種勇氣。面對誤解和仇恨,一笑而過是一種坦然,寬容,然後保持本色,這是一種達觀。面對贊揚和激勵,一笑而過是一種謙虛、清醒,然後不斷進取,這是一種力量。面對煩惱和憂愁,一笑而過是一種平和,釋然,然後努力化解,這是一種境界。
3.同學們,失敗和挫折是暫時的,只要我們勇於微笑,只要我們笑對挫折,我們就會驅逐憂傷的陰霾,快樂起來。請欣賞《學會快樂》。出示課件《學會快樂》。
4.師總結:
(課件出示)同學們,當我們遇到挫折時,要變挫折為動力,做生活的強者。在一個人漫長的生命歷程中,沒有人能永遠成功。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只要我們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困難和挫折,就可以做到「不在失敗中倒下,而在挫折中奮起」。沒有登不上的山峰,也沒有趟不過去的河流。最後老師送大家一首《陽光總在風雨後》,讓我們一起勇敢的去迎接人生的風雨吧。(播放歌曲《陽光總在風雨後》)
課後延伸:
1.收集名人、偉人戰勝挫折,取得成就的事例。
2.收集有關抗挫的名人名言,讀一讀,熟記於心。
輔導建議:
1.學生抗挫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這要求老師在上好心理教育課的同時,注意各種方法和途徑進行教育,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並針對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2.課堂時間有限,以討論交流為主,重在引導學生遇到挫折不要屈服,正確認識挫折,善於吸取教訓,從挫折中奮起,形成能夠經受挫折考驗的健康心理。
⑶ 心理健康課的教案設計
換一種角度,換一種心情
——樹立正確看待、解決問題的觀念
教學目的:
1. 使中學生能正確認識各種事物、情緒(狂喜,悲傷)的發生,學會以不同的眼光(積極的)去看待它。
2. 幫助學生樹立以積極、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應如何看待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情緒。
樹立正確的看待、解決問題的觀念。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樹立以積極、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解決問題
教學對象:處於青春期的初中,高中學生
教具:投影儀,電腦
教學方法:提問,討論,活動學習
教學過程:
1.問題導入:給學生看兩張心理學上的兩歧圖。提問:為什麼一開始沒有發現其中的奧妙?
2.闡述課題——換個角度看問題。
3.舉例說明任何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是不一樣的,產生不一樣的效果,引發不同的情緒和心境。(舉古人-花的例子,或半杯水的例子)
半杯水:樂觀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會說:呵呵,還有半杯水啊,真好。
悲觀的人,看到桌上的半杯水,會說:咳,只剩下半杯水了。
4.強化主題。對剛才的例子讓學生討論,說說其產生的原因。再次引出課題,對其強化。
5.怎麼換個角度看問題才是科學的?
積極的看問題 改變注意、認知的對象 注意觀察、把握生活(美好的方面) 創新性
5.活動:邀請四個學生(最好是男生)上來,要求四個人不能用腳支撐身體也可以使四個人同時比較穩當的支撐在地面上。 備註:較好的方法四個人用手支撐在地上,腳放在另一個人的身上。
6.活動的思考:此看來,我們如果換一種思考的角度,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因此我們要常常學會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問題。
7.討論:怎樣樹立樹立正確的看待、解決問題的觀念
一是知足常樂。人生是否快樂,關鍵看你是否知足。俗話說欲壑難填,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一種慾望滿足了還會有更多的慾望滋生,若慾望太多太高,則永遠得不到滿足和快樂。在各種滿足不了的慾望面前,我們需要換一個角度去理解。這樣會讓我們好過不少。
其次是心理換位。各執己見往往是人與人之間矛盾沖突的重要原因。人們在生活中難免會與家人、朋友、同事、學生或者領導產生這樣那樣的矛盾和分歧。這種矛盾和分歧會使人傷心氣憤,若矛盾雙方都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可能還會導致過激的言行,致使人際關系惡化,而人際關系惡化是非常有害於心理健康的。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需要心理換位:試著站到對方立場上去思考,你就會發現其實對方的觀點也不無道理。
第三是要學會轉移認知對象。當我們因某個問題而困擾,因某個偶發事件而過度緊張和焦慮時,不妨暫時將自己的注意力強行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去。有些問題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越煩惱,想得頭腦也僵化了,這時如果轉換一種活動內容,也就換了一種心情,你就有可能如釋重負。
第四是要合理宣洩。比如找人傾訴,當心裡感到困擾時,找個可以信賴的朋友說上一通,只要對方願意耐心傾聽,你的心理壓力就會減輕很多。又比如寫日記,當身邊沒有可傾訴的對象時,把滿腔的話語付諸筆端。另外,每個人總會有一些隱秘的東西是不能與人分享的,不妨拿出一紙一筆,在上面盡情揮灑,怎麼寫都不要緊,寫什麼都不要緊,寫出來的東西通順不通順都不要緊,寫完了,氣消了,寫下的「成果」 當場撕毀也好,留待日後細細咀嚼也好,都沒關系,但是你的心情卻可能輕松許多。再如聽聽音樂,唱唱歌,不過癮時大喊幾聲,以排遣心中久積的郁悶和慵怠。實在覺得沒法子,找個沒人的地方或者躲到被窩里大哭一場,也會有很好的效果。
第五是自我安慰。魯迅筆下的阿Q雖然愚昧可笑,但他那種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卻使他雖然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卻感覺不到痛苦。當我們遭遇突如其來的沉重精神打擊時,為防止精神崩潰,我們可以學學阿Q,不妨也來一個自欺欺人,對自己說一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8.教師總結,再次點題。
⑷ 心理健康教學教案
讓我們同行——中學心理教案
2004-4-30
活動理念闡述
處於青春期的高中生對於異性交往的問題是非常敏感而好奇的,本節課的設計就是要讓學生思考:在異性交往的過程中,每向前邁出一步我們都是需要慎重考慮的。教學活動過程
一、明鏡台:
1、看動畫《女人是老虎》,討論「為什麼小和尚覺得吃人的老虎最可愛?」
設計意圖:在青春期有異性交往的需要是正常的。
2、討論:在高中階段是男女同坐好還是同性別坐好,好在何處?
設計意圖:異性交往有其優點,如個性彌補,學業彌補。
二、智慧泉:
1、小游戲:學生自選一個自己喜歡的氣球吹起來。
思考:慢慢變大的氣球等待它的命運是什麼?氣球的大小寓意是什麼?
設計意圖:暗示學生男女異性交往有時就像逐漸變大的氣球,一旦掌握不好就會爆炸,變成碎片無法挽回。
2、看四幕小品劇《男生、女生》。第一幕:玩耍;第二幕:煩惱;第三幕:抉擇;第四幕:結局
第一幕場景:課後學生討論去遊玩。
問題:高中階段還有哪些屬於這類異性交往?
第二幕場景:一男生對一女生頗有好感,為此感到煩惱不已,於是向朋友請教是否應該向這位女生表達愛慕之心。
討論:如果你是這位男生的好朋友,你的態度是什麼?為什麼?
第三幕場景:男生表達了自己的好感,同時又委託他人詢問女生是否可以成為朋友?
討論:該女生是否應該與男生繼續深入交往下去?
第四幕場景:三種選擇:a.兩人有早戀傾向,頻繁互通電話,結伴郊遊。b.兩人還是普通同學。c.兩人見面也不打招呼。
討論:哪種結局比較好,為什麼?
設計意圖:針對每一幕出現的問題讓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師介入總結:在異性交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幾個階段。1、人際交往(友誼)———2、產生好感(愛慕)———3、表達好感(行動)———4、深入發展(深化)———5、進入角色(早戀)。
教師提問:(略)
三、啟思錄:
活動設計:
1、引用《十七歲不哭》里的一句話,表明教師觀點。
2、聽歌:《同桌的你》———回憶這種朦朧心境時的美麗情愫。
設計者:
馮冬怡,杭十四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者,目前就讀於浙江大學心理系研究生課程班,並於2002年取得國家勞動部認可的心理咨詢員資格認證。曾榮獲杭州市心理輔導優質課比賽一等獎。
119中學心理健康教案
119中學心理健康教案
姓名 戴淑敏 性別 女 學校 哈119中學 學年 初一
年齡 45 教齡 26 科目 心理健康 時間 2005.4.
課題 托起你的夢想
教 學 目 標 知識目標: 1.感受「夢想催人前進和奮起」。 能力目標: 2.樹立自我成長的目標。德育目標: 3.學習自我目標管理,設計實現夢想的方法和途徑。過程與方法:1.教師簡述,導入本課 2.分享故事:「名字的故事」 3.游戲:「流星下的願望」 4.故事交流:夢想的價值 5.討論與分享:我們為什麼沒能達成自己的目標呢? 6.教師總結
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受夢想的美好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習如何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引導、分析、體驗、
教 案 設 計
學 生 活 動 教 學 記 實 教 師 活 動
看大屏幕學生講述「名字的故事」。小組交流,再集中全班交流。學生填寫「流星下的願望」。 閱讀「夢想的價值」。 小組展開情景討論和分享自己的經歷。全班交流。朗誦小詩:如果生命是一條小溪,你希望它湍急還是平緩呢?如果生命是一片綠野,你希望它廣闊還是狹小呢?如果生命是一角天空,你希望它高遠還是低矮呢?平緩的溪流只會使遠行船隻擱淺,狹小的草地長不出奇葩異草,低矮的天空又缺少一份深邃博大。開拓生命,其實就是托起你的夢想。 一、 導入新課二、講授新課 1、平凡的名字,蘊涵著偉大的夢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夢想是我們成長路上的一顆啟明星,催我們前進,催我們奮起!讓我們從今天起就播下夢想的種子。2、敢於夢想,是實現夢想的先決條件。現在,我們已擁有這么多美好的夢想,那麼,如何讓夢想不再遙遠呢?收回「流星下的願望」。隨機抽取,進行交流,教師進行適當指導和點評。3、小結:人因夢想而偉大,沒有夢想的人生是最枯燥乏味的人生。而那些只會做夢卻不去實踐的人,就像那個賣夢的孩子一樣,無論多麼美麗的夢想都會與他失之交臂。實踐夢想的第一步,當然是要把夢想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4、 師生歸納:讓「美夢成真」的秘訣:(1)、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即把夢想轉化成一個個具體的目標和實際行動,不能好高騖遠。(2)、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即切切實實地去落實一個個具體的目標,不能急於求成。)(3)、時時檢討,保持彈性。(即常常檢查目標落實情況,並因時因地因人適當調整目標,不能一成不變。)(4)、量力而為,適可而止。(即夢想和各個時期的目標都必須適合自己。目標不能過低,也不宜過高。一般說來,最適合的目標就像摘果子一樣,「跳起來才能摘到的果子最甜!」)(5)、長程短程,互相配合。(即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互相協調,銜接有序,實現夢想。)三、課堂小結1、 要想不斷成長,僅有遠大夢想是不夠的,還要有合理的目標和計劃。2、 計劃應有時間長度的區別,你需要10年乃至一生的長遠目標,也需要1年、1月、1天、甚至1小時的計劃,因為小計劃的實現,是實現大計劃的保證。3、 用積極的行動實實在在地落實你的目標。當你未能實現目標時,一定要分析原因,並加以改進。4、 可以從學習(包括將來的職業)、生活兩方面來設想你的未來。5、 為你自己制定一個一個月的改進計劃,就從今天開始。 教師簡述,倒入本課在美國一座黑人教堂的牆上,刻著這樣一句話:「在這世界上你是獨一無二的一個,生下來你是什麼,這是上帝給你的禮物,你將成為什麼,這是你給上帝的禮物。」你是什麼,是上帝給你的禮物,你無法選擇;你將成為什麼,則是你給上帝的禮物,全由你自己做主。那麼,你將成為什麼呢?你想過這個問題嗎?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話題。 要及時肯定學生名字故事中蘊涵著的「夢想」的美好和「夢想」對自我成長的積極影響。教師引導:古老相傳,當流星劃過天空時,我們許下的願望是可以實現的。假如現在流星正劃過天空,你有時間許下5個讓自己變得更美好的願望,這5個願望一定能在現在或將來實現。它們可以是具體的,可以是抽象的…從故事中你獲得了什麼想法和感受?你還聯想到了什麼?播放歌曲《蝸牛》。教師引導、組織,及時表揚,在歌曲聲中最後總結。「小小的天 有大大的夢想 我有屬於我的天 任風吹乾 流過的淚和汗 總有一天我有屬於我的天。」開拓生命,其實就是拖起我們的夢想。心中有明確的目標,堅定執著地朝著目標努力,你定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生命的藍天!
第五課 托起你的夢想板 1、我 Show 你 Show書 2、自我探索設 3、怦然心動計 4、心心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