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術欣賞問答題
顧閎中是南唐著名的人物畫家。其籍貫及生卒年月均已不可詳考,今只知他是南唐畫院翰林待詔。他留下一幅《韓熙載夜宴圖》,為我國古代人物畫之傑作。
㈡ 美術老師在泥塑課上按1:20的比為小華做了一尊塑像,塑像高7.5厘米,小華的實際身高是多少米
解設:小華的實際身高是x米
1:20=7.5:x
1x=7.5x20
1x=150
x=150
150厘米=1.5米
答小華的實際身高是1.5米
㈢ 主題繪畫介紹詞,尊老愛幼
老德厚重以尊之,幼童稚小以愛之。
㈣ 漢代繪畫的基本表現手法是什麼有哪些主要的題材內容
漢代繪畫的基本表現手法:
1、漢畫繼承戰國楚名畫,所有形象都用墨筆勾畫,輪廊十分清晰,這種手法通帝稱之為白描。
2、以刻鑿方法製成的畫像石和用模壓烤制的畫像磚,在漢畫創作中也佔有非帝重要的地位。
畫像石在不同地區表現手法也有所不同,比如徐州地區出土的畫像石格上,有表現漢代紛織技術的畫面,是用浮雕形式,但加強了輪奉線的作用、陝西綏德王德元墓畫像石,則在「減底法」的運用上結合了單線明刻的技巧,把畫面基些局部畫到邊框上,造成了奇妙的底圖互換的視覺雙關效果等。
畫像磚單線陽刻的造型方法和繪畫更接近,勾線的能力發揮的酣暢自如,得心應手,漢畫以單線句勒為主要表現手段的基本特色在此反映得非帝典型。
從出土的漢畫來看,其題材大體可分為四個方面:
日帝生活的場面、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天象圖,這些題材構成了漢畫的主體內容。
(4)酒樽美術教案擴展閱讀
漢代繪畫,從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的畫跡來看,可歸納為:帛畫;宮廷壁畫;墓葬壁畫;畫象石、畫象磚;漆器上的裝飾畫;木刻畫、木板畫,其中木刻畫、本板畫,在漢代繪畫中並不普遍。
(1)壁畫
近數十年,從我國各地的墓葬中,發現了大量的漢代壁畫。著名的有:洛陽西漢卜千秋墓壁畫,營城子漢墓壁畫,山西平陸棗園村漢墓壁畫,陝西千陽縣漢墓壁畫,遼陽北園漢墓壁畫,望都漢墓壁畫,山東梁山漢墓壁畫等。
其中洛陽卜千秋西漢壁畫,題材很豐富,其內容有人頭鳥衣的仙人王子喬,人首蛇身的女媧,披羽衣和袒腹的仙翁(方士),交纏賓士的雙龍,二條羊、朱雀、白虎,雙髻下跪的仙女,墓主女人乘三頭鳥並手捧三足鳥,墓主男人乘蛇形舟,以及彩雲、月亮、伏羲、太陽、黃蛇和豬頭大耳的方相氏等,組成了一幅「升仙圖」,反映了死者魂靈到天國去的美好歸宿。
(2)帛畫
漢代的帛畫有了很大的發展,近年以來,陸續發現的西漢帛畫實物資料有:1972年從長沙馬王堆一號西漢墓發掘出一件震驚中外的彩繪《西漢帛畫》,內容分三個部分,上部代喪天,以人首蛇身的女蝸為中心,把她描繪為一個頭無冠,披長發的婦女形象。上半身著藍色衣,兩手抄在袖中,向左而坐,顯得端莊肅穆。
足以下作紅色的蛇身,環繞這位所謂人類始祖呻「天帝」,還表現了一系列的「天國」景象:有「鶴壽千秋」的五隻仙鶴,有「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的兩只飛舞鴻雁。月下一女,似乘龍輕揚而上。兩只獸首人身的司鋒騎在異獸上振鐸作響。有金鳥的太陽和八個小太陽坐落扶桑間。兩條巨龍相對飛舞,祥雲繚繞。這幅天國圖,真是氣象萬千,美不勝收。
(3)漆畫
漆畫指古代彩繪漆器上的裝飾畫,並非泛指一般的「髹漆工藝」,漆畫藝術中應用油漆的方法很重要。長沙出土的漆器很豐富,馬王堆一號墓出上了180多件漆畫,三號墓出上了316件;近五十年來,從湖北、長沙、四川、貴州、江蘇、安徽、甘肅、新疆、陝西、浙江、山東、河北、蒙古人民共和國、朝鮮等地均發現了豐富多採的漢代漆器。
1973年湖北江陵鳳凰山八號墓出土了一件西漢漆龜盾,正面畫一種人和一神獸。神人作人首,人身。禽足、眼、口、鼻,結構均很清楚,身著十字花紋的寬袖上衣和長褲。怪獸昂首曲身,伸開兩足,與神人同一方向,奔走欲飛。龜盾背面,畫兩個相向而立的人物,亦身穿十字花紋的寬抽上衣和長褲,腰束帶,足穿鞋。右一人身佩長劍,是現實生活中的人物。
㈤ 尊字的藝術字示範
歡迎採納
㈥ 有誰知道設計吉祥如意雙福耳尊酒套瓶的陶瓷藝術大師何炳欽的其他作品嗎
有啊,很多,比如《出水芙蓉》、《金碧丹霞》、《碩果累累》等作品,有些作品還曾被人民大會堂、中央黨校、國家愽物館收藏。
㈦ 看世界美術家史為什麼有很多世界著名繪畫大師他們的繪畫特點和性格是反學院派的,反尊規道距和教條主義的
藝術在於對現實的自我觀感,是自我意識的客觀映射。
1、在19~20世紀,隨著技術版革命和戰爭的權接連發生,傳統寫實繪畫逐漸失去市場,而美術向抽象發展。
2、過去的畫家應當稱為畫匠,因他們往往受雇於人,沒有充分的自我意識,所以美術往往不獨立,只是工藝而已。
3、這種反叛的畫正是畫家自我意識的覺醒,是現代社會迷惘的體現。他們很多人接受過長年的傳統美術訓練,只是不願去畫這種常人稱為畫的傳統畫了,在現代社會,特別是西方開放社會中,仍有一大批人欣賞,而中國人的社會文化氛圍很難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