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術教案:快樂的音符
活動設想:
本班幼兒已經認識了五線譜表、高音譜號及音符1、2、3在五線譜表上的位置,對聽音辨音的系列活動產生了較為濃厚的興趣。本次活動是在此基礎上,嘗試讓幼兒進一步認識音符5在五線譜表上的位置,通過創設音樂王國情境和各種有趣的聽音辨音游戲,在學中玩,玩中學的過程中,提高幼兒的音樂素養,培養幼兒在音樂活動中自信、大膽地表現自我的能力,體驗聽音辨音這種音樂活動的快樂,進一步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身體動作來表現音符的高低,培養幼兒聽辯不同音高的能力和動作表徵能力。
2、嘗試學習互相合作編樂曲、分享合作的快樂。
3、激發幼兒學習音符的興趣,尋找音符5在五線譜上的位置,體驗聽音辯音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1、知識准備:認識五線譜表、高音譜號及音符1、2、3在五線譜表上的位置。
2、情景設置—音樂王國。
3、教具准備:掛圖一張,高音譜表、人手一個小音符的掛飾、錄音機、磁帶、地譜(在地板上畫五線譜)若干個。
活動過程:
一、感受音符不同的音高
1、隨著《哆來咪》音樂歡快地進場,參觀音樂王國。
2、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向音樂王國里的小音符問好。1雙手在腳踝處,2在小肚腿處,3在膝蓋處,4雙手叉腰,5雙手交叉抱手臂,6雙手指肩,7雙手抱頭,1雙手斜上舉。
二、辨別音符不同的位置:游戲《朋友在那裡》啟發幼兒說說音樂王國里有什麼?(音符、五線譜等)並找個音符做朋友。幼兒根據自己身上掛的音符在五線譜上的位置,邊表演邊找到跟自己身上掛一樣的音符的小朋友。
三、認識5在五線譜上的位置。
1.出示掛圖以講故事的形式,復習音符1、2、3在五線譜表上的位置並引導探索音符5在五線譜上的位置。整體認識:在音樂王國里有許多會唱歌的房子,房子里住著高音譜表,高音譜表有幾條線?(請小朋友拿出手指數一數)還有什麼譜號?(高音譜號)這時候,來了許多音符豆豆,它滾呀滾,滾到了下加一線,唱歌的房子就唱起來了:「1——」,它又滾呀滾,滾到了第一線,唱歌的房子又唱起來了:「3——」,(可以提問幼兒唱什麼音)它又滾呀滾,滾到了下加一間,唱歌的房子就唱起來了:「2——」,(可以提問幼兒唱什麼音)它又滾呀滾,滾到了第二線,唱歌的房子就唱起來了:「5——」,音符豆豆都滾到了唱歌的房子里,它們唱啊,跳啊,高興極了。
2.老師變換音符的位置,幼兒聽琴唱一唱。
四、聽音辨音游戲:
1、《音符找家》游戲:聽琴聲辨別是那個音符,跳到這個音符在地譜上的相應位置,並隨著音樂的節奏學著各種動物唱出這個音符。音符找到家後,聽老師所彈的是自己的音符就跟著節奏在地譜上跳一跳。
2、《錘子、剪刀、布》游戲:小朋友自由結伴一起玩錘子、剪刀、布的游戲,贏的小朋友唱音符,輸的小朋友就在五線譜上跳出這個音符的位置。
五、聽音樂自由表演「哆來咪」結束。
活動評析:
聽音辯音活動——指導用書「快樂的小音符」(中班)選自《福建省新編教師指導用書》。該教師是根據本班幼兒實際和班級幼兒音樂教育活動的水平創造性地使用指導用書。教師首先以參觀音樂王國的形式把幼兒帶入充滿童趣的音樂情景,隨後展開的用身體動作表現小音符音高的游戲、聽音游戲、辨音游戲、「錘子、剪刀、布」的綜合游戲、以及在地譜上跳音符舞的游戲,無論從哪個環節看,教師都強調讓幼兒在游戲中獲得快樂和自由表現的音樂活動教育。 活動中教師引進了奧爾夫體系的音樂教育思想,重視情感教育和思維靈活性的教育。從活動過程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幼兒根據自己所聽所理解想怎麼表現就可以怎麼表現,能怎麼表現就可以怎麼表現。教師巧妙的指示語和地譜游戲環節直接用示範的方式提示的方式引出新任務,引導幼兒學習和表現。
從活動目標看,該活動有三個方面的具體目標:第一,用身體動作來表現音符的高低;第二,嘗試學習互相合作編樂曲;第三,找到音符5在五線譜上的位置。這些預設目標指向性明確,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要求。同時教師能根據《綱要》精神,時代發展對藝術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活動中還注重「分享合作的快樂」和「體驗聽音辯音活動的樂趣」的藝術教育目標的實現,幼兒始終積極參與活動的全過程,用自己的身體動作與教學內容「小音符」之間產生了積極的互動,這也是這個活動最大的成功之處。
② 快樂的游樂場美術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會邊念兒歌邊做模仿操,動作到位、有力。
2、樂意參加集體鍛煉。專
活動重點:屬
會邊念兒歌邊做模仿操。
活動難點:
會邊念兒歌邊做模仿操,動作到位、有力。
活動准備:
活動前學會念兒歌。
活動過程:
一、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成大圓,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一句一句地模仿做動作。
兒歌動作說明
太陽咪咪笑, (兩臂屈肘上舉,掌心向前,虎口相對比做太陽,然後兩臂放下。)
看我起得早, (兩臂側平舉,然後放下。)
舉起小榔頭, (兩臂自然屈肘,兩手半握拳,在胸前做拿拳頭狀。)
叮當叮當敲。 (右手向左手敲擊五次。)
太陽咪咪笑, (動作同第一句。)
看我身體好, (動作同第二句。)
拿起小籃子, (兩腿屈膝下蹲,同時兩手在小腿前做拔草狀三次。)
田裡去拔草。
太陽咪咪笑, (動作同第一句。)
看我長的高, (動作同第二句。)
開起小飛機, (兩臂側平舉,上體向左右各側屈兩次。)
飛呀飛的高。
太陽咪咪笑, (動作同第一句。)
看我做早操, (動作同第二句。)
蹦蹦又跳跳, (兩手叉腰上跳三次。)
鍛煉身體好。
二、組織幼兒玩一個已學過的放鬆游戲,可四散地、較輕松地走或跑。
③ 美術課游戲教案怎麼寫
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版學要求權,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④ 中班美術課《我和數字玩游戲》教案
教案和教學設計都是事先設想的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學措施的簡要說明專;教學屬案例則是對已經發生的教學過程的反映。一個寫在教之前,一個寫在教之後;一個是預期,一個是結果。
案例與教學實錄的體例比較接近,它們都是對教學情景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而案例則是有所選擇的。
⑤ 幼兒園中班美術小河流水教案
設計意圖: 一次散步的時候,孩子對小河裡潺潺流動的河水非常感興趣,不時地還在討論觀察一番。忽然有個小朋友驚喜地喊到:「河水碰到小石頭還會向前流的,真有趣。」 孩子們的驚喜使我聯想到我正要組織的一個美術活動——「彎彎的小河」。按照以往的教學,我會和小朋友分析河水是怎樣流的,然後讓小朋友把曲線整齊的排列成小河。這樣,幼兒始終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有了散步的啟發後,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環節:布置一條小河,河裡有些小石頭,讓教師分別扮演水媽媽和水寶寶去學游泳。通過這個游戲讓幼兒感知水流動的特點。使幼兒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從而感受線條的順序美和藝術美。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引導幼兒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感知水流動的特點,並嘗試用繪畫的方式進行大膽的表現。 2、通過曲線表現畫面的過程,充分感受線條的藝術美;體驗與同伴共同游戲的快樂和藝術創作的成功感。 教學准備: 場地布置:小河,河中各種石頭,錄音機; 教學具:各種蠟筆,卡紙; 幼兒:已有將各種線條整齊排列的繪畫經驗。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導入游戲。 我是水媽媽,你們是誰呀?(水寶寶)今天水媽媽要帶水寶寶到小河裡去游泳呢!寶寶們快來吧。 (二)自由探索,豐富感性經驗。 1、提出遊戲規則。 1)我們來到小河邊,哎呀,河裡有什麼?(圓石頭、方石頭)寶寶們動動小腦筋想想,我們跳下去游泳時,怎樣游才能既不撞到石頭,又不撞到其他水寶寶? 2)今天,我們要從岸的這邊一直游到岸的那邊。如果你覺得遊了一次還不夠,就可以游上岸,從岸的旁邊走過來,來到開始的地方再游一次,好嗎? 2、幼兒通過身體感知獲得「繞著石頭走」的進一步體驗,感受水流的方向。 3、寶寶們跟著媽媽從這里跳下去開始游泳吧!(放音樂) 1)教師語言提示:「媽媽慢慢地游呀游,哎呀,碰到大石頭了,怎麼辦?」(拐個彎,繼續往前游) 2)幼兒游戲:游泳2——3次。 (三)游戲結束,講解繪畫方法,幼兒操作。 1、講解繪畫方法。 1)寶寶們來吧,到媽媽身邊來,找個地方坐下休息一會兒。你們剛才玩得開心嗎? 2)你們看,這就是我們剛才游泳的小河,河裡有圓石頭、方石頭、三角形石頭……哪個水寶寶告訴媽媽,你剛才是怎麼游的?你碰到了大石頭是怎麼辦的? 3)噢!你是這樣游的。(教師邊講邊示範畫,表示水的曲線)從岸的這頭「撲通」跳下水,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頭拐個彎,繼續往前游,一直游到岸邊,你游得真好。 4)你們想知道媽媽是怎麼游的嗎?我從這頭跳下去慢慢地游呀游,碰到大石頭我拐了個彎,又回到岸邊,重新選了個地方又跳下去游。 5)剛才媽媽看見除了你們這樣游以外,還有許多水寶寶也是這樣游的。(示範畫一組水寶寶游泳的曲線) 從這頭跳下去,慢慢地游呀游,肩並肩,你不撞到我,我不撞到你,碰到大石頭拐個彎,繼續向前游,一直游到對岸。 6)除媽媽這樣游以外,還有許多水寶寶也是從這里跳下來,慢慢地游呀游,你不撞到我,我不撞到你,碰到大石頭回過去重新游。 7)水寶寶真能幹,我們今天就把自己在水裡怎樣游泳的,碰到動石頭怎麼辦的事情畫下來,好嗎?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將游戲過程進行創造性再現,大膽流暢地畫曲線。 3、教師講評,結束活動。 1)看到水寶寶游泳你會想到什麼? 2)那些水寶寶最聰明,會繞過大石頭拐個彎,繼續向前游泳。 區域設置和日常活動組織: 保留小河的場地布置,在美工叫提供筆和紙,讓幼兒隨時體驗並隨時把體驗的結果表現在紙上。在日常美術活動時,讓幼兒多多練習各種線條進行有規律的排列。 與家長溝通計劃: 建議家長平時多帶領孩子觀察感知河水的流向,並嘗試用曲線進行表現。活動後保留幼兒作品,供幼兒和家長觀賞。
⑥ 幼兒園小班美術活動教案有哪些
活動背景:
這個朋友紅纓幼兒園的請採納:小班孩子喜歡游戲,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滲透活動內容,他們會樂於參與,樂於嘗試。
針對小班幼兒的這一特點,我精心創設了游戲環境,充分讓幼兒在玩玩畫畫中體驗作畫的樂趣。這次活動是在游戲的環境中融入不同方向的曲線的練習,以「綵帶跳舞」為線索,組成了由「感受——體驗——參與表現」的一系列藝術活動,使幼兒在各種感官的刺激下,大膽、快樂地參與活動。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結合游戲引導幼兒學畫不同方向的曲線,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2、大膽作畫,互相合作的能力。
(二)活動准備:
縐紙綵帶人手一條,貼有小魚的大、小畫紙若干、音樂磁帶。
(三)活動過程:
1、通過游戲,讓幼兒體驗快樂,激發興趣。
(1)教師在音樂中手持綵帶跳舞。
師:今天,我來跳個舞吧!
(評析:優美的音樂,教師的舞蹈和舞動的綵帶,使孩子們的視線立刻集中到老師的身上,自然地引入了活動。)
(2)與幼兒一起手持綵帶,隨著音樂有節奏的舞動,在游戲中感受曲線。
師:我跳得舞怎樣?
幼A:很棒。
幼B:很美麗,綵帶也一扭一扭的。
幼C:綵帶也好象在跳舞,好看極了。
幼D:那你們和老師一起來跳吧!
(評析:孩子們對綵帶充滿了好奇,使他們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體現幼兒對游戲的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