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班音樂教案《走路和跑步》
設計意圖:
喜愛動物是幼兒的天性,愛模仿更是小班幼兒突出的特點。之前的音樂活動《小動物怎樣叫》,讓幼兒對小動物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在這前提下,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並對音樂活動產生興趣,能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走路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2、學習跟音樂有節奏的模仿小動物走路。
3、培養幼兒積極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走路》的音樂和課件,小鹿,小鴨,小貓,小烏龜頭飾。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小動物怎樣叫》
寶寶們--(哎)今天乖不乖?(乖)那我太愛你們了!以唱問唱答的形式(我愛我的寶寶,寶寶乖不乖?乖乖乖,乖乖乖,乖乖乖乖乖--)真乖!老
師知道你們還會唱答《小動物怎樣叫》呢。(我愛我的小貓,小貓怎樣叫?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小狗、小雞、小羊、小鴨、小牛)寶寶們學叫的真好
聽!你們知道小動物叫的聲音不一樣,那它們走路的樣子你們知道嗎?今天呀,老師給你們請來了四個小動物,你們看看它們是怎樣走路的?
二、依次出示小動物圖片,請幼兒說說小動物走路的特點,並探索模仿動物走路的樣子。
1、第一個出來的小動物它是誰呢?(小鹿)它有什麼明顯的特點呢?它是怎樣走路的呢?請幼兒自由探索模仿。
2、第二個出來的它是誰呢?(小鴨子)嘴巴扁扁的,它是怎樣走路的呢?請幼兒自由探索模仿。?
3、第三個出來的小動物它是誰呢??它有什麼明顯的特點呢?(背著硬硬的殼)它是怎樣走路的呢?請幼兒自由探索模仿。
4、第四個出來的小動物它是誰呢?(小花貓),會抓老鼠。它有什麼明顯的特點呢?它是怎樣走路的呢?請幼兒自由探索模仿。
它走路什麼樣子?請幼兒模仿。
"小朋友們模仿的真好,到底這些小動物是怎樣走路的呢?有一首好聽的歌曲會告訴你們的。"三、完整欣賞歌曲《走路》,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內容,並隨歌曲節奏有表情的表演。
1、播放課件(圖隨音樂出示),完整欣賞歌曲。
2、再次完整欣賞歌曲,隨音樂拍擊節奏,熟悉旋律及歌詞3、根據歌詞邊提問邊引導幼兒練習小動物走路的動作。
(1)歌曲里是怎樣唱小鹿走路的?(跳跳跳)引導幼兒有節奏的練習(小鹿走路跳跳跳)的動作。
(2)歌曲里是怎樣唱小鴨子走路的?(搖搖搖)引導幼兒有節奏的練習(小鴨子走路搖搖搖)的動作。
(3)歌曲里是怎樣唱小烏龜走路的?(爬爬爬)引導幼兒有節奏的練習(小烏龜走路爬爬爬)的動作。
(4)歌曲里是怎樣唱小花貓走路的?(靜悄悄)導幼兒有節奏的練習(小花貓走路靜悄悄)的動作。
"寶寶們聽得很認真,說的很棒!學的也很好。現在讓我們隨音樂邊唱邊表演吧。"4、隨歌曲課件集體邊唱邊表演(兩遍)四、給幼兒帶頭飾分角色表演。
1、先請4個小朋友個別表演。
2、集體發頭飾分組表演。
3、以情景表演的形式扮演動物寶寶回家"寶寶們本領真大,學會了小動物們的走路,現在小動物們覺得有點累了想回家了,我們一起來扮演小動物回家吧!
(以小組的形式讓幼兒帶上小動物頭飾,模仿所扮演角色的動作,在小動物的帶領下,跟著音樂走回家。)[通過帶頭飾表演可增加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和
嘗試對情景表演的喜悅心情強調聽音樂,唱到什麼小動物,帶什麼頭飾的小朋友跟著小動物回家,回家時要一個跟著一個,不擠,不掉隊,此環節滲透教育目標,並
注重社會領域的常規培養。]
『貳』 小班早讀走路教案
活動目標:
1、嘗試在自己搭建的橋上持物行走,提高身體平衡能內力。
2、培養容幼兒合作的精神,發展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環境創設:
場地、椅子(人手一把)、背簍、皮球、沙袋、圈、放衣筐、毛巾、抹布。
『叄』 小班社會教案《走路入園身體好》
設計背景
根據小班幼兒對各種小動物特別喜愛的情感,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感受音樂,表現音樂。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學會用音樂活動的形式來表達自已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具有初步的音樂感受能力;
2、會唱歌曲,能理解歌曲的內容,並根據歌曲的內容來大膽想像創編動作;
3、激發幼兒對小動物喜愛的情感。學會用音樂的形式表達自已喜愛小動物的這種情感;
4、能大膽在集體面前表演,培養幼兒積極、自信的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1、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2、學會用音樂的形式來表達自已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難點:1、由於幼兒經驗的限制,在創編動作上有一定的難度;2、幼兒能大膽的在集體前面表演。
活動准備
小兔子,小鴨子,小烏龜,小花貓的圖片和頭飾,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走路》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放音樂《我愛我的小動物》背景導入課程:
1、小朋友,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歌叫什麼?
2、復習唱歌曲《我愛我的小動物》;
3、我們都愛小動物,也知道小動物們是怎樣叫的了,那現在我們再來聽聽,小動物們又是怎樣走路的呢?
二、基本環節:
1、欣賞歌曲《走路》,請小朋友跟著音樂一起輕輕哼唱。
2、出示小兔子的圖片讓孩子們觀察,提問題:這是誰?它是怎麼樣走路的?(讓小朋友自主想像模仿一下)學習歌曲:小兔子走路,跳呀跳呀跳。
3、出示圖片二,小鴨子的圖片,提問題:這又是誰?它又是怎麼樣走路的?(讓小朋友自主模仿一下)子學習歌曲:小鴨子走路搖呀搖呀搖。
4、出示小烏龜的圖片提問題:小朋友猜猜看小烏龜又是怎麼樣走路的?引導幼兒根據剛才聽過的歌曲回答。(讓小朋友自主模仿動作)學習歌曲:小烏龜走路爬呀爬呀爬。
5、出示小花貓的圖片提出問題:小花貓又是怎樣走路的呢?(讓小朋友自主模仿一下動作)學習歌曲:小花貓走路靜悄悄。
『肆』 小班體育倒退走路教案
【活動目標】
1、學習聽信號手膝著地爬行,倒退爬時別碰撞周圍的同伴。
2、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准備】
1、小鼓一隻,供幼兒爬行的大草坪或室內地毯。
2、錄音機、磁帶、干毛巾若干。
3、活動前脫掉孩子們的鞋子和外衣。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扮演角色活動身體。
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來扮演一種小動物,你們看它是誰?(教師模仿狗叫聲)老師做狗媽媽,你們做我的寶寶吧!那你們是我的……(狗寶寶),我們一起聽著音樂,活動一下身體吧!
(師生跟著音樂一起做准備動作(活動頭、膝關節、四隻等關節)老師一邊念兒歌激起幼兒活動興趣。)
二、開始部分:變換方式朝制定目標爬行。
1、幼兒自由爬行www.jy135.com,比一比誰爬的快。
2、聽鼓聲方向爬行。狗媽媽在哪裡,小狗就朝媽媽方向爬。
三、基本部分:學習倒退爬。
1、教師示範倒退爬。
2、再請一位能力強的幼兒學習倒退爬。
3、幼兒練習倒退爬,提示幼兒倒爬時怎樣不碰到同伴?(指定起點到終點)
4、游戲《聽信號爬爬爬》
(1)組織幼兒聽鼓聲變換方向爬。
(2)提出遊戲要求:
鼓聲「咚咚咚」,小狗就往前爬;
鼓聲「嗒嗒嗒」小狗就倒退著爬。
四、放鬆活動:調整活動量「小狗打滾、洗澡」。
師:狗寶寶,伸出你們的小手看一看,(好臟)媽媽給你們洗個澡吧。你們躺在地上,媽媽的水龍頭過來時,就洗洗自己的小手、小腳、身體,看一看哪只狗寶寶洗的最干凈。(教師一隻手當水龍頭來回在小狗們的上空,小狗自由地翻滾或活動身體。)
『伍』 《踮起腳尖向前走》小班律動教案
活動設計背景
我班幼兒對小動物有一種很特殊的感情,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會對它們表現出莫大的關心與好奇,因此,我經常利用實物、圖片,為幼兒介紹有關動物的生活習性和外形特徵,並請幼兒從家裡帶來玩具動物進行介紹,還進行了一系列《可愛的小動物》主題活動,使他們逐漸積累了些有關小動物的知識,針對這點,我設計了《小動物走路》這節律動課。
活動目標
1.了解歌曲中的小動物都是怎樣走路的,大膽模仿小動物走路。
2.感受音樂節奏的快與慢,能根據歌詞隨著音樂做動作。
3. 引導幼兒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使幼兒萌發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培養幼兒之間合作表演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通過學習律動《小動物走路》,培養幼兒之間合作表演的能力。
活動難點:讓幼兒在做動作時把握好節奏,動作和音樂要協調一致。
活動准備
小兔子、小鴨子、小花貓、小烏龜四種動物頭飾各若干,動畫,影碟機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和幼兒隨音樂《小燕子》學小燕子飛入活動場地。
二、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1. 組織幼兒玩《變變變》游戲,引出小動物。
2. 提問:你知道這些小動物長什麼樣嗎?它們是怎樣走路的呢?
三、欣賞動畫,了解小動物走路的樣子。
1. 教師:「剛才你看到了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樣走路的?你學一學?」(分別請小朋友表演小兔子、小鴨、小花貓、小烏龜走路的樣子)
2.教師:老師想請小朋友用語言來描述一下四種動物走路的樣子。(給予提示:小兔子、小鴨、小花貓、小烏龜)
四、幼兒跟著音樂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
1.教師:我們小朋友學會了四種動物走路的樣子,那請小朋友跟著老師的音樂來表演一下吧!
2.教師依次彈出四種動物走路的不同音樂,並帶領幼兒依次表演 (2-3)遍。
五、戴上頭飾進行角色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請小朋友圍成一個大圓圈,唱到哪個小動物,戴那個動物頭飾的小朋友就到中間來表演。
六、拓展延伸:你還見過哪些小動物?他們怎樣走路?(幼兒暢所欲言,自由表演)
七、幼兒做著動作,在《小動物走路》的音樂聲中走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喜歡動物是幼兒的天性。《小動物走路》這節音樂律動課的選材,既能抓住幼兒的喜好,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小班幼兒的思維正處在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學習、活動的特點是只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的結果。因此,小班的教學活動應更注意游戲化、情景化。強調讓幼兒在愉快、輕松、自由的游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因此,設計這個活動游戲情節,讓幼兒在游戲中扮演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模仿小動物走路,幼兒始終保持活潑、愉快的積極情緒。真正做到了玩中樂,玩中學。
活動的展開是以幼兒參與,教師的適當指導為特徵的,符合新綱要中教育內容的選擇「應體現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的原則。本活動以其有趣的情節和豐富的情感內涵激發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活動一開始,我就設計了幼兒喜歡的游戲引入活動,激發了幼兒興趣。接著,我在組織幼兒觀看動畫的過程中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的外形和走路姿態,為下面模仿小動物走路做好了鋪墊。接著,我讓幼兒跟著音樂模仿小動物走路的動作,體驗活動的快樂。之後,我讓幼兒戴上動物頭飾進行游戲,使幼兒的情緒達到了**,體驗到了成功的愉悅,順利地實現了教育目標。最後,我又安排了一個發散性的問題,讓幼兒結合已有經驗進行仿編活動,增強幼兒的思維活動密度及深度。
『陸』 幼兒園音樂課大象走路教案
設計意圖: 打擊樂器的不同聲音特質常常能吸引孩子們樂此不疲,故事中不同人物形象的構建總能激發幼兒廣闊的想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我們在選擇教育內容時既要注意貼近幼兒的生活,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因此,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及興趣特點,結合他們已有經驗和發展水平,選擇了大象和蚊子這兩種幼兒在生活中熟悉的並在形態上有著巨大反差的動物,將生動有趣的故事人物與樂器的聲音、節奏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讓幼兒在傾聽、欣賞、敲擊樂器和游戲的過程中自由表達對音樂的理解及愉悅的進行音樂游戲是我們這個活動的總體設計思路。 活動目標1、引導幼兒認識樂器:刮琴、小鼓、手鈴,感知其強弱、快慢的聲音變化;2、通過故事,感受大象和蚊子不同的音樂特質,了解角色與樂器演奏的匹配關系;3、愉悅的進行音樂游戲活動,體驗師生共同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①打擊樂器:刮琴、小鼓、手鈴 ②背景音樂:舞曲鏈接——小白兔與大黑熊 野蜂飛舞 滑稽舞曲 ③靠墊一個 幼兒人手一對手鈴活動過程一、幼兒隨音樂入場師:寶寶們,跟著我一起去玩吧!——師生聽音樂做動作愉快入場二、認識樂器刮琴、小鼓、手鈴,感知其聲音特點1、師: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三位小客人,他們是誰呢? 2、逐一出示樂器:刮琴、小鼓、手鈴,引導幼兒認識,通過傾聽樂器發出的聲音,感受其不同的音樂特質,並跟隨刮琴一起唱歌、小鼓拍手、手鈴跳舞。 三、講述故事,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故事人物與樂器的對應關系1、教師講述故事《大象與蚊子》,在講述過程中,通過小鼓輕聲敲擊表示大象在慢慢的走路,重聲敲擊表示大象生氣的跺腳;;手鈴的搖動輕重表示蚊子的越來越多;刮琴表示大象在不停的甩尾巴趕蚊子等等,展示刮琴、小鼓、手鈴在故事中所體現的系列人物匹配關系。 2、提問,進一步明確樂器所表現的聲音形象 ●師(輕聲敲小鼓)這是誰的聲音,大象在干什麼?(走路)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大象走路吧!——師生一起跟著鼓聲學大象慢慢的走路。 ●師:(搖動手鈴)誰來了,(手鈴聲音由輕轉重)蚊子怎麼了?(越來越多)——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搖動手腕學習蚊子飛 ●師:(刮動刮琴)大象在干嗎?(甩尾巴趕蚊子)來,我們跟著琴聲一起甩甩尾巴吧!——師生隨琴聲做動作 ●師:(重敲小鼓)你們聽,大象怎麼了?(大象生氣了,在跺腳呢!)大象一跺腳,發生了什麼?我們來做做看!——引導幼兒表現蚊子被震暈後倒下的樣子。 四、音樂游戲《大象與蚊子》 1、角色定位:師將靠墊綁在屁股上,變成大象,幼兒帶上手鈴做蚊子;2、師生一起隨背景音樂的不同變化(大象:小白兔和大黑熊,蚊子:野蜂飛舞、甩尾巴:滑稽舞曲),利用樂器愉悅的進行音樂游戲活動,感受師生共同活動的快樂。 五、延伸活動1、師:今天,我們和三位好朋友做了游戲,他們是誰呢?——進一步鞏固對刮琴、小鼓及手鈴的認識;2、師:讓我們去和更多的樂器朋友一起游戲吧! 3、師生聽音樂做動作出場。 附:故事與樂器有一頭大象,長得可大拉!大大的腦袋,大大的身體,好大好大的屁股,走起路來「咚--咚--咚--」, (敲擊小鼓,聲音沉重而緩慢)很慢很慢。 有一天,大象出門散步,它走累了,就在草地上打起了瞌睡。一群蚊子飛來了,一隻、兩只、三隻……(雙手不停搖動手鈴,由輕到重,由慢到快,表示蚊子越來越多),它們發現了大象的屁股,說,「哇!好可愛的屁屁呀!讓我們來叮叮它吧!」於是,蚊子們們就圍者大象的屁股叮了起來。大象覺得屁股有點癢,就甩起尾巴來趕蚊子,「的兒~~~~~的兒~~~~~」」(刮動刮琴),蚊子被趕走了(手鈴搖動的聲音由大轉小,由重轉輕,表示蚊子飛走了)。大象又打起了瞌睡,大象剛睡著,蚊子又飛了回來(雙手不停搖動手鈴),大象只好又用尾巴趕,「的兒~~~~~的兒~~~~~」」(刮動刮琴)。就這樣,趕了一次又一次,大象終於生氣了,它用好大好大的腳使勁一跺,「咚--!」(用力敲擊小鼓)聲音大得把蚊子都給嚇死啦!
『柒』 誰走路搖啊搖 小班教案
活動領域:藝術、語言
活動目標:
1 、感受歌曲的優美和舒緩,嘗試用連貫的歌聲表現歌曲。
2、 體驗媽媽對寶寶的愛。
活動准備:
1、 布娃娃一個
2、 媽媽哄寶寶的圖片一張
3、 歌曲《搖啊搖》
活動過程:
一、 復習兒歌《打電話》,引導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二、 學唱歌曲《搖啊搖》
——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結合自身經驗進行談話,調動幼兒的情感。
教師:圖片上的媽媽在做什麼?媽媽是怎樣哄寶寶睡覺的?媽媽在哄我們睡覺時都做些什麼?
——教師邊搖動搖籃哄娃娃睡覺邊唱歌曲,然後通過提問幫助幼兒感受搖籃曲的親切、柔和、安靜、緩慢等演唱特點。
教師:剛才老師是怎樣哄娃娃睡覺的?這首歌是什麼樣子的?快的還是慢的?老師是怎樣唱的?聲音是大還是小?
——教師再次演唱歌曲,通過讓幼兒說說歌里都唱了什麼來引導幼兒熟悉歌詞。
——帶幼兒邊按節拍模擬推搖籃的動作邊說歌詞,引導幼兒速度稍慢、輕聲地說,重點引導幼兒說最後一句時要漸慢漸弱。
——進一步啟發情感,幫助幼兒感受媽媽對寶寶的愛,啟發幼兒向媽媽哄自己睡覺時一樣用稍輕、連貫的聲音學唱歌曲。教師:媽媽哄寶寶睡覺時為什麼要搖著寶寶,拍著寶寶,還給寶寶唱歌?媽媽那麼愛寶寶,哄寶寶睡覺時唱歌應該怎樣唱?
——請幼兒扮演媽媽,雙手交叉在胸前,模擬抱著娃娃哄娃娃睡覺的動作,邊搖邊唱歌曲,啟發幼兒充滿感情的演唱。
三、 引導幼兒隨著《搖啊搖》的樂曲按節拍輕輕、慢慢地走出活動室。
提醒幼兒不要吵醒睡著的娃娃,繼續感知搖籃曲的性質。
『捌』 走路要留神教案
[活動來源]:春季是放風箏的好季節。風箏的造型豐富多樣、色彩鮮艷。有一次和寶寶專閑聊,他興奮地對我說屬放假的時候和爸爸媽媽放風箏的事,其他小朋友聽到都很感興趣。結合這一情況,利用幼兒濃厚的興趣設計了這一主題活動。
[活動安排]:
活動一:談話《放風箏》
(活動已經進行,談話過程中小朋友聽了都著急地說要去放風箏,在小朋友產生濃厚的興趣的基礎上,產生了下一個活動。)
活動二:漂亮的風箏
[活動目標]:
通過收集,展示風箏,讓小朋友在欣賞過程中產生放風箏的慾望。
[活動准備]:
1、請爸爸媽媽幫忙收集風箏。
2、將小朋友帶來的風箏掛在牆上展示。
[活動過程]:
1、引入主題:
師:你們帶來怎麼多風箏可真漂亮,我們一起來看看!
2、看風箏:帶著幼兒邊走邊看,掛在牆上的一個一個風箏,看看哪個大,哪個小,哪個是小燕子,哪個是奧特曼等。
3、活動結束:
談話:說說你喜歡哪個風箏。
『玖』 幼兒中班角色游戲學走路的教案的教案
活動目標: 1、能根據音樂的變化,用身體動作表現不同形態的海浪。 3、在游戲化情境中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海浪視頻、歡快的音樂、一塊圓形的大布活動過程: 一、活動准備幼兒隨音樂做神氣的海軍入活動場地。 小朋友們,老師請你們當一回神氣的海軍,保衛祖國的海疆,好不好?...那我們一起跟著音樂去巡邏吧。(放音樂) 二、觀看視頻,初步感受不同形態的海浪。 1、引入話題:神氣勇敢的小海軍們,請找個位置坐下來吧。小海軍們,我們出去巡邏,走著走著來到了海邊。一起去看一看美麗的大海上會發生一些什麼事情? 2、啟發經驗,引出不同形態的海浪並啟發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 風平浪靜:小海軍們,海面上有什麼情況?仔細觀察了。(海鷗,游泳)海水是怎麼樣的?--微微盪漾。能不能用你的肢體動作來表現輕輕晃動的小小波浪呢?請小朋友跟著音樂表現輕輕晃動的波浪。 小浪。不好,起風了,大海漲潮了,海水是怎樣的呢?(看視頻)--小波浪,小浪花。誰能用你的身體動作來表現一下漲潮時的小波浪?讓我們的小波浪跟著音樂一起跳舞吧。 刮大風了,海面掀起了一個個大浪。去看看吧。那大浪是什麼樣的呢?浪急的時候會出現什麼?誰能用你的身體動作表現大浪和漩渦。把大浪和漩渦放進音樂里去吧。 風總算變小了,大海要退潮了,退潮時的海浪是怎麼樣的?小海軍要仔細看咯。(沖上去,慢慢的安靜下來)。誰能表現退潮時的海浪?讓退潮時的海浪隨著音樂動起來吧。 小結:原來美麗的大海,是變化多端的。它會隨著天氣的變化而變化的。 四、游戲:海浪剛剛小海軍們看到了不同樣子的海浪,還隨著音樂用動作表現了海浪。老師請你們玩一個海浪的游戲。 1、介紹游戲規則。我們用這大圓傘當作大海,大家一起抓住傘邊抖動,傘呢就會像大海一樣起波浪的。但是大海的海浪是會變的,請小朋友們要仔細聽清音樂的變化,做不同的海浪好不好?准備好了嗎? (2) 鼓勵幼兒按老師的口令和方法玩海浪遊戲。 大海浪(集體用大力,使布大幅度抖動);小海浪(集體用小力,頻率高抖動速度快,幅度小);潮小組長(集體用大力,然後全體往圓心靠攏使圓布往上拱);落潮(集體不用力,使布自然下降至地面);漩渦(同漲潮動作,並同進朝同一方向快速繞圈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