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托班安全教育《入園我知道》的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入園是要和家長在一起,不能隨意跑動。 2、能對各種入園過程中的行為作出正確的判斷,願意接受成人的建議。 活動准備: 1、小男孩和成人女性木偶各一個。 2、積木搭起的話題,小皮球一個。 3、教學掛圖和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 (1)教師出示掛圖: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2)教師: ①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麼?(圖中藍衣服小朋友是明明,綠衣服小朋友是冬冬。) ②明明是和爸爸一起來上幼兒園的,你找到明明了嗎? ③明明是怎麼上幼兒園的? ④明明到班上的時候是怎麼做的? 2、引導幼兒觀看木偶表演。 ⑴教師:上幼兒園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麼做的吧! ⑵教師操作木偶,引導幼兒理解入院時偷偷亂跑的不良後果。 ①木偶表演:冬冬上幼兒園啦,今天是他第一天上幼兒園,他早早的就和媽媽來到了幼兒園。一進大門,冬冬就看見了一座滑梯,他甩開媽媽的手,又蹦又跳的跑過去,玩起了滑梯。冬冬玩累了,發現自己找不到媽媽,著急的直哭。媽媽找到了冬冬,對他說:"上幼兒園的路上要緊緊拉著媽媽的手,這樣才是媽媽的好寶貝。" ②教師:"你們覺得冬冬這樣做對嗎?為什麼?離開爸爸媽媽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⑶教師操作木偶,引導幼兒理解自己隨意跑出去的不良後果。 ① 木偶表演:第二天上幼兒園的時候,冬冬緊緊拉著媽媽的手,再也不敢松開,媽媽把冬冬送進了小一班教室。冬冬看見操場上的皮球,趁著媽媽和老師在談話,偷偷地跑出教室,在操場上玩起了皮球。冬冬玩累了,發現自己找不到小一班。這么多班級,哪一個才是小一班呢?冬冬著急地哭了起來。老師找到了冬冬,告訴冬冬:"到了班上可不能自己跑出去玩,如果想玩,老師會帶小朋友們出去玩的。" ②教師:你們覺得冬冬這樣做對嗎?為什麼?自己隨意跑出去會怎樣? 3、閱讀幼兒用書,對不同的行為進行判斷。 ⑴教師: ①請你們看看書上的小朋友在干什麼。 ②你喜歡哪一個小朋友?為什麼? ⑵教師小結:我們上幼兒園的時候要拉著爸爸媽媽的手,不能亂跑;如果亂跑,可能會找不到爸爸媽媽,還可能會摔跤、受傷呢。到了班上,不能自己偷偷的跑出去玩;如果想玩的話,老師會帶小朋友們出去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