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術作品可以什麼都不像嗎走進抽象藝術 教案
課 題《美術作品可以什麼都不像嗎?——走進抽象藝術》 教材版本: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美術鑒賞》(人民美術出版社) 模 塊:美術鑒賞 教學對象:高一學生 課 時 :1課時教學用具:多媒體電腦、課件 教材分析 本課是具體了解和認識三大美術類型中的第三種——抽象藝術。抽象藝術是人類認識和把握世界的一種重要方式,只不過它使用的是純粹的藝術語言,這是它與具象藝術和意想藝術的區別所在。抽象藝術的兩種基本形態是「冷抽象」和「熱抽象」。嚴格的「抽象藝術」是指那種完全拋棄了任何可視自然現象的表現形式。本課的內容有: 1、抽象藝術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是通過人們的「發現」產生的。 2、兩位抽象藝術家,兩種抽象藝術。 3、美術走向抽象的簡單過程及其抽象藝術的藝術美。 4、認識美術鑒賞對於未來人生發展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在第二課的學習中已經接觸過抽象藝術,大部分學生不大喜歡抽象藝術,有的學生對抽象藝術的態度是極為反感、不感興趣。吸引學生興趣點,使學生以客觀的態度學習欣賞抽象藝術是教學中值得注意的問題。學生具有自我學習的能力,但重點的把握還是不準,特別對抽象藝術的特點的理解感到困難,仍需要老師加以引導;學生有發言的慾望,但自信心不足,教師應該給學生表達意見的機會。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讓學生對抽象藝術的兩種基本形態、美術走向抽象的簡單過程以及抽象藝術的語言、藝術上的美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不必求全。 過程·方法:1、了解抽象藝術的概念和鑒賞抽象藝術的一般過程或方法 2、能從抽象藝術的形態、語言、藝術美等方面表述自己對抽象藝術的看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名畫賞析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高藝術鑒賞的能力。 2.以美的角度在生活中尋找美,創造美,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 教學重點:抽象藝術的特點,什麼是冷抽象和熱抽象。. 教學難點:如何結合實例講清抽象藝術的兩種基本形態、抽象藝術的特點 解決方法 1、通過欣賞姐妹藝術——音樂,進一步解釋抽象藝術的語言和形象特徵。 2、從現實生活中選取抽象藝術的元素,嘗試創作抽象藝術作品;或臨摹抽象藝術作品. : 教學方法:利用對比法,通過大量的抽象藝術作品幫助學生加深對抽象藝術的理解。 活動方式 採取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與探究性的學習活動方式 教學模式:情景引入——感受分析——語言敘述——評價交流 教學程序 對比引入新課 比較具象、意象抽象藝術作品 學生區分什麼樣的作品是具象、意象、抽象的引出課題(板書) 三幅作品 初步認識抽象藝術--抽象藝術是被發現的 1、講述康定斯基如何』發現』抽象藝術。教師總結看似偶然,其實它的出現是必然的。 2、了解抽象藝術產生的背景(攝影、攝像技術的發明) 3、對比欣賞蒙得里安的《紅樹》、《灰樹》、《開花的蘋果樹》。 學生答:紅樹比較像樹,灰樹有些像又有些不像,而開花的蘋果樹則非常不像樹。 4、教師歸納:具像發展到意象,最後才到抽象。所以抽象藝術的出現是必然的。 《紅樹》、《灰樹》、《開花的蘋果樹》。 兩種抽象藝術(深入認識抽象藝術) 一、冷抽象 1、蒙得里安和《百老匯的爵士樂》 2、什麼是冷抽象 一、欣賞蒙得里安作品《百老匯的爵士樂》學生談感受[學生交流內容] 學生1:我看起來就像坐在飛機上鳥瞰城市時的景象。 學生2:我覺得蒙得里安像一位預言家,作品是二十世紀40年代的畫,卻像我們這個時代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電子網路一樣。 學生3:縱橫交錯的線條像美國發達的交通網,小方塊像各式各樣的汽車在大道上賓士。 學生4:直線與方塊的構成,畫面不拘一格,就像美國人那種開朗的性格與靈活多變思維。 學生5:我覺得各式各樣的方塊就像夜總會和歌劇院一樣遍布於百老匯街的大街小巷。 學生6:我覺得像霓紅燈隨著爵士樂的節奏而閃爍。鮮艷的色塊象百老匯夜晚的霓紅燈光閃閃爍爍、一明一暗;直線和豎線象百老匯大街小巷橫平豎直;其中的大小方塊象街道上跑的汽車,鳴著喇叭象薩克斯和小號的滴滴答答悠揚的聲音、金屬的光澤、還象音樂上的五線譜高音低音跳躍的鼓點。 二、提問;這幅畫的語言元素有什麼特點,(引導學生從點、線、面方面分析) 學生;全是由直線構成,形成直角關系,並由方塊構成,互相平行且垂直。 老師歸納;凡是由直線、幾何形構成,看起來比較冷靜、理性的抽象作品就是冷抽象作品。蒙德里安是冷抽象代表人。(板書) 1、《百老匯的爵士樂》 2、蒙德里安簡介 二、熱抽象 1、康定斯基和抽象藝術 2、什麼是熱抽象 欣賞康定斯基的作品《即興之31》 提問:從即興二字,我們可以看出畫家當時是怎樣的心態? 學生:充滿激情, 這幅畫的結構又是怎樣的?是不是還是由直線,幾何形構成的比較冷靜、理性的呢? 學生:不是,它是由曲線,比較亂的形構成,一點也不理性,相反比較隨意。 老師:很好,大家分析的非常不錯,康定斯基的這幅畫是典型的熱抽象作品,我們只要記住像這種由曲線,自由形構成,感受性較強,筆勢較明顯的大都是熱抽象作品。康定斯基是熱抽象代表人。(板書) 1、《即興之31》 2、康定斯基簡介 學生練習 辨別冷抽象和 熱抽象作品 讓學生辨別一些作品,哪些是冷抽象,哪些是熱抽象。(通過提問,回答並說出為什麼,來鞏固理解兩種抽象風格) 若干作品 理解抽象藝術的藝術美 抽象藝術的 藝術美: 1形式與色彩、 2構圖與筆觸、 3材料與肌理、 4空間與透視、 5光影與運動 剛才我們已經欣賞了各種抽象藝術,並且也學會了區分冷抽象和熱抽象。那麼抽象藝術到底美在何處呢?下面我們來看看抽象藝術的五點藝術美學生活動:由四個組分別分析前四個藝術美,最後一個由老師來補充。 A組選擇作品《白上白》 冷抽象,該作品由直線,正方形構成畫面感受非常嚴謹,冷的白和暖的白讓人感到理性。 B組選擇作品《作品36號》 無上無下、無前無後的滿構圖,筆觸隨意,姿勢筆觸繪畫, C組選擇綜合材料《隱現3X》 銀灰色的金屬材料給人一種理性的感覺,流暢的曲線線條帶給人自然的美感,一點紅色若隱若現。 D組選擇作品《紅窗》 菱形所形成的方向既像里轉又像外轉,產生視覺錯覺感,從顏色上由深紅到淺紅到明黃有種空間感 E老師總結 選擇作品《26-4-94》 色彩上前黃後綠,產生明暗空間的視覺感受,方向一致筆觸強烈,有運動感。 學生有說不到位的地方老師予以補充,學生初步有個了解即可 課堂引申 中國抽象藝術 1、 原始彩陶 2、 草書 3、 趙無極 彩陶圖片、作品圖片 嘗試練習畫抽象畫 誰都能創作抽象藝術嗎? 大師能創作抽象藝術,我們能不能創作抽象作品呢?嘗試結合背景音樂進行即興創作(可以用冷抽象也可以用熱抽象的風格) 巡迴播放音樂及大師的作品 展示評價-自評、點評 結束語 抽象藝術作為無主題、無邏輯、無故事的藝術,是經驗之外的生命感受,它追求創新挑戰經驗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新美圖畫,抽象藝術用鮮明的個性及藝術符號來完成畫家對藝術的生命體驗。 欣賞抽象藝術,懂與不懂是相對的。而人的文化修養、藝術修養決定了人的審美能力,這是絕對的。 感謝抽象藝術帶給我們新的思考! 板書設計 美術作品可以什麼都不像嗎? ― 走進抽象藝術 抽象藝術 -→ 藝術美 形式與色彩 ↙ ↘ 構圖與筆觸 半抽象 → 純抽象 材料與肌理 具象 → 意象→抽象 冷抽象(蒙德里安) 空間與透視 熱抽象(康定斯基) 光影與運動 課後反思 這節課選取的內容是學生比較難掌握的,上課過程中需要調動各種感官,激發學生的想像,運用通感,讓學生獲得立體的感受,建構起對抽象繪畫的初步認識,應該說對學生的發展是有幫助的。 轉變美術教育觀念成為了廣大教師學習與教學實踐的主要內容。轉變觀念的核心內涵就是從過於強調學科體系與技能的滯後教育觀轉變到、提升到藝術(美術)文化課程的認識層面。因此,美術欣賞教學就應該像教學生「詩、詞一樣,目的不是去學習如何創作詩、詞,其重點讓學生感覺、體味、把握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或民族文化的文脈」。以此為教學理念。本課的教學目的不是讓學生成為創作抽象繪畫的畫家,而是學生通過名畫賞析,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提高藝術鑒賞的能力。繼而能以美的角度在生活中尋找美,創造美,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
② 教學設計簡筆畫的書籍有哪些
一、教材分析
作為人類三種主要藝術類型之一,抽象藝術也是人類認識和把握世界的一種重要方式,只不過它使用的是純粹的藝術語言,抽象藝術有冷抽象和熱抽象兩種類型之分,了解抽象藝術的特點及其獨特的藝術美的表現,進而能夠創作抽象藝術作品。抽象藝術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是通過人們 的「發現」產生的。這里有兩點需要注意:1.抽象藝術和具象藝術、意象藝術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現任何現實中的可視物,但不能因此說它與現實就沒有任何關系,可以說,任何藝術的終極對象都是現實。2.抽象藝術所使用的語言是非現實的,是藝術本體語言的純粹表達,其中包括點、線、面和色彩。
面對學生已經形成的排斥感和質疑,如何創造適合學生的教學,貫徹新課程教學新理念,我們必須尋找學生感興趣且可接受的切入點。抽象藝術呈現出復雜,光怪陸離的現象,但是其色彩、點、線、面所形成的干濕濃淡、輕重徐疾、疏密縱橫的節奏如同音樂中的符號,能傳達一種難以言喻的內心情感,並直接的感動觀眾。因此音樂就成了讓學生對抽象藝術感興趣的切入點。
教學目標
1、通過對比具象藝術和意象藝術,了解和認識抽象藝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點。
2、理解抽象藝術的表現語言,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3、結合欣賞抽象藝術作品了解和認識抽象藝術的兩種基本形態(冷抽象和熱抽象),美術走向抽象的簡單過程及抽象藝術的語言和藝術上的美的表現。
教學重點:
通過抽象藝術以及代表畫家,代表作品的欣賞和了解,培養審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抽象藝術之美。
1、如何結合原有的美術語言的知識來理解認識抽象藝術的概念。
2、藝術如何發展到抽象的,如何欣賞抽象藝術。
教學用具:多媒體設備。
二、教學方法:
1、教學過程適宜利用對比法,通過大量的抽象藝術作品之間、抽象繪畫和音樂之間的對比欣賞,幫助學生加深對抽象藝術的理解。
2、活動方式:
採取教師引導、學生小組合作與探究性的學習活動方式
(1)、講述現代抽象藝術奠基人、俄國藝術家康定斯基發現抽象藝術的故事。
(2)、介紹兩位抽象藝術家蒙德里安和克蘭以及它們的典型作品。分析冷抽象和熱抽象。
(3)、通過展示我國仰韶文化半坡陶器的圖片和自然中的抽象美的圖片來分析抽象藝術的形成過程。
(4)、賞析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解釋抽象藝術的語言和形象特徵,嘗試用畫筆來表現抽象藝術。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回顧前兩節教學內容,欣賞具象藝術和意象藝術作品的同時講解其藝術特點。 那麼美術作品可以什麼都不像嗎?抽象藝術已經滲透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我們面對一幅抽象作品時有因為看不懂而排斥,不知道怎麼欣賞,因為抽象藝術和具象藝術、意象藝術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現任何現實中的可視物,是否和生活毫無聯系呢?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抽象藝術,去體會抽象藝術獨特的藝術美。出示課題,介紹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設計意圖:通過對比和設疑引起學生對抽象藝術的興趣和想像
(二)講授新課
美術史上第一幅抽象畫是俄國藝術家康定斯基創作的,他在回憶其抽象創作的契機時說:「有一天傍晚,我回到畫室,突然間看到一幅閃爍著內在光輝,栩栩如生,活躍畫紙上的畫,令我震驚!當我走進仔細看時,才明白原來是自己的畫作倒置罷了!翌日,在白晝的光線下,我把畫放正,昨日的那種美感竟消失了。畫面上只留下一些『無可名之形』?此事給我莫大的啟示:即當畫面的形象和色彩依附於自然主題時,觀賞者總會在畫面上尋找他畫的是什麼,而忽略了形象和色彩固有的特質和功能」。
總結抽象藝術的含義:在20世紀初才開始逐步形成的一種用美術的基本語言元素和語言手段進行獨立創作的美術類型。
一)兩位藝術家,兩種抽象藝術
活動一:展示美術作品:《百老匯的爵士樂》、《即興之31》兩幅作品。
問題思考探討:同學們分兩組討論,談談自己對這兩幅作品的感受。分析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簡介兩位畫家的生平,指出蒙德里安創造出了一種視覺音樂, 康定斯基注重了音樂與色彩結合.)
學生活動:分別請一位同學回答問題,然後找同組同學作補充。
教師活動:老師總結後引出:抽象藝術的定義及兩種形態
抽象藝術及其兩種形態(冷抽象,熱抽象)
冷抽象、熱抽象藝術的代表藝術家及觀點。
冷抽象含義: 代表人物:蒙德里安。
熱抽象含義: 代表人物:康定斯基。
作品賞析 《即興31號》
結合音樂《交響曲》感受熱抽象的情緒表達和對康定斯基的了解。康定斯基是現代抽象藝術在理論上和實踐上的奠基人。康定斯基對於色彩和聲音律動的共同性的高度敏感使他最終走上了抽象表現主義的藝術道路。他相信通過大量不同色彩間的和諧運用以及形式的配合,藝術具有一種和音樂媲美的振人心魄的力量。他相信藝術能達到一種神諭的和宗教的境界。
康定斯基在他的回憶錄中曾經說過:「創作就像不同世界的猛烈碰撞,這種沖突必定創作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就是作品??每一件作品的誕生都是一個創世紀,就像音樂是由不同的樂器產生出的聲音,所創造出的和諧悅耳的旋律一樣。」由此我們可以想到,康定斯基每創作一幅畫的時候,都是憑借著強烈的感性來創作的,但也不是隨意的塗抹,而是符合著一些理論。
作品賞析 《百老匯的爵士樂》
學生活動:請同學們先鑒賞紐約百老匯夜景的照片,然後一邊聽爵士樂(爵士樂:《藍色狂想曲》),一邊欣賞蒙德里安的《百老匯的爵士樂》。
教師活動:老師介紹:1、爵士音樂;2、蒙德里安生平簡介;3、蒙德里安對百老匯城市面貌的感受及對爵士音樂的感受。
問題思考與探討:
學生活動:同學們分組討論後回答問題:
1.這幅作品使用的語言有哪些?不同的顏色塊讓你聯想起什麼?橫豎交錯的線條讓你想起什麼?
教師活動:老師補充總結, 我們在欣賞抽象畫時重要的是要改變固有的成見,突破陳舊的觀念。去感受畫面的色彩,線條,形象給我們帶來的心理感受。
能力練習: 欣賞幾幅作品,判斷它們是屬於冷抽象還是熱抽象藝術作品。
創設情景請同學們思考:具象藝術能夠如實的再現客觀世界,而抽象藝術卻完全排除現實形象的可辨性呢?那麼藝術為什麼會走向抽象?
由上面的問題引出下一個問題:
二)藝術走向抽象的原因
1、欣賞原始彩陶圖片,了解抽象藝術不僅在現代而且在人類的初期已經初步形成。
2、欣賞大自然中的抽象美圖片感受抽象藝術與藝術中的抽象是密不可分的,一切藝術都來源於生活。
3、請同學們迅速瀏覽課本25頁,回答問題。抽象藝術的形成及其原因?
抽象藝術的形成的原因:
19世紀中葉照相機的發明加速人們對美術的本質思考,20世紀初,抽象藝術的概念在西方已經基本確立(書本25頁內容);照相機的發明,現代的社會化大分工,西方科學理性的影響。
三)抽象藝術的特點:
通過畢加索牛的變化和蒙德里安的幾張畫,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藝術家是怎樣一步一步探索,找到自己的風格,開創了一片藝術的新天地。
這就形成了抽象藝術的特點—分析性:
即把藝術的各種語匯分析、抽離、孤立出來並加以誇大,甚至絕對化,這就形成了抽象藝術特殊的藝術美。小結:嚴格的「抽象藝術」是指那種完全拋棄了任何可視自然現象的表現形式.把藝術的各種語匯分析抽離孤立出來並加以誇大,甚至絕對化,呈現的形象具有特殊的藝術美.
閱讀書本25—26說說抽象藝術的特點和自己的理解?(抽象藝術的特點:分析性) 抽象藝術獨特的藝術美包括:A形式與色彩;B構圖與筆觸; C材料與肌理;D空間與透視;E光影與運動。
學生能力練習:讓學生自己來欣賞作品,判斷作品的藝術美的表現。說出它們的注重了抽象藝術中哪方面美感的表現?
四)欣賞抽象藝術作品感受抽象藝術
設計意圖:在了解抽象藝術的特點的基礎上,通過系統欣賞,感受抽象藝術的美,逐步清晰欣賞抽象藝術的方法。
五)誰都能創作抽象藝術嗎?
③ 中班美術我的夢想屋教案
教學要求:
1、通過教學活動,讓幼兒在欣賞抽象畫的基礎上,初步理解夢境可以不用將具體事物畫出來,知道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現不同的夢境。
2、讓幼兒學會重彩轉印畫的基本步驟,體驗玩色活動的樂趣。
3、培養幼兒感受、欣賞和表現美術作品的能力。
教學准備:
1、法國作家奧迪隆.雷東的作品抽象畫《紅色的斯芬蒂克》(若沒有原著,師可以自己用鮮艷的色彩畫一幅重彩轉印畫)
2、幼兒人手一份材料(一塊玻璃板、一個鏡框、一張白紙、毛筆若干支、顏料)
3、烘乾機、錄音機、磁帶(內有睡覺、可怕的音樂、輕快的音樂)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小魔女。今天我將帶你們去夢的世界玩,高興嗎?
2、聽音樂,做動作(睡覺,做惡夢,美夢,重新睡覺)
3、師:「天亮了,該起床了。」
二、基本部分
1、師:小朋友在夢的世界裡,你們玩的真起勁,夢見了什麼?(幼兒自由發言)
小結:哦,小朋友做了各種各樣的夢,有可怕的夢,也有快樂的夢。
2、師(出示抽象畫):有一位法國的畫家也做了一個夢,而且把它畫了下來。你們猜猜他夢見了什麼?(幼兒自由發言)
小結:我發現一件奇怪的事,畫家的夢里沒有將具體的事物畫出來,而是讓我們來猜一猜,這種畫我們把它叫做抽象畫。
3、師:在這幅畫里,畫家要告訴我們,他做了一個可怕的夢,還是快樂的夢,為什麼?引導幼兒從色彩上去觀察,色彩較鮮艷,還是偏灰暗。)
哦,原來你們認為畫家做了一個快樂的夢,因為他的畫里有許多鮮艷的色彩,灰暗的色彩比較少。
4、師:我剛才也做了一個夢,是個可怕的夢,該用怎樣的色彩去表現呢?(引導幼兒講出許多灰暗的色彩,當然也可用少量鮮艷的色彩來表現)
那今天,我來教你們一個新的畫畫方法,你們幫我選色彩,我們一起合作畫一幅抽象畫《我的夢》,好嗎?
5、師示範步驟:
1)你們瞧,我帶來了一塊玻璃板,要將顏色畫在玻璃板上。
2)請你們幫我選顏色,你們覺得可以用什麼顏色?怎麼畫?(可以讓幼兒指導老師隨意畫線條或色塊)
3)將玻璃板輕輕的晃動,讓色彩自由滲合,流動。
4)拿一張白紙在上面壓一壓,輕輕地掀開。
5)為了使顏色乾的快,在烘乾機上烘一烘。
6)我還要給它鑲上鏡框,這樣就更漂亮了。
6、師:《我的夢》終於畫好了,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請你們先想好自己的夢是快樂的,還是可怕的,然後選用相應的色彩畫在玻璃板上,拿白紙壓一壓,烘乾後,選用自己喜歡的鏡框鑲上,完成作業的小朋友可以將自己的夢講給好朋友聽一聽。
7、幼兒作業,師巡迴指導。(放音樂)
三、結束部分:
1、師讓幼兒將作品布置在一塊板上
2、師:夢的世界好玩嗎?想不想再去?我們再到那裡去找一找,除了可怕的夢、快樂的夢,還會有那些夢?
④ 小班 美術教案 怎樣欣賞抽象畫
抽象畫抄向來標榜是純粹的藝術。它不是對自然的摹仿,而是通過形、色、線的選擇,加以排列組合以表達人類的純粹精神和感情。
第一個畫出不包括任何具象形象的作品,並舉辦「視覺音樂」展覽會的藝術家康定斯基,他強調了色彩的心理效果,明亮的黃色如號角長鳴、深暗的藍色如教堂的管風琴。他懷著堅定的信念,以為「色彩直接影響精神」。被稱為「熱抽象」。
荷蘭畫家蒙德里安提出:繪畫為什麼不能像建築那樣的構築性藝術呢?於是我們看到另一種抽象,一種以直線、矩形;紅黃藍三原色;黑白灰三非色構成的極端簡化,極端單純的造型。而被稱為」冷抽象「。
後來出現了各種」符號創作「,象米羅、音樂家克利。都夢想著視覺語言的純粹,醉心點、線、面、色彩等造型要素的」純形式「構成。
在欣賞抽象畫時,我們不僅要體會色彩色調給我們視覺心理感受,還要對形態有敏感感應,如斜三角的動感,正三角的穩定,垂線的肅穆,波浪線的起伏運動,銳角的沖力,重復線型的交錯、重疊、張力、對峙、疏密、均衡等等視覺上的感應帶來的心理效應。
學習交流,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