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班藝術教案—《粗心的小畫家》活動延伸—日常生活活動怎麼寫》
教案二:粗心的小畫家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自然音進行唱歌,掌握附點音符的唱法。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
活動准備:
圖片,磁帶,錄音,鈴鼓,附點節奏圖示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你們看,今天誰也來和大家一起做游戲了?(出示丁丁)
這個小朋友的名字叫丁丁,你們知道他最喜歡做什麼了?
丁丁今天還帶來幾張圖畫,請小朋友幫忙看一下,畫得怎麼樣?
二、通過圖片理解歌詞。
1、幼兒觀察後集體講述 「請你們看一下,畫了些什麼?畫得怎麼樣?(引導幼兒用歌中的句子來回答。)
2、幼兒回答後,教師說:「我們把丁丁的故事編成幾句話來說一說吧!」(引導幼兒按歌曲節奏來學說歌詞。)
三、學唱歌曲。
1、練聲: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丁丁,現在我們一起來相互問候一下吧,我是中二班的蔡老師。(小朋友們好,你好你好,蔡老師你好)
2、節奏練習
A、幼兒聽辨老師拍的節奏並拍出。
(1)××××│×××│
(2)××××│×××│
出示兩條節奏的卡片,幼兒找出不同之處。
B、幼兒做節奏的游戲:把節奏卡放在不同的歌詞下面,幼兒聽老師彈的琴聲是哪一條節奏,如果是符點的就站起來拍手。
3、欣賞歌曲(教師范唱一遍)
現在我們就把丁丁這個故事,配上音樂一起來聽聽,感覺怎麼樣?
4、幼兒學唱歌曲。
現在我們一起來跟著唱一唱,唱的時候注意音樂中的符點。
四、在學唱基礎上提高演唱要求。
1、給音樂起名字。
小朋友我們把這個故事變成了好聽的歌曲,可是它還沒有名字呢?你想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呢?(幼兒討論後起名字)
剛才小朋友都說了丁丁是個粗心的人,那麼你們說做事粗心馬虎的話,會有什麼後果?
對了,那麼在這首歌曲中,丁丁有沒有被別的小朋友笑呢?我們再來聽一遍,請你聽到是小朋友笑丁丁的地方,舉手錶示。
2、幼兒聽歌曲舉手錶示笑聲。
除了笑聲,老師還聽到一個聲音,是什麼?為什麼要加這個聲音?(是「咦」。它表示奇怪的意思。)
對,就象我們小朋友看到了這樣的畫也會覺得很奇怪,所以要說「咦」,你們能不能來學學它的口氣?能不能吧後面的笑聲一起加上嗎?
3、幼兒練習唱最後一個樂句。(提出要求:有表情的來唱,表現出既奇怪又好笑的情緒)。
4、幼兒完整演唱歌曲,變換多種形式教幼兒演唱(如:拍手、拍腿、分大小聲、集體演唱等)。
小朋友,你學了這首歌後,你會不會象丁丁那樣粗心?哦,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不會象丁丁那樣的,一定會做個做事情細心,認真的小朋友的。
四、找個好朋友,去幫助丁丁修改圖畫。(找朋友音樂結束活動)
2.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以什麼為主要活動形式
教學的導入語如果說得好,能使整個教學有良好的開端,良好的持續,能夠引幼兒活動的興趣。可以說,導入語說的好,能使教學成功了一半。 一、直入式 開門見山直接導入新課內容,用語簡短。如故事表演《狐狸下蛋》教學導入語,「上節課我們已經講過『狐狸下蛋』的故事,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你們願...意嗎? 二、談話式 師幼在交談中不知不覺地滲透新課內容,進而又自然而然地引入課題。如兒歌《傘》的導入語:「小朋友,你們喜歡下雨嗎?喜歡雨傘嗎?為什麼?」讓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小結:「小朋友都喜歡雨傘,因為雨傘可以為我們擋雨,也非常漂亮,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兒歌《傘》。」 三、謎語式 通過猜謎語能夠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徵,幫助幼兒理解新課內容,啟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常識課《認識青蛙》教學導入語:「今天,老師要請你們猜一樣東西,『大眼睛,寬嘴巴,白肚皮,綠衣裳,地上跳,水裡劃,唱起歌來呱呱叫,專吃害蟲保莊稼。』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這是什麼東西?對了,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青蛙!」 四、故事式 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如音樂活動中的《粗心的小畫家》的導入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有一個小朋友叫『丁丁』,他很喜歡畫畫,他畫螃蟹四條腿,他畫鴨子尖嘴巴,畫只兔子圓耳朵,畫匹大馬沒尾巴,你們說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畫家呢?對今後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細心,仔細觀察,千萬不能馬馬虎虎。今天,我們來學習歌曲《粗心的小畫家》。」 五、激發式 利用激發式導入新課內容,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如科學領域中的《觀察鯽魚》的導入語:「今天老師釣了許多魚,小朋友高興嗎?你們看(把魚盆放到小朋友面前,讓小朋友都仔細看),魚在干什麼?魚看到小朋友非常高興,它們在水裡游來游去,還要和小朋友說哩!(打開錄音)魚:『我的名字叫鯽魚,你們看,我身上有什麼?』(關掉錄音機)師:『小朋友,鯽魚要請你們看它身上有什麼?大家仔細看,看清楚了就說給魚聽。」 六、懸念式 採用懸念式導入新課,可撩起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追根問底的熱情,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精神。如主題活動中的故事《茉莉花請醫生》的教學導入語:「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個故事,題目叫《茉莉花》。茉莉花為什麼要請醫生?請了幾個醫生?它們是怎樣為茉莉花治病的?請小朋友認真聽老師講完故事就知道了。」 七、表演式 通過情境、小品、舞蹈、木偶等表演形式導入新課。如音樂活動課中的《王老先生》的導入形式:出示戴眼鏡的老公公木偶說:「你們看,誰來了?我們就叫他王老先生,王老先生很喜歡養動物,你們猜一猜他養了些什麼?我們今天就用歌聲來表達剛才的內容。這首歌的名字叫《王老先生》。」這種情境表演將歌詞內容體現出來的導入新課的形式,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歌詞內容。 八、演示式 藉助實物,玩具,圖片,貼絨等道具演示的形式導入新課,直觀形象,幼兒既感興趣,又容易理解。如音樂活動中的歌曲《丟手絹》導入時可以說:「今天,老師帶來一些東西,你們看是什麼東西?」(出示手絹)師示範游戲,並總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叫《丟手絹》。」 九、實驗式 通過直觀形象的實驗操作形式導入新課內容,變抽象為具體,變深奧為淺顯,既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又對幼兒理解,掌握新授內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常識課《認識水》就可以實驗操作形式導入新課。教師提起水壺,往玻璃杯里倒水,然後提問:「你們看老師把什麼倒在杯里?(水)水有顏色嗎?(估計有的幼兒會說水是白色的,有的幼兒會說沒有顏色)到底誰講的對呢?我們來做個小實驗,你們看完了就知道哦了。」 十、游戲式 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新課,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如科學領域中的《小手的秘密》,導入新課可這樣安排:教師領導幼兒做游戲「請你照我這樣做」,最後讓幼兒把雙手放在身體的背後,啟發誘導:「咦!你們把什麼藏在背後去啦?哦!原來你們把手藏在身體後面去了。伸出來看看,每個人都有幾只手?兩只手還可以怎麼說?(一雙手)。」 十 一、觀察式 讓幼兒帶著任物去觀察,幼兒會留心注意事物。如科學領域中的《認識小蝌蚪》,導入時可以這說:「小朋友,老是在桌上准備了許多盆,盆里裝了許多小蝌蚪,他們長得是什麼樣子的呢?老師要請小朋友去看看,看的時候要認真,仔細,還要記住。」通過觀察的形式導入新課,能使幼兒對所學只是理解快,掌握牢。 十 二、聯想式 由舊知識導入,溫故而知新。 1、利用「接近律」回憶,抓住聯系點導入新課。事物之間接近的特徵,容易形成接近聯想,達到推陳出新的目的。如科學領域活動課《認識貓頭鷹》的教學導語:「以前,我們認識了『樹醫生』——啄木鳥,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農作物醫生』——貓頭鷹。」突出聯系點——益鳥。 2、 利用「相近律」回憶,抓住聯系點導入新課。事物之間相似的特徵,容易形成相似的聯想,達到回憶新知識的目地。如語言活動中的《金雞冠的公雞》教學導語:「以前,老師給小朋友講過『驕傲的公雞』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公雞驕傲失敗的事。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個公雞貪吃,愛聽恭維它的話,後來受騙上當的故事。」這種以公雞的缺點為聯系點的導入,能激發幼兒的求知慾。 3、利用「對比律」回憶,抓住聯系點導入新課。事物之間相反的特性容易形成對比聯想,達到鮮明對比的目地。如社會領域中的《學做小雷鋒》導入時,可先讓幼兒說說生活在新社會的幸福生活,然後對比、設疑。「雷鋒手上為什麼會有三條疤?」通過新舊社會兩代人的生活對比,激發幼兒憎恨舊社會、熱愛新社會的情感。 十 三、掛圖、提問式 利用掛圖,通過富有情趣的問題創設導入新課,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如音樂活動中的《摘星星》的導入語:「圖中月兒是什麼樣的?月兒彎彎好像什麼?誰想在這船上坐?坐在這船上想干什麼呢?」 十 四、錄音、幻燈式 採用錄音、幻燈等多媒體電化教學導入新課,可吸引幼兒的好奇心。如音樂活動中的《小烏鴉愛媽媽》聽完歌曲錄音後問:「小朋友,你們喜歡這首歌嗎?歌名叫什麼?(小烏鴉愛媽媽)對,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 幼兒園教學導入語的設計形式多樣,舉不勝舉,運用適應根據具體學科、內容而定。總的要講究引導性、啟發性、激發性、自然性、新穎性等導入技巧的授課藝術,千萬不要牽強附會、生搬硬套,讓人感到造作、不自然。
3. 活動導入方法有哪些
一、直入式
開門見山直接導入新課內容。
如故事表演《狐狸下蛋》導入語,「上節課我們已經講過『狐狸下蛋』的故事,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好不好?」
二、談話式
師幼在交談中不知不覺地滲透新課內容,進而自然而然地引入課題。
如兒歌《傘》的導入語:「小朋友,你們喜歡下雨嗎?喜歡雨傘嗎?為什麼?」然後讓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小結:「小朋友都喜歡雨傘,因為雨傘可以為我們擋雨,也非常漂亮,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兒歌《傘》。」
三、謎語式
通過猜謎語能夠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徵,幫助幼兒理解新課內容,啟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如科學活動《認識青蛙》導入語:「今天,老師要請你們猜一個謎語,『大眼睛,寬嘴巴,白肚皮,綠衣裳,地上跳,水裡劃,唱起歌來呱呱叫,專吃害蟲保莊稼。』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這是什麼東西?對了,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青蛙!」
四、故事式
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如音樂活動《粗心的小畫家》的導入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有一個小朋友叫『丁丁』,他很喜歡畫畫,他畫鴨子尖嘴巴,畫只兔子圓耳朵,畫匹大馬沒尾巴,你們說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畫家呢?對,今後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細心,仔細觀察,千萬不能馬馬虎虎。今天,我們來學習歌曲《粗心的小畫家》。
五、懸念式
採用懸念的形式導入新課,可引起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追根問底的熱情,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精神。
如主題活動中的故事《茉莉花請醫生》的教學導入語:「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個故事,題目叫《茉莉花》。茉莉花為什麼要請醫生?請了幾個醫生?他們是怎樣為茉莉花治病的?小朋友認真聽老師講完故事就知道了。」
4. 幼兒音樂《我的五綵衣》教案
這首歌曲是一首很普通的兒童歌曲,該歌曲旋律簡單、琅琅上口,歌詞內容很生活化,很有童趣,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就像在孩子們身邊發生的故事一樣,音域比較適合大班孩子來學習,並且歌曲中有一定的難度,如附點節奏、後半拍起唱、跳音等,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孩子的音樂素質,同時歌曲內容能教育孩子做事要認真,不粗心,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感受歌曲的歡快、幽默。並能把歌曲有趣、詼諧的情緒較好的表現出來。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理解歌詞所表現的內容;唱好附點音符。 2.嘗試改正歌詞內容,懂得要做個細心的好孩子。 3.樂於參與歌唱活動,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詼諧的情緒。 活動准備: 1. 圖譜 2.《粗心的小畫家》音樂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來猜猜看他是誰呢?(出示圖片) 幼兒自由討論。猜一猜,他會畫些什麼呢? 二. 學唱歌曲 1、首先,我們來聽聽老師唱的這首歌曲中這位小客人是誰,然後再告訴我你們還聽到了些什麼?(幼兒說一句,老師就唱一句,然後把小圖片貼出來) 2、師:小朋友們的耳朵真靈,都聽出來了(若聽不出來或是幼兒說不出完整的一句歌詞就再聽一遍)那麼有沒有哪位小朋友注意到歌詞的順序了呢,我們再來聽老師唱一遍,然後我請小朋友上來把圖片按順序排列出來。小耳朵認真聽好了哦。(若意見不統一可再聽老師范唱一遍) 3、師:圖譜按順序貼完了,小朋友,你們發現這個圖譜中藏著什麼秘密沒有呢? 原來都有一個小圓點,這個小圓點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呢叫「附點」。 師:加了這個附點呢就表示附點前面這個字要唱長一點。 學會用一問一答的方法按節奏將歌詞填充,解決重點(先師問,幼答;後交換)。 如: Ⅹ·Ⅹ ⅩⅩ | ⅩⅩ Ⅹ |; 師: 畫 只 螃蟹 幼:四條 腿。 畫 只 鴨子 幼:小尖 嘴。 畫 只 小兔 幼:圓耳 朵。 畫 匹 大馬 幼:沒尾 巴。 4、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圖譜上還發現了什麼小秘密沒有呢? 引導幼兒說出跳音記號 師:這個跳音記號表示這個字要唱的短暫而有彈性,像是跳跳糖在我們嘴裡跳一樣。(是可用比較法讓孩子比較) 師:那小朋友們為什麼要笑丁丁呢? 引導幼兒能說出丁丁畫的畫很奇怪 師:那你們有沒有聽到歌曲中用了哪一個字表示奇怪的呢?(咦)那我們也來學一學,(再學一遍,能不能再奇怪一點呢?)那我們一起來學學最後一句。 師:那你們覺得丁丁是個怎樣的孩子啊?並引出歌名——《粗心的小畫家》。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粗心的小畫家》。 5、幼兒跟著鋼琴一起學唱歌曲。鼓勵幼兒有表情地進行演唱,體驗歌曲的風趣、幽默。 6、進行男女聲對唱或是師生對唱。 7、師:我們從歌名上就可以知道丁丁是個粗心的人,那麼你們說人人做事都粗心馬虎的話,會怎樣?」(會被別人笑,還會出現嚴重的後果。)
5. 幼兒音樂課教學如何導入
一、直入式 開門見山直接導入新課內容,用語簡短。如故事表演《狐狸下蛋》教學導入語,「上節課我們已經講過『狐狸下蛋』的故事,今天,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表演這個故事,你們願意嗎? 二、談話式 師幼在交談中不知不覺地滲透新課內容,進而又自然而然地引入課題。如兒歌《傘》的導入語:「小朋友,你們喜歡下雨嗎?喜歡雨傘嗎?為什麼?」讓幼兒自由發言,教師小結:「小朋友都喜歡雨傘,因為雨傘可以為我們擋雨,也非常漂亮,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兒歌《傘》。」 三、謎語式 通過猜謎語能夠概括事物的主要特徵,幫助幼兒理解新課內容,啟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如常識課《認識青蛙》教學導入語:「今天,老師要請你們猜一樣東西,『大眼睛,寬嘴巴,白肚皮,綠衣裳,地上跳,水裡劃,唱起歌來呱呱叫,專吃害蟲保莊稼。』請小朋友動腦筋想一想,這是什麼東西?對了,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青蛙!」 四、故事式 以故事的形式導入新課,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如音樂活動中的《粗心的小畫家》的導入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有一個小朋友叫『丁丁』,他很喜歡畫畫,他畫螃蟹四條腿,他畫鴨子尖嘴巴,畫只兔子圓耳朵,畫匹大馬沒尾巴,你們說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畫家呢?對今後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細心,仔細觀察,千萬不能馬馬虎虎。今天,我們來學習歌曲《粗心的小畫家》。」 五、激發式 利用激發式導入新課內容,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如科學領域中的《觀察鯽魚》的導入語:「今天老師釣了許多魚,小朋友高興嗎?你們看(把魚盆放到小朋友面前,讓小朋友都仔細看),魚在干什麼?魚看到小朋友非常高興,它們在水裡游來游去,還要和小朋友說哩!(打開錄音)魚:『我的名字叫鯽魚,你們看,我身上有什麼?』(關掉錄音機)師:『小朋友,鯽魚要請你們看它身上有什麼?大家仔細看,看清楚了就說給魚聽。」 六、懸念式 採用懸念式導入新課,可撩起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追根問底的熱情,培養幼兒主動探索的精神。如主題活動中的故事《茉莉花請醫生》的教學導入語:「今天老師要給小朋友講個故事,題目叫《茉莉花》。茉莉花為什麼要請醫生?請了幾個醫生?它們是怎樣為茉莉花治病的?請小朋友認真聽老師講完故事就知道了。」 七、表演式 通過情境、小品、舞蹈、木偶等表演形式導入新課。如音樂活動課中的《王老先生》的導入形式:出示戴眼鏡的老公公木偶說:「你們看,誰來了?我們就叫他王老先生,王老先生很喜歡養動物,你們猜一猜他養了些什麼?我們今天就用歌聲來表達剛才的內容。這首歌的名字叫《王老先生》。」這種情境表演將歌詞內容體現出來的導入新課的形式,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幫助幼兒理解,掌握歌詞內容。 八、演示式 藉助實物,玩具,圖片,貼絨等道具演示的形式導入新課,直觀形象,幼兒既感興趣,又容易理解。如音樂活動中的歌曲《丟手絹》導入時可以說:「今天,老師帶來一些東西,你們看是什麼東西?」(出示手絹)師示範游戲,並總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叫《丟手絹》。」 九、實驗式 通過直觀形象的實驗操作形式導入新課內容,變抽象為具體,變深奧為淺顯,既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又對幼兒理解,掌握新授內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常識課《認識水》就可以實驗操作形式導入新課。教師提起水壺,往玻璃杯里倒水,然後提問:「你們看老師把什麼倒在杯里?(水)水有顏色嗎?(估計有的幼兒會說水是白色的,有的幼兒會說沒有顏色)到底誰講的對呢?我們來做個小實驗,你們看完了就知道哦了。」 十、游戲式 以游戲的形式導入新課,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氣氛,如科學領域中的《小手的秘密》,導入新課可這樣安排:教師領導幼兒做游戲「請你照我這樣做」,最後讓幼兒把雙手放在身體的背後,啟發誘導:「咦!你們把什麼藏在背後去啦?哦!原來你們把手藏在身體後面去了。伸出來看看,每個人都有幾只手?兩只手還可以怎麼說?(一雙手)。」
6. 小班數學教案:粗心的小畫家
教材分析:
這首歌曲是一首很普通的兒童歌曲,該歌曲旋律簡單、琅琅上口,歌詞內容很生活化,很有童趣,能激發孩子的興趣,就像在孩子們身邊發生的故事一樣,音域比較適合大班孩子來學習,並且歌曲中有一定的難度,如附點節奏、後半拍起唱、跳音等,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孩子的音樂素質,同時歌曲內容能教育孩子做事要認真,不粗心,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感受歌曲的歡快、幽默。並能把歌曲有趣、詼諧的情緒較好的表現出來。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理解歌詞所表現的內容;唱好附點音符。
2.嘗試改正歌詞內容,懂得要做個細心的好孩子。
3.樂於參與歌唱活動,讓幼兒感受歌曲歡快、詼諧的情緒。
活動准備:
1. 圖譜 2.《粗心的小畫家》音樂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我們來猜猜看他是誰呢?(出示圖片)
幼兒自由討論。猜一猜,他會畫些什麼呢?
二. 學唱歌曲
1、首先,我們來聽聽老師唱的這首歌曲中這位小客人是誰,然後再告訴我你們還聽到了些什麼?(幼兒說一句,老師就唱一句,然後把小圖片貼出來)
2、師:小朋友們的耳朵真靈,都聽出來了(若聽不出來或是幼兒說不出完整的一句歌詞就再聽一遍)那麼有沒有哪位小朋友注意到歌詞的順序了呢,我們再來聽老師唱一遍,然後我請小朋友上來把圖片按順序排列出來。小耳朵認真聽好了哦。(若意見不統一可再聽老師范唱一遍)
3、師:圖譜按順序貼完了,小朋友,你們發現這個圖譜中藏著什麼秘密沒有呢?
原來都有一個小圓點,這個小圓點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呢叫「附點」。 師:加了這個附點呢就表示附點前面這個字要唱長一點。 學會用一問一答的方法按節奏將歌詞填充,解決重點(先師問,幼答;後交換)。
如: Ⅹ·Ⅹ ⅩⅩ | ⅩⅩ Ⅹ |;
師: 畫 只 螃蟹 幼:四條 腿。
畫 只 鴨子 幼:小尖 嘴。
畫 只 小兔 幼:圓耳 朵。
畫 匹 大馬 幼:沒尾 巴。
4、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圖譜上還發現了什麼小秘密沒有呢?
引導幼兒說出跳音記號
師:這個跳音記號表示這個字要唱的短暫而有彈性,像是跳跳糖在我們嘴裡跳一樣。(是可用比較法讓孩子比較)
師:那小朋友們為什麼要笑丁丁呢?
引導幼兒能說出丁丁畫的畫很奇怪
師:那你們有沒有聽到歌曲中用了哪一個字表示奇怪的呢?(咦)那我們也來學一學,(再學一遍,能不能再奇怪一點呢?)那我們一起來學學最後一句。
師:那你們覺得丁丁是個怎樣的孩子啊?並引出歌名——《粗心的小畫家》。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粗心的小畫家》。
5、幼兒跟著鋼琴一起學唱歌曲。鼓勵幼兒有表情地進行演唱,體驗歌曲的風趣、幽默。
6、進行男女聲對唱或是師生對唱。
7、師:我們從歌名上就可以知道丁丁是個粗心的人,那麼你們說人人做事都粗心馬虎的話,會怎樣?」(會被別人笑,還會出現嚴重的後果。)
三、改編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