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班戶外活動媽媽包餃子教案
【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感知不同材料餃子餡兒的質感,培養對游戲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2.在扣子母扣的過程中,練習小手的靈活性。
【活動准備】
用兩片圓形布縫好當餃子皮,各種軟、硬,大、小、麻、光滑、薄、厚等不同材質的「餡料」(鵝卵石,棉花,花生,蠶豆,地墊剪成的圓形、三角形、方形,核桃)。
【活動過程】
1.引入:昨天,娃娃家的娃娃跟我說,他們想吃餃子了,想讓小朋友給他們包餃子吃。你們願意嗎?今天娃娃家為大家准備了包餃子用的餃子皮,還有各種餡兒。(激起幼兒興趣。)
2.教師示範玩法:如果你想包一個花生餡兒的餃子,拿一個花生放在餃子皮里,再將子母扣扣在一起;如果你想包一個肉餡兒的水餃,拿一個鵝卵石包在裡面。
3.幼兒開始活動,教師適時進行指導。
(1)幼兒嘗試包「餃子」,教師指導。
(2)請幼兒參觀小朋友包的餃子,並請幼兒說一說你為娃娃准備了什麼餡兒的餃子?
【延伸活動】
請家長搜集不同自然材質的餡兒,還可以做成什麼餡兒的餃子,然後帶回幼兒園,供幼兒進行操作。
【活動分析】
自從投放了這些材料以後,可操作性的餃子吸引了更多的幼兒到娃娃家來玩。孩子們不但給娃娃包餃子,還用餃子招待客人,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通過這次活動可以看到,幼兒對可操作性的材料比較感興趣。我們可以在娃娃家投放更多這樣的材料,如:包子、餡餅等一系列的材料,供幼兒操作。
2. 小班兒歌教案煮餃子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感受過年包餃子的風俗,體驗「包餃子」游戲的樂趣。
2.初步培養幼兒與他人合作游戲的意識。
【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兒歌《包餃子》,包餃子圖片,餃子皮頭飾,餃子餡貼紙
2.經驗准備:
(1)課前教師出示包餃子圖片,讓幼兒了解包餃子的過程。
(2)課前熟悉資料部分兒歌。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回顧包餃子的過程。
提問:餃子是怎麼做出來的呢?教師為幼兒簡單講解包餃子的過程。
小結:擀餃子皮――包餃子餡兒――然後把餃子捏好。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餃子餡兒的種類。
提問:小朋友們最喜歡吃什麼餡的餃子啊?(蘿卜、芹菜、豆角、肉等)
3.師生一起玩游戲「包餃子」。
提示:教師創設情景,激發幼兒對游戲的興趣:「今天要來客人,小朋友們一起包餃子給客人吃吧」。
游戲基本玩法:
(1)教師給幼兒發餃子餡及餃子皮貼紙,先讓幼兒認識一下自己是餃子皮還是餡,是什麼口味的餡。
(2)幼兒手拉手圍成圓圈,邊說兒歌邊向一個方向走動。
(3)兒歌結束後,教師指導帶「餃子皮」頭飾的幼兒牽或抱「餃子餡」幼兒,站在一起。
(4)教師和未帶頭飾的幼兒一起走上前,問一問他們包的是什麼餡的餃子,聞聞香不香,然後一口「吃掉「它。
備註:如果頭飾不夠就讓幼兒輪流帶,但是全體幼兒一起圍圈說兒歌嘗餃子等,確保幼兒集體參加。
4.教師根據本班幼兒情況進行頭飾更換,此游戲可反復進行。
資料:
兒歌:過年嘍!過年嘍!擀餃子皮呀,和餃子餡,大大的餃子香又鮮,我來抱住你,包個大餃子。